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抵達高山之城商彌,原本以為會有一場惡戰,沒想到近三千吐蕃軍又撤退了。


    副將荔非雷著實不解,對席萬裏道:“吐蕃費心費力奪取朅師國,在這裏經營了好幾年,居然就這樣放棄跑掉了,這未免太兒戲了吧!”


    席萬裏沉思片刻道:“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吐蕃想在大勃律和我們決戰。”


    荔非雷一驚,“將軍的意思是說,大勃律的軍隊會有不少?”


    席萬裏點點頭,“應該不少,加上朅師國的軍隊就可以和我們抗衡了,所以朅師國的駐軍才會撤退,一旦我們被擊敗,朅師國一樣能重新奪迴來,對吐蕃來說暫時放棄也無所謂。”


    荔非雷想了想又道:“那朅師國的國王怎麽辦?”


    “暫時廢除,也不用殺他,再殺他沒有意義,留一千軍隊守朅師國,輜重也留下,我們大軍輕裝前行,繼續向西!”


    朅師國的國王是兄弟四人中的老四,三個兄長不是被吐蕃殺了,就是被唐軍殺了,國王得知唐軍占領了朅師國,嚇得半死,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不料這次唐軍不殺他了,隻是暫時讓他閑居,等唐軍擊敗吐蕃,再重新讓他當國王。


    這讓國王感動不已,他們哪裏是親唐親吐蕃,都是沒有辦法,誰獲勝就隻能依附誰。


    唐軍留了一千士兵駐守朅師國,兩萬頭駱駝也留下,隨即帶著二十天的幹糧向大勃律殺去。


    前往大勃律,要沿著婆娑水河穀石壁上的商道一路西行,到婆娑水和信度河交界處,這裏就是小勃律了,不過他們不去小勃律,也不了峽穀。


    盡管兩側都是茫茫的雪山,而他們在河穀內而行,海拔並不高,也就兩千米左右。


    軍隊繼續沿著信度河而行,信度河就是今天的印度河,巴基斯坦的母親河,發源於青藏高原西部,它的上遊我們叫獅泉河,目前唐軍走的就是獅泉河。


    大勃律就在今天的班公湖附近,作為小國,大勃律實際上已經被滅亡了,但它的國民還在,零零星星分布在遼闊的高原上。


    大勃律王城一帶海拔較低,土地肥沃,能種小麥,當年被李鄴一把火燒成了白地,但很快,大勃律的百姓又迴來了,這塊占地數千頃的肥沃土地他們舍不得。


    大勃律安寧了整整七年,五年前,一萬吐蕃軍再度占領了大勃律,他們修建了一座城池,又占據了七成的肥沃土地,開始在這裏經營。


    去年,吐蕃開始西擴了,占領了朅師國,利用宗教和佛教聖地烏仗那搞好了關係,又派人聯係拔汗那。


    他們沒有驚動唐朝,以為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占領吐火羅,但他們忽略了商人,商人把他們的意圖告訴了唐軍,戰爭終於來臨。


    遠處數十裏外是一座極為雄偉的大山,夕陽照著大山上,金光閃閃,格外壯觀,大山下就是大勃律的核心地區了。


    席萬裏默默望著金山,他雄心萬丈,今天他要在金山下矗立自己的豐碑。


    當年他的父親,安西名將席元慶在遠征小勃律,翻越雪山時被凍傷,傷了肺脈,從此就和一個廢人差不多了,最後鬱鬱而終。


    今天他要完成父親的遺誌,徹底毀滅吐蕃西擴的夢想。


    這時,荔非雷帶著一名斥候奔來道:“啟稟將軍,斥候發現敵情!”


    “講!”


    斥候上前行禮行禮,“我們發現前方三十裏外的樹林內有異常,周圍有敵軍巡哨,無法靠近,我們初步判斷有埋伏!”


    席萬裏點點頭,“繼續去探!”


    斥候走了,荔非雷笑道:“敵軍必然是衝擊我們隊伍最薄弱的中間部分,不如將計就計!”


    席萬裏微微一笑,“英雄所見略同,我們想到一起去了!”


    吐蕃軍的主帥正是老將馬重英,也就是達紮路恭,之前他就是吐蕃西部經略元帥,因為吐蕃國力無法支持兩線作戰,最後不得不砍掉西部戰略。


    雖然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但吐蕃國力並沒有起來,反而日漸衰落,這一方麵和吐蕃在南詔的失利有關,同時也因為唐朝切斷和吐蕃的一切貿易,對吐蕃影響巨大。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吐蕃內耗。


    迫於困境,吐蕃朝廷急於打破唐軍的封鎖,便將目光投向了西麵。


    馬重英再次上任,出任西部經略使,負責打通並開拓吐火羅一線。


    此時,馬重英率領的一萬騎兵藏身在一片廣袤的樹林內,他在朅師國部署了三千人,在大勃律部署了七千人。


    馬重英已經老了,不複當年之勇,他沒有把禦敵放在朅師國,而放在大勃律,說明他已經沒有置死地而後生的勇氣,一心隻想著退路。


    而且伏擊唐軍也沒有一點新意,他不想一想,一旦伏擊失敗,他們就很難有機會翻身了。


    為了防止被唐軍各個擊破,他給駐紮朅師國的大將下了嚴令,一旦唐軍主力殺來,立刻放棄朅師國退迴大勃律,集中兵力和唐軍決戰。


    唐軍隊伍似乎沒有發現他們的存在,繼續向大勃律都城方向行軍而來,一萬多軍隊拉了三裏長。


    但唐軍並不是走樹林前麵這條路,而是走樹林稍微偏北一點的另外一條路,距離樹林約一裏左右。


    但這條北一點的路是一條橫臥的‘s’型曲線,越來越向吐蕃軍的樹林靠攏,從最初的相距三裏已經漸漸縮短到相距一裏,然後道路又偏向北麵。


    一輪皎潔的月亮升起來了,明亮的月光下,馬重英的目光陰冷,閃爍著殺機,他已經看到了,在遠處迅速移動的一條黑線。


    前麵是主力軍,後麵是輜重隊伍,兵力也比較多,但中間腰部比較薄弱。


    馬重英很清楚狼的弱點在腰部,軍隊也一樣,把行軍中的軍隊截為兩段,使他們首尾難顧,必然大亂。


    馬重英緩緩拔出戰刀,又抬頭看了一眼明亮的彎月,眼睛眯了起來,在月光下作戰,這是他最喜歡的一種戰鬥方式,可唐軍就未必喜歡了,他嘴角露出一絲殘酷的笑意,戰刀在月光下劃出一道弧線,直劈向前方。


    “殺!”


    “嗚——嗚——”


    號角嗚咽吹響,低沉的號角聲響徹原野,一萬騎兵發動了,在樹林中疾速奔跑,儼如野獸群奔跑,將胸中蓄積已久的殺氣宣泄出來。


    萬馬奔騰,鋪天蓋地,沉重的馬蹄聲儼如平地上打響的悶雷,使大地顫抖,唿嘯著向唐軍席卷而去。


    唐軍在號角聲響起時發現了伏兵,隊伍頓時一陣大亂,他們現在是行軍隊伍,拉長有三裏左右,要迅速組成作戰陣型並不容易。


    這時唐軍也吹響了連續號角聲,這是前後集團騎兵集結的號令,中間的三千騎兵眼看著一裏外的吐蕃軍洶湧殺來,越來越近。


    他們忽然丟下上千樣物品便倉皇北逃,馬重英忽然感覺不對勁,唐軍配合得太有章法了,前後軍隊集結,中間士兵北逃。


    馬重英忽然明白了,這是對方準備前後夾擊自己。


    他大喊道:“停止追擊,撤軍!撤軍!”


    “嗚——”


    吐蕃軍停止追趕的號角聲吹響,前麵的吐蕃軍紛紛停下。


    就在這時,吐蕃軍腳下猛烈的爆炸了,不止一個,上千支手雷同時爆炸,成千上萬顆淬了劇毒的鐵丸四下飛濺。


    一批批戰馬在嘶鳴的倒地,北方的數千吐蕃軍亂成一團。


    前後唐軍各有六千騎兵,由席萬裏和荔非雷統領,他們迅速集中了陣型,席萬裏下達了反殺令,前後兩支唐軍騎兵同時向吐蕃軍殺去。


    之前假裝倉惶逃走的三千騎兵也在大將衛真的率領下調頭殺迴來了。


    前後兩支唐軍騎兵越奔越近,終於和馬重英的七千主力騎兵轟然相撞,另外還有三千騎兵在混亂中,傷亡慘重,沒有能集結起來,被反殺迴來的三千唐軍騎兵衝得七零八落。


    七千吐蕃騎兵就仿佛河流中的一塊大石,他們集結成一團,拚命抵擋兩倍於己的唐軍衝擊,正是他們的集結一團給了唐軍另一個計劃,三千唐軍騎兵繞過敵軍轉圈奔跑,不斷向將威力強大的箭雷射進吐蕃騎兵群的中央部分。


    馬重英焦頭爛額,他心中有一種極為不妙的感覺,恐怕今天這一戰又要慘敗了,自己迴去怎麽向讚普交代?


    就在這時,一支嗤嗤冒煙的箭雷落在他的馬鞍前,不等馬重英反應過來,箭雷驟然間爆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藏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月並收藏藏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