長孫無忌怎會聽不出李沐話中的意思。


    他這是拿鏡子的利益在威脅自己啊,就是說隻要自己不答應,那李沐就要與別的家族合作了,日後也沒有自己什麽事了,還美其名曰,是為了長孫家族聯絡感情。


    這讓長孫無忌情何以堪?又怎舍得?


    長孫無忌心中怒罵,這黃口孺子怎地這麽難纏,幾句話就將自己剛剛扭轉的氣勢又扳了迴去,再次迴到了談判的起點——鏡子。


    或許是因為夜深,又或許也因為年紀大了。


    長孫無忌感到有些累了,這種有心無力的感覺在這數十年官宦生涯中從來沒有過,自己不是遇強則強的戰鬥狂人麽?


    他失神地看了一眼李沐,問道:“沐兒啊,你總得與老夫說說,你究竟要做些什麽?”


    李沐看到長孫無忌的表情,知道長孫無忌此時心靈上的缺口已經打開,他斟酌了一下,終於還是露了點口風道:“如今直道已經完成了第一步,以舅舅的眼光想必應該看清楚了,直道帶來的劇變是什麽。”


    長孫無忌蹩眉思索一番,答道:“商人運輸貨物快了一倍以上,故所得利潤劇增。”


    李沐點點頭道:“舅舅好眼力,說到了根子上。直道對於商業來說,最大的變化是流通加速,如此,帶來的後果是交易量急劇攀升。”


    “你是何意?”長孫無忌不習慣這種跳躍式的思維模式,他不明白李沐究竟想說什麽,與所說的計劃有什麽聯係。


    “舅舅切莫著急,試想交易量急劇攀升引來的最大麻煩是什麽?”


    “這……。”長孫無忌挖空腦袋也想不出來。


    李沐笑著搖搖頭,確實這太為難長孫無忌了,這個時代恐怕沒幾個人想得出來。


    “在甥兒看來,最大的麻煩是錢。”


    “錢?”長孫無忌依舊不明白。


    “請問舅舅,一貫銅錢淨重多少?”


    “依朝廷鑄造的銅錢,一貫淨重約三斤四兩五錢。”這對長孫無忌來說如述家常。


    “那如果商人的貨物值一千貫呢?”


    “自然是三千四百五十斤了。”


    “那如果是一萬貫或者十萬貫呢?”


    “這……。”長孫無忌隱隱想到了什麽。


    李沐看到長孫無忌的臉色,知道他已經有所領悟,“商業迅猛發展,帶來的就是錢的流通,到時單靠銅錢肯定無法適應需求。”


    長孫無忌瞬間明白了李沐的意思,他恍然道:“你是想鑄造金、銀錢來代替銅錢?沐兒好頭腦,老夫佩服。”


    “呃……。”李沐被打擊了,原來長孫無忌領悟的隻是這些。


    “咳……舅舅所言的隻是一小部分,且與甥兒的計劃無關。”


    長孫無忌疑惑地問道:“那沐兒的計劃是……?”


    “金、銀貨幣雖然可能解決一時麻煩,但它們依舊沉重,以十萬貫計算,就是金幣也重達三千多斤,巨商們往來於兩地甚至三地之間貿易,隨身攜帶數十上百車金銀,不但不便也不安全。”


    長孫無忌聞言點點頭。


    “甥兒的計劃是解決這個不便,在大唐的各州縣設立一個專門存兌貨款的衙門,打個比方,就象涼州與長安交易一萬貫貨物,一方隻要在涼州收貨之後,另一方在長安的衙門就可以完成兌付,如此就省去了運輸金銀的麻煩。當然了,衙門存放金銀,還是得收取一些手續費的,譬如百中取一。”


    長孫無忌這下聽懂了,他眼中精光一閃,他意識到李沐這計劃中蘊藏的巨大利益所在。


    所有貨款異地存兌,方便了商人,增加了錢款的安全性,但更重要的是,因為這衙門在大唐具有唯一性,就算商人將貨款兌付之後,收到貨款的商人依舊會將貨款存在衙門裏。


    也就是說,所有的錢款都在衙門裏流通,這等於是商人們將錢存入衙門之後,得到的隻是個數字,這筆錢卻被衙門實際占有,直到真正取出為止。


    這筆錢,又可以流轉借貨,所生出的利息……嗬嗬。


    而李沐所說百中取一的手續費,恐怕僅僅是其中利益的小頭了。


    長孫無忌越想越深遠,再無優雅的風度,他的眼中冒出的都是閃閃發光的金銀。


    “沐兒,這主意好,太好了。”長孫無忌擊掌讚歎。


    李沐微笑道:“如此說來,舅舅是同意了?”


    “呃……。”長孫無忌迅速冷靜下來,說到了切身利益的事,長孫無忌自然不會輕率,“老夫明白你為何要店鋪了,但這事我長孫家能得何好處?”


    李沐道:“此計劃沒有十年恐怕無法真正落到實處,所牽扯的也遠遠不止你我,要想順利實施,皇上、朝廷、你我、自然還有五姓七望等豪族,缺一不可,所以,我打算以直道的方式,進行股權分置。”


    長孫無忌麵帶古怪地問道:“沐兒,以你的計劃、長孫家族的財力,加上皇上的支持,最多分朝廷一杯羹,何必再將利益分於各豪族?”


    李沐笑了笑,答道:“這也是甥兒所說保長孫家族三百年平安的意思,隻有將所有人的利益都集中在一起,才能真正保證財產和人身的安全。也隻有這樣,不管朝代更替,這衙門都會永遠存續下去。”


    長孫無忌很快就想明白李沐此話其中所含的意思,他不禁地點頭歎道:“沐兒所思之遠,老夫不及矣。”


    “那舅舅的意思是……?”


    “老夫同意了,不過隻能給你店鋪三成股份。”


    “你……。”李沐有些惱意,“舅舅,單就以鏡子的利益而言,換取店鋪恐怕也值了吧?”


    “鏡子老夫隻占了三成利。”長孫無忌此時又一副水浸不透的模樣了。


    李沐咬了一下牙,道:“至少七成,且往後店鋪的經營權由我掌控。”


    “不,不。”長孫無忌搖搖頭道,“最多五成,往後店鋪的經營權可以給你,好甥兒,你總得給舅舅留點不是?”


    已經知道李沐拿店鋪去做什麽,長孫無忌自然不會反對李沐掌控店鋪經營權。


    “那……好吧。”李沐懊惱地低下了頭。


    長孫無忌這才滿意地點點頭,舉手與李沐擊掌成交。


    而後說道:“沐兒啊,自此之後,舅舅家就是你自己家,可要多來走動走動啊。”


    李沐連連點頭稱是,用鏡子的三成利潤換了千家店鋪一半的股權,說實話李沐也感覺滿意了。


    如果要重頭在各州縣設立店鋪,這需要的人力、財力是李沐現在無法達到的,李沐現在最缺的是時間。


    從長孫家族接收現成的店鋪,是最完美的結果了。


    ……。


    承慶殿中。


    李世民舉著一道奏疏對房玄齡道:“玄齡、輔機,你們拿去看看,朕就說嘛,朕的青雀兒飽讀詩書,豈會有這麽不堪?”


    房玄齡狐疑地從李世民接過奏疏,翻看之下,臉上竟露出驚詫之色來。


    他看完之後將奏疏遞給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看到房玄齡的臉色,一把接過,仔細地看了起來。


    半晌,長孫無忌的臉色也變了,這太不可思議了,這還是傳說中那囂張跋扈的小四嗎?


    奏疏之中不但言詞懇切地向李世民承認了錯誤,還主動請求李世民責罰,免去他身上所有官職。


    不僅如此,李泰還提出對李家莊死難的莊丁進行賠償。


    最後,李泰請求李世民允準,以王府的文學館,編製大唐地理誌,為江山社稷出一份力。


    這樣低姿態、高要求且言詞懇切的奏折,讓李世民龍顏大悅。


    “兩位愛卿,朕在想,之前對泰兒的懲誡會不會太過了?”


    聽李世民的意思,竟象是要免除李泰的懲誡。


    房玄齡與長孫無忌麵麵相覷,這懲誡的詔書才頒布不到一個月好不好?


    不說旨意朝令夕改也就罷了,可李泰所犯的可是重罪啊,還有被李沐一鬧,朝野誰人不知李泰所犯之事?


    房玄齡上前勸道:“皇上不可,懲誡的旨意剛剛頒布,如果馬上更改,恐怕有朝令夕改之嫌。還請皇上三思。”


    李世民聞言不悅道:“朕的青雀兒尚未成年,就算有過,可如今已經知錯了,朕身為父親,怎能不給他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呢?”


    長孫無忌道:“玄齡所言在理,皇上如果輕易免除了對越王的懲罰,這以後如果有人效仿,如何處置?”


    房玄齡也執意勸諫道:“皇上不僅僅隻是一個父親,更是天下萬民之主,豈能因慈愛而亂了朝廷法度。”


    見房玄齡、長孫無忌堅決反對,李世民雖然心中不痛快,可也按捺了下來。


    “既然二位愛卿都反對,那朕就依你們的意思吧。”李世民以退為進道,“不過泰兒所提編製地理誌之請,朕以為有益於江山社稷,就準了吧。”


    不待房玄齡、長孫無忌說話,李世民道:“來人,傳朕旨意,著越王李泰招募天下善學之士,編撰地理誌,一切花費用度皆由衛尉、光祿司支應……。”


    房玄齡與長孫無忌聞聽,大眼瞪小眼,說不出話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