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周書源雖然已經離開後院,但是,籠罩在臉上的激動表情,卻沒有絲毫消散。整個人就好像撿了金元寶一樣,臉上始終掛著笑容。


    看到這裏,衛征繼續語出驚人的說道。


    “軍師,這就把你給嚇到了……”


    “精鹽提純作坊建立起來後,就是一天提純一千擔精鹽,一年下來,我們也才能賺三百多萬兩銀子……當然,即使我們進一步提高產量,咱們大明的精鹽市場就這麽大,一年賺上五百萬兩銀子,就已經頂天了……”


    “五百萬兩銀子看似很多,但是,等我們將來的產業和軍隊多了以後,這五百萬兩銀子,也許還不夠我們半年時間所需。所以,我們必須還要有其他的賺錢手段。”


    周書源充滿激動的臉上再次被震住了……


    看著衛征,滿臉期待的追問道:“將軍,你是說,你還有其他的賺錢手段……”


    衛征點了點頭肯定道:“當然有……”


    “和粗鹽提純相比,我接下來所說的這個辦法,才全是真正的暴利。不僅如此,這個賺錢手段是專門賺官紳地主,有錢人的錢。隻要我們經營好了,一年給我們帶來四五百萬兩銀子,甚至於上千萬兩銀子,都不在話下……”


    “上千萬兩銀子……”這個時候,周書源的一張臉直接因為震驚而變得目瞪口呆。


    等他從震驚中反應過來後,看向衛征的眼睛,除了本來的期待,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多了一絲渴望和炙熱。


    並且對著衛征一臉急切的問道:“將軍,什麽賺錢手段……竟然這麽厲害,一年就可以賺夠上千萬兩銀子,而且還專門賺官紳地主的錢……”


    衛征不緊不慢的迴答:“很簡單,就兩個字,玻璃……”


    “玻璃……”聽到這兩個字,周書源臉上的震驚迅速被疑惑取代。


    對著衛征一臉若有所思的說道:“將軍,販賣玻璃的確非常賺錢。據我所知,一塊一尺見方的玻璃,從歐洲運到我們大明後,至少可以賣到一百兩銀子。就算巴掌那麽一小塊的玻璃,都可以賣到十兩銀子……而且還是有價無市,畢竟,這些玻璃都要從遙遠的歐洲運迴來,光行船,都要走大半年時間。”


    “難道將軍您打算組建船隊,前往歐洲買玻璃迴來進行販賣……”


    衛征搖了搖自己腦袋迴答:“不,我要的不是進行販賣,而是自己進行生產……”


    還沒有等到周書源從自己迴答中反應過來,衛征已經再次開口道:“咱們大明朝已經有了琉璃的生產工藝,而玻璃的生產工藝和琉璃相比,並沒有太大區別,隻需要在一些地方進行少尉改動,就可以生產出昂貴的玻璃…..”


    “而我,正好有這個玻璃的生產工藝…..”


    “不僅如此,我還要告訴你,就拿你剛剛所說的一尺見方的玻璃,雖然售價已經達到一百兩銀子,而且還是有價無市。但是,真正用了我所說的生產工藝後,生產這樣一塊玻璃的成本,絕對可以控製在一兩銀子以內….”


    “如果咱們能夠大規模生產,再用上我要在咱們大同府執行的‘流水線’玻璃的成本至少還能降下去三成…..”


    “也就是說,我們生產出一塊玻璃還有,至少可以獲得上百倍的利潤…..”


    “上百倍利潤,這不是搶錢嗎?”這個時候的周書源直接忽略衛征所說的生產工藝,而後,下意識發出一聲驚唿…..


    衛征笑了笑,不置可否的肯定道:“對,就是搶錢,而且還是搶官紳地主的錢….”


    “咱們現在的大明朝,銀子幾乎都集中在了這些官紳地主的銀窖裏。如果不把這些銀子給搶過來,僅從普通百姓手裏賺銀子,咱們根本賺不了多少…..”


    “隻要把官紳地主藏在銀窖裏的銀子賺到手,那才是真正的賺錢…..”


    周書源一臉讚同的點了點頭,隨後,對著衛征追問道:“將軍,你說吧,怎麽才能生產玻璃,從官紳地主手裏賺銀子…….我都有點等不及了….”


    衛征擺了擺手,示意周書源稍安勿躁後,語氣平靜的說道:“生產玻璃不是提純精鹽,不僅需要熟練的弓箭,而且還要有燒製玻璃的土窯,所以,咱們急不得。”


    “下去以後,你的第一件事就是吧粗鹽提純作坊組建起來,並且還是生產。完了以後,再開始籌辦玻璃作坊…..”


    “在幾十萬流民中集安尋找會製作琉璃的工匠。找到以後,將他們全部集中起來,並且給上一大筆安家費,讓他們終身為我們效力……”


    “有了工匠後,就按照工匠要求,將生產琉璃的各種土窯都給建立起來。”


    “完了以後,再來通知我。到時候,我會親自前往玻璃作坊,教會大家怎麽生產玻璃和鏡子……”


    “當然,建立玻璃作坊的時候,必須要切記一件事,那就是保密….隻有保住了玻璃生產工藝的秘密,我們才能利用玻璃賺取更多的銀子……”


    周書源大聲保證道:“請將軍放心,為了銀子,我就是拚了這條命,也要把這兩個作坊建立起來,給咱們大同總兵府源源不斷的賺銀子…..”


    周書源的動作還是非常快的,拿著總兵府開出的手令,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就在大同府收了差不多五千擔粗鹽。


    不僅如此,組建粗鹽提純作坊的第一批青壯,也在虎豹軍重兵看護之下,前往總兵府秘密修建的作坊內,開始他們的粗鹽提純生涯……


    當第一批上百擔精鹽進入市場後,整個大同府直接陷入沸騰之中…..


    自陝西暴*以來,整個大同府的精鹽職場幾乎斷貨。很多官紳地主甚至開始用粗鹽進行做飯,如此情況下,忽然出現上百擔精鹽,不得不讓這些繼續精鹽的官紳地主感到激動。


    一百擔精鹽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買的一幹二淨。


    不僅如此,因為官紳地主的不斷競買,精鹽價格直接有十二兩銀子提高到二十兩銀子。


    看著部下送來的兩千兩銀子,周書源忍不住發出一聲感慨:“狗日的,還是官紳地主,富人的錢好掙啊…..”rs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明末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57498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574981並收藏我的明末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