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翊王府怎會有毒藥?”項南冷笑道。


    “殿下,末將奉旨而來,請勿難為末將。”曾獻連忙說道。


    項南見狀,隻好退到一旁,“曾將軍請!但如將軍搜不到毒藥,也請還本王一個公道。”


    曾獻歎了口氣,隨即帶人闖了進去。


    進到翊王府中後,他們便直接前往書房搜尋,之後又翻遍了整個翊王府,結果仍然是什麽都搜不到。


    因為項南早知道,嬋兒會在府內藏下毒藥,以便讓羽林衛搜出來,從而完成對自己的栽贓陷害。


    所以他提前就將嬋兒藏在他書房的毒藥搜了出來。


    羽林衛翻遍翊王府,也沒有找到一點毒藥,隻好空手迴去複命。


    “曾將軍,請你如實向聖上迴奏。”臨走之時,項南說道。


    曾獻點了點頭。


    ……


    曾獻走後,項南書房進來一個人。


    “翊王殿下~”來人進來後,便恭敬的施禮道。


    “柴先生,您怎麽來了?”項南一見,立刻上前,將其攙起道。


    “我已經查到嬋兒家人的下落,因為事態緊急,隻好夤夜進府,希望殿下不要見怪。”柴牧解釋道。


    “柴先生說哪裏話,我知道,你是為我好。”項南連忙擺手道,“嬋兒家人何在?”


    “他們已經改名換姓,搬去了京郊一處大宅子中。”柴牧解釋道,“據周邊人說,他們是兩個月前搬進去的。”


    “查出經手之人是誰了麽?”項南問道。


    “暫時還沒有。”柴進擺擺手。


    項南點點頭,“多謝柴先生,這一消息來得很及時。”


    ……


    轉過天來,項南上朝。


    來到朝上,就見群臣看自己的眼神,都有些怪異。


    尤其是忠王一係的文臣,看自己的眼神充滿冷漠,倒好像自己死定了一般。


    不過項南卻不在意。


    這場好戲才剛剛開始,誰勝誰負還不一定呢。


    上朝之後,大理寺丞汪束上前奏報,“啟奏陛下,九公主中毒案的嫌犯嬋兒已經招認,她乃是翊王身邊的死士,受翊王殿下的指使給太子下毒,陰差陽錯卻害了九公主。


    但是根據嫌犯的供詞,我們並未從翊王府搜出毒物,此案僅有人證,但物證不全,又牽涉皇子,案情重大,微臣不敢擅斷,故奏請陛下聖裁。”


    見他這麽說,李承鄴、李釅頓時有幾分錯愕。


    因為他們早就設計好,讓嬋兒將毒藥藏在翊王府書房,羽林衛怎麽可能沒有搜到呢?


    如今隻有人證,沒有物證,威力大減,無法釘死項南。


    “怎麽迴事,毒藥哪去了?是嬋兒辦事不力,還是翊王早有防備,亦或者是羽林衛偏袒?”李承鄴、李釅都忍不住想道。


    “翊王,你有何說辭?”李賾看向項南道。


    “父皇,兒臣冤枉!”項南出班跪倒,“此婢女不知受誰指使,對兒臣蓄意栽贓汙蔑。兒臣已經查到,此婢女的家境原本貧寒,但兩月之前卻搬入京郊大宅,可見其中必有蹊蹺。


    鑒於此案案情重大,兒臣建議將她家人一並拿獲審問,詳查幕後真兇。兒臣也願與她當庭對質,懇請父皇禦審此案,還兒臣以公道。”


    高於明一聽,就是一喜。


    若能抓到嬋兒的家人,就能讓嬋兒放棄幻想,說出實話。


    畢竟她之所以肯當死士,目的就是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


    若是她的家人都因此被捕,她怎麽可能還會死咬著不放。到時候,她吐露實情,項南自然也就洗白了。


    而且,項南敢交出嬋兒的家人,就已經能說明,他不可能是幕後指使者。


    因此他立刻起身道,“聖上,此案疑點重重,關係重大,老臣懇請皇上禦審此案!”


    “懇請皇上禦審此案!”高於明一係的臣子,隨即紛紛起身說道。


    忠王一係則都有些慌張。


    李承鄴、李釅都沒想到,嬋兒的家人,居然這麽快就被找到。


    如果嬋兒知道他們被擒,恐怕心理防線再撐不住,很可能將實情和盤托出,如此一來他們就完蛋了。


    “早知如此,當初就該殺人滅口!”李承鄴、李釅都後悔道。


    ……


    李賾一聽,看向李承鄴,忍不住歎了口氣。


    偷吃還不擦嘴,讓他如何是好。


    他已經猜到,整件事是李承鄴栽贓,但是他並不想為項南伸冤。


    因為他正想著借此機會,將項南遠遠地發配出去。


    之所以他如此恨項南,就是因為項南背後是高相。


    而高相一係的人馬,已經把持六部,對他的統治造成威脅。


    項南就是由高相扶持,將來準備繼承皇位的,而他不想自己的江山易主,所以明明項南沒做錯什麽,他就是百般看不上,總是想把他發出去。


    而李承鄴又是挪用佛銅,又是私鑄銅錢,又是刺殺太子,又是栽贓項南,可以說是好事多為。


    但因為李承鄴一係,能跟高相一係相持,所以他始終網開一麵,刻意偏袒。


    隻是,偏袒總歸有個限度。


    李賾畢竟不想當昏君,麵子上總要過得去的。


    李承鄴的誣陷,搞得這麽拙劣。


    隻有人證,沒有物證,也就算了。如今連人證都有反水的可能,如果他再一味偏袒得話,那朝臣都有意見了。


    就算他身為皇帝,也要顧及觀感,不能夠為所欲為。


    不然,別說朝中輿論不服,就連史書上也會記上一筆的。


    “汪束,將嬋兒家人一並捉到大理寺審問。”李賾隨即吩咐道。


    “是,陛下。”汪束立刻點頭道。


    “退朝!”李賾又掃興的道。


    原本以為可以憑此案,順利將項南發出去,以此斬斷高相一係的根。


    沒想到,最後還是功虧一簣!


    ……


    李承鄴見李賾衝自己又是搖頭,又是歎氣,知道他對自己極其失望,心中早已惶恐不安。


    再聽到李賾要汪束捉拿提審嬋兒的家人,更是慌得要死。


    他知道,一旦嬋兒吐露實情,那麽他就完了。


    鴆殺西州九公主、栽贓誣陷二弟……這兩大罪名,足以讓他身敗名裂。


    因此他害怕之極,散朝之後一直迴到家中,始終都是惶惶不安的狀態,簡直生不如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拯救諸天單身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紀墨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紀墨白並收藏拯救諸天單身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