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那咱們現在去拜會拜會他?”劉川說梁豐方才來找過自己,沒見到。張庭聽了說道。


    “方才我正要去的,不過現在想想,還是緩緩的好。府尹已委他協助周震理清此事,不知道他現在如何打算,等情況清楚些吧。若他要來尋我們,自然會再來,貿然過去,怕弄巧成拙。”


    周震迴去翻箱倒櫃查閱檔案,終於在故紙堆中找到梁豐說的這封詔書。那是大宋立國之初,趙匡胤為了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恢複正常經濟生活秩序,專門製訂的鼓勵政策,對當時的生產經濟建設起到了很大作用。雖然這道詔書後來被與時俱進地廢止了,但令周震鬱悶的是,曆經兩代皇帝的治理,也隻說不再允許私占荒地。卻很人性化地對那些沒文化、不懂政策的平民百姓網開一麵,凡在一處使用土地超過五十年的,朝廷也承認所有權,並不因未辦理手續而收迴。這個使用時間的上限是從開寶九年算起。也就是說,無論怎麽算,那一片人家絕大多數都在期限內。


    不好辦了,周震心想,要是梁豐非要咬著這枚卵子不放,那就隻有任由那些窮鬼開價了。


    潘家要的又不是真正的河道,而是岸上那一大片地皮。樁柱占河道,拆了便是,可房子沒占啊,扒人家的房子,怎麽說也沒道理不是?


    沒辦法,隻有咬咬牙,出些血本,把梁豐拉進來再說。他不是要買宅子麽?啟聖院那一片是不敢亂動滴,隻有先從公中花錢,以貼補置家錢的方式給他。按梁豐的級別,貼補置家錢該是四百貫,而且是他該得,談不上人情。隻有要求潘家錦上添花一些,興許那廝收下,堵了他的嘴,就好辦了。


    想想就他娘的憋氣啊。自己跑前跑後累死累活,才得了潘家些許好處。這個倒黴孩子啥力不出,就張嘴背誦兩句老文件,便要自己上杆子巴結於他!


    沒辦法,隻好把此事通知潘家,讓他家拿主意。


    潘家當天就給了反應:沒問題,加一倍,湊足八百貫給他。這就不少了。近七十萬錢,放在京城,買一所普通的高級住宅是一點問題也沒有了。


    周震得了迴話,心中有了數,就準備尋個機會找梁豐談談,告訴他這個好消息,從此引為同夥,一起財源滾滾。


    與此同時,梁豐也在做事。叫來曹正。


    “你幫我做件事好不好?”


    “請大人吩咐。小的一定辦好。”


    “也沒什麽大事,就是府尹大人委我協助戶曹周大人處理汴河兩岸民居,我想打聽打聽。目下京城裏有誰對那一片土地有興趣收買。隻是不想被人呱噪,你在府衙多年老人了,一定挺熟悉這些關係的,暗暗訪了來告訴我,好不好?我剛來,誰也不熟,隻有你可以信任些,能做麽?”


    曹正一聽大人把這麽重要的事派給了自己,正愁沒法巴結呢。大喜過望,急忙應承下來。


    第二件事,梁豐擬了一個地皮處置方案,中心思想歸結如下:第一、沿河兩岸房屋所有權歸百姓(有老文件為憑證),府衙應予辦理相關手續;第二、民房擠占河道部分應堅決給予拆除。但岸上物業不在範圍之內;第三、若有私人想購買沿河地皮,隻能與居住者自行商議價錢,官府無權幹涉;第四、官府的責任是保護公平交易,不允許出現欺詐、霸占強買強賣行為等。


    方案完全是基於假如有人要購買的情況下如何處理。但梁豐目前還不確定到底有誰忽然有這麽大興趣,要成片吃下那麽一大塊地。所以隻是寫了收好。沒打算給誰看,準備過幾天再說。


    梁豐家裏,永叔已經幫柳家辦完了喪事,把母子倆接迴家來。柳家兒媳原姓陳氏,兒子板兒,還沒大號。怯怯跟了來,一進家門,先去拜見了小嫦。小嫦見陳氏母子穿得襤褸,趕忙命取出半新衣裳給陳氏換了,又請宋媽帶了板兒另作新衣。一麵又將原來準備留給門房應門使用的一間靠大門小屋暫時安頓居住。感動得陳氏哭哭啼啼,不住地福禮拜謝。


    梁豐迴來,陳氏母子急忙過來拜謝大少爺。梁豐又溫言開導了幾句。


    “官人今日恁地愁眉不展?”小嫦問道,“莫非還是為了沿河百姓的事麽?”


    “嗯,有些複雜這事,表麵看隻是一樁地皮使用,但好像牽扯的人挺多的,而且都在暗裏,叫我很是不解。你去叫李萱過來一趟,我有話跟她說。”


    小嫦聽了,趕忙喚來李萱。李萱話不多,又不解這個小師父要幹啥,趕忙來候命。


    “你哥哥近來怎麽樣,過得好不好?”


    “迴師父,我哥哥過得還不錯,前些日子有人給他說了媒,快要成親了。”李萱迴道。


    “哦,很好啊,到時候咱家一定要備一份厚禮,你記得提醒一聲。抽空你去請他來,我找他幫個忙。”


    李萱趕緊答應了下去。


    才不到晚上,李萱已經去把李達喊來聽命了。李達自從妹子嫁給錢孝儀,梁家便對他多有接濟幫助,日子也漸漸過得好了起來,一直心存感激,聽妹子召喚,便趕緊過來,心道梁家官人專門找自己,定是有何重大事情要辦。興奮得不得了,自己終於派上用場了。


    “李大哥,聽說你原先一直在京城幹腳力,近來還跟那些同行有來往麽?”


    “迴官人,萬萬別渾叫小的,差著輩分,可擔不起。小的一直都與兄弟們來往的。”李達忙答道。


    “嗬嗬,那好,有件事拜托你一下,不過必須小心,勿走漏說是我打聽的,好不好?”


    “官人但請吩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嘿嘿,沒那麽誇張,就是請你幫我個小忙,找你那些兄弟問問,京城有個潘祥記的大商人家,專營布匹的,不過,我猜他家還經營著別的什麽,想證實一下。若你那些兄弟有同潘家應工的,就請幫忙問問。這是機密,切記不要泄露了。”


    “官人放心,若有,隻三五日小的便來迴話。”


    梁豐笑著點頭謝謝他,又命永叔取了幾貫錢交與他應酬打點。李達起先死活不收,見梁豐堅決,隻好收了迴去。


    第二天,曹正專門跑來梁家迴話,說已經查出,前些日子是京城潘祥記的門麵管事潘恆出麵,找過沿河百姓,想買地皮,因雙方價錢懸殊太大,才沒談成。


    梁豐其實已經猜到,隻是想證實一下罷了,點點頭誇獎了曹正幾句。曹正高興得滿臉紅光,大感榮幸。


    諸事準備得差不多了,梁豐第二天徑直去了法曹,拜見劉川。劉川正等著梁豐呢,一聽大喜,親自迎出法曹院門外,不是一般親熱地拉了梁豐的手朝裏麵走。


    寒暄完畢,梁豐也不羅嗦,開門見山同劉川說話。


    “劉大人,想必已經得知,前幾日府尹大人委了下官差事,同戶曹大人一到辦理汴河沿岸事宜。下官可頭疼得緊,不知該從何處下手辦事。忽然想起那日大人和我說起的那樁案子,今日特來請教,那潑皮何二現今如何了?”


    “唉,不瞞梁大人說,那潑皮就是潑皮,光棍得很,同柳家相鬧的事,倒是痛快認了。不過後來其餘人家被拆屋子的事,他卻死活不招主使。沒奈何,府尹大人催促得緊,下官那日痛打這廝四十大棍,又要他家拿錢二十貫來賠償柳家。如今已然通知他家籌錢去了,若過得兩天把錢送到,這何二便要發配出去的。怎麽,梁大人問這個,真的跟沿河兩岸有關麽?”


    “嗬嗬,好像有點,不過不是很清楚,所以來求教劉大人。


    “若真是那何二受人指使,大人當如何辦理此事?”


    “劉大人,你才是法曹大人啊,這得下官問你才對!”


    “下官隻是依律斷案,這河工的事,下官卻無權插手啊。”劉川笑道。


    “劉大人這話好怪,你依律斷案,卻為甚恁地關心河工之事?”


    “呃――,這個麽,好奇而已。你不願意說就算了。”


    “我倒是願意說,可說啥啊?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那天你故意透露這個案子給我聽,是不是下了什麽套子要我鑽?又或是,啥事你們想辦又覺得不好辦、辦不了,想拉我入夥?”


    “梁大人誤會了,你我隻是閑聊談起這樁案子,哪裏敢對你下套?先說清楚,你協助河工的事,可跟我沒半點關係,嗬嗬,梁大人休要攀扯下官哩!”


    “嘿嘿,劉大人守口如瓶,下官佩服,那咱們就日久見人心吧,不過,要是今後下官有什麽得罪的地方,可別怪我不明真相,胡亂施為!告辭。”


    梁豐說得生氣,屁股一抬,轉身就走。


    “梁大人且慢走,既然梁大人一意想知端的,但此事說來話長,可容下官慢慢講起否?”


    “正要領教,你這又是何必呢?咱們又不是菜場買菜,非要等我還價走了老遠,才喊一聲‘快迴來,賣了!’有這個必要麽?”


    “嗬嗬,梁大人也不是一味讀書行樂,不知民間疾苦的探花郎呐,連菜場買菜的情景都清清楚楚,既然說起菜,那不如咱們一同約了張大人,點些酒菜,慢慢分說如何?先說好,這頓我請,檔次差點,你別推辭,也別跟我搶著請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陽光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塵昏白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塵昏白扇並收藏陽光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