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等到第二天的時候,隨著海麵上天亮後,雙方的戰艦陸續暴露,繼而又是發生了一係列的交戰。


    等到下午時分,大恆帝國海軍第四機動艦隊抵達戰場並投入戰鬥。


    夜間,克魯爾王國海軍的第九特遣艦隊也順利抵達。


    雙方艦隊都是增加了數十艘戰艦,不單單補充了之前的損失,還讓艦隊規模更加龐大。


    隨後雙方的數百艘戰艦,圍繞著安多利亞群島的龐大海域裏反複廝殺。


    其規模比雙方剛接觸的時候還要更大!


    到第四天的時候,克魯爾王國海軍已經在這一海域累計投入了十六艘戰列艦、九艘戰列巡洋艦、十三艘舊式戰列艦和裝巡,此外還有上百艘的巡洋艦和驅逐艦。


    包含已經損失的戰艦在內,累計投入的戰艦總噸位超過了一百萬噸。


    大恆帝國海軍也是不甘示弱,集中了兩個機動艦隊和一個緊急抽調的快速增援艦隊,累計投入了二十二艘戰列艦、八艘戰列巡洋艦、八艘重型巡洋艦、上百艘的巡洋艦和驅逐艦,此外運輸編隊裏還有十來艘舊式戰列艦和裝巡等艦作為護航船隻。


    總噸位同樣超過百萬噸不說,而且還超過了克魯爾王國海軍投入兵力。


    兩支規模龐大,總噸位超過了兩百多萬噸的艦隊在這一片海域裏進行廝殺,而隨著投入的兵力逐漸增加,這一場海戰的重要性已經不僅僅是安多利亞群島基地那麽簡單了,而是直接關乎了雙方海軍主力存亡,國運存亡的大戰了。


    \b隻是隨著戰艦的增加,雙方將領的選擇也就越來越趨向於保守,因此看似戰艦增多了,但實際上大規模戰鬥卻是沒有爆發。


    後續幾天裏的戰鬥規模,都還不如交戰第一次的規模大呢。


    但是大規模對決雖然沒有發生了,但是中小規模的戰鬥卻是頻繁爆發,甚至可以說每時每刻都在爆發。


    大到戰列艦,小到驅逐艦都有。


    京州方麵,基本上隔一段時間就會接到某戰艦沉沒,重創的消息。


    這讓海軍的高級將領們痛心無比,這損失的可不僅僅是戰艦啊,還有大量的海軍官兵啊。


    海軍這些年,為了培養大量的合格海軍官兵,花費的代價可是巨大的,每一個海軍將士都是寶貴的,但是今天這一場大戰,損失起來那都是數百上千的損失。


    哪怕是沒有戰艦戰沉,但是在猛烈的火炮下依舊會有大量海軍官兵死傷。


    不過這種高強度的頻繁戰鬥也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的。


    因為雙方艦隊裏所攜帶的染料、彈藥等物資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說毫無限製的持續下去。


    等到第五天的時候,實際上雙方就已經陸續選擇了撤退。


    就在這一天裏,大恆帝國海軍趁著對方有所鬆懈,直接組織了一次夜間突防行動,成功的護送了大約半數的運輸艦抵達安多利亞島並登陸。


    等到天亮後,也就是交戰後第六天,大恆帝國海軍主力艦隊也是開始分批撤退,雙方開始脫離實際接觸。


    由此,持續了足足六天時間安多利亞大海戰落下帷幕。


    這一場海戰裏,雙方累計投入了超過兩百五十萬噸的戰艦,總數六十多艘戰列艦、戰列巡洋艦、重型巡洋艦;另外還有二十多艘舊式戰列艦、裝巡;兩百多艘的輕巡以及驅逐艦。


    大恆帝國方麵損失了四艘戰列艦、兩艘戰列巡洋艦、兩艘重型巡洋艦一共八艘主力艦,輕型編隊損失了十三艘戰艦。


    舊式戰艦因為沒怎麽參戰,所以保存的比較完好。


    克魯爾王國方麵,損失了六艘戰列艦、三艘戰列巡洋艦、六艘舊式戰列艦、裝巡,輕型編隊損失十五艘。


    總體來看,其實雙方的損失都差不多,尤其是放在雙方的龐大艦隊規模來看,一艘兩艘的損失差距並不算什麽。


    而從戰術來看,勉強可以算是大恆帝國海軍獲勝了,因為大恆帝國在最後關頭,好說好歹掩護了一批運輸艦登陸安多利亞島,成功送上去了三千多名陸戰隊士兵以及大批武器彈藥、機械設備等。


    諷刺的是,送上去島的士兵,還沒海軍直接戰死的多!


    大恆海軍在這一戰裏,戰死的將士達到了八千多人,受傷著達到一萬多人。


    就這,還因為是雙方打的雖然激烈,但是也沒有阻攔對方派遣掛白旗的輕型船隻救援雙方落水人員,並在戰後還進行了交換,要不然落水而死的人肯定會更多。


    \b如此龐大規模的安多利亞海戰結束後,大恆帝國和克魯爾王國卻是依舊沒有進行宣戰,都隻是單純在外交上進行指責,斷絕公開的外交關係之類的。


    理由很簡單,雙方都沒有足夠的把握能夠擊敗對方!


    這一旦打起來,那基本上就是對誰都沒有好處的消耗戰,誰也贏不了。


    而且最讓人惡心的是,哪怕是任何一方獲得了一定的戰爭優勢,但是基本也別指望能夠在軍事上徹底擊敗對方。


    因為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真正的跨越大幾千公裏的海上旅途,派遣幾百萬大軍去登陸一個強大的工業國家。


    這基本是自殺的行為!


    而不派遣幾百萬陸軍登陸上去,那麽也就別指望能夠徹底擊敗對方。


    人家哪怕是海戰失敗了,但是大不了退守本土,死撐幾年後又能爆出幾十條戰列艦來……


    怎麽說呢,宣戰容易,但是想要停戰就難了。


    哪怕是一方占據了上風,但是想要結束戰爭也是千難萬難。


    所以哪怕是大規模海戰都打了,但是雙方都沒有宣戰!


    為此,大恆帝國的官方宣傳機構,用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詞匯:局部衝突。


    當年和伽菲亞帝國的戰爭裏,大恆人還用‘局部戰爭’這個詞匯,以控製戰爭規模的一樣。


    但是這一次大恆帝國的官方機構,連戰爭這個詞都不用了,隻是用了局部衝突這個詞。


    對內宣傳上,隻是輕描淡寫的說帝國海軍和克魯爾王國近日在安多利亞群島海域上爆發了一次局部衝突,帝國海軍英勇無畏,堅決捍衛了帝國利益,克魯爾人狼狽退走雲雲!


    總之意思就是,前幾天爆發了一次武裝衝突,我們打贏了,狠狠的抽了克魯人一個大嘴巴子,接下來大家該幹嘛幹嘛……


    對麵的克魯爾王國方麵基本上也是很有默契,他們也是選擇了盡量淡化影響。


    這年頭信息傳遞也就這樣,兩國官方都選擇了秘而不宣,淡化影響,以至於兩國很多人其實都不知道,兩國之間已經打了一場藍星有史以來規模最為龐大,最為慘烈的海戰。


    其他幾個國家一看,一個個都是被世界老大和世界老二的無恥給膈應到了……


    尼瑪,參戰戰艦總噸位超過兩百五十萬噸的海戰都打了,兩國損失的主力艦加起來都二十幾艘了,你給我說這是武裝衝突?


    按照你們這麽說,藍星人類曆史上過去的所有海戰,那全都是小屁孩過家家了……


    不過,這隻是表麵而已!


    實際上,從安多利亞海戰爆發後,兩國之間其實就已經進入了實際性的戰爭狀態,隻不過是還沒正式宣戰而已!


    和當年大恆帝國和伽菲亞帝國之間的局部戰爭,並很長一段時間裏是‘宣而不戰’不同。


    這一次大恆帝國和克魯爾王國之間的戰爭,是處於‘戰而不宣’的狀態!


    至少,現在的時候是如此!


    而什麽時候才會全麵宣戰,要麽是消息大規模泄露引起輿論巨大的反響,要麽是其中一方自認為直接已經做好了全麵戰爭的準備!


    而大恆帝國這邊,製定的時間表是乾聖二十六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當家不好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天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天下雨並收藏大當家不好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