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小西行長心中早已經是萬馬奔騰,想一口氣直接吞掉大明,他覺得這真的是有些異想天開,畢竟大明已經扭轉頹勢,國力開始上升,他渴望還是能夠步步為營,先讓日本的勢力,進入大陸,然後再合縱連橫去對付大明。

    不過商人出身的他,讓他懂得自我克製,還是要以大局為重,如果失敗的話,他將失去所有。

    經過此事,他也斷絕了與朝鮮談判的念頭,根據之前製定的計劃,他主攻平壤所在平安道,而加藤清正主攻鹹鏡道。

    並且他要求將士加快速度,占領平安道,放棄與朝鮮交涉,並不代表他也放棄與女真聯盟,他渴望先抵達朝鮮與女真的邊界,搶先一步與女真洽談。

    然而,他的此舉,讓加藤清正認為這商人又要投機取巧,加藤清正也在催促著進軍。

    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的競爭開始進入白熱化階段。

    誰也沒有考慮到人家朝鮮的感受。

    就事論事,他們誰也沒有將朝鮮當一迴事,這不是打仗,這是在跑步,而朝鮮就是那條軟綿綿,一撞即飛的紅線,反正就是跑過去就贏了。

    當然,朝鮮方麵也斷絕與日本談判的念想,朝鮮國主已經入駐平壤,並且調動北邊的精銳部隊,是積極備戰,這也是他們最後的機會。

    之所以他們現在都沒有求援大明,底氣也就在這裏。

    雖然朝鮮不願意求助大明,是可以理解的,有道是,這請神容易送神難啊!

    但其實他們還是缺乏一點點大局觀,論滅朝鮮專業戶,一定不會是中原王朝,不用去想,肯定就是日本,縱觀全球,如果一定要選擇一個國家來滅朝鮮,那就一定要選日本,絕對是最優選擇。

    別要去選什麽兔子,什麽老鷹,什麽毛熊,雖然他們很強,但他們絕逼不會盡心盡力去幹這件事。

    嚴格來說,中原王朝是從未去滅過什麽朝鮮,隻要他們臣服就行,這可是古人的智慧,古人再怎麽也比鍵盤俠強,動不動就滅,可他們都不談滅了之後怎麽辦。

    當年唐高宗李治滅高句麗,跟現在朝鮮也不是一迴事,高句麗那是北方民族,對中原王朝是具有一定威脅的,肯定是要滅它,朝鮮是後來得高麗、新羅、百濟合成的。

    中原王朝若要滅朝鮮,就隻能有一個目的,就是滅日本,可話又說迴來,就國家利益,去滅日本幹嘛?

    日本要啥沒啥。

    占領成本是肯定要高於所得利益的。

    但反過來說,朝鮮對於日本,是至關重要,是通往大陸得生命線,隻要占領朝鮮,就能夠進軍大陸,日本滅朝鮮,絕逼是盡心盡力,不惜一切代價,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努力。

    同理,這也是為什麽大洋兩端出現兩個大國時,日本的地理位置就變得至關重要。

    但是朝鮮就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老是害怕大明要吞並他們,其實郭淡都不想去占領朝鮮,他隻是要港口而已,以及借朝鮮的地理位置保持對東北地區的控製。

    有這力氣,就不如去澳大利亞那塊土地瞅一瞅。

    朝鮮不來求援,郭淡自然也不會腆著臉上門,他在遼東地區,開始一本正經是視察當地經濟,而遼東地區如今是軍民一心,全部投入到經濟發展中。

    遼東地區剛剛改製完,糧食開始進入商品化,農場品市場頓時變得紅火起來,同時造船業也給當地提供大量的生計。

    郭淡在這裏是深受歡迎,每天都有人上門,拉著他到處去看,隻盼郭淡能夠指點幾句。

    李如梅原本以為郭淡是為朝鮮而來,如今他也有些困惑,可能郭淡沒有騙他,他是真的來視察經濟,順便關注一下朝鮮局勢。

    然而,方逢時的突然到來,又令李如梅覺得事情不是那麽簡單。

    方逢時也不容易,就等著打完一仗,然後就告老還鄉。

    可是那邊都已經打得是熱火朝天,朝廷似乎都還不知道這事,這令他有些摸不著頭腦,然而萬曆又傳信給他,暗示要以後勤為主。

    後勤就是郭淡在管啊!

    “如今朝鮮都瀕臨滅國,咱們還要按兵不動嗎?”

    方逢時見到郭淡和田義,就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

    打不打,你到底給句明話。

    田義冷笑道:“朝鮮都不著急,咱們急什麽。”

    他現在對朝鮮有很大的意見。

    方逢時可不敢跟廠公叫板,道:“廠公,這朝鮮愚昧,咱們可不能跟著它一塊愚昧,那倭國狼子野心,妄圖入侵我大明,他們攻打朝鮮,也不過是為了打通入侵我大明的通道而已,咱們必須要倭賊一點顏色看看,若是僅為朝鮮而戰,那老朽都不會來這裏。”

    這話聽著還比較舒服。田義瞄了眼郭淡。

    郭淡笑道:“方尚書言之有理,所以就等日本滅了朝鮮,咱們再去。”

    方逢時納悶道:“你這又是何苦?”

    郭淡道:“因為我認為帶著朝鮮打,可能與我們單獨作戰還要難得多。”

    不可否認的是,就朝鮮目前展現出來的戰鬥力,郭淡的這一句話,是有一定的道理。

    方逢時沉吟少許,道:“話雖如此,但是若能夠趕在朝鮮被消滅之前,我們出兵幫助他們,朝鮮可以為我軍減少後勤方麵的壓力。”

    郭淡聽得就樂了,“哈哈...!”

    “你笑甚麽?”

    方逢時略有不爽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郭淡嗬嗬道:“因為實際情況與方尚書說得恰恰相反,就我們得到情報來看,目前朝鮮國主已經對朝鮮國內完全失控,讓他們調集糧草,那簡直就是在天方夜譚,方尚書千萬不能奢望朝鮮能夠能夠撥出一粒糧食給我們,不但如此,我們還要跟他們哭窮,盡量保證不給他們太多糧草。”

    “......!”

    方逢時沉默良久,重重歎了口氣,道:“但若是朝鮮不給我們提供糧草,那...那後勤將是一個大問題,畢竟朝鮮那邊到處都是山地,道路閉塞,可能需要調集大量的勞力來運送糧食。”

    “不可能的。”

    郭淡搖搖頭道:“因為沒有這麽多錢,我們風馳集團可是私營作坊,招太多人,工錢都付不起。”

    方逢時怒道:“你不給糧草,我們怎麽打。”

    “方尚書還請息怒。”

    郭淡突然站起身來,道:“方尚書請。”

    方逢時稍稍一愣,起身跟著郭淡來到後堂,隻見後屋擺著一個超大型沙盤。

    方逢時當即抑鬱了。

    這尼瑪比我軍部的沙盤還要做得精致啊!

    “你這沙盤是從哪弄來的?”

    方逢時是一臉羨慕地問道。

    郭淡笑道:“這是我花錢請方圓信行、風馳集團、柳家牙行,以及大明建築集團他們一塊做的,價值五萬兩。”

    方逢時吸得一口冷氣。

    真是一分錢一分貨啊!

    一個沙盤就五萬兩,做不起,做不起。

    郭淡又道:“不過現在這沙盤是可以複製的,價值也就在一百兩左右,我可以免費做一些給方尚書。”

    方逢時一點也不客氣道:“那就有勞了。”

    “應該的。”

    郭淡拿起一支長棍,指著沙盤道:“根據我們風馳集團製定性價比最高的路線,就是最開始得糧草,全部采取從陸路運輸,一共八十萬石糧草,以四萬士兵來算的話,扣除運送途中的消耗,大概能夠維持兩個月,若以八萬來算的話,就隻能維持不到一個月。”

    方逢時問道:“也就是說我們出兵四萬,必須在兩個月內結束戰爭?可老夫打了這麽多年得仗,還沒有聽說要設置期限的。”

    “方尚書請聽我說完。”

    郭淡一笑,又道:“如果在消耗完這八十萬石糧食,我軍能夠拿下朝鮮仁川府,那麽糧草將可以直接從海上運輸到朝鮮,避開那些險阻的道路,運輸成本能夠降低七八成,之後的糧草將不成問題,隻要它倭國能夠耗得起,那我們就耗得起。但如果完全憑借陸路運輸,隻要戰爭超過半年,那我大明可就需要討老本去打,也就是說肯定會傷筋動骨的。”

    就朝鮮陸路情況來看,風馳集團預算運輸途中的所消耗的糧食,將是軍隊消耗的二十倍不止,若能夠減少七八成的後勤費用,那真是省了一大筆錢啊。

    這也是郭淡後勤一大秘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減少運輸費用,盡量花錢從當地買,能夠往河道走,就絕不走陸路,即便河道風險再高,也要走河道。

    打洞烏的時候,河道彎彎曲曲,風馳集團直接搞木筏,小舟運輸糧食,寧可讓糧食沉入河底,也不願意消耗在崎嶇的道路上。

    方逢時問道:“也就是說半年之內,我大明都還沒有傷筋動骨?”

    “我收迴這句話。”

    郭淡趕緊道:“方尚書你可不能這麽想,對於目前我大明的情況而言,這傷筋動骨的損失,那將是成倍增加的,且無上限得,因為這會影響到整個大明的經濟發展。”

    目前糧食正在商品化,如果為了打仗強征糧食,就會與新政向衝突,同時影響到一諾糧行和一諾保險,股價都可能維持補助,這個損失是遠超過糧食的損失。

    方逢時尷尬一笑,他心裏確實是這麽想的,點頭道:“老夫知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承包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希北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希北慶並收藏承包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