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稅……”聽到這兩個字的時候,崇禎下意識就心動了……


    因為,在朝廷遷都南京以前,一場又一次場的危機,就是通過加稅渡過去的。


    不過,這種心動並沒有持續太久,就被緊隨其後的猶豫給覆蓋。


    加稅的確可以讓朝廷度過眼前這場危機,讓朝廷在短時間內獲得銀子。


    但是,加稅可能帶來的惡劣後果,也是非常大的……


    雖然崇禎不清楚江南一帶百姓的收入怎麽樣。但是,一次性增加一倍的收入,一定可以讓很多百姓家破人亡……


    這種局麵一旦被一些有心人給利用了,現在還是非常穩定的江南數省,一定會因此而變得動蕩起來……


    大量家破人亡的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反對自己對他們的統治……


    內閣首輔似乎看出了崇禎心中所想,緊隨其後開口分析道:“皇上,江南百姓的收入,遠遠高於北方……加收一倍稅收,雖然會讓很多百姓吃不消,但絕不會引起江南的動蕩……”


    “另外,江南數省地主士紳的數量遠遠超過北方,財力也遠遠高》≯過北方……我們完全可以把這些增加的稅收,大部分都加到這些地主士紳身上,讓他們占大頭……“


    “朝廷是為了保護他們手裏的田地不被虎豹軍收走而建立新軍的,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麵來說,他們都不能不出力……”


    看到內閣首輔如此肯定,崇禎臉上的擔憂。馬上就消失不見。


    而後。迅速將目光轉移到戶部尚書身上。開口問道:“愛卿,你是戶部尚書,主管全國稅收和錢糧,你認為此法是否妥當……”


    作為一個從底層一步一步爬上來的官員,戶部尚書清楚,如果真按照內閣首輔所說,一千五百萬兩白銀大部分都加到地主士紳身上,那的確不會影響到整個江南的穩定。


    但是。戶部尚書知道,在大明朝,再好的政策到了下麵,都會完全變樣。


    幾乎掌握著大明朝基層權利的地主士紳,絕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握在手裏的財富被朝廷給收走。


    即使朝廷將一千五百萬兩白銀的大頭全部分擔到這些地主士紳身上,他們也迴想盡一切辦法,將分攤到自己身上的稅收,全部分攤到下麵的百姓身上……


    所以,不管朝廷的政策再怎麽好,最後受罪的。都是普通百姓……


    但是,在崇禎皇帝一雙充滿期待目光的注視下。戶部尚書知道,就算自己知道這些事實,此時此刻也不能說出來。


    屆時,自己不僅會引起崇禎皇帝的更大怒火,還會徹底得罪內閣首輔……


    到時候,自己就算有再大能耐,也沒有辦法繼續在朝廷,甚至於整個大明朝活下去……


    所以,麵對崇禎看向自己的期望目光,兵部尚書隻能非常違心的肯定道。


    “皇上,臣完全同意首輔大人的想法,對朝廷控製下的所有省份進行加稅,特別是這些省份的地主士紳,讓他們進一步為朝廷做貢獻……”


    “好,既然兩位愛卿都認為這個辦法甚為妥當,那麽,朕決定,就按照首輔大人說得辦,對朝廷控製下的所有省份進行加稅……普通百姓加稅五成,地主士紳加稅一倍,商人的商稅也加稅一倍……下朝以後,朕馬上擬旨,詔告天下……”


    就在內閣首輔和戶部尚書下意識長鬆一口氣的時候,戶部尚書沒有看到的是。大殿中,至少十雙陰沉而充滿殺氣的目光,同時向他射去。


    向外射出這些目光的大臣,無一例外,都是一些背後有著龐大商業和土地的人。


    對於他們來說,皇上的這個決定,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斷了他們的財源和收入,侵犯了他們的利息。


    雖然這個想法是內閣首輔提出來的,但是,內閣首輔畢竟是大明朝位高權重的第一大臣。


    他們就是有再大的實力,也不敢同內閣首輔進行作對,得罪內閣首輔……


    如此情況下,對這個提議起到推動作用的戶部尚書,就成了他們眼中的替罪羊。


    麵對崇禎的決定,他們雖然沒有說什麽,而且還非常爽快的領命。


    但是,這些人心中,卻已經把戶部尚書給恨上了。


    可以肯定,下朝以後,這些人一定會通過各種手段,給戶部尚書製造困難,阻擾戶部尚書對他們進行增稅……


    當然,即使他們被迫向朝廷繳稅了,他們也會把這些交出去的稅收,全部分攤到自己手下的佃戶身上。總之一句話,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會破財……


    在後世的民國時代,中國縣以下的政權,都全部掌握在地方地主士紳手中,更何況幾百年前,土地兼並更加嚴重的明朝末年。


    此時此刻,仍然被朝廷控製的江南各省,在縣和縣以下政權中,除了縣令是由朝廷委派之外,縣衙的其他官員,無一例外,都是地方上有權有勢的地主士紳。


    所以,在農村,普通百姓都是先把糧稅交給地方上的地主士紳,而後再通過這些地主士紳,交到縣衙,最後一步一步到戶部……


    朝廷進行增稅的聖旨,雖然在崇禎的命令下,要求詔告天下,讓天下每個百姓都知道。


    但是,實際情況卻完全相反。


    聖旨到了各縣縣衙後,縣令第一時間做的不是讓全縣每個百姓都知道。


    而是在第一時間,將全縣所有地主士紳邀請到縣衙,將聖旨內容講給這些人知道。


    距離南京城不到一百裏的一個小縣城內,平時很難看到一個人的縣衙大堂,此時此刻直接劇集了超過五十個地主士紳。


    而就在剛剛,縣令正好當著他們麵,將朝廷決定增稅的聖旨,告訴了他們。


    此時此刻,這些地主士紳,有的滿臉憤怒,有的滿臉憋屈,也有一臉不解的。


    但是,在這不同的表情下,他們心中都有一個想法:“朝廷是不是搞錯了……普通百姓增加的稅收竟然比自己這些地主士紳要少……”


    “要知道,當年朝廷遷都南京那會,如果不是一家上百至數百兩白銀的無償支持,剛剛遷都南京的朝廷,根本沒有辦法維持下去,更何況組建十萬新軍。


    而現在,時間才過了一年,朝廷竟然翻臉不認人,增加大家每年要上繳朝廷的稅收,而且一加就是一倍,那不是要他們命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明末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57498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574981並收藏我的明末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