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看高將軍的腹部,像是有了身孕的婦人。如果沒有其他補救作,還會越來越大。
情急之下,司馬問之令他張開口,將手指伸入他的喉嚨裏麵為他催吐。
此法很是管用,高將軍吐出了大量的汙穢之物,之前脹大的肚子也漸漸恢複。
嘔吐物中,除了剛剛吃下去的幹糧,還夾雜著一些未被消化的草木。他之前所說不假,周圍缺損的樹皮,的確是被他吃下。
過了一會兒,司馬問之再次取出幹糧,遞了過去。
這次不再像前次那樣,改為遞一些幹糧,就喂一口清水。之前裝在水袋中的積雪陸續陸續消融成水,此時正好可用。
這樣反複數次,直至高將軍不再覺得饑餓。
一番折騰之後,天色漸漸開始變暗。
在宗門的時候,雖然也有黑夜,但是不會如此得早。隨著天色漸暗,周圍也開始變得寒冷,不像在宗門之時,夜間也很溫暖。司馬問之本以為青玄山山門大陣隻是隔絕外人,此時看來,並非如他所想。
天色漸暗,再想下山變得更加不合時宜。高將軍身體依然虛弱,他開辟的小路也不可靠,夜間行路,一步踏空就有可能摔落山下。
不能前行,就需要在此地留宿。
放眼望去,司馬問之沒有發現山洞,隻是看到不遠處有幾塊大一些的山石。他看到高將軍身邊的兵器,有了主意,伸手過去拿起。
司馬氏以兵伐起家,尚武是家族傳統。雖然已經曆經了多代,皇族男性子嗣從小仍要佩戴兵器。建康之時,司馬問之佩戴的兵器與文官相似,是佩劍,且是短劍。
高將軍是武將,武將佩戴兵器多是刀,高將軍身邊的兵器就是一把腰刀。
刀是精鋼打造,異常鋒利,使用多日沒有鏽蝕的痕跡。腰刀入手手感頗重,司馬問之一隻手拿著費力,隻能改為雙手持拿。
雙手揮舞腰刀砍斷幹枯的荊棘雜草之後,司馬問之將它們抱到山石背風處。稍作布置後,將高將軍攙扶過去,將此處作為二人今晚夜宿的窩棚。
但時此時隻有窩沒有棚,就以天為棚以地做床,也別有一番樂趣。
高將軍閉著雙眼,不知道是在假寐,還是已經入睡。連日的風餐露宿與勞累,他需要休息。
司馬問之並不勞累,無意入睡。閑暇之餘,他再次行使口訣手訣,引靈入體,衝擊任督兩脈。
此次耗費的時間比以前長了很多,感覺兩處大穴愈加的鬆動。但是他已不在山門之內,無法確定這種情況是否正常,也無法確認與他人相比,自己修行的速度是快還是慢。
修行結束,他散去靈氣。持續的修行後,他感到饑餓,便打開包裹開始進食。
之前為高將軍遞幹糧時,由於急於救他性命,司馬問之並未在意食物的消耗。此時他自己吃的時候,發現淩霜為他準備的幹糧,消耗已過五成。
不過還好,淩霜準備的幹糧均是細糧製作。俗世平常人家的主食,大多是豆粕與米糠,與粗糧相比,細糧更易咀嚼消化,也更能抵抗饑餓。
淩霜之前的擔心不無道理。
由於擔憂不知多久才能走到山下,司馬問之還未吃到半飽就不再進食。他也沒有將包裹再放迴到高將軍身邊,而是背到了自己身上。幹糧剩餘不多這件事,不能讓他知曉。
不多時,山上起了山風。
山風不大,但吹在身上讓人感到有些冷。司馬問之想要生火取暖,翻遍了包裹,也未發現有火折子。
火折子是世間凡人行走江湖必備的事物,淩霜必不會遺漏,沒有找到,必有原因。
最有可能的緣由,是行走俗世的青玄山弟子,生火不用火折子。淩霜不知此物,也就沒有備下。
山風雖然有些冷,但是也有好處。
起了風就不用太過擔心有霧,在山上露宿有風好過有霧,一年多的逃亡生涯讓司馬問之學會了很多東西。
未知的危險大多隱藏在看不到的地方,霧氣能為危險事物提供遮掩。今夜沒有霧氣,又有月光,有危險靠近時,他能夠及時發現。
其實,司馬問之想要生火,也是因為火能擋住大部分的猛獸。
他不擔心此處會有妖物,妖物與猛獸不同,若在此處出現,青玄山修士能夠感知。如果此時此處有妖物肆虐,對青玄山三宗的羞辱,不會比高將軍陣前叫罵少多少。
擔心一直到後半夜,他也沉沉睡去。他的擔心有些多餘,直到天明,沒有出現變故。
睡得晚,醒來的也晚,司馬問之醒來時天色大亮。
在他之前,高將軍已經醒來,此時正握著腰刀,守在身旁。司馬問之看向他,知道他已無大礙。
二人著急下山,簡單收拾了一下,就要繼續前行。還沒有邁開腿,有“咕嚕咕嚕”的聲音傳出。
聽到聲音,高將軍的臉色有一些窘迫。司馬問之想要寬慰他,還沒開口,“咕嚕咕嚕”的聲音也從他肚子裏傳出。很好,半斤對八兩,誰也不用寬慰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此時二人最大的依仗,就是好的身體。司馬問之從背後取下包裹,拿出幹糧遞了過去。高將軍接過幹糧後並沒有動作,一定要司馬問之先吃了,他才會動嘴。
司馬問之背過身去,一邊吃著幹糧,一邊偷偷將手中剩餘幹糧放迴包裹中。
很快,高將軍也吃完了自己手中的食物。司馬問之給他的幹糧不多,此時餘糧所剩無幾,必須省著用,吃不飽總比沒得吃要好很多。
吃完之後繼續上路,第二天天黑前,二人合力製作了一個火折子。鑽木取火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本事,二人撅著屁股鑽折了三根木棍之後,大功告成。
有了火就能幹很多事情。
此時是冬季,益州濕冷,淩霜準備的幹糧早已涼透。用木棍穿起來,在火上烤了再吃,味道好了許多。
火烤之後幹糧燙手,在高將軍專心撥弄燙手幹糧的時候,司馬問之又將自己的那份偷偷放迴了包裹裏。
情急之下,司馬問之令他張開口,將手指伸入他的喉嚨裏麵為他催吐。
此法很是管用,高將軍吐出了大量的汙穢之物,之前脹大的肚子也漸漸恢複。
嘔吐物中,除了剛剛吃下去的幹糧,還夾雜著一些未被消化的草木。他之前所說不假,周圍缺損的樹皮,的確是被他吃下。
過了一會兒,司馬問之再次取出幹糧,遞了過去。
這次不再像前次那樣,改為遞一些幹糧,就喂一口清水。之前裝在水袋中的積雪陸續陸續消融成水,此時正好可用。
這樣反複數次,直至高將軍不再覺得饑餓。
一番折騰之後,天色漸漸開始變暗。
在宗門的時候,雖然也有黑夜,但是不會如此得早。隨著天色漸暗,周圍也開始變得寒冷,不像在宗門之時,夜間也很溫暖。司馬問之本以為青玄山山門大陣隻是隔絕外人,此時看來,並非如他所想。
天色漸暗,再想下山變得更加不合時宜。高將軍身體依然虛弱,他開辟的小路也不可靠,夜間行路,一步踏空就有可能摔落山下。
不能前行,就需要在此地留宿。
放眼望去,司馬問之沒有發現山洞,隻是看到不遠處有幾塊大一些的山石。他看到高將軍身邊的兵器,有了主意,伸手過去拿起。
司馬氏以兵伐起家,尚武是家族傳統。雖然已經曆經了多代,皇族男性子嗣從小仍要佩戴兵器。建康之時,司馬問之佩戴的兵器與文官相似,是佩劍,且是短劍。
高將軍是武將,武將佩戴兵器多是刀,高將軍身邊的兵器就是一把腰刀。
刀是精鋼打造,異常鋒利,使用多日沒有鏽蝕的痕跡。腰刀入手手感頗重,司馬問之一隻手拿著費力,隻能改為雙手持拿。
雙手揮舞腰刀砍斷幹枯的荊棘雜草之後,司馬問之將它們抱到山石背風處。稍作布置後,將高將軍攙扶過去,將此處作為二人今晚夜宿的窩棚。
但時此時隻有窩沒有棚,就以天為棚以地做床,也別有一番樂趣。
高將軍閉著雙眼,不知道是在假寐,還是已經入睡。連日的風餐露宿與勞累,他需要休息。
司馬問之並不勞累,無意入睡。閑暇之餘,他再次行使口訣手訣,引靈入體,衝擊任督兩脈。
此次耗費的時間比以前長了很多,感覺兩處大穴愈加的鬆動。但是他已不在山門之內,無法確定這種情況是否正常,也無法確認與他人相比,自己修行的速度是快還是慢。
修行結束,他散去靈氣。持續的修行後,他感到饑餓,便打開包裹開始進食。
之前為高將軍遞幹糧時,由於急於救他性命,司馬問之並未在意食物的消耗。此時他自己吃的時候,發現淩霜為他準備的幹糧,消耗已過五成。
不過還好,淩霜準備的幹糧均是細糧製作。俗世平常人家的主食,大多是豆粕與米糠,與粗糧相比,細糧更易咀嚼消化,也更能抵抗饑餓。
淩霜之前的擔心不無道理。
由於擔憂不知多久才能走到山下,司馬問之還未吃到半飽就不再進食。他也沒有將包裹再放迴到高將軍身邊,而是背到了自己身上。幹糧剩餘不多這件事,不能讓他知曉。
不多時,山上起了山風。
山風不大,但吹在身上讓人感到有些冷。司馬問之想要生火取暖,翻遍了包裹,也未發現有火折子。
火折子是世間凡人行走江湖必備的事物,淩霜必不會遺漏,沒有找到,必有原因。
最有可能的緣由,是行走俗世的青玄山弟子,生火不用火折子。淩霜不知此物,也就沒有備下。
山風雖然有些冷,但是也有好處。
起了風就不用太過擔心有霧,在山上露宿有風好過有霧,一年多的逃亡生涯讓司馬問之學會了很多東西。
未知的危險大多隱藏在看不到的地方,霧氣能為危險事物提供遮掩。今夜沒有霧氣,又有月光,有危險靠近時,他能夠及時發現。
其實,司馬問之想要生火,也是因為火能擋住大部分的猛獸。
他不擔心此處會有妖物,妖物與猛獸不同,若在此處出現,青玄山修士能夠感知。如果此時此處有妖物肆虐,對青玄山三宗的羞辱,不會比高將軍陣前叫罵少多少。
擔心一直到後半夜,他也沉沉睡去。他的擔心有些多餘,直到天明,沒有出現變故。
睡得晚,醒來的也晚,司馬問之醒來時天色大亮。
在他之前,高將軍已經醒來,此時正握著腰刀,守在身旁。司馬問之看向他,知道他已無大礙。
二人著急下山,簡單收拾了一下,就要繼續前行。還沒有邁開腿,有“咕嚕咕嚕”的聲音傳出。
聽到聲音,高將軍的臉色有一些窘迫。司馬問之想要寬慰他,還沒開口,“咕嚕咕嚕”的聲音也從他肚子裏傳出。很好,半斤對八兩,誰也不用寬慰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此時二人最大的依仗,就是好的身體。司馬問之從背後取下包裹,拿出幹糧遞了過去。高將軍接過幹糧後並沒有動作,一定要司馬問之先吃了,他才會動嘴。
司馬問之背過身去,一邊吃著幹糧,一邊偷偷將手中剩餘幹糧放迴包裹中。
很快,高將軍也吃完了自己手中的食物。司馬問之給他的幹糧不多,此時餘糧所剩無幾,必須省著用,吃不飽總比沒得吃要好很多。
吃完之後繼續上路,第二天天黑前,二人合力製作了一個火折子。鑽木取火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本事,二人撅著屁股鑽折了三根木棍之後,大功告成。
有了火就能幹很多事情。
此時是冬季,益州濕冷,淩霜準備的幹糧早已涼透。用木棍穿起來,在火上烤了再吃,味道好了許多。
火烤之後幹糧燙手,在高將軍專心撥弄燙手幹糧的時候,司馬問之又將自己的那份偷偷放迴了包裹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