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王恭廠的朱舜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給崇禎帶來了怎樣的震撼,就算是知道了也不會在意這件事。


    他這段時間正忙著買材料打造水力珍妮紡紗機,累了就拿出原先的那塊木板,又在上麵寫寫畫畫,設計另一樣東西。


    一種很簡易的精密機床,歐洲大約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沒多久,就有人發明出了製造燧發槍的精密機床。


    蒸汽機比較複雜,還很容易爆炸,朱舜現在沒有那個閑錢研究蒸汽機,隻能一步步的先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


    一點一點的改變大明王朝。


    現在有了水力機械了,隻需要稍微改動一下,就能製造出一台用來鑽孔的簡易機床。


    大明的火繩槍製作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三段接合式,一種是雙層複合式,不管是哪一種,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最後對於槍膛的修整。


    好在大明的火繩槍和歐洲更為先進的燧發槍,都是滑膛槍,隻需要用鑽頭把槍膛給鑽大鑽的光滑就行了。


    這個最後一步,卻是最耗費時間的,雖然大明已經有了鑽床,但是非常的簡陋。


    這是一種用木頭做框架,用圓形石盤做慣性輪,綁上牛皮條用人力拉動,借助圓形石盤的慣性鑽膛的鑽床。


    鑽好一支火繩槍的槍膛,往往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這也就造成了王恭廠製造的火繩槍產量不高,因為這種工藝想要提高產量,需要大量的熟練工匠和鑽床設備,對於糧倉裏都能跑老鼠的大明來說,顯然不太現實。


    朱舜設計的這種簡易水力鑽床,一天時間就能鑽出一根槍膛,提高了整整三十倍。


    王恭廠現在大概有五百多名工匠,隻要等到朱舜把這種水力鑽床打造出來,就能把王恭廠一個月一百餘支火繩槍的產量,瞬間提高到三千支。


    一年的話,就是從一千二百餘支火繩槍,提高到三萬六千支。


    這就是工業革命的力量。


    立夏,芒種,夏至。


    朱舜又是悶頭苦幹了一個月,等到夏至時節,終於把水力珍妮紡紗機打造好了,水力鑽床的機械設計圖也敲定了。


    朱舜一個人霸占了一間匠作間,站在匠作間裏的他,看著麵前的水力珍妮紡織機,說不出的成就感。


    現在機器有了,隻需要把廠房和工人搞定,大明的第一家近代紡紗廠就能開辦了。


    朱舜拿著一條鐵鏈子,把匠作間的大門鎖上,踩著土路走出了王恭廠。


    朱舜剛離開,一群鑄匠就從後麵一排排的瓦房裏走了出來,趴在門口探頭探腦的看看裏麵有什麽。


    大門已經鎖上了,匠作間的四周也用木板擋的死死的,趴著看了好長時間,裏麵漆黑一片什麽也看不見,這群鑄匠隻能悻悻的散去了。


    “老孫,你說朱頭這段時間在幹什麽?”


    “別一口一個朱頭了,朱舜現在不是匠頭了,他現在可是咱們王恭廠的一把手了。”


    “哎,這小子也不知道走了什麽大運,竟然讓皇上瞧上了,以後看來得多巴結巴結他了。”


    天黑了沒多久,朱舜就走迴了家裏,這些天太累了給爹娘打過招唿,就迴自己的屋子睡覺了。


    第二天晌午吃飯,朱忠仁捧著一碗稀飯蹲在院子裏,津津有味的喝著,隨口問了一句:“兒子,不年不節的你怎麽迴來了。”


    朱舜也是端了一碗稀飯,不過手裏多了一個麵餅,撕下來一半泡在老爹碗裏,咬了一口另一半說道:“夏至放三天假,我就迴來了。”


    “三天?”朱忠仁笑眯眯的把麵餅又夾給了兒子:“當官就是舒服,放這麽多天的假。”


    確實是舒服,冬至還放七天假,朱舜在心裏默默補了一句,快速扒拉幾口把稀飯喝完,手裏的麵餅放在老爹碗裏,放下碗筷就出去了:“爹,我出去一趟。”


    朱忠仁剛想把麵餅再夾給孩子,瞧見他出去了,念叨了一句這孩子,美滋滋的吃了起來。


    朱舜這次迴家,是為了找一處比較好的廠房,因為這個水力珍妮紡織機需要借助河流的流動力量,所以就需要選在一段合適的河岸邊。


    這幾天田裏沒什麽事要做,朱舜叫上幾個在家裏閑著沒事幹的弟弟,幾個人高馬大的弟弟一人拿著一根棍子,跟著大哥就出去了。


    走出村口的石橋,正好碰見了裏長兒子,以前見了朱舜恨不得鼻孔朝天,現在隻是唯唯諾諾的打了一個招唿,帶著一幫人逃一樣的離開了。


    朱舜沒有那個閑工夫理睬他,走過村口的石橋,帶著幾個弟弟向西邊走去。


    也不知道走了多長時間,聽見了‘嘩嘩’流動的水流聲,眼前也出現了一排排的垂柳,隨著微風不停的搖擺。


    走的再近一些,朱舜就看了一條廣闊的大河,波光粼粼,寬約一百多米:“這應該就是永定河了。”


    朱舜清楚的記得京城附近有一條流經蒙古、山西、河北三省的大河永定河,全河長約七百多公裏,又被叫做小黃河。


    重點是永定河因為靠近太行山脈的高台地附近,在比較短的距離內,水流落差從四百五十米驟降到一百米,落差很大,水流就比較湍急。


    朱舜向北邊望去,根本望不到邊際,隻看到一群群魚鳥在永定河寬闊的河麵上飛來飛去。


    不過朱舜腳下的這段河岸,不太適合當廠房,這兩天就帶著幾個弟弟沿著永定河轉了兩天。


    在京城西麵的石景山附近,找到一段適合做廠房的河岸。


    幾個弟弟跟著自己也累兩天了,就在第三天的時候,朱舜讓他們迴去了,自己一個人去了一趟縣裏的河伯所。


    明代初年朱元璋認識到湖漁池利對於稅收的補益,就設置河伯所管理各個州縣的河流魚稅,朱舜想要在永定河旁邊建立紡紗廠,就要得到河伯所的批文。


    想要找衙門裏的人辦事,不管是什麽衙門,都得有熟人介紹,黃村裏正好有一位河伯所的壩官。


    說是官其實就是一個小吏,朱舜戴上烏紗帽,穿著綠色鵪鶉補子官服,就去了一趟河伯所的公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的工業革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科創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科創板並收藏大明的工業革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