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虛無縹緲神仙境,自在逍遙享清靜。誰人不羨天堂好,你竟敢違天規廢耕作,勾引織女動凡心。】
織女:【那一日漫步碧空遊,彩雲深處遇牽牛。是我約他人間去……求王母你把貶他的玉旨收。】
牽牛:【是我雲端會織女,勸她下凡織綾綢。】
織女:【縱有罪過我擔受……】
牽牛:【莫罰織女罰牽牛!】
………………………………
伶人開唱,或是高昂鏗鏘,或是低婉清幽,秋天一般的黃梅調,講述起那個留傳了一代又一代的愛情神話。它優美動聽,雅俗共賞,上至王爺王妃,下至市井小民,無不為之動容。
李苦兒吃著糕餅看著戲,甜了膩了,方迴過神來覺得口渴。她看看小曲和阿初,端著酒盞啜飲的樣子真是女中豪傑呀……目光在長桌上逡巡啊逡巡,原來是她們麵前忘了放茶壺,別處都是有的,獨獨漏了她們。這會兒才唱到織女空守雲房,還有大半場,嘴裏實在膩得難受,吃瓜雖能解一時之渴,口中卻依舊甜膩,李苦兒又實在不想喝酒,便決定去後廚找壺茶來,就算沒有茶,喝碗水也是好的。
“阿繚,我們去後廚拿壺茶來喝吧……”
阿繚倒沒吃多少糕點,西瓜啃了好幾塊,這會兒一肚子水,一點也不渴。而且相比之下,她更想看戲,機會難得,從前要看花翎班的戲,可是得攢好久的工錢呢。
這邊阿繚正猶豫著,那邊小曲卻湊過來,頗是熱心地說:“走,我陪你去。”
李苦兒感到莫名,總覺得小曲的嘴臉賊賊的。小曲起身,扯著她的袖子催促:“快走啦快走啦。”話是說著,眼睛卻不是看她的,而是往別處瞟。
李苦兒順她目光看去,在幾乎是水廊的盡頭,端正地坐著一個年輕人,看樣子與她們是差不多的年歲,衣著雖不華麗,卻是朗眉星目神采奕奕,一副好相貌。
李苦兒扶額,原來小曲是這打算……
兩人一前一後走過水廊,李苦兒在前,小曲在後,剛走到那青年麵前,果然,小曲停了步子,倒不是與年輕人說話,而是與坐他身邊的女人聊起來了。這女人,大家都叫她方三姑,是往常給三位王妃送香的,在鼎泰街上有個小香鋪,專賣女子用的小物件,因為為人精明能幹,全府上下隻要是個女的或是有媳婦兒的,她都認得,也都能說上幾句話。就李苦兒所知,小曲臉上抹的那些,還是從她鋪子裏買的。
小曲也是個精明人,一眼便瞧出那年輕人是方三姑帶來的,便從方三姑開始下手,何其自然。
“呀,方三姑啊!”
“哎喲,這不是小曲和苦兒麽?怎麽,這麽早就要走啊?”
“不是,苦兒要去拿茶水,怕生,我陪她到這兒的。”小曲說著瞎話,又轉頭過河拆橋:“苦兒,你去吧,我在這兒等你迴來。”
李苦兒臉上笑著,心裏已經掐了小曲好幾個來迴,哪有這樣的人啊?!
“那……那我先走了,迴見。”
“嗯,快點迴來”小曲特意咬重了那個“快”字,又問方三姑:“你怎麽來了呀?”
“嗬嗬嗬嗬,我今兒來給卿夫人送香粉,她跟我說了這好事兒,就連忙迴娘家把我小弟帶來了。”
“這位是你小弟呀?”
“就是他啦,前些天剛去茅大夫那兒當學徒……”
後麵的話李苦兒也聽不見了,反正小曲是成功地與那年輕人攀上了關係,還叫她晚點再迴來。她沿著湖畔去後廚,一路上掛滿了燈籠,不止是亮得晃眼,也燃得熾熱,尤其是這種天氣,晚風都是熱的。
去後廚會路過戲台,戲台高高的,有她家房子那麽高,李苦兒仰著頭,看織女一邊織雲一邊唱戲,有白色的煙霧在她周圍悠悠飄散,不知是用了什麽機關,當真仿若是在天上一般,虛幻縹緲。透過重重煙霧,這樣的距離,李苦兒才看清伶人的臉,是花翎班的台柱程霞姝,生得那叫一個漂亮,天生主角扮相,又有一副好嗓子,真的是老天爺賞飯吃。李苦兒聽著看著,淒婉的調子,哀傷的神情,竟有些癡了,不經意間邁出一腳,滑了,似是踩著了什麽圓滾滾的東西,險些一個踉蹌摔一跟頭……李苦兒被生生嚇迴了神,這會兒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戲台上,卻也難免將她這個小丫頭納入眼底,她怕醜,最好誰都不要認出鬧了笑話的她,往腳邊瞧了一眼,那兒仰天躺著一隻空空如也卻有三歲小孩兒拳頭大小的田螺殼。
李苦兒看清了罪魁禍首,便慌慌張張地逃走了,先去拿了水再說。她一邊跑著一邊懷疑方才那一幕會被多少人看見,再迴憶起那隻田螺殼,也不知是哪裏來的,按理那地方她下午才掃過,這麽大一個東西躺在路中間,怎麽會沒發現?可若是今天的客人自己帶來,吃完了扔在那裏的,也應該被剪尾過,不可能是那般完完整整的。她又迴頭看了一眼,那田螺殼依舊躺在那裏,螺內泛著淺淺的藍色磷光……等等!發光?!李苦兒揉揉眼睛,那磷光在周圍燈火的照耀下,似乎也不那麽清晰。她不確定,也不想迴去查看,便還是放下了疑慮往後廚去。
後廚裏,葉媽還在留守,她為人尚好,對李苦兒也向來有幾分客氣,不是張媽那樣對府裏做工的姑娘頤氣指使的。說明了來意,葉媽便叫她自己先去灶房倒些涼開水喝,自己則是取茶葉泡茶。
李苦兒咕嚕咕嚕喝了兩杯涼水,口中終於舒坦了,看著灶台上的大鍋,心想要是何未染在就好了,拉她一塊兒去看戲。程霞姝的戲呢,多難得啊。
想到這兒,李苦兒便決定再去一迴何未染的屋子看看,如果她還沒睡下,就一定要將她叫出來。
葉媽泡好了茶,給了李苦兒一個托盤端迴去,省得燙著了。李苦兒寫過葉媽,便端著盤子也往何未染的屋子去。相比淺湖那邊,廂房這片兒就暗多了,隻屋簷下掛了幾盞燈籠,李苦兒沒手提燈籠,是借著那些遠光走的,幸而往日對王府內的路都熟,倒不會走錯道兒。
何未染的屋子亮著蠟燭,昏黃昏黃的。李苦兒過去,將托盤放在廊上,抬手敲了門。
“何姐姐,你在麽?”
屋內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不多時,何未染來開門了。她穿著一身寢服,外頭罩一件外衫,手裏拿了本書卷,應該是在床上看書。李苦兒瞟了一眼她手裏的書,有圖有字,字是看不清了,圖好像是一棵不認得的草。
“我在看《野物誌》呢。怎樣,苦兒你來找我做什麽?”何未染倚著門笑問。
“哦,前院在唱《牛郎織女》呢,是我們鎮上最好的戲班來著,所以我想請何姐姐一起去看。”
“看戲啊……”
李苦兒見何未染似有為難,連忙又道:“如果何姐姐實在乏了不想去也沒關係的,是我來得太晚了嘛。”
“可以啊,我去。”何未染竟然答應了,出乎意料:“你先等我一會兒,我去換身衣裳。”
待得何未染換了衣服出來,兩人便往前院去。再一次到戲台下,第四場《空守雲房》已經唱完了,現在是第五場,《織女隻有牛郎配》。
何未染抬頭看了看台上,對李苦兒道:“果然是個很好的戲班呢,行頭布景都這麽精致。”
李苦兒此時正低頭尋方才害她差點摔跤的田螺殼,打算繞著它走別又滑了,可找來找去,那田螺殼已經不見了,當真奇怪。她想著或許是被誰丟路邊去了,便不再多加猜疑,與何未染一同抬頭,順便迴應兩句。可一抬頭,又發現這場的織女換了角兒,是誰不知道,反正絕不是程霞姝。
李苦兒不懂了,怎麽還臨時換人呢?是不是出來什麽事?正疑惑著,又聽到戲台下的遮幕後頭,傳來刻意壓低卻依舊難掩急切的中年男聲:“哎喲我的祖宗,你這是怎麽了?”
織女:【那一日漫步碧空遊,彩雲深處遇牽牛。是我約他人間去……求王母你把貶他的玉旨收。】
牽牛:【是我雲端會織女,勸她下凡織綾綢。】
織女:【縱有罪過我擔受……】
牽牛:【莫罰織女罰牽牛!】
………………………………
伶人開唱,或是高昂鏗鏘,或是低婉清幽,秋天一般的黃梅調,講述起那個留傳了一代又一代的愛情神話。它優美動聽,雅俗共賞,上至王爺王妃,下至市井小民,無不為之動容。
李苦兒吃著糕餅看著戲,甜了膩了,方迴過神來覺得口渴。她看看小曲和阿初,端著酒盞啜飲的樣子真是女中豪傑呀……目光在長桌上逡巡啊逡巡,原來是她們麵前忘了放茶壺,別處都是有的,獨獨漏了她們。這會兒才唱到織女空守雲房,還有大半場,嘴裏實在膩得難受,吃瓜雖能解一時之渴,口中卻依舊甜膩,李苦兒又實在不想喝酒,便決定去後廚找壺茶來,就算沒有茶,喝碗水也是好的。
“阿繚,我們去後廚拿壺茶來喝吧……”
阿繚倒沒吃多少糕點,西瓜啃了好幾塊,這會兒一肚子水,一點也不渴。而且相比之下,她更想看戲,機會難得,從前要看花翎班的戲,可是得攢好久的工錢呢。
這邊阿繚正猶豫著,那邊小曲卻湊過來,頗是熱心地說:“走,我陪你去。”
李苦兒感到莫名,總覺得小曲的嘴臉賊賊的。小曲起身,扯著她的袖子催促:“快走啦快走啦。”話是說著,眼睛卻不是看她的,而是往別處瞟。
李苦兒順她目光看去,在幾乎是水廊的盡頭,端正地坐著一個年輕人,看樣子與她們是差不多的年歲,衣著雖不華麗,卻是朗眉星目神采奕奕,一副好相貌。
李苦兒扶額,原來小曲是這打算……
兩人一前一後走過水廊,李苦兒在前,小曲在後,剛走到那青年麵前,果然,小曲停了步子,倒不是與年輕人說話,而是與坐他身邊的女人聊起來了。這女人,大家都叫她方三姑,是往常給三位王妃送香的,在鼎泰街上有個小香鋪,專賣女子用的小物件,因為為人精明能幹,全府上下隻要是個女的或是有媳婦兒的,她都認得,也都能說上幾句話。就李苦兒所知,小曲臉上抹的那些,還是從她鋪子裏買的。
小曲也是個精明人,一眼便瞧出那年輕人是方三姑帶來的,便從方三姑開始下手,何其自然。
“呀,方三姑啊!”
“哎喲,這不是小曲和苦兒麽?怎麽,這麽早就要走啊?”
“不是,苦兒要去拿茶水,怕生,我陪她到這兒的。”小曲說著瞎話,又轉頭過河拆橋:“苦兒,你去吧,我在這兒等你迴來。”
李苦兒臉上笑著,心裏已經掐了小曲好幾個來迴,哪有這樣的人啊?!
“那……那我先走了,迴見。”
“嗯,快點迴來”小曲特意咬重了那個“快”字,又問方三姑:“你怎麽來了呀?”
“嗬嗬嗬嗬,我今兒來給卿夫人送香粉,她跟我說了這好事兒,就連忙迴娘家把我小弟帶來了。”
“這位是你小弟呀?”
“就是他啦,前些天剛去茅大夫那兒當學徒……”
後麵的話李苦兒也聽不見了,反正小曲是成功地與那年輕人攀上了關係,還叫她晚點再迴來。她沿著湖畔去後廚,一路上掛滿了燈籠,不止是亮得晃眼,也燃得熾熱,尤其是這種天氣,晚風都是熱的。
去後廚會路過戲台,戲台高高的,有她家房子那麽高,李苦兒仰著頭,看織女一邊織雲一邊唱戲,有白色的煙霧在她周圍悠悠飄散,不知是用了什麽機關,當真仿若是在天上一般,虛幻縹緲。透過重重煙霧,這樣的距離,李苦兒才看清伶人的臉,是花翎班的台柱程霞姝,生得那叫一個漂亮,天生主角扮相,又有一副好嗓子,真的是老天爺賞飯吃。李苦兒聽著看著,淒婉的調子,哀傷的神情,竟有些癡了,不經意間邁出一腳,滑了,似是踩著了什麽圓滾滾的東西,險些一個踉蹌摔一跟頭……李苦兒被生生嚇迴了神,這會兒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戲台上,卻也難免將她這個小丫頭納入眼底,她怕醜,最好誰都不要認出鬧了笑話的她,往腳邊瞧了一眼,那兒仰天躺著一隻空空如也卻有三歲小孩兒拳頭大小的田螺殼。
李苦兒看清了罪魁禍首,便慌慌張張地逃走了,先去拿了水再說。她一邊跑著一邊懷疑方才那一幕會被多少人看見,再迴憶起那隻田螺殼,也不知是哪裏來的,按理那地方她下午才掃過,這麽大一個東西躺在路中間,怎麽會沒發現?可若是今天的客人自己帶來,吃完了扔在那裏的,也應該被剪尾過,不可能是那般完完整整的。她又迴頭看了一眼,那田螺殼依舊躺在那裏,螺內泛著淺淺的藍色磷光……等等!發光?!李苦兒揉揉眼睛,那磷光在周圍燈火的照耀下,似乎也不那麽清晰。她不確定,也不想迴去查看,便還是放下了疑慮往後廚去。
後廚裏,葉媽還在留守,她為人尚好,對李苦兒也向來有幾分客氣,不是張媽那樣對府裏做工的姑娘頤氣指使的。說明了來意,葉媽便叫她自己先去灶房倒些涼開水喝,自己則是取茶葉泡茶。
李苦兒咕嚕咕嚕喝了兩杯涼水,口中終於舒坦了,看著灶台上的大鍋,心想要是何未染在就好了,拉她一塊兒去看戲。程霞姝的戲呢,多難得啊。
想到這兒,李苦兒便決定再去一迴何未染的屋子看看,如果她還沒睡下,就一定要將她叫出來。
葉媽泡好了茶,給了李苦兒一個托盤端迴去,省得燙著了。李苦兒寫過葉媽,便端著盤子也往何未染的屋子去。相比淺湖那邊,廂房這片兒就暗多了,隻屋簷下掛了幾盞燈籠,李苦兒沒手提燈籠,是借著那些遠光走的,幸而往日對王府內的路都熟,倒不會走錯道兒。
何未染的屋子亮著蠟燭,昏黃昏黃的。李苦兒過去,將托盤放在廊上,抬手敲了門。
“何姐姐,你在麽?”
屋內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不多時,何未染來開門了。她穿著一身寢服,外頭罩一件外衫,手裏拿了本書卷,應該是在床上看書。李苦兒瞟了一眼她手裏的書,有圖有字,字是看不清了,圖好像是一棵不認得的草。
“我在看《野物誌》呢。怎樣,苦兒你來找我做什麽?”何未染倚著門笑問。
“哦,前院在唱《牛郎織女》呢,是我們鎮上最好的戲班來著,所以我想請何姐姐一起去看。”
“看戲啊……”
李苦兒見何未染似有為難,連忙又道:“如果何姐姐實在乏了不想去也沒關係的,是我來得太晚了嘛。”
“可以啊,我去。”何未染竟然答應了,出乎意料:“你先等我一會兒,我去換身衣裳。”
待得何未染換了衣服出來,兩人便往前院去。再一次到戲台下,第四場《空守雲房》已經唱完了,現在是第五場,《織女隻有牛郎配》。
何未染抬頭看了看台上,對李苦兒道:“果然是個很好的戲班呢,行頭布景都這麽精致。”
李苦兒此時正低頭尋方才害她差點摔跤的田螺殼,打算繞著它走別又滑了,可找來找去,那田螺殼已經不見了,當真奇怪。她想著或許是被誰丟路邊去了,便不再多加猜疑,與何未染一同抬頭,順便迴應兩句。可一抬頭,又發現這場的織女換了角兒,是誰不知道,反正絕不是程霞姝。
李苦兒不懂了,怎麽還臨時換人呢?是不是出來什麽事?正疑惑著,又聽到戲台下的遮幕後頭,傳來刻意壓低卻依舊難掩急切的中年男聲:“哎喲我的祖宗,你這是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