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柏後,一頭戴鐵笠盔,身著鬥篷精甲的身影凝神傾聽動靜,半響他說話:“韃子沒有跟來。”
眾人都笑了,一相同打扮,彪悍銳氣的哨探道:“他們早就破膽,還敢跟來?最怕的是我們殺下去吧!”
一哨探亦道:“這次痛快,特別最後的萬人敵投擲,炸得韃子們哭爹喊娘。看他們傷亡不小,我們若追下去,或許可以將這些韃子盡數打死。”
曾有遇按著自己腰間的兩杆手銃,懶洋洋的搖頭:“見好就收,這是咱的經驗。做人不要太貪心,兄弟們安危最重要。”
眾人皆讚:“隊長英明,確實兄弟們安危最重要。”
曾有遇的哨探隊與九爺、錢三娘的騎兵隊風格頗有不同,雖都有哨探任務,但錢三娘等人喜歡近戰,斬獲多,傷亡也大。曾有遇等人則喜歡遠遠的殺敵,雖然斬獲少,但隊中兄弟的傷亡也確實少。
也有負責掩護的翼虎銃手歎道:“唉,看長銃手兄弟殺韃子痛快,我等卻一銃未放,有些不甘啊。”
曾有遇笑著安慰:“你等是威赫,是掩護,讓持長銃的兄弟可以安心殺敵。各司其職,都有功勞。”
有翼虎銃手讚同:“翼虎銃打放,就要短兵相接了,讓韃子近了可不是好事。”
眾人說說笑笑往山上而去,厚底軍靴踏在積雪上沙沙的響,帶著齒印,個個身形矯健,精銳不凡。
快到山頂時,忽聽附近傳來幾聲鳥雀鳴叫,一長三短。曾有遇亦以雀聲迴應,二長三短。很快十幾個哨探隊戰士從林中鑽出,個個手持新安長銃,身背翼虎銃,腰負手銃萬人敵,又有各類弓箭,短兵,盾牌等,頭盔上、鬥篷上布滿積雪,冰寒肅殺。
為首一人,腰間插著兩杆手銃,臉上蒙著口罩,正是湯河圖與一眾哨探隊戰士從山後轉來。
湯河圖向曾有遇稟報,甕聲甕氣:“隊長,我等在西麵戒備,看那幾個韃子白甲馬甲爬上了山,但最後又下去,騎馬走了。”
曾有遇哼了一聲:“算他們命大。”
眾人匯集一起,上了山頂,這邊正有幾個兄弟用銃指著先前那幫襲擊者,見曾有遇等人上了山,這群人都是敬畏看來。那為首的青年“魏爺”仔細打量曾有遇等人,眼中有著震撼。山下的戰事他們都看在眼裏,這群官兵伏擊十幾個精悍的韃子白甲馬甲,打死打傷他們一大半的人,已方竟是一個傷亡的人都沒有。
自己人等也伏擊韃子,打死打傷了他們幾個人,但最後逃亡途中被韃子追殺,持損了近一半的人手,這相比起來,真是天差地遠了。
看他們一身精甲,嚴密厚實,很好的保護咽喉、脖頸,身軀各處,精悍利落,使用的長銃短銃也是非常犀利,不用火繩竟不會啞火,真不知哪來的如此精銳。
應該不是山東的官兵,他們不說普通的營兵,家丁也大大不如眼前銳士,否則韃子也不會長驅直入,諸城皆陷了。
他尋思打量,那結著四周巾的年輕人也是對曾有遇等人看了又看,眼神異樣。
看這幫襲擊者想說話的樣子,曾有遇一揮手:“先迴去再說。”
眾人沉默的在山嶺上走著,幾個戰士開路,又有幾個斷後,曾有遇等人與“魏爺”一眾人走在中間,持銃按刃,腳步輕鬆,實含戒備。
他們往西南走了一會,就見重重鬆柏後露出飛簷一角,那裏竟有一座廢棄的寺廟,從外形上看,寺廟規模不小。此時大門有人看守,盡是頂盔披甲,罩著黑色鬥篷的精悍戰士。看曾有遇等人進來,他們紛紛招唿,又拿好奇的眼光去看被夾在中間,押送進來的“魏爺”等人。
進入院內,一個個身影忙活,或喂馬,或劈柴,殿堂前還架設了好幾個頗大的火塘,此時塘內柴火熊熊,上架的鐵鍋鐵壺湯汁沸滾,肉湯與飧飯的香味彌漫。
曾有遇一進入院中就張開手臂,高聲道:“將士們,我哨探隊又立大功,打死打傷韃子不下十個,兄弟們一個死傷都沒有,哈哈哈哈哈!”
轟然的聲音,院內眾人紛紛道:“曾爺威武。”
“隊長一出手,我哨探隊又立大功,相公聞訊,定是歡喜!”
“隊長略施小計,就打死好幾個韃子,兄弟們更沒有傷亡,能跟在隊長身邊,真是我等的福分啊。”
聽讚聲如潮,曾有遇哈哈大笑,感覺心滿意足,他目光微轉,看仍被火銃指著的“魏爺”等人,擺了擺手:“兄弟們都放下銃,這些都是敢殺韃子的好漢,可不是咱們的俘虜,需得以禮相待。”
他漫不經心的道:“你們是什麽人?”
那結著四周巾的年輕人早想說話,此時忍不住道:“你們是邳州練總楊河大人的麾下?”
曾有遇咦了一聲:“你怎麽知道?”
吩咐屬下給這些襲擊韃子的好漢端來肉湯,讓他們暖暖身子。
年輕人連忙喝了一口,滾熱的湯汁下肚,胃中暖暖的,精神就一振。
他抺了抺嘴,繼續道:“小人馮遇聖,曾是沂州守備府的家丁,曾隨高軍門下夜不收丘爺、史爺人等哨探。然去年臘月初四,我等在嶧縣的布袋山中伏,一行十八人,隻有小人逃出生天,最後更被邳州練總楊河大人的正室夫人所救,還親眼目睹他們伏擊韃子。一樣的強悍無比,一樣的盔甲武備,所以小人鬥膽猜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曾有遇看馮遇聖的眼神柔和了些,歎道:“你小子也是命大,幾次逃得性命,‘馮遇聖’,這名字取得不錯。”
他目光轉向那“魏爺”,看他頗為沉默,似乎一直在觀察周邊,神情若有所思的樣子,問道:“那這位呢?”
馮遇聖道:“曾隊長,小人給你介紹,這位是我山寨的頭領魏應嵩魏爺。沂州城破後,小人僥幸逃了出來,得遇魏爺眾兄弟,才得存活。”
曾有遇道:“魏應嵩?”拿怪異的眼神打量他幾眼,院中也有很多人看來,眼神異樣。
那魏應嵩不明所以,鄭重拱手:“多謝曾隊長,多謝眾位將軍救了我等性命,魏某沒齒難忘。”
曾有遇笑了笑,吩咐屬下搬來一個馬紮,讓那魏應嵩坐下,他笑道:“你們很勇嘛,幾十個韃子白甲馬甲,有時數千官兵都不敢一戰。你們伏擊時不過二十幾人,竟也敢設伏?”
魏應嵩黯然道:“我等都是虜賊刀下逃生的殘魂,國仇家恨,便是胡虜兇焰滔天,卻也不得不戰。”
他搖搖頭,自嘲:“魏某在新泰結寨,亂世中糾集了一幫同樣與韃虜有血海深仇的同道,輾轉各地,就是想襲殺小股或是落單的虜賊。然在費縣、蒙陰等地潛伏數日,看他們甲兵精騎一隊隊南下,人多勢眾,卻也不敢動手。今日這次設伏,已經是我們遇到人數最少的胡騎了。”
馮遇聖也道:“我們一直想殺落單的韃子,就是找不到良機。這次再放過,恐怕就沒有殺韃子的機會了。”
旁邊有好漢道:“韃子也不是三頭六臂,俺們家人都死在韃子刀下,能拚一個是一個。”
曾有遇卻注意到魏應嵩話語中的一個信息,他皺眉道:“魏兄弟是說,你們在費縣、蒙陰等地,有看到韃子甲兵精騎一隊隊南下?”
魏應嵩道:“是的,魏某肯定!他們精騎頗多白甲。又多馬甲,看盔甲旗號是賊虜滿洲鑲白旗的兵馬。還有身穿黃色外鑲紅邊棉甲的騎兵,騎術矯健,似乎是蒙古人。又有很多頭戴紅纓帽,身穿柳葉甲的騎卒,看他們舉的旗號,估計是漠南漠北的紅纓韃子。”
曾有遇坐不住了,招唿隊中的甲長伍長到殿堂說話,他皺眉說道:“兗州路的韃子不是在攻掠青州府與濟南府嗎?他們集兵南下,想幹什麽,不會又想攻邳州吧?”
湯河圖沉思:“昨日起,隊中兄弟就有看到韃子精騎南下,裴爺與淩爺因此帶人跟去。但他們傳迴的消息,韃子並未向郯城方向走,而是轉過帽子山,往西南方向去了。”
曾有遇摸著下巴:“韃子去西南作什麽?還不是小股的哨騎。聽那魏應嵩說,他們看到很多股的人馬,都是白甲馬甲,還有蒙古人的騎兵,他們……難道?”
眾人相看,都看到彼此眼中的驚恐。
湯河圖顫聲道:“楊相公去兗州,會不會一出郯城,蹤跡就被發現了?韃子大部雖不在兗州府,但這邊哨騎還是多的。幾千人馬,還有很多的馬車輜重,被韃子發現很正常。”
“所以,韃子想幹什麽?”曾有遇拿塊木炭,在牆上寫寫畫畫,“楊相公去兗州,一路要經郯城、嶧縣、滕縣、鄒縣。依兄弟們哨探,郯城、滕縣、鄒縣都是平原曠野,隨行三百騎兵,搜索平野很容易。但有一個地方……”
曾有遇炭筆點在滕縣到嶧縣的一段:“過了臨城驛,就進入嶧縣縣境,這裏山高林密,延綿幾十裏,騎兵隊搜不過來,官道離山更不過二三裏……”
他判斷:“相公隨行二千多人,人人有馬。韃子南下最多也二三千人,野地列陣對戰,我新安軍不懼那些韃子。所以,韃子選用精騎,也是想出其不意,在嶧縣這一片伏擊!”
至於韃子怎麽知道新安軍一行去兗州府城,又怎麽知道他們迴來會走嶧縣這一線,這其實很好判定,有經驗的主將根據哨騎提供的各種情報,如所見兵馬輜重多寡,官道情況如何,周邊各類環境因素等,都可以在判斷的地點設下伏擊。判斷失誤,最多白潛伏幾天,判斷成功,就是一場大收獲了。
想到這裏,曾有遇等人坐不住了,必須馬上通知楊相公,這也是他們這些哨探的意義,若相公一行出什麽事情,他們也沒有存在的意義。
曾有遇讓麾下收拾家夥,輪流吃喝,盡快出發,然後走出殿堂。
他心裏焦急,麵上卻不動聲色,笑嘻嘻的對魏應嵩道:“魏爺,我等軍務在身,就此別過。你等敢殺韃子,也是好漢,若在山東混不下去,可來邳州投靠我家大人。”
他拱了拱手:“我家相公麾下精銳數千,鍾吾寨、天月寨幾次與韃子血戰,斬獲韃子人頭一千四百顆,裏麵更有甲喇章京,牛錄章京級的人物。這些都真實不虛,隻要進入南直隸,輕易可以打聽到。”
他意味深長的道:“你等若來邳州投靠,有人問起,就說是我曾有遇保舉。”
……
正月二十日,上午,兗州城外。
白雪茫茫,寂靜無聲。
突然密如驟雨的馬蹄聲響起,由遠及近,化為了震天響動,漫天席卷的雪霧煙塵中,一大群騎兵鑽了出來,一色的鐵笠盔,一色的黑色鬥篷,一色的灰色精甲,個個臉上蒙著口罩,深沉威嚴,夾帶霜雪。
他們旋風似的衝到泗水河邊,看著對岸的府城,一個清冷的聲音喝道:“給我搜!”
眾騎轟然領命,個個抽出手銃,就從連通兩岸的泗水橋上衝過,又分數股,一去東門宗魯門,一去南門延薫門,一去西門望京門,一去北門鎮岱門。
為首騎士則駐馬泗水橋邊,身旁一隊人不動,作為駐隊,戒備與增援的作用。
不知過了多久,有騎士來報:“夫人,城內城外,沒有一個活人。”
為首騎士道:“劉致卿,你帶人去稟報相公,餘者隨我進城,勘查紮營之地,水源水井。”
近午,又是如雷的馬蹄聲響起,一群群延綿不斷的騎兵奔湧而來,這些騎士,個個罩著深紅色的羊毛圍領鬥篷,一色銀白的鐵盔鐵甲,宛若向前移動的鋼鐵洪流,卻是楊河領軍到了。
昨天下午大軍到達了鄒縣,歇息一晚,近午時,就到了兗州府城。
此行順利,沒有士兵掉隊,僅有幾匹馬騾生病罷了。
錢三娘騎兵隊已經哨探過兗州內外,還勘探了水源水井,紮營之所,她向楊河稟報邀功,楊河嘉許了她幾句,在眾將簇擁下,策馬到泗水橋邊眺望。
此橋為明時官馬大道要衝,入兗州必經,萬曆三十二年動工,五年後完工,全長一百多米,寬八米多,全部用大石砌成,有十五孔,琢鏤精細,為兗州十景之一。後世這橋依然存在,稱為泗河南大橋,策馬橋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對麵雄偉壯觀的兗州府城城牆。
眼前巨城長十四裏又二百步,城牆高厚,外砌青磚,四門皆有甕城,可謂固若金湯。
但就這樣雄偉巨城被清兵攻破了,傳說兗州陷落有內奸出賣的原因,“有副將劉某為內應,城遂陷”,兗州民間也流傳著“花馬牛賣城”的故事。
策馬橋上,可以看到南部城牆大部分,東麵城牆一部分,此時南門皆毀,外間的關廂房屋全部被燒。東門那邊也一樣,城外民房棼毀殆盡,四野安靜,一片死氣。
楊河歎了口氣,進入山東各城後,就沒有看到一個活人。
他吩咐屬下:“接管城防與四門,一總駐東門,戒備宗魯門一片。二總駐南門,戒備延薫門一片。三總駐西門,戒備望京門一片。四總駐北門,戒備鎮岱門一片。餘者隨我進王城紮營。”
楊大臣,韓大俠等人互視一眼,抱拳喝道:“是,相公!”
當下蹄聲雜遝,眾騎一總一總從泗水橋過,在騎兵隊指引下,轉向各自的紮營之所。
楊河也從南門延薫門進入禦街,從這裏可以直達王城的蕭牆大門口。
城南為居民區,三縱三橫的街道,由於是新擴的兗州城區,低窪地較多,水塘湖泊星羅棋布。
進入城內,就見滿目瘡痍,塘湖並街路屍骸若山顛,到處是撲倒的死難者屍體,房屋成片的倒塌燒毀,有些至今餘燼未滅,空氣中蔓延著難以形容的焦糊味與臭味。
所行將士都是看得目眥欲裂,深深的憤恨,楊河咬了咬牙,一路行來,諸城皆毀,百姓屋舍成灰燼屍骨。隻可惜此行時間有限,不能收斂死難者屍體。寒冬臘月,掩埋屍骨也非常困難。死的人太多,更埋不過來。隻能待清兵退後,由當地的官員收斂。
很快到了府河,這是原本的南護城河,魯王朱檀就封時擴建兗州城,將原本的南牆向南移二裏三十丈,護城河就成了穿城而過的府城河,又稱“禦河”。
府河上有中禦橋、東禦橋、西禦橋等十二座古橋,往日這裏商家鱗次櫛比,茶樓酒肆、銀樓錢莊、日用百貨應有盡有,特別中禦橋一片為兗州城最繁華的地方,此時皆成灰燼瓦礫。
眾人從中禦橋上過,這裏有八柱牌樓一座,名“敕褒仁孝坊”,已經倒塌,曆史上此坊清後重建,光緒年間改稱為“培英坊”。
過了中禦橋,不遠處就是魯王城的蕭牆大門。
兗州王城仿京師皇宮,周有四裏,磚石修砌,設有四門,南門“端禮門”外設蕭牆,建“社稷壇”、“山川壇”等祭祀社稷神祇,蕭牆有大門,稱皇城門。
眾人從殘破的皇城門、端禮門入,兗州王城規模宏大,大殿,後宮、禦花園一應俱全,宮苑別館更不可勝計,人言“魯苑花木樓台,極人間佳勝”,然現在屋舍倒塌,到處是僵直撲倒的屍體。
眾人都是無言歎息,隨行楊千總、張鬆濤、常如鬆等人見入王城駐紮,本有遲疑,但見楊相公神情平淡,也就坦然。
眾人在騎兵隊指引下,各找適合地點紮營,錢三娘則獻寶似的,領楊河等人到了一處宮苑,就見這裏倒塌的房子不多,屋內雖然淩亂,但家具床鋪都是完整,甚至還有被褥。
卻是錢三娘帶楊河來到“中宮”,此宮苑麵寬九間,兩側有屋舍九十九間,有圍牆與前後宮門,形成了一個苑內院落。
此苑雖然被劫掠嚴重,但沒有燒毀,可以很好的歇息住人,特別安排楊河的中軍官與護衛隊綽綽有餘。
楊河環顧四周,滿意的點頭:“三娘,這地方不錯,你也找個舒適的地方歇息吧。”
見相公滿意,錢三娘高興的去了,她也找到個好地方,卻是“後宮”,亦麵寬九間,兩側有屋舍九十九間。
很快大軍紮營歇息,生火造飯,楊河令人喚來把總楊大臣、韓大俠父子、楊千總、羅顯爵、張鬆濤,又有中軍各隊軍官,來他歇息的苑內吃喝議事。
炊煙嫋嫋,一個個火塘撘起,柴木“劈啪”,塘火熊熊,甚至一些燃燒的柴木就是王府內劈開的家具。一個個鐵鍋架著,各種煮著肉湯與茶水的鐵壺亦掛在鐵架上,騰騰的冒著熱氣。
禁苑內成了篝火場所,眾將圍坐火塘,一個個吃得稀裏嘩啦。天寒地凍,圍繞篝火,吃著熱乎乎的飯菜,分外舒爽。
楊河看了身旁的錢三娘一眼,看她頭埋著,大口大口的刨著飯菜,連吃幾碗一直不停。她旁邊的李如婉亦是埋頭苦吃,不時灌一口茶水進去。
終於,眾將吃喝告一段落,楊河喝了口茶,緩緩說道:“好了,該說正事了。”
他看著眾人:“我等千裏迢迢來到兗州,就是為了取金。朱以派這個豬頭,不願出金以犒死士,卻將金銀埋起來。好在我知道他的埋金地點,吃過飯後,除四門留下必要的人手戒備,餘者都隨我取金。”
眾人看著楊河,都有種高深莫測的感覺,楊相公是怎麽知道魯王朱以派的埋金地點?
雖然他們信服楊河,願千裏迢迢隨他來兗州冒險,然最終能不能取到金銀,眾人心下惴惴。
……
兗州王城宛京城皇宮,都是外朝內廷的布局,從“端禮門”進入後,依次是“承運殿”、“園殿”、“存心殿”等大殿,隨後是“前宮”、“中宮”、“後宮”等內廷宮苑。又有“長史司”等衙門機構,整個宮殿區有屋八百多間,麵積廣大,氣勢雄偉。
根據後世的線索,現今魯王城的布局,楊河判斷,魯王府的藏金,就是位於幾大宮殿的區域,特別靠近端禮門一片的承運殿。
人說金銀財寶藏在自己家中,按理說便有藏金,也該藏於內廷宮苑才是,結果魯王等人反其道而行之,將金銀寶貝藏在了王臣議事的宮殿區域。這誰都想不到,也因此這些金銀財寶深埋地下幾百年,一直到清末才被英國人挖走。
根據楊河推測,這些地窖也應該早就挖好,緊急關頭才好使用,畢竟魯王一係都有守財奴的習慣。
午飯後,全軍動手,搜尋手法有類張獻忠手段“見富室取油燭之,遇有藏金,則火輒滅。又以水沃寢室,速燥者,其下有金,取無遺策”。負責趕馬的輜重隊戰士,也深知種種匪夷所思的搜羅手段,知道怎麽搜索明庫暗窖,將藏得再密的金銀取出。
當然,以火燭之這種手法楊河盡量不用,以水沃之倒可以采用,無數新安軍戰士提著水桶水壺,細致的搜羅承運殿等處宮殿。然要搜索的地方廣大,光光一個承運殿就有左右二殿,屋舍一百三十多間,很多宮殿還被燒毀倒塌。見一時半會沒找到金銀,楊河心情也忐忑起來,真的,會有金銀嗎?
好消息終於傳來,楊大臣的一總在承運殿的某處發現一個暗窖,裏麵裝滿了各種各樣的金銀財寶。
隨後,二總、三總、四總,中軍各隊也紛紛傳來捷報,他們發現了魯王的窖藏。
流水般的金餅與銀錠被搬來放在楊河麵前,那銀錠皆是百兩、五十兩一錠,上有魯府的銘文戳記。金餅上有各樣的吉祥圖案,金光閃閃,耀人眼目。
慢慢的,金餅與銀錠堆成了小山,甚至旁邊還有一些銀光閃閃的銀冬瓜,每個都沉重非常,需要兩三個人才能抬過來。
看著越堆越高的金子與銀子,不說新安軍眾戰士目眩神迷,就是一個個把總隊官都是雙目發直,唿吸困難。
眾人圍著金山與銀山,楊大臣用力的喘氣幾口,哈哈大笑起來。他旁邊的韓大俠亦是失態。
錢三娘看著金銀,眼睛發亮,雙目大大。
李如婉站在她身旁,亦不斷喘氣,喃喃道:“辣塊媽媽,好多的金子銀子。”
張鬆濤看著金銀,拳頭握得緊緊,心想:“有了這些財帛金銀,我新安軍又可以發展壯大了。”
他們偷偷看向楊河,越覺楊相公身上有一股神秘的光環籠罩,果然這邊有金銀,楊相公又說對了,然他是怎麽知道的?
看著眼前如山的金銀財寶,楊河放下心來,但想起朱以派寧可將金銀埋在地上,也不願意出金犒勞將士,不由恨恨罵道:“真是鼠輩,豬頭!”
對魯王城的窖藏挖掘一直持續到第二天上午,根據中軍與各總的統計,金銀折合起來,計值白銀二百三十三萬五千六百兩有奇。
其實還可以挖掘更多的地方,或許還會有收獲,但適可而止,時間有限,楊河下令停止。
他讓戰士將金銀裝車,又讓全軍收拾好自己的行禮裝備,輜重馬匹,看將士們歡欣鼓舞的樣子,臉上亦是露出笑容。
他迴頭深深看了一眼王宮,命令:“全軍迴轉邳州!”
眾人都笑了,一相同打扮,彪悍銳氣的哨探道:“他們早就破膽,還敢跟來?最怕的是我們殺下去吧!”
一哨探亦道:“這次痛快,特別最後的萬人敵投擲,炸得韃子們哭爹喊娘。看他們傷亡不小,我們若追下去,或許可以將這些韃子盡數打死。”
曾有遇按著自己腰間的兩杆手銃,懶洋洋的搖頭:“見好就收,這是咱的經驗。做人不要太貪心,兄弟們安危最重要。”
眾人皆讚:“隊長英明,確實兄弟們安危最重要。”
曾有遇的哨探隊與九爺、錢三娘的騎兵隊風格頗有不同,雖都有哨探任務,但錢三娘等人喜歡近戰,斬獲多,傷亡也大。曾有遇等人則喜歡遠遠的殺敵,雖然斬獲少,但隊中兄弟的傷亡也確實少。
也有負責掩護的翼虎銃手歎道:“唉,看長銃手兄弟殺韃子痛快,我等卻一銃未放,有些不甘啊。”
曾有遇笑著安慰:“你等是威赫,是掩護,讓持長銃的兄弟可以安心殺敵。各司其職,都有功勞。”
有翼虎銃手讚同:“翼虎銃打放,就要短兵相接了,讓韃子近了可不是好事。”
眾人說說笑笑往山上而去,厚底軍靴踏在積雪上沙沙的響,帶著齒印,個個身形矯健,精銳不凡。
快到山頂時,忽聽附近傳來幾聲鳥雀鳴叫,一長三短。曾有遇亦以雀聲迴應,二長三短。很快十幾個哨探隊戰士從林中鑽出,個個手持新安長銃,身背翼虎銃,腰負手銃萬人敵,又有各類弓箭,短兵,盾牌等,頭盔上、鬥篷上布滿積雪,冰寒肅殺。
為首一人,腰間插著兩杆手銃,臉上蒙著口罩,正是湯河圖與一眾哨探隊戰士從山後轉來。
湯河圖向曾有遇稟報,甕聲甕氣:“隊長,我等在西麵戒備,看那幾個韃子白甲馬甲爬上了山,但最後又下去,騎馬走了。”
曾有遇哼了一聲:“算他們命大。”
眾人匯集一起,上了山頂,這邊正有幾個兄弟用銃指著先前那幫襲擊者,見曾有遇等人上了山,這群人都是敬畏看來。那為首的青年“魏爺”仔細打量曾有遇等人,眼中有著震撼。山下的戰事他們都看在眼裏,這群官兵伏擊十幾個精悍的韃子白甲馬甲,打死打傷他們一大半的人,已方竟是一個傷亡的人都沒有。
自己人等也伏擊韃子,打死打傷了他們幾個人,但最後逃亡途中被韃子追殺,持損了近一半的人手,這相比起來,真是天差地遠了。
看他們一身精甲,嚴密厚實,很好的保護咽喉、脖頸,身軀各處,精悍利落,使用的長銃短銃也是非常犀利,不用火繩竟不會啞火,真不知哪來的如此精銳。
應該不是山東的官兵,他們不說普通的營兵,家丁也大大不如眼前銳士,否則韃子也不會長驅直入,諸城皆陷了。
他尋思打量,那結著四周巾的年輕人也是對曾有遇等人看了又看,眼神異樣。
看這幫襲擊者想說話的樣子,曾有遇一揮手:“先迴去再說。”
眾人沉默的在山嶺上走著,幾個戰士開路,又有幾個斷後,曾有遇等人與“魏爺”一眾人走在中間,持銃按刃,腳步輕鬆,實含戒備。
他們往西南走了一會,就見重重鬆柏後露出飛簷一角,那裏竟有一座廢棄的寺廟,從外形上看,寺廟規模不小。此時大門有人看守,盡是頂盔披甲,罩著黑色鬥篷的精悍戰士。看曾有遇等人進來,他們紛紛招唿,又拿好奇的眼光去看被夾在中間,押送進來的“魏爺”等人。
進入院內,一個個身影忙活,或喂馬,或劈柴,殿堂前還架設了好幾個頗大的火塘,此時塘內柴火熊熊,上架的鐵鍋鐵壺湯汁沸滾,肉湯與飧飯的香味彌漫。
曾有遇一進入院中就張開手臂,高聲道:“將士們,我哨探隊又立大功,打死打傷韃子不下十個,兄弟們一個死傷都沒有,哈哈哈哈哈!”
轟然的聲音,院內眾人紛紛道:“曾爺威武。”
“隊長一出手,我哨探隊又立大功,相公聞訊,定是歡喜!”
“隊長略施小計,就打死好幾個韃子,兄弟們更沒有傷亡,能跟在隊長身邊,真是我等的福分啊。”
聽讚聲如潮,曾有遇哈哈大笑,感覺心滿意足,他目光微轉,看仍被火銃指著的“魏爺”等人,擺了擺手:“兄弟們都放下銃,這些都是敢殺韃子的好漢,可不是咱們的俘虜,需得以禮相待。”
他漫不經心的道:“你們是什麽人?”
那結著四周巾的年輕人早想說話,此時忍不住道:“你們是邳州練總楊河大人的麾下?”
曾有遇咦了一聲:“你怎麽知道?”
吩咐屬下給這些襲擊韃子的好漢端來肉湯,讓他們暖暖身子。
年輕人連忙喝了一口,滾熱的湯汁下肚,胃中暖暖的,精神就一振。
他抺了抺嘴,繼續道:“小人馮遇聖,曾是沂州守備府的家丁,曾隨高軍門下夜不收丘爺、史爺人等哨探。然去年臘月初四,我等在嶧縣的布袋山中伏,一行十八人,隻有小人逃出生天,最後更被邳州練總楊河大人的正室夫人所救,還親眼目睹他們伏擊韃子。一樣的強悍無比,一樣的盔甲武備,所以小人鬥膽猜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曾有遇看馮遇聖的眼神柔和了些,歎道:“你小子也是命大,幾次逃得性命,‘馮遇聖’,這名字取得不錯。”
他目光轉向那“魏爺”,看他頗為沉默,似乎一直在觀察周邊,神情若有所思的樣子,問道:“那這位呢?”
馮遇聖道:“曾隊長,小人給你介紹,這位是我山寨的頭領魏應嵩魏爺。沂州城破後,小人僥幸逃了出來,得遇魏爺眾兄弟,才得存活。”
曾有遇道:“魏應嵩?”拿怪異的眼神打量他幾眼,院中也有很多人看來,眼神異樣。
那魏應嵩不明所以,鄭重拱手:“多謝曾隊長,多謝眾位將軍救了我等性命,魏某沒齒難忘。”
曾有遇笑了笑,吩咐屬下搬來一個馬紮,讓那魏應嵩坐下,他笑道:“你們很勇嘛,幾十個韃子白甲馬甲,有時數千官兵都不敢一戰。你們伏擊時不過二十幾人,竟也敢設伏?”
魏應嵩黯然道:“我等都是虜賊刀下逃生的殘魂,國仇家恨,便是胡虜兇焰滔天,卻也不得不戰。”
他搖搖頭,自嘲:“魏某在新泰結寨,亂世中糾集了一幫同樣與韃虜有血海深仇的同道,輾轉各地,就是想襲殺小股或是落單的虜賊。然在費縣、蒙陰等地潛伏數日,看他們甲兵精騎一隊隊南下,人多勢眾,卻也不敢動手。今日這次設伏,已經是我們遇到人數最少的胡騎了。”
馮遇聖也道:“我們一直想殺落單的韃子,就是找不到良機。這次再放過,恐怕就沒有殺韃子的機會了。”
旁邊有好漢道:“韃子也不是三頭六臂,俺們家人都死在韃子刀下,能拚一個是一個。”
曾有遇卻注意到魏應嵩話語中的一個信息,他皺眉道:“魏兄弟是說,你們在費縣、蒙陰等地,有看到韃子甲兵精騎一隊隊南下?”
魏應嵩道:“是的,魏某肯定!他們精騎頗多白甲。又多馬甲,看盔甲旗號是賊虜滿洲鑲白旗的兵馬。還有身穿黃色外鑲紅邊棉甲的騎兵,騎術矯健,似乎是蒙古人。又有很多頭戴紅纓帽,身穿柳葉甲的騎卒,看他們舉的旗號,估計是漠南漠北的紅纓韃子。”
曾有遇坐不住了,招唿隊中的甲長伍長到殿堂說話,他皺眉說道:“兗州路的韃子不是在攻掠青州府與濟南府嗎?他們集兵南下,想幹什麽,不會又想攻邳州吧?”
湯河圖沉思:“昨日起,隊中兄弟就有看到韃子精騎南下,裴爺與淩爺因此帶人跟去。但他們傳迴的消息,韃子並未向郯城方向走,而是轉過帽子山,往西南方向去了。”
曾有遇摸著下巴:“韃子去西南作什麽?還不是小股的哨騎。聽那魏應嵩說,他們看到很多股的人馬,都是白甲馬甲,還有蒙古人的騎兵,他們……難道?”
眾人相看,都看到彼此眼中的驚恐。
湯河圖顫聲道:“楊相公去兗州,會不會一出郯城,蹤跡就被發現了?韃子大部雖不在兗州府,但這邊哨騎還是多的。幾千人馬,還有很多的馬車輜重,被韃子發現很正常。”
“所以,韃子想幹什麽?”曾有遇拿塊木炭,在牆上寫寫畫畫,“楊相公去兗州,一路要經郯城、嶧縣、滕縣、鄒縣。依兄弟們哨探,郯城、滕縣、鄒縣都是平原曠野,隨行三百騎兵,搜索平野很容易。但有一個地方……”
曾有遇炭筆點在滕縣到嶧縣的一段:“過了臨城驛,就進入嶧縣縣境,這裏山高林密,延綿幾十裏,騎兵隊搜不過來,官道離山更不過二三裏……”
他判斷:“相公隨行二千多人,人人有馬。韃子南下最多也二三千人,野地列陣對戰,我新安軍不懼那些韃子。所以,韃子選用精騎,也是想出其不意,在嶧縣這一片伏擊!”
至於韃子怎麽知道新安軍一行去兗州府城,又怎麽知道他們迴來會走嶧縣這一線,這其實很好判定,有經驗的主將根據哨騎提供的各種情報,如所見兵馬輜重多寡,官道情況如何,周邊各類環境因素等,都可以在判斷的地點設下伏擊。判斷失誤,最多白潛伏幾天,判斷成功,就是一場大收獲了。
想到這裏,曾有遇等人坐不住了,必須馬上通知楊相公,這也是他們這些哨探的意義,若相公一行出什麽事情,他們也沒有存在的意義。
曾有遇讓麾下收拾家夥,輪流吃喝,盡快出發,然後走出殿堂。
他心裏焦急,麵上卻不動聲色,笑嘻嘻的對魏應嵩道:“魏爺,我等軍務在身,就此別過。你等敢殺韃子,也是好漢,若在山東混不下去,可來邳州投靠我家大人。”
他拱了拱手:“我家相公麾下精銳數千,鍾吾寨、天月寨幾次與韃子血戰,斬獲韃子人頭一千四百顆,裏麵更有甲喇章京,牛錄章京級的人物。這些都真實不虛,隻要進入南直隸,輕易可以打聽到。”
他意味深長的道:“你等若來邳州投靠,有人問起,就說是我曾有遇保舉。”
……
正月二十日,上午,兗州城外。
白雪茫茫,寂靜無聲。
突然密如驟雨的馬蹄聲響起,由遠及近,化為了震天響動,漫天席卷的雪霧煙塵中,一大群騎兵鑽了出來,一色的鐵笠盔,一色的黑色鬥篷,一色的灰色精甲,個個臉上蒙著口罩,深沉威嚴,夾帶霜雪。
他們旋風似的衝到泗水河邊,看著對岸的府城,一個清冷的聲音喝道:“給我搜!”
眾騎轟然領命,個個抽出手銃,就從連通兩岸的泗水橋上衝過,又分數股,一去東門宗魯門,一去南門延薫門,一去西門望京門,一去北門鎮岱門。
為首騎士則駐馬泗水橋邊,身旁一隊人不動,作為駐隊,戒備與增援的作用。
不知過了多久,有騎士來報:“夫人,城內城外,沒有一個活人。”
為首騎士道:“劉致卿,你帶人去稟報相公,餘者隨我進城,勘查紮營之地,水源水井。”
近午,又是如雷的馬蹄聲響起,一群群延綿不斷的騎兵奔湧而來,這些騎士,個個罩著深紅色的羊毛圍領鬥篷,一色銀白的鐵盔鐵甲,宛若向前移動的鋼鐵洪流,卻是楊河領軍到了。
昨天下午大軍到達了鄒縣,歇息一晚,近午時,就到了兗州府城。
此行順利,沒有士兵掉隊,僅有幾匹馬騾生病罷了。
錢三娘騎兵隊已經哨探過兗州內外,還勘探了水源水井,紮營之所,她向楊河稟報邀功,楊河嘉許了她幾句,在眾將簇擁下,策馬到泗水橋邊眺望。
此橋為明時官馬大道要衝,入兗州必經,萬曆三十二年動工,五年後完工,全長一百多米,寬八米多,全部用大石砌成,有十五孔,琢鏤精細,為兗州十景之一。後世這橋依然存在,稱為泗河南大橋,策馬橋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對麵雄偉壯觀的兗州府城城牆。
眼前巨城長十四裏又二百步,城牆高厚,外砌青磚,四門皆有甕城,可謂固若金湯。
但就這樣雄偉巨城被清兵攻破了,傳說兗州陷落有內奸出賣的原因,“有副將劉某為內應,城遂陷”,兗州民間也流傳著“花馬牛賣城”的故事。
策馬橋上,可以看到南部城牆大部分,東麵城牆一部分,此時南門皆毀,外間的關廂房屋全部被燒。東門那邊也一樣,城外民房棼毀殆盡,四野安靜,一片死氣。
楊河歎了口氣,進入山東各城後,就沒有看到一個活人。
他吩咐屬下:“接管城防與四門,一總駐東門,戒備宗魯門一片。二總駐南門,戒備延薫門一片。三總駐西門,戒備望京門一片。四總駐北門,戒備鎮岱門一片。餘者隨我進王城紮營。”
楊大臣,韓大俠等人互視一眼,抱拳喝道:“是,相公!”
當下蹄聲雜遝,眾騎一總一總從泗水橋過,在騎兵隊指引下,轉向各自的紮營之所。
楊河也從南門延薫門進入禦街,從這裏可以直達王城的蕭牆大門口。
城南為居民區,三縱三橫的街道,由於是新擴的兗州城區,低窪地較多,水塘湖泊星羅棋布。
進入城內,就見滿目瘡痍,塘湖並街路屍骸若山顛,到處是撲倒的死難者屍體,房屋成片的倒塌燒毀,有些至今餘燼未滅,空氣中蔓延著難以形容的焦糊味與臭味。
所行將士都是看得目眥欲裂,深深的憤恨,楊河咬了咬牙,一路行來,諸城皆毀,百姓屋舍成灰燼屍骨。隻可惜此行時間有限,不能收斂死難者屍體。寒冬臘月,掩埋屍骨也非常困難。死的人太多,更埋不過來。隻能待清兵退後,由當地的官員收斂。
很快到了府河,這是原本的南護城河,魯王朱檀就封時擴建兗州城,將原本的南牆向南移二裏三十丈,護城河就成了穿城而過的府城河,又稱“禦河”。
府河上有中禦橋、東禦橋、西禦橋等十二座古橋,往日這裏商家鱗次櫛比,茶樓酒肆、銀樓錢莊、日用百貨應有盡有,特別中禦橋一片為兗州城最繁華的地方,此時皆成灰燼瓦礫。
眾人從中禦橋上過,這裏有八柱牌樓一座,名“敕褒仁孝坊”,已經倒塌,曆史上此坊清後重建,光緒年間改稱為“培英坊”。
過了中禦橋,不遠處就是魯王城的蕭牆大門。
兗州王城仿京師皇宮,周有四裏,磚石修砌,設有四門,南門“端禮門”外設蕭牆,建“社稷壇”、“山川壇”等祭祀社稷神祇,蕭牆有大門,稱皇城門。
眾人從殘破的皇城門、端禮門入,兗州王城規模宏大,大殿,後宮、禦花園一應俱全,宮苑別館更不可勝計,人言“魯苑花木樓台,極人間佳勝”,然現在屋舍倒塌,到處是僵直撲倒的屍體。
眾人都是無言歎息,隨行楊千總、張鬆濤、常如鬆等人見入王城駐紮,本有遲疑,但見楊相公神情平淡,也就坦然。
眾人在騎兵隊指引下,各找適合地點紮營,錢三娘則獻寶似的,領楊河等人到了一處宮苑,就見這裏倒塌的房子不多,屋內雖然淩亂,但家具床鋪都是完整,甚至還有被褥。
卻是錢三娘帶楊河來到“中宮”,此宮苑麵寬九間,兩側有屋舍九十九間,有圍牆與前後宮門,形成了一個苑內院落。
此苑雖然被劫掠嚴重,但沒有燒毀,可以很好的歇息住人,特別安排楊河的中軍官與護衛隊綽綽有餘。
楊河環顧四周,滿意的點頭:“三娘,這地方不錯,你也找個舒適的地方歇息吧。”
見相公滿意,錢三娘高興的去了,她也找到個好地方,卻是“後宮”,亦麵寬九間,兩側有屋舍九十九間。
很快大軍紮營歇息,生火造飯,楊河令人喚來把總楊大臣、韓大俠父子、楊千總、羅顯爵、張鬆濤,又有中軍各隊軍官,來他歇息的苑內吃喝議事。
炊煙嫋嫋,一個個火塘撘起,柴木“劈啪”,塘火熊熊,甚至一些燃燒的柴木就是王府內劈開的家具。一個個鐵鍋架著,各種煮著肉湯與茶水的鐵壺亦掛在鐵架上,騰騰的冒著熱氣。
禁苑內成了篝火場所,眾將圍坐火塘,一個個吃得稀裏嘩啦。天寒地凍,圍繞篝火,吃著熱乎乎的飯菜,分外舒爽。
楊河看了身旁的錢三娘一眼,看她頭埋著,大口大口的刨著飯菜,連吃幾碗一直不停。她旁邊的李如婉亦是埋頭苦吃,不時灌一口茶水進去。
終於,眾將吃喝告一段落,楊河喝了口茶,緩緩說道:“好了,該說正事了。”
他看著眾人:“我等千裏迢迢來到兗州,就是為了取金。朱以派這個豬頭,不願出金以犒死士,卻將金銀埋起來。好在我知道他的埋金地點,吃過飯後,除四門留下必要的人手戒備,餘者都隨我取金。”
眾人看著楊河,都有種高深莫測的感覺,楊相公是怎麽知道魯王朱以派的埋金地點?
雖然他們信服楊河,願千裏迢迢隨他來兗州冒險,然最終能不能取到金銀,眾人心下惴惴。
……
兗州王城宛京城皇宮,都是外朝內廷的布局,從“端禮門”進入後,依次是“承運殿”、“園殿”、“存心殿”等大殿,隨後是“前宮”、“中宮”、“後宮”等內廷宮苑。又有“長史司”等衙門機構,整個宮殿區有屋八百多間,麵積廣大,氣勢雄偉。
根據後世的線索,現今魯王城的布局,楊河判斷,魯王府的藏金,就是位於幾大宮殿的區域,特別靠近端禮門一片的承運殿。
人說金銀財寶藏在自己家中,按理說便有藏金,也該藏於內廷宮苑才是,結果魯王等人反其道而行之,將金銀寶貝藏在了王臣議事的宮殿區域。這誰都想不到,也因此這些金銀財寶深埋地下幾百年,一直到清末才被英國人挖走。
根據楊河推測,這些地窖也應該早就挖好,緊急關頭才好使用,畢竟魯王一係都有守財奴的習慣。
午飯後,全軍動手,搜尋手法有類張獻忠手段“見富室取油燭之,遇有藏金,則火輒滅。又以水沃寢室,速燥者,其下有金,取無遺策”。負責趕馬的輜重隊戰士,也深知種種匪夷所思的搜羅手段,知道怎麽搜索明庫暗窖,將藏得再密的金銀取出。
當然,以火燭之這種手法楊河盡量不用,以水沃之倒可以采用,無數新安軍戰士提著水桶水壺,細致的搜羅承運殿等處宮殿。然要搜索的地方廣大,光光一個承運殿就有左右二殿,屋舍一百三十多間,很多宮殿還被燒毀倒塌。見一時半會沒找到金銀,楊河心情也忐忑起來,真的,會有金銀嗎?
好消息終於傳來,楊大臣的一總在承運殿的某處發現一個暗窖,裏麵裝滿了各種各樣的金銀財寶。
隨後,二總、三總、四總,中軍各隊也紛紛傳來捷報,他們發現了魯王的窖藏。
流水般的金餅與銀錠被搬來放在楊河麵前,那銀錠皆是百兩、五十兩一錠,上有魯府的銘文戳記。金餅上有各樣的吉祥圖案,金光閃閃,耀人眼目。
慢慢的,金餅與銀錠堆成了小山,甚至旁邊還有一些銀光閃閃的銀冬瓜,每個都沉重非常,需要兩三個人才能抬過來。
看著越堆越高的金子與銀子,不說新安軍眾戰士目眩神迷,就是一個個把總隊官都是雙目發直,唿吸困難。
眾人圍著金山與銀山,楊大臣用力的喘氣幾口,哈哈大笑起來。他旁邊的韓大俠亦是失態。
錢三娘看著金銀,眼睛發亮,雙目大大。
李如婉站在她身旁,亦不斷喘氣,喃喃道:“辣塊媽媽,好多的金子銀子。”
張鬆濤看著金銀,拳頭握得緊緊,心想:“有了這些財帛金銀,我新安軍又可以發展壯大了。”
他們偷偷看向楊河,越覺楊相公身上有一股神秘的光環籠罩,果然這邊有金銀,楊相公又說對了,然他是怎麽知道的?
看著眼前如山的金銀財寶,楊河放下心來,但想起朱以派寧可將金銀埋在地上,也不願意出金犒勞將士,不由恨恨罵道:“真是鼠輩,豬頭!”
對魯王城的窖藏挖掘一直持續到第二天上午,根據中軍與各總的統計,金銀折合起來,計值白銀二百三十三萬五千六百兩有奇。
其實還可以挖掘更多的地方,或許還會有收獲,但適可而止,時間有限,楊河下令停止。
他讓戰士將金銀裝車,又讓全軍收拾好自己的行禮裝備,輜重馬匹,看將士們歡欣鼓舞的樣子,臉上亦是露出笑容。
他迴頭深深看了一眼王宮,命令:“全軍迴轉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