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哥下獄後,莊子外莫名其妙地多了些來曆不明的人,隻是大哥當日傳令閉莊,護衛營不得擅自出莊,我才沒有派人出去查探。”
“可有歹徒闖莊之事?”
“有兩次,不過人數都在十人之下,皆被護衛阻殺了。不過闖莊的歹徒似乎與監視莊子的不是一夥的。”
李沐眉頭微蹩,“可有活口?”
“沒有,這些人兇悍異常,隻要見事不妙,皆服毒自盡。大哥,上次俘虜供認,李泰還有另一營死士,我想會不會還是李泰所派。”
李沐想了想,搖搖頭道:“應該不會是李泰,如今朝野之間許多目光都盯著他,他還沒有頂風做案的膽子,也沒有這必要。再說了,他被圈禁在王府內,未必比爾過得舒坦。”
兄弟兩嗬嗬幹笑了起來。
一會兒,李沐收住笑聲,壓低聲音道:“我猜測監視莊子的估計是皇上所派,至於誰還敢在這個時候襲擊莊子,我就想不出來了,有點意思,長安城內居然還有這麽大膽狂妄的人,連李泰近千人都無法突破莊子,他兩次都僅隻派十來人……。”
說到此處,李沐似乎抓住了些什麽,可一下又無影無蹤了。
“那會是何人指使?”李沂也認同李沐的觀點,這次李泰的可能性不大。
李沐開始在心裏懷疑,會不會是李世民指使的?可隨即就被李沐排除了,李世民就算要動李家莊,完全可以借自己獲罪,令禁軍名正言順地入莊搜查,何須用陰暗的手段。
李泰應該也不可能,那會不會有人故意混淆視聽呢?或者企圖栽髒李泰呢?
可京城之中還有誰敢如此行事?畢竟李泰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兒子,沒有之一。
此時李沐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這長安城裏,敢與李泰做對的不多,與李泰有仇怨,還能活著的更不多。
這樣一想,主使之人就跳出了迷沼。
應該就是他——太子李承乾。
他兩次派人闖莊,用意恐怕並非是真要襲擊李家莊,而是想給李泰潑髒水,李泰公然承認之前襲擊李家莊是他指使,如今零星的襲擊,所有人下意識都為認為這是李泰死士殘餘,在為折翼在李家莊的兄弟報仇。
李承乾或許還想更進一步,繼續惡化自己與李泰的關係,最好自己與李泰火拚,由此便能坐收漁翁之利。
李世民的兒子,果然沒一個是省油的。
“不說此事了,莊子中日常經營如何?”
“一切正常,隻是……。”李沂此時有些吞吞吐吐起來。
李沐心中一緊,不會是出什麽事了吧?
“有話就說,別婆婆媽媽的。”
“大哥,你入獄不久,有個叫岑文本來莊子裏,替皇上傳旨,說是宣撫護衛營將士。”
李沐點點頭道:“這是中書侍郎,是皇帝近臣,替皇帝傳旨,很正常。”
“可他傳旨之後,單獨召見了我……。”
李沐聞言心跳突然加速,“他與你說了什麽?”
李沂猶豫了一下,迴答道:“他言詞有些隱晦,但我聽出來一些……好象皇上有意讓我執掌護衛營。不過大哥放心,我已經斷然迴絕了。”
李沐聽完,心中大怒。
李世民啊李世民,你想要護衛營也就罷了,可你挑撥我兄弟感情作甚?
這已經很明顯了,就是挖牆角唄。
趁自己下獄不在莊子裏,讓李沂執掌護衛營,這是拿自己兄弟感情在火上烤啊。如果李沂接受了,那再放自己出去,自己就算大度不與李沂計較,可李沂肯定有了內疚或者別的心思,二人之間就會生出間隙、隔閡,很難迴到從前的感情了。
好在李沂與自己的感情深厚,令岑文本沒有達成使命。
李沐的臉色猙獰起來,眉頭緊緊皺起,讓李沂有些緊張起來。
“大哥,我真的當場就拒絕了。”李沂再一次表明他的態度。
李沐聞聽,臉色和緩了一些,他看著李沂道:“二弟不必疑惑,我早先就和你說過,你我兄弟一文一武,我本就有意將護衛營交給你掌管。我隻是恨,皇上僅用此來挑撥你我之間的兄弟之情,太過陰狠。”
李沂點頭道:“大哥放心,我明白的。”
李沐看著李沂,這兄弟長著二十歲的個子,卻是一張稚嫩的臉,有些不忍心責備。
“二弟啊,我知道你心懷大哥,可你不該當麵拒絕,這樣反而會使皇帝更加戒備,他會以為護衛營鐵板一塊,無法插足其中,如此一來,接下去他會施出別的手段,更加令人防不勝防。”
李沐聽了,也情急起來,“大哥說的是,這可怎麽辦啊?”
“沒事。”李沐安慰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會有辦法的,你早些迴去稟告娘,我在此一切都好,讓她不要擔心。”
“我還是多陪會大哥吧?”李沂有心多陪李沐說說話。
“不必了,既然皇上已經允許探望,那離我出獄的日子不會太遠了,你放心迴去就是。”
“那……我迴了?”
“去吧。”
……。
就在李沐與聞香二人說話的時候,承慶殿中,李世民正與李靖、尉遲恭、房玄齡、長孫無忌等六人商討這次對吐穀渾、黨項之戰的成敗得失和將士的賞賜問題。
李靖終於班師了,他南渡黃河,與尉遲恭所部勝利會師之後,請旨班師。
迴到長安之日,李世民親率文武百官至金光門外迎接。
給予李靖、尉遲恭等大將極大的榮寵。
現在商議全軍將士的賞賜,李世民更是顯得慷慨,所有將士的功勳都依照上限賞賜。
“朕欲加封藥師為衛國公,可世襲。同時加封敬德為宣州刺史,亦可世襲。二位愛卿意下如何?”
李世民真的很慷慨,他需要李靖和尉遲恭站在他這一邊,這幾個月以來,朝堂上詭異的氣氛已經令李世民很難忍受下去。
“臣等謝皇上恩賞。”李靖與尉遲恭拜謝道。
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隻要他們接受就好,“二位愛卿快快請起。”
尉遲恭聞聲而起,他也很滿意李世民的賞賜,這次出征,沒有打什麽血仗,可功勞、賞賜倒是不少,而朝廷對將士的封賞也優厚,他沒有什麽不滿意的。
可李靖卻沒有起身,他依舊跪在那對李世民道:“皇上隆恩,臣舍身難報。隻是衛國公的爵位,臣萬萬不敢領。”
李世民心中歎了口氣,心道李靖什麽都好,就是為人處事太小心了,以他的功勞早該加封了,可他去年連身上的宰相位都辭了,要不是這次吐穀渾寇邊,恐怕還在宅中修養隱居呢。
“藥師啊,你這是在為難朕。有功不賞,讓朕如何麵對全軍將士及天下悠悠之口?”李世民勸道。
可李靖堅辭不受,李世民無奈,隻能按下再議。
可那邊尉遲恭不樂意了,你李靖可以辭賞不受,我尉遲恭豈能讓你搶了風頭?
於是尉遲恭也出言推辭不受加封了。
李世民有些不高興了,心想你們這是想逼朕啊。
“二位愛卿,你們這是何意?”
李靖想不到尉遲恭橫插一杠,惹惱了李世民,隻好請罪道:“皇上,臣無意忤逆皇上的心意,如果皇上一定要賞臣,那臣就向皇上提個請求。”
李世民聽李靖服了軟,高興道:“愛卿說就是了,朕無由不準。”
李靖想了想道:“臣一進長安,就聽聞武功縣子李沐被皇上下到天牢已經數月,如果皇上恩準,臣想去牢中探望一下李沐。”
“就這請求?”李世民有些意外,可隨即心中一動,難道李靖與李沐有勾連?
“論私,這次出征之前,李沐來臣家中為臣送行,如今他在牢中,臣去探望一下也是人之常情;論公,若非年初李沐在涼州擊垮吐穀渾大軍,又在鬆州擊敗黨項大軍,此戰要勝利恐怕沒這麽順利,臣做為此戰主帥,去探望一下功臣更是理所應當。”李靖坦然言道。
原來如此,李世民暗思。
“愛卿可知道李沐所犯何罪?”已經過了三個多月了,李世民還是提起李沐就來氣,要不是這混帳,怎麽可能數月見不到朕的青雀兒,朝廷氣氛又怎會變得這麽詭異?
李靖依舊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他答道:“臣略有耳聞,不過李沐犯何罪,自由皇上和朝廷公論,臣隻是去探望,僅此而已。”
李世民想了想道:“愛卿去也無妨,正好替朕好好勸勸這混帳。”
不想這時尉遲恭又冒出來了,他向李世民懇求道:“皇上,臣也想去。”
李世民一愣,問道:“你又是為何?”
尉遲恭訕笑著,嘿嘿傻樂道:“這次無名峽穀戰後,李沐答應臣迴到長安招待一頓好酒。如今臣迴來了,他卻進了天牢,可不得去找他討要?”
尉遲恭看似粗枝大葉,可心卻不粗,能到這個位置的人,哪個是善類?
他可以揮拳痛揍李道宗,差點打瞎李道宗的眼睛,可麵對李世民,他也就變得這麽溫順了,還可以插諢打科。
“可有歹徒闖莊之事?”
“有兩次,不過人數都在十人之下,皆被護衛阻殺了。不過闖莊的歹徒似乎與監視莊子的不是一夥的。”
李沐眉頭微蹩,“可有活口?”
“沒有,這些人兇悍異常,隻要見事不妙,皆服毒自盡。大哥,上次俘虜供認,李泰還有另一營死士,我想會不會還是李泰所派。”
李沐想了想,搖搖頭道:“應該不會是李泰,如今朝野之間許多目光都盯著他,他還沒有頂風做案的膽子,也沒有這必要。再說了,他被圈禁在王府內,未必比爾過得舒坦。”
兄弟兩嗬嗬幹笑了起來。
一會兒,李沐收住笑聲,壓低聲音道:“我猜測監視莊子的估計是皇上所派,至於誰還敢在這個時候襲擊莊子,我就想不出來了,有點意思,長安城內居然還有這麽大膽狂妄的人,連李泰近千人都無法突破莊子,他兩次都僅隻派十來人……。”
說到此處,李沐似乎抓住了些什麽,可一下又無影無蹤了。
“那會是何人指使?”李沂也認同李沐的觀點,這次李泰的可能性不大。
李沐開始在心裏懷疑,會不會是李世民指使的?可隨即就被李沐排除了,李世民就算要動李家莊,完全可以借自己獲罪,令禁軍名正言順地入莊搜查,何須用陰暗的手段。
李泰應該也不可能,那會不會有人故意混淆視聽呢?或者企圖栽髒李泰呢?
可京城之中還有誰敢如此行事?畢竟李泰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兒子,沒有之一。
此時李沐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這長安城裏,敢與李泰做對的不多,與李泰有仇怨,還能活著的更不多。
這樣一想,主使之人就跳出了迷沼。
應該就是他——太子李承乾。
他兩次派人闖莊,用意恐怕並非是真要襲擊李家莊,而是想給李泰潑髒水,李泰公然承認之前襲擊李家莊是他指使,如今零星的襲擊,所有人下意識都為認為這是李泰死士殘餘,在為折翼在李家莊的兄弟報仇。
李承乾或許還想更進一步,繼續惡化自己與李泰的關係,最好自己與李泰火拚,由此便能坐收漁翁之利。
李世民的兒子,果然沒一個是省油的。
“不說此事了,莊子中日常經營如何?”
“一切正常,隻是……。”李沂此時有些吞吞吐吐起來。
李沐心中一緊,不會是出什麽事了吧?
“有話就說,別婆婆媽媽的。”
“大哥,你入獄不久,有個叫岑文本來莊子裏,替皇上傳旨,說是宣撫護衛營將士。”
李沐點點頭道:“這是中書侍郎,是皇帝近臣,替皇帝傳旨,很正常。”
“可他傳旨之後,單獨召見了我……。”
李沐聞言心跳突然加速,“他與你說了什麽?”
李沂猶豫了一下,迴答道:“他言詞有些隱晦,但我聽出來一些……好象皇上有意讓我執掌護衛營。不過大哥放心,我已經斷然迴絕了。”
李沐聽完,心中大怒。
李世民啊李世民,你想要護衛營也就罷了,可你挑撥我兄弟感情作甚?
這已經很明顯了,就是挖牆角唄。
趁自己下獄不在莊子裏,讓李沂執掌護衛營,這是拿自己兄弟感情在火上烤啊。如果李沂接受了,那再放自己出去,自己就算大度不與李沂計較,可李沂肯定有了內疚或者別的心思,二人之間就會生出間隙、隔閡,很難迴到從前的感情了。
好在李沂與自己的感情深厚,令岑文本沒有達成使命。
李沐的臉色猙獰起來,眉頭緊緊皺起,讓李沂有些緊張起來。
“大哥,我真的當場就拒絕了。”李沂再一次表明他的態度。
李沐聞聽,臉色和緩了一些,他看著李沂道:“二弟不必疑惑,我早先就和你說過,你我兄弟一文一武,我本就有意將護衛營交給你掌管。我隻是恨,皇上僅用此來挑撥你我之間的兄弟之情,太過陰狠。”
李沂點頭道:“大哥放心,我明白的。”
李沐看著李沂,這兄弟長著二十歲的個子,卻是一張稚嫩的臉,有些不忍心責備。
“二弟啊,我知道你心懷大哥,可你不該當麵拒絕,這樣反而會使皇帝更加戒備,他會以為護衛營鐵板一塊,無法插足其中,如此一來,接下去他會施出別的手段,更加令人防不勝防。”
李沐聽了,也情急起來,“大哥說的是,這可怎麽辦啊?”
“沒事。”李沐安慰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會有辦法的,你早些迴去稟告娘,我在此一切都好,讓她不要擔心。”
“我還是多陪會大哥吧?”李沂有心多陪李沐說說話。
“不必了,既然皇上已經允許探望,那離我出獄的日子不會太遠了,你放心迴去就是。”
“那……我迴了?”
“去吧。”
……。
就在李沐與聞香二人說話的時候,承慶殿中,李世民正與李靖、尉遲恭、房玄齡、長孫無忌等六人商討這次對吐穀渾、黨項之戰的成敗得失和將士的賞賜問題。
李靖終於班師了,他南渡黃河,與尉遲恭所部勝利會師之後,請旨班師。
迴到長安之日,李世民親率文武百官至金光門外迎接。
給予李靖、尉遲恭等大將極大的榮寵。
現在商議全軍將士的賞賜,李世民更是顯得慷慨,所有將士的功勳都依照上限賞賜。
“朕欲加封藥師為衛國公,可世襲。同時加封敬德為宣州刺史,亦可世襲。二位愛卿意下如何?”
李世民真的很慷慨,他需要李靖和尉遲恭站在他這一邊,這幾個月以來,朝堂上詭異的氣氛已經令李世民很難忍受下去。
“臣等謝皇上恩賞。”李靖與尉遲恭拜謝道。
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隻要他們接受就好,“二位愛卿快快請起。”
尉遲恭聞聲而起,他也很滿意李世民的賞賜,這次出征,沒有打什麽血仗,可功勞、賞賜倒是不少,而朝廷對將士的封賞也優厚,他沒有什麽不滿意的。
可李靖卻沒有起身,他依舊跪在那對李世民道:“皇上隆恩,臣舍身難報。隻是衛國公的爵位,臣萬萬不敢領。”
李世民心中歎了口氣,心道李靖什麽都好,就是為人處事太小心了,以他的功勞早該加封了,可他去年連身上的宰相位都辭了,要不是這次吐穀渾寇邊,恐怕還在宅中修養隱居呢。
“藥師啊,你這是在為難朕。有功不賞,讓朕如何麵對全軍將士及天下悠悠之口?”李世民勸道。
可李靖堅辭不受,李世民無奈,隻能按下再議。
可那邊尉遲恭不樂意了,你李靖可以辭賞不受,我尉遲恭豈能讓你搶了風頭?
於是尉遲恭也出言推辭不受加封了。
李世民有些不高興了,心想你們這是想逼朕啊。
“二位愛卿,你們這是何意?”
李靖想不到尉遲恭橫插一杠,惹惱了李世民,隻好請罪道:“皇上,臣無意忤逆皇上的心意,如果皇上一定要賞臣,那臣就向皇上提個請求。”
李世民聽李靖服了軟,高興道:“愛卿說就是了,朕無由不準。”
李靖想了想道:“臣一進長安,就聽聞武功縣子李沐被皇上下到天牢已經數月,如果皇上恩準,臣想去牢中探望一下李沐。”
“就這請求?”李世民有些意外,可隨即心中一動,難道李靖與李沐有勾連?
“論私,這次出征之前,李沐來臣家中為臣送行,如今他在牢中,臣去探望一下也是人之常情;論公,若非年初李沐在涼州擊垮吐穀渾大軍,又在鬆州擊敗黨項大軍,此戰要勝利恐怕沒這麽順利,臣做為此戰主帥,去探望一下功臣更是理所應當。”李靖坦然言道。
原來如此,李世民暗思。
“愛卿可知道李沐所犯何罪?”已經過了三個多月了,李世民還是提起李沐就來氣,要不是這混帳,怎麽可能數月見不到朕的青雀兒,朝廷氣氛又怎會變得這麽詭異?
李靖依舊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他答道:“臣略有耳聞,不過李沐犯何罪,自由皇上和朝廷公論,臣隻是去探望,僅此而已。”
李世民想了想道:“愛卿去也無妨,正好替朕好好勸勸這混帳。”
不想這時尉遲恭又冒出來了,他向李世民懇求道:“皇上,臣也想去。”
李世民一愣,問道:“你又是為何?”
尉遲恭訕笑著,嘿嘿傻樂道:“這次無名峽穀戰後,李沐答應臣迴到長安招待一頓好酒。如今臣迴來了,他卻進了天牢,可不得去找他討要?”
尉遲恭看似粗枝大葉,可心卻不粗,能到這個位置的人,哪個是善類?
他可以揮拳痛揍李道宗,差點打瞎李道宗的眼睛,可麵對李世民,他也就變得這麽溫順了,還可以插諢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