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過後,司馬問之收拾行裝,帶著琅琊跟隨魏軍步營開拔,向既定的方位行進。


    經過兩日休整,之前將士們連日趕路積攢下的勞累盡數除去,眾人神情飽滿,鬥誌昂揚。


    與拓跋素統領的步營相比,拓跋燾統領的先鋒騎兵著實有些沮喪。


    看到統萬城守軍遲遲沒有打開城門,魏軍開始在城下叫罵。但是一直叫罵兩日,除了城樓上守城器具愈來愈多之外,守軍沒有其他動作。


    赫連昌態度明顯,堅守不出等待援軍。


    行軍攻伐,一鼓作氣,再鼓士氣就會減弱,第三次時士氣便會衰敗。若是真有戰鼓,兩日內魏軍已擂過數十次,士氣愈來愈弱。


    反觀統萬城守軍,一連被罵兩日後心中窩火,恨不能生吃敵軍血肉。此時若是被允許出城迎戰,定會異常勇猛,不再計較生死。


    拓跋燾見狀,心中擔憂,命人停住叫罵的同時向後方退去。


    “告知眾位將士,後退五裏後下馬,沿途搜尋路邊野菜。”退去之前,他向令兵吩咐。


    魏軍騎兵不明白為什麽要搜尋野菜,但君王有令不敢違背。後退到遠離統萬城的地方後,這些人盡數下馬,牽馬步行迴去,並將沿途野菜盡數挖掘。


    也有心思靈敏聰慧的魏兵看出一些緣由,一邊挖掘一邊抱怨。


    “驅使你賣命拚殺時吃肉,眼見無功而返,隻能吃草充饑,可悲可憐。”


    但僅僅是抱怨,等督導的將軍走近後,怨言化為雲煙消散。


    這些人的怨言很快得到應驗。


    拓跋燾領著眾將士迴返山穀,與魏軍大部兵馬匯合後,立即將看守和分配軍需用度的屬官叫到營帳。


    不多時,屬官從大帳中走出,走向堆積眾人帶迴野菜的地方,隨後命人將這些野菜盡數搬走。


    晚食時候,魏軍先鋒騎兵享用吃食的時候發現,軍中之前供應的幹糧肉脯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粗糧菜湯。


    與此同時,一則消息開始在軍中蔓延。


    夏軍堅守不出,魏軍補給已經快要消耗完畢。從此時開始,直至班師迴朝,隻能食用粗糧野菜充饑。


    眾人聽後,心中既有沮喪,也有焦慮。


    第二日天明,朝食依舊是粗糧菜湯。愈來愈多的人開始沮喪,紛紛向自己所屬部將確認消息。


    部將也不知應當怎麽答複,隻說陛下的吃食也與我等一樣,眾人聽後散去。


    昨日野菜是小部魏軍挖掘,撐過兩頓以後所剩無幾。朝食過後,拓跋燾下令全員行動,在駐紮的山穀周圍尋找野菜與吃食,共渡難關。


    實際是不是全員。


    有五千精騎遵從皇命,被大將娥清和永昌王拓跋建帶走,前往三十裏外夏國子民聚居的地方劫掠。


    一連兩日,除了挖掘野菜尋找吃食外,拓跋燾按兵不動,不再有其他動作。


    自拓跋燾從城下退去後,赫連昌便遣偵騎小心刺探軍情。兩日之間,魏軍動向大體被他知曉。


    在他揣度刺探消息的時候,四日前前往關中地區的密使迴返。


    密使被守衛帶到大殿,將赫連定答複的書信帶迴。赫連昌打開後細細看過幾次,隨後沉默不語。


    “陛下,書信中說了什麽?”殿下夏臣徐辛見狀,試探詢問。


    “赫連定拒不受命。”赫連昌一邊將書信放下,一邊說出信中內容。


    “平原公尾大不掉,是否想自立門戶?”徐辛聽後眉頭皺起,再問的時候暗有所指。


    城池有所不攻,領地有所不爭,將軍領兵在外,君王皇命有所不受。但是國都被圍,赫連定拒不迴返,不免會令他人猜疑。


    “應當不是。”即便如此明顯,赫連昌仍舊這樣迴應。迴應後再次開口,透露更多消息。


    “平原公信中講明,統萬城堅固險峻,若是我們堅守不出,沒有被攻破的可能。待他將魏將達奚斤生擒迴返後內外夾擊,魏軍必會一觸即潰。”


    徐辛聽後,不再言語。


    赫連定在書信中說的話語,可信可不信。


    統萬城不是不可攻破,前一年已經有過先例。況且若是他遲遲不能將長安那裏的事情解決,遲遲不能迴返又該如何。


    徐辛不言,是看出赫連昌有意替平原公開脫。


    赫連定與他是同父兄弟,若是自己懷疑屬實,無論是是對夏國局勢,還是對赫連昌本人,都會是一記重擊。


    “陛下為什麽不主動出城,去追擊魏軍。”徐辛不再說話後,一旁的夏臣張源開口進諫,同時說出緣由。


    “我軍偵騎已經探明,魏軍先鋒孤軍深入後繼無援。並且此時糧欠草虧,軍心不穩,正是將其一舉殲滅的大好時機。”


    “可曾確認過,魏軍沒有糧草一事是否屬實?”赫連昌也有出擊的心思,開口詢問。


    “不曾親見,隻有推測。城外遠處,可用的野菜被魏軍挖掘幹淨。數十裏外的我國子民,也多被劫掠。魏軍此次劫掠與之前不同,隻搶糧食,不搶女人和幼兒。”張源如實迴應。


    “看來,魏軍確實已斷糧了。”赫連昌聽後,心思愈加活泛。


    張源聽後,又要開口。


    還沒有開口,殿外有人進入,是之前去查探宋國來人的偵騎。與偵騎一同進入殿中的,是幾個道人。


    四日之前,偵騎出城後一邊前行一邊查探,走了三日後才與這幾個道人相遇。互相確認過信物後匆忙迴返,與前往長安的密探前後進城。


    一個多月前,拓跋燾派遣步堆前往宋國的同時,赫連昌也遣密使前往宋國。秘訪緣由,是要求助。


    宋夏兩國雖然也有爭鬥,但與魏國都是仇敵。魏國勢大,將夏國滅亡以後,反過手來便會與宋國為難。


    一場合縱連橫後,劉義隆被夏國密使說動。一麵告知步堆對魏夏之爭不作幹涉,一麵暗地裏又承諾會遣異士相助赫連昌。


    見援手來到,赫連昌連忙將當前情勢告知,並詢問這幾人有什麽計謀。剛剛開口,才察覺還不知曉這幾人姓氏名字。


    “道號黃浮。”


    領頭道人說出字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玄問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冀州鳳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冀州鳳鳴並收藏青玄問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