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剛才教兒子寫作文,腦袋都大了,自己這邊就晚了。抱歉抱歉,厚著老臉繼續求票啊!
~~~~~~~~~~~~~~~~~~~~~~~~~~~~~~~~~~~~~~~~~~~~~~~~~~~~~~~~~~~~~~~~~~~~~~~~~~~~~~~~~~~~~~~~~~~~~~~~~~~~~~
這時候就看出雷允恭的驕橫來了,背著手站在山坡上,用馬鞭一指那塊高地,果斷地說道:“既然那裏好,先帝爺又沒多餘兒子,那就移上去得了。”
“嗬嗬,這個麽,公公有所不知,這皇陵的事重大啊,任何程序都不能亂來,但凡行、走、覆、蓋,每一步都有規程,都有講究,可馬虎不得。動不動就要個把來月的,這改址啊起碼也要仔細掐算掐算,到時候恐怕就耽誤七個月的大葬之期,擔不了這責任。”
“沒事,帝穴立即朝上麵移,咱家這就去麵奏太後,你們抓緊施工,別耽誤工期就行。”雷允恭說完大袖一揮快步下山,翻身上馬揚鞭而去。邢中和追在他馬屁股後麵高聲叫道:“公公、公公留步,這事太大,還是等您老奏報迴來再說好不好?”
“不必了,你們馬上辦。”雷允恭頭也不迴,遠遠甩下一句話來。邢中和忙向身邊陪同人員說道:“聽見沒有?趕快施工。”
雷允恭快馬加鞭下了山道,又趕緊換車加緊時間,到了晚上才趕迴宮裏,疾步進入奏報太後劉娥。才要歇息,一聽他的話,很不痛快道:“這麽大的事,你怎麽就敢擅自做主?和正使商量過沒有?”
“呃----,還沒來得及跟他通氣。”
“你去跟他好生商量一下,迴來再說。”
雷允恭答應了,心想反正這是好事,迴頭給他說一聲不就得了?栽刺的事他多,這栽花的事他沒理由不幹吧?
第二天一早,雷允恭揪著丁謂,就把事情對他說了一遍。還添油加醋言道:“此事關乎咱大宋朝龍運昌盛與否,我已經仔細問了邢中和,那廝說是大旺之地,發子孫的。咱們就別猶豫了,趕快點頭,叫他們抓緊時間趕工要緊。”丁謂雖然被他忽然說得有些懵,但還是迅速調整狀態,本想先去看看再說,又見他一臉的熱切。心道這廝剛掌了內宮大權,若要自己去看,未免有些駁他的麵子,不如就給他長一迴臉算逑。於是就嗯嗯啊啊支吾著答應了。雷允恭一聽大喜,急忙又去麵奏劉娥道正使已經同意,可以開工了。
雷允恭離去後,丁謂隱隱覺得事情有些不妙,為啥這麽大的事,早先司天監不說,這都過去兩個多月了,完全有時間奏報的,幹嘛非要等到雷允恭去監工才說?而且說得時間那麽緊迫,不是還有三個多月嘛?晚個十天八天的也不耽誤事兒啊,何必催著趕工。嗯,不對頭,估計有貓膩。
丁謂的直覺加分析,認為很不妥當,又不好馬上反悔,就派人悄悄代表自己去山陵暗暗詢問。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山陵改址重新開工,挖到快要丈許,已經發現石塊了。丁謂馬上感到猶如雷轟一般,差點崩潰。這時候才發現人緣差的壞處來,找不到人幫忙出主意啊。這種事又不敢說,一說,蓋子都捂不住,立即現形。情急之下,隻好找到親家錢惟演,和他密談,看看兩個臭皮匠能不能頂個諸葛亮。
錢惟演能有什麽辦法?隻不過是記得梁豐的六頂思考帽,也不願意他丁謂倒台。自然而然,條件反射似的想起梁豐來,馬上出主意說不如約那小子來談談。一是他沒什麽立場,不屬於任何派係,嘴巴也可靠,計算沒什麽辦法,也不會害了你丁相公;二是這小子有時候挺神的,好像有些事看得挺準,要不把他叫來死馬當活馬醫?實在不行再承認錯誤得了。
丁謂一聽,也隻好暫時如此,撞大運唄,於是就把梁豐約來。
事情緣由全是由錢惟演代說的,老丁坐在旁邊不說話。故事講完了,錢惟演道:“玉田你宅心仁厚,多有計策,能替丁相解此一厄否?”
這時候梁豐也不能不佩服丁謂量大,明明是自己火燒腳背的事,他一點焦急像也沒有,就那麽靜靜地坐著。梁豐自己卻是震驚不以:“為何提前了兩個月?自己記得明明是六月的事啊。雷允恭死罪,鐵板釘釘的事,跑不掉了。你丁老鬼也發配崖州,再無翻身之日。”但他左思右想,事情發作得太突然,現在丁謂做著宰相,其實也不算太壞,起碼國家正常運轉,沒什麽大問題。要是他倒了,以目前的形勢,多半又要把寇準那尊菩薩請迴來當政。
寇準當政倒也不錯,關鍵是他來了,趙德明那潑皮無賴怎麽辦?不就又緩過氣來了麽?目前整個朝廷敢跟黨項仗腰子的,也就是寇準、王德用寥寥數人,寇準一留下,國策準變。那麽自己的心血就要白費,以後不是說完全沒機會,隻是最佳時機錯過,再找辦法可就費勁大了。
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幫丁謂過這一關再說。但他確實也沒什麽把握,這麽大的罪,想要脫身,自己一個局外人,如何主導得了曆史走向?
悶了好半天,梁豐開口問道:“出水了沒有?”
“似乎還沒有,現下都山陵都小心翼翼,沒敢大動。”丁謂答道。
“哦”,梁豐鬆了口氣,還不算太壞。
“小子有一個主意,管用不管用就不知道了,丁相可願聽?”
“嗯,玉田就請直說,老夫洗耳恭聽,若能過此一關,定承你的大人情。”丁謂誠懇說道。
梁豐於是便如此如此說了一番,丁謂聽罷,麵色陰晴不定,猶豫不決。錢惟演也緊縮眉頭,不敢說話。
好半天丁謂下了決心,說道:“好,便依玉田之策,事到如今也隻能這樣了,但願能過此一關。”
三人不再多話,梁豐告辭而去。
梁豐迴到家裏,有些後悔給丁謂出主意,心想要是給那人知道,自己會是什麽結果?但方才自己的考慮可以算是很周全了,即便事情過去,那人估計也不知道是自己搗的鬼。
他知道這一箭雙雕之計實在高明,不過現實情況已經大為不同,最明顯的就是寇準還朝了。那人本不是一心攬權有多大野心,隻是見不得所謂奸臣罷了。本來已經對丁謂沒有了多大反感,隻是恰好趙恆死去,天送這麽大一個機會到麵前,換了自己,也斷無放生的道理呀!
嗬嗬,沒想到自己要幫奸臣鬥忠臣,真是稀奇古怪。
也許,有朝一日他明白自己的苦心,會諒解自己罷。
梁豐一晚上翻來覆去睡不好覺!
第二天早朝,眾大臣魚貫入宮列班,王曾率先出列奏道:“昔光武中興,所賴君臣皆振奮也。今主上雖甫臨大位,宜依東漢故事,為朝事定製,改五日一禦。可坐承明殿,官家右,太後左而坐之,設垂簾聽政,方有新君氣象,也不使臣下進退失據、早晚無措也!”
按劇本,應該丁謂反對,改為初一十五上朝,其餘時間大事再召相關大臣,小事就由雷允恭上奏便可。然後王曾再反對,然後丁謂再堅持,然後丁謂勝利。
可惜一變百變,今天丁謂似乎完全讚成了王曾的意思,並無堅持。大臣們齊聲符合,水到渠成地訂下製度,從初一開始,趙禎和劉娥五日一上朝,聽取百官奏事。其餘時間各自辦公,有事開會。
雷允恭站在旁邊挺鬱悶,自己早就知道王曾的主意,也曾和丁謂商量過此事,都達成協議的,今兒怎麽會不言語了?但自己現在是站班黃門,哪裏有說話的份。隻好生生憋在肚子裏,待會再說。
順順利利差不多要散會時,殿外黃門匆匆跑進大殿,跪下奏道:“啟奏官家、太後,司天監邢中和遣人急報,先帝山陵黃堂滲出水來,並有碎石!邢中和馬上就到!”
劉娥、趙禎一聽,豁地站立起來。
滿朝文武麵麵相覷,人人震驚,鴉雀無聲。
剛才教兒子寫作文,腦袋都大了,自己這邊就晚了。抱歉抱歉,厚著老臉繼續求票啊!
~~~~~~~~~~~~~~~~~~~~~~~~~~~~~~~~~~~~~~~~~~~~~~~~~~~~~~~~~~~~~~~~~~~~~~~~~~~~~~~~~~~~~~~~~~~~~~~~~~~~~~
這時候就看出雷允恭的驕橫來了,背著手站在山坡上,用馬鞭一指那塊高地,果斷地說道:“既然那裏好,先帝爺又沒多餘兒子,那就移上去得了。”
“嗬嗬,這個麽,公公有所不知,這皇陵的事重大啊,任何程序都不能亂來,但凡行、走、覆、蓋,每一步都有規程,都有講究,可馬虎不得。動不動就要個把來月的,這改址啊起碼也要仔細掐算掐算,到時候恐怕就耽誤七個月的大葬之期,擔不了這責任。”
“沒事,帝穴立即朝上麵移,咱家這就去麵奏太後,你們抓緊施工,別耽誤工期就行。”雷允恭說完大袖一揮快步下山,翻身上馬揚鞭而去。邢中和追在他馬屁股後麵高聲叫道:“公公、公公留步,這事太大,還是等您老奏報迴來再說好不好?”
“不必了,你們馬上辦。”雷允恭頭也不迴,遠遠甩下一句話來。邢中和忙向身邊陪同人員說道:“聽見沒有?趕快施工。”
雷允恭快馬加鞭下了山道,又趕緊換車加緊時間,到了晚上才趕迴宮裏,疾步進入奏報太後劉娥。才要歇息,一聽他的話,很不痛快道:“這麽大的事,你怎麽就敢擅自做主?和正使商量過沒有?”
“呃----,還沒來得及跟他通氣。”
“你去跟他好生商量一下,迴來再說。”
雷允恭答應了,心想反正這是好事,迴頭給他說一聲不就得了?栽刺的事他多,這栽花的事他沒理由不幹吧?
第二天一早,雷允恭揪著丁謂,就把事情對他說了一遍。還添油加醋言道:“此事關乎咱大宋朝龍運昌盛與否,我已經仔細問了邢中和,那廝說是大旺之地,發子孫的。咱們就別猶豫了,趕快點頭,叫他們抓緊時間趕工要緊。”丁謂雖然被他忽然說得有些懵,但還是迅速調整狀態,本想先去看看再說,又見他一臉的熱切。心道這廝剛掌了內宮大權,若要自己去看,未免有些駁他的麵子,不如就給他長一迴臉算逑。於是就嗯嗯啊啊支吾著答應了。雷允恭一聽大喜,急忙又去麵奏劉娥道正使已經同意,可以開工了。
雷允恭離去後,丁謂隱隱覺得事情有些不妙,為啥這麽大的事,早先司天監不說,這都過去兩個多月了,完全有時間奏報的,幹嘛非要等到雷允恭去監工才說?而且說得時間那麽緊迫,不是還有三個多月嘛?晚個十天八天的也不耽誤事兒啊,何必催著趕工。嗯,不對頭,估計有貓膩。
丁謂的直覺加分析,認為很不妥當,又不好馬上反悔,就派人悄悄代表自己去山陵暗暗詢問。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山陵改址重新開工,挖到快要丈許,已經發現石塊了。丁謂馬上感到猶如雷轟一般,差點崩潰。這時候才發現人緣差的壞處來,找不到人幫忙出主意啊。這種事又不敢說,一說,蓋子都捂不住,立即現形。情急之下,隻好找到親家錢惟演,和他密談,看看兩個臭皮匠能不能頂個諸葛亮。
錢惟演能有什麽辦法?隻不過是記得梁豐的六頂思考帽,也不願意他丁謂倒台。自然而然,條件反射似的想起梁豐來,馬上出主意說不如約那小子來談談。一是他沒什麽立場,不屬於任何派係,嘴巴也可靠,計算沒什麽辦法,也不會害了你丁相公;二是這小子有時候挺神的,好像有些事看得挺準,要不把他叫來死馬當活馬醫?實在不行再承認錯誤得了。
丁謂一聽,也隻好暫時如此,撞大運唄,於是就把梁豐約來。
事情緣由全是由錢惟演代說的,老丁坐在旁邊不說話。故事講完了,錢惟演道:“玉田你宅心仁厚,多有計策,能替丁相解此一厄否?”
這時候梁豐也不能不佩服丁謂量大,明明是自己火燒腳背的事,他一點焦急像也沒有,就那麽靜靜地坐著。梁豐自己卻是震驚不以:“為何提前了兩個月?自己記得明明是六月的事啊。雷允恭死罪,鐵板釘釘的事,跑不掉了。你丁老鬼也發配崖州,再無翻身之日。”但他左思右想,事情發作得太突然,現在丁謂做著宰相,其實也不算太壞,起碼國家正常運轉,沒什麽大問題。要是他倒了,以目前的形勢,多半又要把寇準那尊菩薩請迴來當政。
寇準當政倒也不錯,關鍵是他來了,趙德明那潑皮無賴怎麽辦?不就又緩過氣來了麽?目前整個朝廷敢跟黨項仗腰子的,也就是寇準、王德用寥寥數人,寇準一留下,國策準變。那麽自己的心血就要白費,以後不是說完全沒機會,隻是最佳時機錯過,再找辦法可就費勁大了。
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幫丁謂過這一關再說。但他確實也沒什麽把握,這麽大的罪,想要脫身,自己一個局外人,如何主導得了曆史走向?
悶了好半天,梁豐開口問道:“出水了沒有?”
“似乎還沒有,現下都山陵都小心翼翼,沒敢大動。”丁謂答道。
“哦”,梁豐鬆了口氣,還不算太壞。
“小子有一個主意,管用不管用就不知道了,丁相可願聽?”
“嗯,玉田就請直說,老夫洗耳恭聽,若能過此一關,定承你的大人情。”丁謂誠懇說道。
梁豐於是便如此如此說了一番,丁謂聽罷,麵色陰晴不定,猶豫不決。錢惟演也緊縮眉頭,不敢說話。
好半天丁謂下了決心,說道:“好,便依玉田之策,事到如今也隻能這樣了,但願能過此一關。”
三人不再多話,梁豐告辭而去。
梁豐迴到家裏,有些後悔給丁謂出主意,心想要是給那人知道,自己會是什麽結果?但方才自己的考慮可以算是很周全了,即便事情過去,那人估計也不知道是自己搗的鬼。
他知道這一箭雙雕之計實在高明,不過現實情況已經大為不同,最明顯的就是寇準還朝了。那人本不是一心攬權有多大野心,隻是見不得所謂奸臣罷了。本來已經對丁謂沒有了多大反感,隻是恰好趙恆死去,天送這麽大一個機會到麵前,換了自己,也斷無放生的道理呀!
嗬嗬,沒想到自己要幫奸臣鬥忠臣,真是稀奇古怪。
也許,有朝一日他明白自己的苦心,會諒解自己罷。
梁豐一晚上翻來覆去睡不好覺!
第二天早朝,眾大臣魚貫入宮列班,王曾率先出列奏道:“昔光武中興,所賴君臣皆振奮也。今主上雖甫臨大位,宜依東漢故事,為朝事定製,改五日一禦。可坐承明殿,官家右,太後左而坐之,設垂簾聽政,方有新君氣象,也不使臣下進退失據、早晚無措也!”
按劇本,應該丁謂反對,改為初一十五上朝,其餘時間大事再召相關大臣,小事就由雷允恭上奏便可。然後王曾再反對,然後丁謂再堅持,然後丁謂勝利。
可惜一變百變,今天丁謂似乎完全讚成了王曾的意思,並無堅持。大臣們齊聲符合,水到渠成地訂下製度,從初一開始,趙禎和劉娥五日一上朝,聽取百官奏事。其餘時間各自辦公,有事開會。
雷允恭站在旁邊挺鬱悶,自己早就知道王曾的主意,也曾和丁謂商量過此事,都達成協議的,今兒怎麽會不言語了?但自己現在是站班黃門,哪裏有說話的份。隻好生生憋在肚子裏,待會再說。
順順利利差不多要散會時,殿外黃門匆匆跑進大殿,跪下奏道:“啟奏官家、太後,司天監邢中和遣人急報,先帝山陵黃堂滲出水來,並有碎石!邢中和馬上就到!”
劉娥、趙禎一聽,豁地站立起來。
滿朝文武麵麵相覷,人人震驚,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