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三個人沒一個蒙古籍的,要知道這次選秀,蒙古那邊的秀女可不少,其木格想挑個家勢一般的、看著無害的蒙古姑娘那是易如反掌……
因此,康熙對其木格比較高的政治覺悟有那麽一絲欣慰,便沒勾去那個特漂亮的,反正若那女子想以嫵媚來惑弘暄,自己到時再出手就是……
所以,康熙對這屆選秀的評價是尚可,自然就不會露麵插手。
當然了,老十則是對本屆選秀工作給予了高度讚揚,還舔著臉請康熙下旨表揚一下其木格,被康熙給嚴詞拒絕了,「什麽時候皇後賢惠了,你再來找朕說這事。」雖然康熙和老十暗地拿二阿哥做了交易,但心裏依舊不怎麽痛快。
老十見狀,也發覺自己有些冒進了,急忙轉了個話題,很突兀的說道:「皇阿瑪,兒子是這麽想的,九哥吧打小給您添的堵可不少,無牽無掛看,是不是也該給他添添堵啊?」康熙拿眼斜睥了一下老十,不恥道:「你放心大膽給他添堵好了,朕不攔你。」
老十給哽住了,自己要能隨隨便便給九哥添堵那就好了……
鬱悶的老十想了想,還是小心求證道:「隨便怎麽給九哥添堵都行?」
而康熙卻漫不經心道:「那是,不過記住了,別給朕添堵,朕不喜歡洋孫媳婦。」
老十苦著臉,不知道該給弘政怎麽說,再怎麽拖,拖到弘暄迴京時,弘政也該指婚了啊……
老十覺得自己今天出了個臭招,本來光九阿哥一人施壓自己就不怎麽頂得住,如今倒好,生生的讓康熙明明白白的又表了一迴態,得,看架勢,弘政到時隻能哭了……
沒轍的老十隻好打算先撤退,不想,在老十打算告退前,康熙又開口了,「聽說弘曆又給你寫信了?你還沒給九阿哥添成堵,弘曆又給你添什麽堵了?」
老十紅著臉,道:「弘曆那小子隻是愛問罷了,算不得添堵。再說了,這封信弘暄先看過的。」
康熙沒好氣道:「弘曆就是你兒子,弘暄就是撿來的啊?」
老十心想,這是哪跟哪兒,隻好皺著眉頭道:「皇阿瑪,我的意思是,弘曆這不算胡鬧,他要胡鬧了,弘暄那一關就過不了。」
康熙聽後,心情才稍微好了些 ,慢慢敲著桌子,沉吟片刻道:「你怎麽看?」
原來弘曆到了台灣後,雖然很生氣知府的橫行,但鑑於他一直以來所受的封建主義教育,所以對於平叛運動一點也不牴觸,很是積極的要求深入前線。
弘暄被纏得沒法,便問弘曆,是為自己這個哥哥分憂重要還是打仗重要,弘曆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勉為其難的選擇了為弘暄分憂,然後,弘暄便很開心的讓弘曆去調查此次民變的起因。
弘曆一聽,就咋唿了,說弘暄在愚弄他,民變的原因大夥全知道了啊,還查什麽查,還抱怨弘暄找藉口都不上心。
弘暄很是正色道:「大夥都知道的原因那是明麵上的,你得好好挖掘深層次的緣由,這樣才能防範於未然。」
弘曆還是不樂意,「大哥,我不會。」
弘暄道:「不會就學,日後不見得有仗讓你打…….」
弘曆忙搶話道:「那我就在軍營帶兵!」
弘暄道:「你知道怎麽帶兵嗎?怎麽帶好兵嘛?你以為你天天抓訓練,不剋扣軍餉就行了?軍營譁變的理由千奇百怪,有時候沒準一碗水就能惹出好大的一場風波來,那時你也不去找深層次的原因,直接叫人給軍營抬幾千桶水去?」
弘曆一聽,這才意識到查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對於八旗兵丁建設也是有著重要意義的,立馬就不牴觸了,開始積極的投入到查找問題、分析問題的活動中去,當然也希望自己能趕緊完成這項任務,以便能趕上平叛的末班車。
弘曆在京對於官場的事從來就沒上心過,天天腦子裏的就是打仗玩,所以對於整個官場的動作是完全沒個概念,加之在老十家的那種氛圍下,很是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榮,因此,弘曆便不恥下問了,隻有他想不到的,就沒他不敢問的……這裏的「敢」不是指有多麽的大逆不道,而是指不論問題有多麽的簡單,不論他眼前是官員還是老百姓,隻要在這個時刻弘曆不懂這個問題,那麽他是逮誰問誰……
弘暄在外麵忙了一天後,找了個空閑叫弘曆簡單匯報一下一天所得,聽著聽著,弘暄就有點坐不住了,開始檢討了,說自己思量不周,該給弘曆配一個秘書的,弘暄可不想讓自己的弟弟在外人眼裏成了「傻小子」的代名詞。
弘曆完全不知道弘暄的擔憂,心想有個秘書也好,便笑納了。
可第二天,弘曆還是張嘴四處亂問,急得秘書不得了,不住的提醒弘曆,自己可是高級秘書呢……
弘曆則振振有詞的說自己這是集思廣益……讓秘書聽得想撞牆,真想當場坐下來給弘曆解釋「集思廣益」這四個字到底該用到哪裏……
弘暄知道後,無奈隻好很直白的告訴弘曆,「有什麽不懂的,悄悄問就是,你這樣大張旗鼓的,容易名聲受損。」
弘曆無所謂道:「我本來就不是神童。」
弘暄後悔了,開始琢磨也許該讓弘曆去見習平叛的後勤工作。
沒想到,弘曆卻不幹了,「我都還沒調查完呢,大哥,你幹嘛認為我不行,要將我調開?」
</br>
因此,康熙對其木格比較高的政治覺悟有那麽一絲欣慰,便沒勾去那個特漂亮的,反正若那女子想以嫵媚來惑弘暄,自己到時再出手就是……
所以,康熙對這屆選秀的評價是尚可,自然就不會露麵插手。
當然了,老十則是對本屆選秀工作給予了高度讚揚,還舔著臉請康熙下旨表揚一下其木格,被康熙給嚴詞拒絕了,「什麽時候皇後賢惠了,你再來找朕說這事。」雖然康熙和老十暗地拿二阿哥做了交易,但心裏依舊不怎麽痛快。
老十見狀,也發覺自己有些冒進了,急忙轉了個話題,很突兀的說道:「皇阿瑪,兒子是這麽想的,九哥吧打小給您添的堵可不少,無牽無掛看,是不是也該給他添添堵啊?」康熙拿眼斜睥了一下老十,不恥道:「你放心大膽給他添堵好了,朕不攔你。」
老十給哽住了,自己要能隨隨便便給九哥添堵那就好了……
鬱悶的老十想了想,還是小心求證道:「隨便怎麽給九哥添堵都行?」
而康熙卻漫不經心道:「那是,不過記住了,別給朕添堵,朕不喜歡洋孫媳婦。」
老十苦著臉,不知道該給弘政怎麽說,再怎麽拖,拖到弘暄迴京時,弘政也該指婚了啊……
老十覺得自己今天出了個臭招,本來光九阿哥一人施壓自己就不怎麽頂得住,如今倒好,生生的讓康熙明明白白的又表了一迴態,得,看架勢,弘政到時隻能哭了……
沒轍的老十隻好打算先撤退,不想,在老十打算告退前,康熙又開口了,「聽說弘曆又給你寫信了?你還沒給九阿哥添成堵,弘曆又給你添什麽堵了?」
老十紅著臉,道:「弘曆那小子隻是愛問罷了,算不得添堵。再說了,這封信弘暄先看過的。」
康熙沒好氣道:「弘曆就是你兒子,弘暄就是撿來的啊?」
老十心想,這是哪跟哪兒,隻好皺著眉頭道:「皇阿瑪,我的意思是,弘曆這不算胡鬧,他要胡鬧了,弘暄那一關就過不了。」
康熙聽後,心情才稍微好了些 ,慢慢敲著桌子,沉吟片刻道:「你怎麽看?」
原來弘曆到了台灣後,雖然很生氣知府的橫行,但鑑於他一直以來所受的封建主義教育,所以對於平叛運動一點也不牴觸,很是積極的要求深入前線。
弘暄被纏得沒法,便問弘曆,是為自己這個哥哥分憂重要還是打仗重要,弘曆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勉為其難的選擇了為弘暄分憂,然後,弘暄便很開心的讓弘曆去調查此次民變的起因。
弘曆一聽,就咋唿了,說弘暄在愚弄他,民變的原因大夥全知道了啊,還查什麽查,還抱怨弘暄找藉口都不上心。
弘暄很是正色道:「大夥都知道的原因那是明麵上的,你得好好挖掘深層次的緣由,這樣才能防範於未然。」
弘曆還是不樂意,「大哥,我不會。」
弘暄道:「不會就學,日後不見得有仗讓你打…….」
弘曆忙搶話道:「那我就在軍營帶兵!」
弘暄道:「你知道怎麽帶兵嗎?怎麽帶好兵嘛?你以為你天天抓訓練,不剋扣軍餉就行了?軍營譁變的理由千奇百怪,有時候沒準一碗水就能惹出好大的一場風波來,那時你也不去找深層次的原因,直接叫人給軍營抬幾千桶水去?」
弘曆一聽,這才意識到查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對於八旗兵丁建設也是有著重要意義的,立馬就不牴觸了,開始積極的投入到查找問題、分析問題的活動中去,當然也希望自己能趕緊完成這項任務,以便能趕上平叛的末班車。
弘曆在京對於官場的事從來就沒上心過,天天腦子裏的就是打仗玩,所以對於整個官場的動作是完全沒個概念,加之在老十家的那種氛圍下,很是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榮,因此,弘曆便不恥下問了,隻有他想不到的,就沒他不敢問的……這裏的「敢」不是指有多麽的大逆不道,而是指不論問題有多麽的簡單,不論他眼前是官員還是老百姓,隻要在這個時刻弘曆不懂這個問題,那麽他是逮誰問誰……
弘暄在外麵忙了一天後,找了個空閑叫弘曆簡單匯報一下一天所得,聽著聽著,弘暄就有點坐不住了,開始檢討了,說自己思量不周,該給弘曆配一個秘書的,弘暄可不想讓自己的弟弟在外人眼裏成了「傻小子」的代名詞。
弘曆完全不知道弘暄的擔憂,心想有個秘書也好,便笑納了。
可第二天,弘曆還是張嘴四處亂問,急得秘書不得了,不住的提醒弘曆,自己可是高級秘書呢……
弘曆則振振有詞的說自己這是集思廣益……讓秘書聽得想撞牆,真想當場坐下來給弘曆解釋「集思廣益」這四個字到底該用到哪裏……
弘暄知道後,無奈隻好很直白的告訴弘曆,「有什麽不懂的,悄悄問就是,你這樣大張旗鼓的,容易名聲受損。」
弘曆無所謂道:「我本來就不是神童。」
弘暄後悔了,開始琢磨也許該讓弘曆去見習平叛的後勤工作。
沒想到,弘曆卻不幹了,「我都還沒調查完呢,大哥,你幹嘛認為我不行,要將我調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