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火槍的發展曆史經過幾個階段,突火槍、火門槍、火繩槍、燧發槍,最後是後膛槍。

    與前膛槍相比,後膛槍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前膛槍士兵必須直立裝填,目標暴露太大,裝填手續又非常繁雜,在戰場上手忙腳亂非常容易出錯。

    比如慌亂中將鉛彈而非火藥先塞入槍口,造成不發彈,隻能退出行列慢慢將彈頭挖出來。

    比如忘記自己有沒有開槍,多次裝彈,甚至一個槍管塞了幾十顆鉛彈進去。

    而後膛槍幾乎在任何姿勢下都可以裝填,士兵可用臥姿或者跪姿,躲在任何掩體後裝填,在馬上使用更不成問題。

    而且後膛裝填非常快速且很少失誤,出了問題要排除也很容易。

    一般來說,就算使用定裝紙筒彈藥,若前膛發射,技術純熟的士兵在戰場上,每分鍾射速也不過三發。

    後膛就可以快得多了。

    眼下張出恭手中這杆銃,就是“後膛槍”,當然,嚴格來說隻是“半步後膛”,畢竟不是使用銅殼子彈,也不是使用火帽,仍然用燧石甚至火繩點火,閉氣方麵也差了些。

    楊河接過張出恭手中鳥銃細看,他們兄弟三人都是天才,特別張出遜,更是火器打製上的天才,所以早年他為他哥打製的這杆鳥銃就設計非常合理科學。

    銃托有若天鵝頸,利於握持與貼腮瞄準,火門上有陰陽機,可以避免大風天氣引藥被風刮走。

    護木處鑲有銃劍,可以射刺兩用。

    此時他的鳥銃更是大變樣,原來的火繩龍頭換成了燧發狗頭樣式,上麵的螺杆擰緊,嘴上夾了火石。

    張氏兄弟有一些蘇鋼,以後也會有購買的蘇鋼到來,楊河就讓他們不必節省,打製了一片足夠燧石發火的彈簧鋼片使用。

    銃管後麵也成了後膛開口樣式,口處打磨得非常光滑,口端銃管外還包裹了厚厚的黃銅,畢竟後膛發射,這裏膛壓很高,必須再包一層。

    看看火門口,原來洞口與火門巢是平行的,現在略為傾斜,也擴大一些,這樣內中的定裝子藥被劃破後,引藥就會自己流到火門巢,省了開巢倒藥的幾步,這在戰場上非常關鍵。

    最後就是那個銅栓了,整體若早期士兵們使用的直壁式凸緣銅彈殼,不過是放大版的。

    那栓柄下彎,便若毛瑟步槍的下彎式槍機柄,不但美觀,操作舒適,還攜帶方便,不容易絆上雜物。

    看銅栓精致,特別前麵“彈殼”打磨得光滑,可以輕鬆塞進銃管,但又不會太鬆,合縫到位,發射後起到良好的閉氣效果。

    楊河心中暗讚這三兄弟手藝確實精到,看銅栓前端一個弧刀,塞進去一個旋轉,就可以將內中的定裝紙筒彈藥劃破攪碎,不需要士兵自己咬破,直接將子藥塞進去就行。

    他越看越喜歡,心想若每杆鳥銃都這樣,那裝填就便利了。

    而張出恭三人此時還在震驚,他們興奮的議論著,張出遜清秀的臉上現出沉思,他看著楊河手中的銃,最後說道:“相公這設計,是若趙舍人的掣雷銃?”

    張出恭與張出敬也是看來,趙士禎從佛郎機得來的靈感,發明了掣雷銃,每銃配子銃五個,就是五發子彈,子銃前端像一圓形小嘴,後部有扁方筍,筍中有眼,可以用銷釘將其與母銃相連。

    發射時,跟普通的鳥銃沒有區別,因為子銃預先裝填好,又是後膛裝彈,射擊速度非常快。

    但也有一切後膛槍在金屬子彈前的毛病,漏氣極為嚴重,威力小,打不遠不說,而且鐵的性質,子銃與母銃很難套牢。

    那火氣經常會泄出來,傷了射手,讓他們滿臉包,甚至成了獨眼龍,所以設計雖然先進,卻很少有士兵敢用。

    楊河笑著道:“確實靈感來自趙士禎舍人,所以此銃我命名為新掣雷銃。”

    張出遜沉吟道:“新掣雷銃……掣雷銃小人也用過,感覺與這個……”

    他喃喃道:“小人一直想改進掣雷銃,想了很多,怎就沒想到用銅呢?”

    楊河笑了笑,後膛槍最難解決的就是閉鎖機構,要求既能順利開合又能有效閉氣,然除了後世衝壓出來的非常精密鋼鐵零配件,這個時代任何手法都沒用,唯有用黃銅。

    黃銅有一個特性,就是遇熱會膨脹,若栓棍與管內合縫,火藥發射後可使銅栓棍膨脹閉鎖彈膛後部,解決後膛槍漏氣的問題。

    當然,類楊河這種隻一根光滑的銅棍塞進去,想徹底閉氣是不可能的,唯有類毛瑟步槍那種閉鎖凸筍,才能更有效的閉氣。

    而且這還不夠,要想徹底閉氣,這個時代隻有一條路,還是唯一的一條路,就是使用黃銅子彈殼。

    後世後膛槍盛行的時候,無數的大家嘔心瀝血,就是想解決紙殼彈閉氣的問題,然他們全部失敗了。

    一切的智慧,無數的心血,任何的閉氣手段,什麽霍爾m1819,德萊賽m1841針發槍,什麽夏普斯下降式閉鎖後裝紙殼彈槍,隻要是使用紙殼彈,都解決不了後裝槍的閉氣問題。

    一切的一切,唯一的道路,就是使用金屬整體彈,特別相當長時間使用的黃銅彈殼,才解決這個問題。

    黃銅製的金屬彈殼發射時會膨脹,因為薄,又與後膛壁貼合,就膨脹閉鎖得徹底,徹底解決後膛槍漏氣的問題,使用黃銅金屬彈殼,同時還解決了彈藥的防潮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唯一一條路了,就算早期用手工卷製,經常卡殼的粗糙黃銅殼子彈,在閉氣方麵,也比最精良的紙殼彈強了無數倍。

    當然,楊河雖知道思路與曆史,也知道技術,但他現在沒辦法。

    槍栓的閉鎖凸筍與黃銅彈殼對技術要求太高了,更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他現在沒有這個能力。

    黃銅子彈還必須解決另一個問題,火帽。

    這是必須的。

    沒有火帽,除了膛底漏氣,火門也會漏氣,而且還是漏氣嚴重的一處,但沒有辦法,要使用火繩或是燧石發火,火門是必不可少的,這就降低了子彈射出的威力。

    一步一步來吧,目前來說,楊河已經很滿意了。

    而張出遜思前想後,這時鄭重道:“小人覺得這銃比掣雷銃好,特別內中全然不同,不若改一個名字,叫相公銃?”

    張出敬拍手道:“相公銃這名字好。”

    張出恭也是讚許。

    楊河哈哈一笑,叫什麽名字他無所謂,他也試著測試一下,打了幾發實彈,最後估計訓練的時候,這銃一分鍾可以打十到十二發,已經與弓箭勻射速度差不多。

    放到戰場上,就算各種心理壓力,估計一分鍾打五到七發沒問題,甚至優秀射手,一分鍾可以打七到十發。

    這速度就非常快了,特別清膛散熱方麵有獨到優勢,至少可以連續發射二十發定裝紙筒彈藥無需清理彈膛。

    看著這種射擊速度,楊河非常滿意,張出恭等人則震驚不已,太快了,這還是鳥銃嗎?

    不過也不是沒有遺憾,因為漏氣的緣故,楊河感覺這後膛鳥銃發射時,威力與射程都弱了一些。

    楊河估計射程比原來弱了五到十步。

    他心中暗歎,果然如此,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啊。

    ……

    楊河與張出遜等人商議再次的改進,這後膛槍其實還是初成品,還有很多方麵要改進。

    比如寶貴銅栓掉落的問題,眼下銅栓可以隨意抽出,拿在手上把玩,然放在戰場的時候,總不能讓士兵們抽出銅栓後,放到地上再裝填子藥吧?

    而且掉了怎麽辦?

    就必須有一個固定的東西。

    這方麵楊河借鑒後世槍栓的保險片,在銅栓帽端這邊設置一個凸起,同時在槍托處設置一個活動的金屬片。

    當金屬片往右撥時,銅栓可以抽動裝填,但金屬片阻住栓帽凸起,使之不會掉落。

    金屬片往左撥,銅栓就可以全部抽出來了,進行保養或是更換。

    還有可能的漏氣傷人問題。

    若銅栓都是張出恭三人打製,那當然沒問題,但以後工匠肯定會多,良莠不齊,水平不一,就算嚴格標準,也不免會出一些事故,就必須從源頭上解決。

    楊河決定在銅栓外麵設置一層保護倉蓋,他用炭條在一塊板上畫出圖案。

    倉蓋連在銅帽上,當銅栓推進鎖好後,倉蓋會將銃管的一端也包進去,臨火門處止,形成了一個保護倉。

    從側麵看,便若一個長方形盒子,象一個棺材似的。

    這樣其實形成三層閉氣,銅栓,若底火凸緣殼的銅帽,最後還有倉蓋。

    就算工藝不達標,有了嚴重的漏氣問題,因為兩側是護木,有氣體泄漏,也是經倉蓋後,往前上方去。

    這樣氣體從倉蓋前上方漏出,不會傷到人不說,重重過濾,肯定也是溫暖的白霧,不象佛郎機或掣雷銃那樣灼熱傷人。

    張出恭三人靜靜聽著,看著,聽楊河解說。

    他們個個非常興奮,跟隨楊相公後,學到太多太多了。

    而這些東西,原來都是不傳之密啊,楊相公卻慷慨的傳授給他們,自己真是跟對人了。

    楊河在木板畫著,他看著眼前圖案,心中卻是歎息,目前來說,隻能到這一步了。

    要想徹底解決漏氣問題,唯有使用更精細的黃銅金屬彈殼與閉鎖凸筍,目前來說是遙遙無期。

    慢慢來吧,若能普及這個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隻在百步之內戰鬥,一點點漏氣也沒關係。

    火力猛就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續南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白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白牛並收藏續南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