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兒終於放心了,因為何未染說,絕不會跟著那個小不點走。雖然她和小縣主地位身份相差懸殊,但是在與何未染的關係上,顯然是自己更勝一籌。不過也是,那樣的小孩子,動不動要這要那,一點也不成熟,要不是親生的,誰會喜歡呀?李苦兒心裏飄飄然,卻沒想過自己好歹是十五歲的姑娘了,與一個九歲毛孩子比成熟,也挺沒臉沒皮的。


    天還沒黑下來,大夥兒吃完晚飯,阿彩就召集起人來了。所有丫鬟都要去庭院裏,順帶搬上那兩筐茄子。小曲早跑了,晚飯都不吃,直接迴家等方翰采送上門。幸好阿彩下午來通知這事兒的時候她和李苦兒是在灶房裏幫忙,隻說沒聽見先迴家了,也過得去。


    王府上下丫鬟好幾十個,在庭院的草坪上席地而坐,一人身邊插一根細竹竿,縣主擺個小椅子,坐在眾人中間,像個小大人,麵前一大摞茄子,堆成了小山丘,旁邊還有五個籃子,盛滿了香燭和棉線。王妃們、郡主和世子妃,五人坐在湖心涼亭裏閑話家常,不時看縣主這邊一眼,然後搖頭笑笑繼續聊天。


    “聽說你們這裏的人都不知道落蘇燈。”小縣主看大家一眼,得意洋洋的:“你們先看我做一個,然後自己做,誰做得好看,我就請我外祖父打賞誰。”


    這話一出,大家都交頭接耳起來,多是說著“看來留這一晚也算不得壞事”,“不知誰能撞了頭彩”這般的話。李苦兒想起何未染所說有關落蘇燈的描述,不過是在茄子上插香罷了,想想也怪肉麻的,還怎麽評出個好看來?她對那所謂的頭彩不感興趣,其實也根本不想出這風頭。


    “先呢,找一個好看的茄子。”小縣主在茄子堆裏翻呀翻,挖出一個圓滾滾兩個包子拚起來一樣大的茄子,柄上係根棉線,另一頭係在細竹竿的一段,然後抓了一把線香,每一根都對半這段,均勻的插在茄子上,密密麻麻的,就像一個縮成一團的刺蝟。


    “就是這個樣子,一會兒等天黑透了,就把香都點起來,可好看了。對了,你們可不許做和我一樣的。”小縣主喜滋滋地看著自己的落蘇燈,誌得意滿。


    丫鬟們看小縣主做這一個,私底下笑說這東西可比紙燈籠容易多了,明擺著哄小孩的玩意兒。


    “好了,你們來取茄子吧。”小縣主起身,緊接著就有個陌生丫鬟講小椅子擺在一邊請她坐,看樣子,這陌生丫鬟是小縣主從京城帶來的,總是一臉驕傲瞧不起鄉下人的表情。


    眾人見縣主都挪步了,便上前蹲在茄子堆邊挑挑揀揀。李苦兒並不那麽熱衷,湊上去等大家都選得差不多了,才開始挑。形狀圓潤的基本被挑走了,剩下的都是細細彎彎或者奇形怪狀的。李苦兒勉強選出個大個兒的長條狀茄子,略微有些彎,卻也比那些彎得都卷起來的好。


    “哎?那個人,你插兩根香就完事了,敷衍我是吧?”小縣主有模有樣坐在旁邊觀察每個丫鬟做落蘇燈的模樣,一有不滿意地就大聲“指正”,竟似學堂先生的架子:“一會兒誰還敢隨便做做,我就叫外祖父罰你們!就罰……罰你們三天沒飯吃。”


    大夥兒都一臉驚惶的模樣,李苦兒卻想:“不吃就不吃,我迴家自己做。”可再一想,迴家吃飯就見不到何未染了,還是用點兒功吧,反正也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況且,就這麽點小事還要鬧到老王爺那裏去,實在得不償失。


    所有人都埋頭做起來了,李苦兒也跟著將茄子一頭綁好,構思著怎麽插香會好看又不顯得簡單敷衍。她決定先看看別人……阿釧的十分簡單,隻在一個圓茄子的腰上插了一圈線香,提起來看,像兩個並在一起的大鈸。阿繚拿了一個長長的的胖茄子,線香就像街上賣的糖葫蘆一般密密實實地插在茄子上。阿初的茄子與阿繚是差不多的個頭,螺旋形的線香排了好幾圈兒。還有阿竹,她更有趣,拿了個小刀子雕著花兒呢。


    “阿竹,你在幹嘛呀?”李苦兒問她。


    阿竹嘿嘿一笑,說:“我要做個孔雀,現在在雕孔雀的眼睛呢。”


    李苦兒左瞧右瞧,還真挺像,屁股上再插幾排香,就是尾巴毛了。哎呀,這是奔著第一去的啊……


    李苦兒再將注意力放迴自己的茄子上,擺弄來擺弄去,怎麽整呢?


    “那個誰怎麽還沒動手呀,你最慢了。”小縣主突然開口,李苦兒一抬頭,小祖宗正一臉不快地看著她呢。


    “馬上……馬上……”李苦兒結結巴巴答應,暗想這小孩兒挺厲害,急急忙忙插了一縱排,排出個葫蘆的弧度,然後在另一邊也照這模樣插了一排,就這麽招吧。


    待所有人的落蘇燈都做好了,天也黑得差不多了,小縣主又發我:“你們在我麵前站成一排,把香都點起來,我一個一個給你們評,看看誰的最好看。”


    還真當迴事兒了呢。李苦兒拿著蠟燭去別人那兒借了火,把自己的落蘇燈點上。線香的古樸味道飄散開來,陸陸續續的,所有人手裏的落蘇燈都亮了起來,星星點點,熠熠閃光,意外的迷人。


    小縣主手裏的茄子燈也點好了,圓圓的小小的,火星子密布且均勻,格外精致。晃蕩起來,點點火光立即連成一片,更是閃亮奪目。


    她拿著自己的燈,從隊伍的這一頭走到那一頭,不時問兩句。到李苦兒這兒的時候,問:“你這是擺的什麽形狀呀?”


    李苦兒看看燈,再瞧著小縣主,道:“葫蘆。”


    小縣主點點頭,說:“其實在嫩葫蘆上插香,做個葫蘆燈,也應該蠻好玩的。”然後就看下一個去了。


    李苦兒在心裏哭倒,所以說給茄子造出個葫蘆的形狀隻是給小縣主提了個醒兒意思是葫蘆燈也不錯,其本身根本無所謂美觀與否麽?她雖然不指望得個最美,但是連個小孩子都征服不了的作品實在也稱不上作品了吧。


    最終,捕獲了小縣主那顆幼小的“芳心”的落蘇燈,果真是阿竹的孔雀。單憑那份用心,也確實贏得理所應當。李苦兒晃晃手裏的葫蘆燈,雖然單薄簡陋了些,但也挺不錯的嘛。


    做好了燈,評出了第一,天徹底黑了,王妃一行也起身了。她們招了下人來,備好香燭,要在整個府裏插上線香。李苦兒再次哭倒,明天這院子得打掃一天了。


    李苦兒決定還是逃迴家去,畢竟每看她們往土裏插一根香,就覺得是被紮了一記心窩子,鬱悶哪。她去找何未染,與她道別,手裏的落蘇燈才燒了一點點,她已經想扔掉了。這要是帶迴家去,非給人笑死不可。到了何未染的住處,何未染正一個人在房前的空地上插地頭香,李苦兒奇怪原來連何未染都信這個,何未染見她手裏的落蘇燈,笑道:“這就是苦兒做的燈呀……”竟就沒有後話了。


    沒有誇,李苦兒便知她是誇不出口了,丟了手裏這落蘇燈的想法更是厲害起來,道:“我一會兒出去就拿水澆滅它。”


    何未染神色一頓,勉強收斂了笑,道:“哎呀,為什麽要澆滅呀,挺好看的,一會兒你帶迴家去,掛在房下,落蘇意為落得舒適,又是個葫蘆樣子的,福祿安康之意也在了,多好啊。”


    李苦兒半信半疑:“你看出來我做的是葫蘆造型了?”


    “怎麽看不出來?對了你這就迴家了?”


    李苦兒心情舒坦了些,答道:“嗯,我也要迴去插地頭香呢。”


    “那你可得多插一些,讓院子亮亮的。”


    “地頭香是要越亮越好麽?”


    “自然是的。”何未染見李苦兒似是什麽都不知道,便解釋:“相傳平日裏,地藏王是閉目不開的,隻在七月三十當夜,百姓在地上插滿線香,他才會睜開眼睛看這人間百態。而被他看見的人,便可消災得福,整一年都能平平安安的。”


    李苦兒恍然又長了見識:“那我要再買許多許多香迴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妖靈珍饈誌(gl)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跳跳到山外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跳跳到山外山並收藏妖靈珍饈誌(gl)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