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鸞雍雍,萬福攸同。
“胡薛氏見過道長,多謝救命恩情。”剛剛踏入屋內,胡府夫人即刻上前萬福行禮。
之前司馬問之雖然已經在胡府待了多日,但是除了昨夜以外,他還沒有見過胡薛氏,聽到招唿後才知曉她的姓氏是薛。同時他也明白過來,鬼君轉生為什麽會此人為生母。
地府之中,多重血緣。
與阿父相比,阿母和子嗣之間更為親近。鬼君原本也是薛氏,與胡薛氏相同。
胡薛氏與司馬問之言語往來的時候,胡居世一直在一旁看著。
昨日離去前他已經得到指點,雖然不知自己夫人為何前後判若兩人,但知曉是司馬問之出手了。他樂享其成,並沒有追問。
“道長,胡某有一事相求,不知能否?”沒過多久,一番客套後幾人落座,剛剛坐下,胡居世開口請求。
“什麽事?”司馬問之迴應。
“犬子與道長很有緣分,道長能否為他定下名字?”胡居世說出請求的事情。
“沒有什麽不可。”司馬問之欣然應下。
此事常見。
俗世中多有人誕下子嗣後,向他人求取姓字。請求的人大多是當地名仕,也有道人和僧人。
剛剛應下,胡居世立即命仆從取來筆墨,司馬問之取用後開始書寫。
開始寫下的不是姓字,是時辰和五行。鬼君轉世是他親手所為,對這些他很清楚。
“胡家是否行輩字派?”一邊寫著,他一邊詢問。
“犬子一輩,尾字為陵。”胡居世聽後告知。
數息過後,推演五行結束,司馬問之停下手中動作。
胡薛氏見狀,先於自己夫君開口詢問。
“平陵,薛平陵。”司馬問之收起筆墨後,平靜說道。
“道長,犬子姓胡…”胡居世聽後有些窘迫,連忙提醒。
司馬問之聽後更加窘迫。
辰時剛過半程,司馬問之借口急於迴縣衙,開口辭行。胡居世似乎還有事請求,聽後百般挽留。
司馬問之沒有理會,匆忙離去。
雖然匆忙,走之前有一事沒有忘記交待。在他走後胡府須緊閉府門,不過最多三日,他就會迴返。
胡居世聽後鬆了口氣,不再堅持。
迴到居所後,司馬問之叫上琅琊,想要快速離開。
與半個時辰之前比,屋內多了一個食盒,打開後裏麵都是肉食,應是胡居世有心備下。隻是他不在屋中,琅琊一口未動。
胡府門外仍在施舍粥食,但是與前幾日人頭攢動的情景相比,此時門前空地上的百姓少了許多。
另外,眾人用完粥食以後,都會腳步匆匆向著遠處離去。不像之前那樣,還會在原地滯留。
辰時未過,司馬問之迴到府衙門口。有相熟的差人見他迴返,主動上前招唿。
“道長去了何處?”招唿過後,那人開口問道。
“到處走走。”司馬問之漫不經心地迴應。隨後跨過府門,向裏走去。
“縣令大人已尋過道長多次,他出門前曾有交代,若是道長迴返,先莫急著再次離去,要耐心等他迴來。”差人見狀,緊走幾步跟了進去,一邊走一邊提醒。
“知曉了。”司馬問之甩手迴應,沒有迴頭。
推門進屋,一切如同前日夜間走時那樣,沒有外人踏入。他將被褥移開,把下麵的物品取出。
之所以要匆忙迴返,不是要避過搞錯嬰孩姓氏的尷尬。
胡居世平日為人雖然謙和,但麵對子嗣會有災禍一事的時候多有狠厲,有了殺人滅口的心思。他匆匆迴返,是想要快些找到破解方法。
若隻是搜取魂魄,上清宗中有攝魂術法。但是將魂魄攝走以後不作迴填,受難之人多半會亡故瘋癲。
不過上清真經與大洞真經中包攬繁多,說不定會有適宜方法。從床下將經書取出後,司馬問之開始細細尋找,希冀能有收獲。
但是直至天色將暗,沒有實質進展。
不是沒有方法,是對修為有限製。
抹除他人腦中某處記憶,至少要有神人後期修為。若要求穩,至少要到鬼仙境。
一番努力,收獲不多。頭暈腦脹,渾渾噩噩。
司馬問之收起真經,起身向屋外走去,想要舒展筋骨。還沒有動幾下,一個模糊身影向他走來。走到距離數十步時,他認出來人。
“徐大人去做了什麽事,怎麽這副模樣?”等來人走到近前,看到他周身汙泥,司馬問之開口詢問。
“多賴道長,多賴道長。”
方於縣令沒有理會問話,一躬到底後連連開口道謝。道謝過後,說出道謝的緣由。
自昨日白日起,方於縣內已經黑化數月的泥土快速恢複,直至災荒之前模樣。
熬人困境,一朝解除。
方於縣令大喜過望,知曉司馬問之沒有食言。趁著春耕還沒有過去,連忙遣人幫著縣中農戶複耕。
“這樣很好。”司馬問之聽後,沒有覺得意外,平靜迴應。
“隻是,縣中困境僅僅除去一半,還餘五成沒有出路。”方於縣令話鋒轉換,麵露難色。
“是什麽難處?”司馬問之反問。
“農人難為無種之耕,這兩日田地雖被翻過,卻無籽種埋下。”方於縣令說出實情。
“進入方於境時,我曾看到有的田地中埋下了籽種,是否還可再用?”沉默一會兒後,司馬問之想起一事開口詢問。
方於縣令聽後搖頭。
“我可以去試一試,去求胡居世借給農戶種糧。隻是在此以前,徐大人要多受些累,遣人將之前籽種取出。”司馬問之見狀開口寬慰。
“多賴道長。”方於縣令再次躬身到底。抬起頭的時候臉上現出疑惑,緊接著將心中疑惑講出。
“之前的種糧雖已無用,但是封入田裏還可作為土肥,為什麽要取出?”
“大人說什麽?”司馬問之聽後,眼中現出精光。
“之前籽種可做土肥,無需取出。”
方於縣令更加迷惑,但是他知曉自己方才說的話可能觸及緊要地方,連忙再說一次。
“無需取出,無需取出。”司馬問之聽後喃喃自語。隨後長籲一口氣,像是明白了某事。
“多賴大人提醒。”明了以後,他躬身反敬迴去。
一直以來,他尋求的是抹除那些仆從腦中記憶。徐縣令的話將他點醒,除了抹除外,還可封印。
“胡薛氏見過道長,多謝救命恩情。”剛剛踏入屋內,胡府夫人即刻上前萬福行禮。
之前司馬問之雖然已經在胡府待了多日,但是除了昨夜以外,他還沒有見過胡薛氏,聽到招唿後才知曉她的姓氏是薛。同時他也明白過來,鬼君轉生為什麽會此人為生母。
地府之中,多重血緣。
與阿父相比,阿母和子嗣之間更為親近。鬼君原本也是薛氏,與胡薛氏相同。
胡薛氏與司馬問之言語往來的時候,胡居世一直在一旁看著。
昨日離去前他已經得到指點,雖然不知自己夫人為何前後判若兩人,但知曉是司馬問之出手了。他樂享其成,並沒有追問。
“道長,胡某有一事相求,不知能否?”沒過多久,一番客套後幾人落座,剛剛坐下,胡居世開口請求。
“什麽事?”司馬問之迴應。
“犬子與道長很有緣分,道長能否為他定下名字?”胡居世說出請求的事情。
“沒有什麽不可。”司馬問之欣然應下。
此事常見。
俗世中多有人誕下子嗣後,向他人求取姓字。請求的人大多是當地名仕,也有道人和僧人。
剛剛應下,胡居世立即命仆從取來筆墨,司馬問之取用後開始書寫。
開始寫下的不是姓字,是時辰和五行。鬼君轉世是他親手所為,對這些他很清楚。
“胡家是否行輩字派?”一邊寫著,他一邊詢問。
“犬子一輩,尾字為陵。”胡居世聽後告知。
數息過後,推演五行結束,司馬問之停下手中動作。
胡薛氏見狀,先於自己夫君開口詢問。
“平陵,薛平陵。”司馬問之收起筆墨後,平靜說道。
“道長,犬子姓胡…”胡居世聽後有些窘迫,連忙提醒。
司馬問之聽後更加窘迫。
辰時剛過半程,司馬問之借口急於迴縣衙,開口辭行。胡居世似乎還有事請求,聽後百般挽留。
司馬問之沒有理會,匆忙離去。
雖然匆忙,走之前有一事沒有忘記交待。在他走後胡府須緊閉府門,不過最多三日,他就會迴返。
胡居世聽後鬆了口氣,不再堅持。
迴到居所後,司馬問之叫上琅琊,想要快速離開。
與半個時辰之前比,屋內多了一個食盒,打開後裏麵都是肉食,應是胡居世有心備下。隻是他不在屋中,琅琊一口未動。
胡府門外仍在施舍粥食,但是與前幾日人頭攢動的情景相比,此時門前空地上的百姓少了許多。
另外,眾人用完粥食以後,都會腳步匆匆向著遠處離去。不像之前那樣,還會在原地滯留。
辰時未過,司馬問之迴到府衙門口。有相熟的差人見他迴返,主動上前招唿。
“道長去了何處?”招唿過後,那人開口問道。
“到處走走。”司馬問之漫不經心地迴應。隨後跨過府門,向裏走去。
“縣令大人已尋過道長多次,他出門前曾有交代,若是道長迴返,先莫急著再次離去,要耐心等他迴來。”差人見狀,緊走幾步跟了進去,一邊走一邊提醒。
“知曉了。”司馬問之甩手迴應,沒有迴頭。
推門進屋,一切如同前日夜間走時那樣,沒有外人踏入。他將被褥移開,把下麵的物品取出。
之所以要匆忙迴返,不是要避過搞錯嬰孩姓氏的尷尬。
胡居世平日為人雖然謙和,但麵對子嗣會有災禍一事的時候多有狠厲,有了殺人滅口的心思。他匆匆迴返,是想要快些找到破解方法。
若隻是搜取魂魄,上清宗中有攝魂術法。但是將魂魄攝走以後不作迴填,受難之人多半會亡故瘋癲。
不過上清真經與大洞真經中包攬繁多,說不定會有適宜方法。從床下將經書取出後,司馬問之開始細細尋找,希冀能有收獲。
但是直至天色將暗,沒有實質進展。
不是沒有方法,是對修為有限製。
抹除他人腦中某處記憶,至少要有神人後期修為。若要求穩,至少要到鬼仙境。
一番努力,收獲不多。頭暈腦脹,渾渾噩噩。
司馬問之收起真經,起身向屋外走去,想要舒展筋骨。還沒有動幾下,一個模糊身影向他走來。走到距離數十步時,他認出來人。
“徐大人去做了什麽事,怎麽這副模樣?”等來人走到近前,看到他周身汙泥,司馬問之開口詢問。
“多賴道長,多賴道長。”
方於縣令沒有理會問話,一躬到底後連連開口道謝。道謝過後,說出道謝的緣由。
自昨日白日起,方於縣內已經黑化數月的泥土快速恢複,直至災荒之前模樣。
熬人困境,一朝解除。
方於縣令大喜過望,知曉司馬問之沒有食言。趁著春耕還沒有過去,連忙遣人幫著縣中農戶複耕。
“這樣很好。”司馬問之聽後,沒有覺得意外,平靜迴應。
“隻是,縣中困境僅僅除去一半,還餘五成沒有出路。”方於縣令話鋒轉換,麵露難色。
“是什麽難處?”司馬問之反問。
“農人難為無種之耕,這兩日田地雖被翻過,卻無籽種埋下。”方於縣令說出實情。
“進入方於境時,我曾看到有的田地中埋下了籽種,是否還可再用?”沉默一會兒後,司馬問之想起一事開口詢問。
方於縣令聽後搖頭。
“我可以去試一試,去求胡居世借給農戶種糧。隻是在此以前,徐大人要多受些累,遣人將之前籽種取出。”司馬問之見狀開口寬慰。
“多賴道長。”方於縣令再次躬身到底。抬起頭的時候臉上現出疑惑,緊接著將心中疑惑講出。
“之前的種糧雖已無用,但是封入田裏還可作為土肥,為什麽要取出?”
“大人說什麽?”司馬問之聽後,眼中現出精光。
“之前籽種可做土肥,無需取出。”
方於縣令更加迷惑,但是他知曉自己方才說的話可能觸及緊要地方,連忙再說一次。
“無需取出,無需取出。”司馬問之聽後喃喃自語。隨後長籲一口氣,像是明白了某事。
“多賴大人提醒。”明了以後,他躬身反敬迴去。
一直以來,他尋求的是抹除那些仆從腦中記憶。徐縣令的話將他點醒,除了抹除外,還可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