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快行軍的速度,倪廷宣以及眾將帶領著騎兵快馬輕騎先走一步,如今遼國國內空虛,正是乘虛而入的好時機,而且速度一定要快,在遼軍合圍迴援之前,直接殺奔息京去,才能夠取得最大的戰果。
而後方的輜重糧草行進速度肯定跟不上,於是幹脆留守一隊人馬保護著,緩慢向前。蘇謐則跟隨著留在輜重營之中。
攻入遼人境內之後,行軍持續行進,輜重營的行軍速度雖然緩慢,好在前方的消息隨時都有探馬傳遞。醫官的營地是後方的輜重營之中守衛最安全的了,留下護衛的士兵都是精銳,其中有幾個士兵毫不引人注目地隨時守衛在蘇謐的身側,對於她特別的照顧,蘇謐自然知道是倪廷宣留下保護她的人手。
十幾天過去了,在大草原上已經越走越深入,讓蘇謐吃驚的是,一路上卻是偶爾才能夠見到被攻破的村寨和部落,大軍行進之處,幾乎稱得上是暢通無阻。
她知道遼國是草原上遊牧民族所建立的政權。數百年之前,整個草原上勢力紛雜,契丹。剌葛。迭剌等各個部落林立,彼此之間征戰不休,時時趁中原國力衰弱的時候入侵,卻沒有一次成功建國過。
直到一百多年前,被契丹部落所統一,當時的中原正是諸國紛爭,混亂一片,他們趁機揮兵南下,勢不可當,將原本就已經戰火連連的中原攪得更是生靈塗炭。並且在中原建立政權,國號為“遼”。
可惜這樣強勢的政權也不過是曇花一現。緊接著中原出了一個驚才絕豔的人物,就是當年的梁武帝,率領著一手建立的精銳士卒,經過數次大戰,率軍將遼人趕出了中原,結束了這個立足北方不到二十年的短命的胡族政權,建立起大梁綿延百年的基業。
遼人雖然實力大損,退出中原,但是他們兵強馬壯,鐵騎精良,天下都難以有人與之爭雄,此後,時不時地窺伺中原,試圖南侵。當時北方在梁武帝駕崩之後,又陷入群雄逐鹿的局麵,包括梁國在內的諸國國力都日漸衰弱,不得不向遼人議和,獻上美女財帛,以求自保。齊國建立初年,也曾經和親遼國,直到近幾十年來國力大增,而遼國國內又政權不穩,才逐漸地占據了上風。
遼人在退守草原之後,依照著中原的習俗,建立了國都,號為息京。皇室貴族皆聚居於其中。
遠征軍這一路打下來,可以看出遼國國內守備簡直空虛得厲害,各處部落的騎兵精壯大都被抽調出去參加南方的戰爭了,兵力匱乏。
遼軍放心地大舉南下,想必是以為倪源要用墉州的兵馬來救命,誰知道倪源有這樣的魄力,竟然命令最後的底牌北上,將自身的安危棄之不顧,賭上一切來謀求最後的勝利呢?
遇見的部落少有人拚死抵抗的,大多數眼見不敵,就敗退而去,還有自知力弱,幹脆連抵抗都不抵抗,直接趕著牛羊人口逃竄的,倪廷宣也不追擊,隻要不阻擋他的去路,就視若無睹,繼續前行趕路。
最讓蘇謐奇怪的是,當倪廷宣率領大部分的前鋒人馬離開之後,對於全軍之重的糧草輜重,竟然也沒有人來襲擊搶掠。
蘇謐坐在緩緩行駛的車駕上,出神地看向遠方,她想到前幾天與倪廷宣的對話。
這份驚奇在蘇謐心中徘徊了數天,終於在兵馬休整。兩軍會合的時候。蘇謐忍不住問他:“難道你就不怕這些人在身後聯合起來,形成包圍?”
“這些胡人又不會礙我們的事情,何必去趕盡殺絕呢?”倪廷宣笑了笑說道。
蘇謐微微揚起臻首,疑惑地看著他,“很少有戰場上的人存著像你這樣的仁慈之心的。”
“我可不是仁慈之心。”被她的目光看得臉上一熱,倪廷宣迎上她的眼神,笑道,“這一路下來,你見這些部落有幾個上前抵擋的?”
“此時他們見到遠征軍的勢力強大,自然是不敢抵擋,但是,等到我們抵達京城,與遼軍交上手了呢?”
“他們不抵擋可不是因為他們害怕。”倪廷宣解釋道,“這些胡人性子向來悍不畏死。就算是明知道比不過,也常常上前衝殺,對於他們來說,戰死是一種光榮,這一次他們不抵擋,是因為大多數都是存了看熱鬧的心理。”
“草原民族的向心力遠遠不及中原的漢人。他們民族眾多,各自有自己的族長,統領一族事務,族長在部落之中的權勢威望甚至要大過遼人的皇帝。平時遼軍勢力強大,各個部落自然願意臣服,但是這麽多年下來,大遼如今的朝政大權盡皆被耶律信所把持,此人對各部落盤剝甚重,草原上早就有人暗中對他不服了。隻是礙於遼軍的武力,不敢有異心而已。此番我們隻要能夠擊敗遼國主力,則其國內必然生出內亂,到時候就是不攻自破了。”
蘇謐沉吟了片刻,看著倪廷宣充滿自信的神色,頓時明白,“你們倪家平時與這些弱勢的部落有聯絡吧?”
倪廷宣看著她,眼中明顯閃過讚賞的神色,他轉頭看向遠方說道:“最開始的時候,父親讓我們倪家在平時經營生意時,經常照顧他們這些部落,不要隨意欺騙壓迫胡人。甚至在荒年的時候,接濟他們一些糧草。長年下來,我們倪家在這裏的信義就很好,與諸部落的關係也不錯。”
“遼國如今在位的遼允帝隻知道沉迷酒色,不理政事,總攬大權的是南院輔政王耶律信,他性情暴躁,貪婪嗜殺,這些年來,對各部落的壓迫一年重似一年。所以……”倪廷宣後麵的話沒有說明,蘇謐也可以想象了。
長久的壓迫使得草原上的各個部族早已經對息京的貴族們有所不滿了,隻是契丹部族兵強馬壯,在整個草原上都無人能及,耶律信又勇猛無敵,公然挑戰息京的權威不啻於送死。
他們需要一個機會,還有一個讓他們團結起來的理由。
而倪源恰到好處地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機會和理由。
這一次,不用他們直接動手,不用耗費他們的一兵一卒,隻要他們袖手旁觀就可以,倪家成功了,契丹部落實力大損,壓在他們頭上的枷鎖自然解開了,倪家失敗了,也損不到他們分毫。無論最後的結果如何,都對他們有利無害,何樂而不為呢?
她神色不自然地笑了笑,倪源這一招何其高明,慢慢地播下種子,形成恩情,隨時澆灌,等待時機,終於到了最終收獲的一天。對這個天下的謀劃,他還有什麽是想不到的?這樣的深思熟慮,這樣的未雨綢繆……
如果說最終還是功虧一簣的話,連蘇謐都要忍不住同情他了。
蘇謐正在出神地看著遠處的草地,前麵傳來的急促馬蹄聲打斷了她的思緒。
傳令士兵帶來緊急的消息。
近一個月的急行軍之後,先頭的部屬已經抵達息京,開始攻城了!
※※※蘇謐隔得遠遠的站在山坡上,看著戰場上箭矢如雨。刀槍橫飛的景象。
無數的士兵沿著架起的雲梯向上攀爬,勇往直前,而城頭上的守軍早已經嚴陣以待,息京雖然是新鑄的城池,又是土城,但是堅固險峻比起中原不少石頭壘砌的城池都更勝一籌。高聳的城牆是以黏土混合著獸血燒製成紅磚堆砌,其上角樓。望樓。城門。垛口順序林立,守備完善,堅不可破,整個城市都帶著一種血腥的色澤。
城牆隻有五六丈高,但是在一片平原之上看起來卻格外的高聳入雲,帶著一種難以逾越的森嚴。
這是蘇謐第一次近距離地看到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在這樣殘酷的戰場上,人命變成了抽象的數字一樣的符號,雙方的人馬都在不停地倒下,刀劍像是鐮刀收割麥苗一樣收割著人類的生命,震天的喊殺聲,士兵瀕死的慘叫聲,戰馬悲哀的嘶鳴聲,金鐵交擊聲……
滿眼都是飛濺的鮮血和折斷的肢體,血流遍地,殺聲震天!
上一秒鍾還活著的人眨眼之間就會變成一具屍體,而結束他生命的人說不定下一瞬間就會倒在他的屍體上,變成相同的屍體。
攻城的戰爭一直持續到了開春四月份,這已經是倪家軍隊第四次攻城了。雖然遼人大多數的兵力被抽調去了中原的戰場,留在息京的兵力依然不容小覷。一次次狠辣的攻擊下來,這座阻擋著他們道路的城池依然屹立不倒,隻是城牆上原本土紅的色彩變成了刺眼的暗紅色。土牆是格外能夠吸水的材質,這樣深的暗紅,不知道要多少次的雨水才會洗刷掉。
蘇謐明白,這一場戰爭的目的不是攻陷息京,滅掉遼國,而是將息京危急的消息傳出去,讓齊國京城裏麵的遼軍知道就好。
目前倪廷宣手中的兵力也根本不能夠支撐起一場滅國戰爭,尤其又是遼國這樣的大國。
如果他們真的把遼人的政權徹底滅了,反而成全了南麵耶律信的稱帝欲望。
而且目前遼國的幾大部族虎視眈眈,一旦攻陷了息京,倪家的人入主其中,他們作為滅亡了遼國的敵人,反而會成為各個部落的目標。畢竟,隻要將他們吃下,就有了堂堂正正的登上遼國下一任皇位的資格。這樣的重利引誘之下,平時怎樣深重的恩情都不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留著如今遼國皇族的勢力,經過這樣的一次失敗,遼人契丹部族的勢力必然大減,此消彼漲之下,原本就不穩定的各個部族必然更加蠢蠢欲動。
隻有讓他們內耗,才是解決北部危機的最好手段。
最初緊張的攻城戰告一段落之後,遠征軍開始采取間歇的攻城配合著圍城的戰術,同時派人聯絡安撫周圍的各個部落。
息京雖然城牆堅固,防務充實,但是其中的糧草並不充足,尤其是北方草原這幾年來連接天災,今年開春時候的那場暴風雪持續了近一個月,不僅大大延後了遠征軍的行軍速度,也使得無數的牛羊牲畜被凍死在草原上,再加上隆徽四年的那場天災,根據預測,今年必定要有饑荒發生,這也是當時遼人會那樣熱切地答應倪源的條件南下的重要原因。根據倪廷宣他們估計,息京城中的糧草牲畜頂多隻能夠維持半年左右。
這樣圍城的手段雖然收效不是最快的,卻是損失最少的。
圍而不攻的狀況一直持續到了六月份,後方竟然還是不見遼軍的動靜。圍城的諸將都開始著急。
息京被圍困的消息,現在早就應該傳遞到京城裏麵了。可是耶律信所帶的部屬卻沒有絲毫的反應,就算是耶律信為了穩定軍心,封鎖了消息,那麽在慕輕涵退出之後,從息京抽調的進入居禹關的遼軍總應該得到消息了吧。
為了對付迴援的遼軍,倪廷宣他們專門在路上設下了埋伏,至今竟然連一個遼軍都沒有見到。難道他們連自己的京城都不管了?
但是到了六月末,駐紮在居禹關之中的遼軍終於動了,卻不是北上救援他們的京城,而是南下與耶律信的部屬會師。
聽到這樣的消息,倪廷宣忍不住變了臉色。
看來耶律信是準備孤注一擲了。他想必明白,自己如果北上救援息京的話,迴家的道路絕對不會如同他們南下的時候那樣方便,到時候,前有埋伏,後有追兵,就算是他能夠平安迴到息京,也要實力大損,而身後的其他部落都在虎視眈眈。
所以對於京城裏的遼軍,最明智的選擇,其實就是停下兵馬,與倪家談判,答應退出京城,能夠最大限度地保存自身的實力,又可以平安地解除息京的圍城。
但是耶律信竟然放棄了這個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而選擇了最瘋狂的一條路!
他們都小看了耶律信的野心和貪婪。
也許他明白此時重新與倪源談判,形勢早已經逆轉,勢必得不到太好的條件,不過是一些金銀財寶而已,也許是因為他認為要把齊京這樣繁華富麗遠遠勝過他們息京的大城主動放棄,換取一些金銀財寶,怎麽看都不是劃算的生意。促使他們猶豫不決而最終選擇南下決戰的原因很多,其實最本質的還是因為京城裏富貴安樂的日子享受得太久了,讓他的貪婪和野心也跟著膨脹起來,才會選擇這樣的孤注一擲。
倪源率領的兵馬,不僅是大齊最強悍的兵力,而且大齊的皇帝齊瀧也在其中,一旦能夠將倪源所屬的軍隊解決,大齊沒有了龍頭,就近乎亡了國,各地勢力割據,到時候群雄並起,諸國紛爭,還有誰能夠與他們遼軍相抗衡?如果事情順利,再一次入主中原也不是夢想。相比之下,息京的得失也不再那樣重要了,而息京之中的皇帝和契丹貴族也不是那樣重要了。與繁華的大齊京城相比,息京不過是個尋常的土城而已。
倪源與遼軍在南方即將決戰了。
這個消息使得倪廷宣不得不重新選擇緊迫的攻城。
八月初,傳來了前方戰線的消息。耶律信親自率領十五萬大軍,南下希望能夠一舉消滅倪源這個心腹大患,卻反而中了倪源的埋伏,十五萬大軍差一點全軍覆沒,全憑著耶律信天生神勇,於重重埋伏之中硬是殺出一條血路,衝了出去,十五萬大軍,隻餘下五萬餘人敗退而迴。天下震驚。
但是倪源這一場來之不易的勝利也隻是慘勝而已,隨行的軍隊傷亡幾乎不遜於遼軍,不僅損兵折將,實力大減,而且連倪源本人都受了傷。傷勢究竟如何,前來傳遞消息的士兵也說不清楚,雖然送來的信箋上說是輕傷,但是倪廷宣還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開始督促士兵,加緊攻勢。
從墉州運送來的投石機等攻城工具也相繼抵達,兵員補充完畢,戰事進行到九月,在各種攻城工具日以繼夜的打擊之下,遼人的城牆終於開始有了鬆動的跡象。而據密報傳來,城中的糧草也已經消耗殆盡,士卒疲憊不堪。
被長期圍困在京城之中的達官貴人們終於忍受不住這無休無止的圍城的痛苦,開始選擇突圍。
戰勢終於起了變化。
倪廷宣原本就逐漸將一麵的攻勢和圍兵減弱,正好借此時機,將外圍的兵力分出一個缺口,放遼人突圍而出。
天統二年九月二十一日,這一座讓倪家的將士流了無數血的城池終於被攻陷。
但是,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他們還沒有來得及品嚐,甚至遠征軍還沒有來得及踏入息京的時候,傳來一個讓他們震驚失措的消息,讓萬眾歡欣的勝利黯然失色。
大齊的京城被收複了!
而後方的輜重糧草行進速度肯定跟不上,於是幹脆留守一隊人馬保護著,緩慢向前。蘇謐則跟隨著留在輜重營之中。
攻入遼人境內之後,行軍持續行進,輜重營的行軍速度雖然緩慢,好在前方的消息隨時都有探馬傳遞。醫官的營地是後方的輜重營之中守衛最安全的了,留下護衛的士兵都是精銳,其中有幾個士兵毫不引人注目地隨時守衛在蘇謐的身側,對於她特別的照顧,蘇謐自然知道是倪廷宣留下保護她的人手。
十幾天過去了,在大草原上已經越走越深入,讓蘇謐吃驚的是,一路上卻是偶爾才能夠見到被攻破的村寨和部落,大軍行進之處,幾乎稱得上是暢通無阻。
她知道遼國是草原上遊牧民族所建立的政權。數百年之前,整個草原上勢力紛雜,契丹。剌葛。迭剌等各個部落林立,彼此之間征戰不休,時時趁中原國力衰弱的時候入侵,卻沒有一次成功建國過。
直到一百多年前,被契丹部落所統一,當時的中原正是諸國紛爭,混亂一片,他們趁機揮兵南下,勢不可當,將原本就已經戰火連連的中原攪得更是生靈塗炭。並且在中原建立政權,國號為“遼”。
可惜這樣強勢的政權也不過是曇花一現。緊接著中原出了一個驚才絕豔的人物,就是當年的梁武帝,率領著一手建立的精銳士卒,經過數次大戰,率軍將遼人趕出了中原,結束了這個立足北方不到二十年的短命的胡族政權,建立起大梁綿延百年的基業。
遼人雖然實力大損,退出中原,但是他們兵強馬壯,鐵騎精良,天下都難以有人與之爭雄,此後,時不時地窺伺中原,試圖南侵。當時北方在梁武帝駕崩之後,又陷入群雄逐鹿的局麵,包括梁國在內的諸國國力都日漸衰弱,不得不向遼人議和,獻上美女財帛,以求自保。齊國建立初年,也曾經和親遼國,直到近幾十年來國力大增,而遼國國內又政權不穩,才逐漸地占據了上風。
遼人在退守草原之後,依照著中原的習俗,建立了國都,號為息京。皇室貴族皆聚居於其中。
遠征軍這一路打下來,可以看出遼國國內守備簡直空虛得厲害,各處部落的騎兵精壯大都被抽調出去參加南方的戰爭了,兵力匱乏。
遼軍放心地大舉南下,想必是以為倪源要用墉州的兵馬來救命,誰知道倪源有這樣的魄力,竟然命令最後的底牌北上,將自身的安危棄之不顧,賭上一切來謀求最後的勝利呢?
遇見的部落少有人拚死抵抗的,大多數眼見不敵,就敗退而去,還有自知力弱,幹脆連抵抗都不抵抗,直接趕著牛羊人口逃竄的,倪廷宣也不追擊,隻要不阻擋他的去路,就視若無睹,繼續前行趕路。
最讓蘇謐奇怪的是,當倪廷宣率領大部分的前鋒人馬離開之後,對於全軍之重的糧草輜重,竟然也沒有人來襲擊搶掠。
蘇謐坐在緩緩行駛的車駕上,出神地看向遠方,她想到前幾天與倪廷宣的對話。
這份驚奇在蘇謐心中徘徊了數天,終於在兵馬休整。兩軍會合的時候。蘇謐忍不住問他:“難道你就不怕這些人在身後聯合起來,形成包圍?”
“這些胡人又不會礙我們的事情,何必去趕盡殺絕呢?”倪廷宣笑了笑說道。
蘇謐微微揚起臻首,疑惑地看著他,“很少有戰場上的人存著像你這樣的仁慈之心的。”
“我可不是仁慈之心。”被她的目光看得臉上一熱,倪廷宣迎上她的眼神,笑道,“這一路下來,你見這些部落有幾個上前抵擋的?”
“此時他們見到遠征軍的勢力強大,自然是不敢抵擋,但是,等到我們抵達京城,與遼軍交上手了呢?”
“他們不抵擋可不是因為他們害怕。”倪廷宣解釋道,“這些胡人性子向來悍不畏死。就算是明知道比不過,也常常上前衝殺,對於他們來說,戰死是一種光榮,這一次他們不抵擋,是因為大多數都是存了看熱鬧的心理。”
“草原民族的向心力遠遠不及中原的漢人。他們民族眾多,各自有自己的族長,統領一族事務,族長在部落之中的權勢威望甚至要大過遼人的皇帝。平時遼軍勢力強大,各個部落自然願意臣服,但是這麽多年下來,大遼如今的朝政大權盡皆被耶律信所把持,此人對各部落盤剝甚重,草原上早就有人暗中對他不服了。隻是礙於遼軍的武力,不敢有異心而已。此番我們隻要能夠擊敗遼國主力,則其國內必然生出內亂,到時候就是不攻自破了。”
蘇謐沉吟了片刻,看著倪廷宣充滿自信的神色,頓時明白,“你們倪家平時與這些弱勢的部落有聯絡吧?”
倪廷宣看著她,眼中明顯閃過讚賞的神色,他轉頭看向遠方說道:“最開始的時候,父親讓我們倪家在平時經營生意時,經常照顧他們這些部落,不要隨意欺騙壓迫胡人。甚至在荒年的時候,接濟他們一些糧草。長年下來,我們倪家在這裏的信義就很好,與諸部落的關係也不錯。”
“遼國如今在位的遼允帝隻知道沉迷酒色,不理政事,總攬大權的是南院輔政王耶律信,他性情暴躁,貪婪嗜殺,這些年來,對各部落的壓迫一年重似一年。所以……”倪廷宣後麵的話沒有說明,蘇謐也可以想象了。
長久的壓迫使得草原上的各個部族早已經對息京的貴族們有所不滿了,隻是契丹部族兵強馬壯,在整個草原上都無人能及,耶律信又勇猛無敵,公然挑戰息京的權威不啻於送死。
他們需要一個機會,還有一個讓他們團結起來的理由。
而倪源恰到好處地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機會和理由。
這一次,不用他們直接動手,不用耗費他們的一兵一卒,隻要他們袖手旁觀就可以,倪家成功了,契丹部落實力大損,壓在他們頭上的枷鎖自然解開了,倪家失敗了,也損不到他們分毫。無論最後的結果如何,都對他們有利無害,何樂而不為呢?
她神色不自然地笑了笑,倪源這一招何其高明,慢慢地播下種子,形成恩情,隨時澆灌,等待時機,終於到了最終收獲的一天。對這個天下的謀劃,他還有什麽是想不到的?這樣的深思熟慮,這樣的未雨綢繆……
如果說最終還是功虧一簣的話,連蘇謐都要忍不住同情他了。
蘇謐正在出神地看著遠處的草地,前麵傳來的急促馬蹄聲打斷了她的思緒。
傳令士兵帶來緊急的消息。
近一個月的急行軍之後,先頭的部屬已經抵達息京,開始攻城了!
※※※蘇謐隔得遠遠的站在山坡上,看著戰場上箭矢如雨。刀槍橫飛的景象。
無數的士兵沿著架起的雲梯向上攀爬,勇往直前,而城頭上的守軍早已經嚴陣以待,息京雖然是新鑄的城池,又是土城,但是堅固險峻比起中原不少石頭壘砌的城池都更勝一籌。高聳的城牆是以黏土混合著獸血燒製成紅磚堆砌,其上角樓。望樓。城門。垛口順序林立,守備完善,堅不可破,整個城市都帶著一種血腥的色澤。
城牆隻有五六丈高,但是在一片平原之上看起來卻格外的高聳入雲,帶著一種難以逾越的森嚴。
這是蘇謐第一次近距離地看到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在這樣殘酷的戰場上,人命變成了抽象的數字一樣的符號,雙方的人馬都在不停地倒下,刀劍像是鐮刀收割麥苗一樣收割著人類的生命,震天的喊殺聲,士兵瀕死的慘叫聲,戰馬悲哀的嘶鳴聲,金鐵交擊聲……
滿眼都是飛濺的鮮血和折斷的肢體,血流遍地,殺聲震天!
上一秒鍾還活著的人眨眼之間就會變成一具屍體,而結束他生命的人說不定下一瞬間就會倒在他的屍體上,變成相同的屍體。
攻城的戰爭一直持續到了開春四月份,這已經是倪家軍隊第四次攻城了。雖然遼人大多數的兵力被抽調去了中原的戰場,留在息京的兵力依然不容小覷。一次次狠辣的攻擊下來,這座阻擋著他們道路的城池依然屹立不倒,隻是城牆上原本土紅的色彩變成了刺眼的暗紅色。土牆是格外能夠吸水的材質,這樣深的暗紅,不知道要多少次的雨水才會洗刷掉。
蘇謐明白,這一場戰爭的目的不是攻陷息京,滅掉遼國,而是將息京危急的消息傳出去,讓齊國京城裏麵的遼軍知道就好。
目前倪廷宣手中的兵力也根本不能夠支撐起一場滅國戰爭,尤其又是遼國這樣的大國。
如果他們真的把遼人的政權徹底滅了,反而成全了南麵耶律信的稱帝欲望。
而且目前遼國的幾大部族虎視眈眈,一旦攻陷了息京,倪家的人入主其中,他們作為滅亡了遼國的敵人,反而會成為各個部落的目標。畢竟,隻要將他們吃下,就有了堂堂正正的登上遼國下一任皇位的資格。這樣的重利引誘之下,平時怎樣深重的恩情都不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留著如今遼國皇族的勢力,經過這樣的一次失敗,遼人契丹部族的勢力必然大減,此消彼漲之下,原本就不穩定的各個部族必然更加蠢蠢欲動。
隻有讓他們內耗,才是解決北部危機的最好手段。
最初緊張的攻城戰告一段落之後,遠征軍開始采取間歇的攻城配合著圍城的戰術,同時派人聯絡安撫周圍的各個部落。
息京雖然城牆堅固,防務充實,但是其中的糧草並不充足,尤其是北方草原這幾年來連接天災,今年開春時候的那場暴風雪持續了近一個月,不僅大大延後了遠征軍的行軍速度,也使得無數的牛羊牲畜被凍死在草原上,再加上隆徽四年的那場天災,根據預測,今年必定要有饑荒發生,這也是當時遼人會那樣熱切地答應倪源的條件南下的重要原因。根據倪廷宣他們估計,息京城中的糧草牲畜頂多隻能夠維持半年左右。
這樣圍城的手段雖然收效不是最快的,卻是損失最少的。
圍而不攻的狀況一直持續到了六月份,後方竟然還是不見遼軍的動靜。圍城的諸將都開始著急。
息京被圍困的消息,現在早就應該傳遞到京城裏麵了。可是耶律信所帶的部屬卻沒有絲毫的反應,就算是耶律信為了穩定軍心,封鎖了消息,那麽在慕輕涵退出之後,從息京抽調的進入居禹關的遼軍總應該得到消息了吧。
為了對付迴援的遼軍,倪廷宣他們專門在路上設下了埋伏,至今竟然連一個遼軍都沒有見到。難道他們連自己的京城都不管了?
但是到了六月末,駐紮在居禹關之中的遼軍終於動了,卻不是北上救援他們的京城,而是南下與耶律信的部屬會師。
聽到這樣的消息,倪廷宣忍不住變了臉色。
看來耶律信是準備孤注一擲了。他想必明白,自己如果北上救援息京的話,迴家的道路絕對不會如同他們南下的時候那樣方便,到時候,前有埋伏,後有追兵,就算是他能夠平安迴到息京,也要實力大損,而身後的其他部落都在虎視眈眈。
所以對於京城裏的遼軍,最明智的選擇,其實就是停下兵馬,與倪家談判,答應退出京城,能夠最大限度地保存自身的實力,又可以平安地解除息京的圍城。
但是耶律信竟然放棄了這個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而選擇了最瘋狂的一條路!
他們都小看了耶律信的野心和貪婪。
也許他明白此時重新與倪源談判,形勢早已經逆轉,勢必得不到太好的條件,不過是一些金銀財寶而已,也許是因為他認為要把齊京這樣繁華富麗遠遠勝過他們息京的大城主動放棄,換取一些金銀財寶,怎麽看都不是劃算的生意。促使他們猶豫不決而最終選擇南下決戰的原因很多,其實最本質的還是因為京城裏富貴安樂的日子享受得太久了,讓他的貪婪和野心也跟著膨脹起來,才會選擇這樣的孤注一擲。
倪源率領的兵馬,不僅是大齊最強悍的兵力,而且大齊的皇帝齊瀧也在其中,一旦能夠將倪源所屬的軍隊解決,大齊沒有了龍頭,就近乎亡了國,各地勢力割據,到時候群雄並起,諸國紛爭,還有誰能夠與他們遼軍相抗衡?如果事情順利,再一次入主中原也不是夢想。相比之下,息京的得失也不再那樣重要了,而息京之中的皇帝和契丹貴族也不是那樣重要了。與繁華的大齊京城相比,息京不過是個尋常的土城而已。
倪源與遼軍在南方即將決戰了。
這個消息使得倪廷宣不得不重新選擇緊迫的攻城。
八月初,傳來了前方戰線的消息。耶律信親自率領十五萬大軍,南下希望能夠一舉消滅倪源這個心腹大患,卻反而中了倪源的埋伏,十五萬大軍差一點全軍覆沒,全憑著耶律信天生神勇,於重重埋伏之中硬是殺出一條血路,衝了出去,十五萬大軍,隻餘下五萬餘人敗退而迴。天下震驚。
但是倪源這一場來之不易的勝利也隻是慘勝而已,隨行的軍隊傷亡幾乎不遜於遼軍,不僅損兵折將,實力大減,而且連倪源本人都受了傷。傷勢究竟如何,前來傳遞消息的士兵也說不清楚,雖然送來的信箋上說是輕傷,但是倪廷宣還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開始督促士兵,加緊攻勢。
從墉州運送來的投石機等攻城工具也相繼抵達,兵員補充完畢,戰事進行到九月,在各種攻城工具日以繼夜的打擊之下,遼人的城牆終於開始有了鬆動的跡象。而據密報傳來,城中的糧草也已經消耗殆盡,士卒疲憊不堪。
被長期圍困在京城之中的達官貴人們終於忍受不住這無休無止的圍城的痛苦,開始選擇突圍。
戰勢終於起了變化。
倪廷宣原本就逐漸將一麵的攻勢和圍兵減弱,正好借此時機,將外圍的兵力分出一個缺口,放遼人突圍而出。
天統二年九月二十一日,這一座讓倪家的將士流了無數血的城池終於被攻陷。
但是,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他們還沒有來得及品嚐,甚至遠征軍還沒有來得及踏入息京的時候,傳來一個讓他們震驚失措的消息,讓萬眾歡欣的勝利黯然失色。
大齊的京城被收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