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南沐東平府,府尹張濟源默默地將一封絕密軍報收起,黯然半晌,招收喚過心腹隨從,“傳騰舉過來吧!”
東平府折衝都尉馬騰舉與府尹張濟源一武一文鎮守東平,兩人也算多年知交,一貫配合頗為默契。
年前,張、馬二人更是為雙方子女定下婚事,準備不日完婚。馬騰舉長子迎娶張濟源次女,兩家喜結秦晉之好,仕途上互為扶持,前程一片光明。
接到府尹召喚,馬騰舉並未立即動身,躊躇片刻,捏碎懷中暗放的蠟丸密信,心中暗歎,終是躲不過這朝堂紛爭啊。
喚過長子馬從煥,“為父此去,東平或有事端爆發,你可持為父虎符控製東平什伍,若為父不測,你絕不可輕舉妄動,隻需牢牢掌控兵權,一切聽憑皇室調遣,切記!”
馬從煥也是少年勇武機智果決,聽得乃父吩咐,盡管心中疑慮卻也沒有多問,隻道,“父親一切小心,隻要兵權在握,從煥相信無人敢動父親分毫!至於其後安排,孩兒必當以國家大義為重,絕不為奸佞所乘!”
馬騰舉聽罷,不再多言,打馬揚鞭率十數騎親衛直奔府尹府。
書房,張濟源待馬騰舉坐定,舉起茶盞小抿一口,略略停頓,抬頭望定馬騰舉,似是心中難決。
“騰舉,你我二人自幼相識,今又共同鎮守這東平府多年,也算相知莫逆,今有一事,騰舉可願於濟源同進退?”
“大人請講!”馬騰舉並未多說,態度恭敬,心下卻暗自提備。
“好,既然如此,我就直說,”張濟源聲音轉肅,“騰舉當知我是中書令田大人門生,今日有此地位也是田家鼎立扶持。”
看到馬騰舉並未接話,張濟源心下一緊,但嘴上猶自不停,“今夜接到田大人火漆傳書,令我等即刻率兵進京勤王,騰舉,你怎麽看?”
馬騰舉頭皮發麻,暗道,終於還是要針鋒相對了,且聽張濟源如何說吧。
“大人,你的意思是?”
“騰舉,事到如今,也不瞞你,我想盡起東平府什伍,兵發華城!”
張濟源說完,再不多言,雙眼死死注視馬騰舉,心道,若是你我二人背道而馳,騰舉可莫怪老兄心狠了。
聽到此話,堂堂從四品東平府折衝都尉刹那一身冷汗,傍晚接到段家蠟丸密令,馬騰舉就知道被卷入詭秘殘酷的朝堂之爭。
近期華城發生的一係列事件,張、馬這樣的一方大員時刻會得到事態變化的情報,隻是所有地方勢力均不約而同選擇緘默,畢竟神仙打架小鬼不敢摻和。
局勢未明之時,誰也不願意當出頭之鳥。
但今夜,一切含糊其辭的推搪手段都不再管用。
圖窮匕見!
罷了,段氏有大恩與我,現在隻能各為其主,濟源兄,俺騰舉愧對了。
想到此,馬騰舉忽地抬頭,目光沉穩堅定,“張大人所言,按說騰舉但無不從,隻是軍隊調動乃國家大事,沒有見到兵部調令或者陛下禦旨,騰舉萬萬不可遵從!”
張濟源見馬騰舉果然不出所料,不肯相隨,臉色一變,“馬將軍,雖說這東平府什伍之事不歸我管束,但畢竟張某一府府尹,情急之時也是有調動軍隊的權力!”
“況且,將軍當下可還在我府上,馬將軍難道非得魚死網破,枉負你我總角之交嗎?”
聽到張濟源幾乎氣急敗壞,赤果果的威脅,馬騰舉心下反倒更加堅定。
“張大人所言差矣,當今南沐,非是中書令之南沐,更非你我之南沐,乃是聖上之南沐!”
馬騰舉不待張濟源開口,隨即續道,“騰舉隻知食君之祿為君分憂,至於其他朝堂爭鬥,張大人,聽兄弟一言相勸,暫且罷手吧,時局未明朗,你我螻蟻之輩,若無端起兵勤王,無論成敗都將死無葬身之地啊!”
馬騰舉此言非虛,不說現下段家勢大,大多數軍權掌握在段氏手中,叛逆舉事幾無成算。
退一萬步,即便安排妥當,一舉成功,但勤王隻能定性到清君側,除掉段氏。一旦聖上秋後算賬,誰讓爾等未受君主召喚私下發兵,這罪名可就大了,難道能說中書令指使的嗎?
而真正獲利的位高權重者為了平息皇家怒氣,少不得捅出幾個出頭鳥替罪羊,自家到時還與誰哭訴?
“騰舉所言,濟源心知肚明,隻是你我身處朝堂,早已身不由己,馬將軍,是否與我共同舉事,當一言以決!”
“府尹大人,既然你我二人各為其主,那就挑明了說吧,我已接太傅密令,控製什伍,絕不輕舉妄動,隻遵循聖旨和兵部調令!虎符我已交給犬子,現下當控製軍士,還望府尹大人三思,不可造次啊!”
“你…”張濟源聽馬騰舉如此強硬,險險就將手中茶盞摔下。
書房外一眾張府死士早就埋伏多時,聽到號令即刻便會衝進來將馬騰舉碎屍萬段。
也不知被馬騰舉的話打動,或是不忍如此對親若手足的弟兄下手殘害,那茶盞終是懸在半空未曾摔落。
其後事情無需細表,隻是直到天明也未能從東平府發出一兵一卒。
***
南沐曆史上或許從未有像今夜那樣,出現殃及全國的軍權爭奪。
整整一夜,南沐各地暗流湧動,處處經曆著生死相搏的權力更迭。
東平府這樣的情形算是最為溫和,除了華城所在的清平府,南沐各處一片混亂,一道道消息傳往華城,皇室、四大世家、暗影青衣紛紛得到情報,均是徹夜不眠。
自古帝王將相事,幾家歡喜幾家愁。
華城段府,段荊南坐在花梨木的長椅上瞑目沉思,堂下一眾心腹嫡係垂手而立,並無一人言語,靜待太傅絕斷。
“終究還是有三支兵馬發出啊!”段荊南歎息一聲,似是對自家掌控力度不滿,話語驟停繼而雙眼寒芒爆射,“葉落,兵部這邊可有所準備?”
“稟太傅,兵部早已做好一切軍備事宜,沿途各府縣,華城四周邊都是重兵布防。叛軍進犯,必使其有來無迴,全軍盡墨!”
聽到兵部尚書齊葉落沉穩自信的迴答,段荊南略略鬆了口氣,“真是些不知死活的東西,平叛之後,從者誅九族,首惡車裂於市!”
南沐六府七十九縣,除國都華城所在清平府之外,尚有寧河、東平、定遠、江林、峻嶽五府。
這次段氏一門沒能掌控住的便是峻嶽府和江林府。
峻嶽府地勢險惡,多為崇山峻嶺、大江險川,居民以當地土著為主。峻嶽府兵發兩路湊足一萬人馬,已是幾乎動用全府軍力。
江林則聚其力於一支,除了少數幾縣拒絕出兵,餘者皆跟從上官命令,匯集三萬大軍,一時間倒是氣勢如虹!
***
中書令田府,田明遠如熱鍋上的螞蟻,繞著書房亂轉。
朝堂之上已是段家天下,政令人事己方全無機會。原指望這次提前部署,能夠調動足夠軍力,打著‘勤王’的名義威脅景和帝罷黜段荊南,進而一舉殲滅段氏一係。
誰曾想兵力最重、己方勢力最大的東平、定遠兩府,本以為十拿九穩的部署被段家扼殺,‘勤王’兵力遠遜預期,中書令大人怎能不心焦似火!
暗影青衣在南沐的首領明公倒似乎不甚在意,當眾人商議完軍情,明公開口道,“勤王出兵一事本就名不正言不順,明裏南沐朝堂穩定,僅因段家勢大就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實屬勉強。”
“老夫以為,明日忽圖聖教總壇聚會一事方是當務之急!諸君在忽圖聖教中的勢力既已雄厚,我等借助聚會之際,鏟除玄羊脅迫靈女,全麵控製聖教勢在必得!”
青衣明公眼裏露出絲絲狠戾,“我斷定段門必將對聖教聚會有所安排,不過,暗影青衣已集中南沐全部精銳對此事護駕保航,我方大有可為。”
見眾人繼續聆聽,明公恨聲道,“明日玄羊必死,而暗影青衣在南沐最大暗樁將發揮爾等無可想象的作用!”
“老夫明日當親自坐鎮,親眼看著知楓俯首就擒,段家屠門滅族!”
東平府折衝都尉馬騰舉與府尹張濟源一武一文鎮守東平,兩人也算多年知交,一貫配合頗為默契。
年前,張、馬二人更是為雙方子女定下婚事,準備不日完婚。馬騰舉長子迎娶張濟源次女,兩家喜結秦晉之好,仕途上互為扶持,前程一片光明。
接到府尹召喚,馬騰舉並未立即動身,躊躇片刻,捏碎懷中暗放的蠟丸密信,心中暗歎,終是躲不過這朝堂紛爭啊。
喚過長子馬從煥,“為父此去,東平或有事端爆發,你可持為父虎符控製東平什伍,若為父不測,你絕不可輕舉妄動,隻需牢牢掌控兵權,一切聽憑皇室調遣,切記!”
馬從煥也是少年勇武機智果決,聽得乃父吩咐,盡管心中疑慮卻也沒有多問,隻道,“父親一切小心,隻要兵權在握,從煥相信無人敢動父親分毫!至於其後安排,孩兒必當以國家大義為重,絕不為奸佞所乘!”
馬騰舉聽罷,不再多言,打馬揚鞭率十數騎親衛直奔府尹府。
書房,張濟源待馬騰舉坐定,舉起茶盞小抿一口,略略停頓,抬頭望定馬騰舉,似是心中難決。
“騰舉,你我二人自幼相識,今又共同鎮守這東平府多年,也算相知莫逆,今有一事,騰舉可願於濟源同進退?”
“大人請講!”馬騰舉並未多說,態度恭敬,心下卻暗自提備。
“好,既然如此,我就直說,”張濟源聲音轉肅,“騰舉當知我是中書令田大人門生,今日有此地位也是田家鼎立扶持。”
看到馬騰舉並未接話,張濟源心下一緊,但嘴上猶自不停,“今夜接到田大人火漆傳書,令我等即刻率兵進京勤王,騰舉,你怎麽看?”
馬騰舉頭皮發麻,暗道,終於還是要針鋒相對了,且聽張濟源如何說吧。
“大人,你的意思是?”
“騰舉,事到如今,也不瞞你,我想盡起東平府什伍,兵發華城!”
張濟源說完,再不多言,雙眼死死注視馬騰舉,心道,若是你我二人背道而馳,騰舉可莫怪老兄心狠了。
聽到此話,堂堂從四品東平府折衝都尉刹那一身冷汗,傍晚接到段家蠟丸密令,馬騰舉就知道被卷入詭秘殘酷的朝堂之爭。
近期華城發生的一係列事件,張、馬這樣的一方大員時刻會得到事態變化的情報,隻是所有地方勢力均不約而同選擇緘默,畢竟神仙打架小鬼不敢摻和。
局勢未明之時,誰也不願意當出頭之鳥。
但今夜,一切含糊其辭的推搪手段都不再管用。
圖窮匕見!
罷了,段氏有大恩與我,現在隻能各為其主,濟源兄,俺騰舉愧對了。
想到此,馬騰舉忽地抬頭,目光沉穩堅定,“張大人所言,按說騰舉但無不從,隻是軍隊調動乃國家大事,沒有見到兵部調令或者陛下禦旨,騰舉萬萬不可遵從!”
張濟源見馬騰舉果然不出所料,不肯相隨,臉色一變,“馬將軍,雖說這東平府什伍之事不歸我管束,但畢竟張某一府府尹,情急之時也是有調動軍隊的權力!”
“況且,將軍當下可還在我府上,馬將軍難道非得魚死網破,枉負你我總角之交嗎?”
聽到張濟源幾乎氣急敗壞,赤果果的威脅,馬騰舉心下反倒更加堅定。
“張大人所言差矣,當今南沐,非是中書令之南沐,更非你我之南沐,乃是聖上之南沐!”
馬騰舉不待張濟源開口,隨即續道,“騰舉隻知食君之祿為君分憂,至於其他朝堂爭鬥,張大人,聽兄弟一言相勸,暫且罷手吧,時局未明朗,你我螻蟻之輩,若無端起兵勤王,無論成敗都將死無葬身之地啊!”
馬騰舉此言非虛,不說現下段家勢大,大多數軍權掌握在段氏手中,叛逆舉事幾無成算。
退一萬步,即便安排妥當,一舉成功,但勤王隻能定性到清君側,除掉段氏。一旦聖上秋後算賬,誰讓爾等未受君主召喚私下發兵,這罪名可就大了,難道能說中書令指使的嗎?
而真正獲利的位高權重者為了平息皇家怒氣,少不得捅出幾個出頭鳥替罪羊,自家到時還與誰哭訴?
“騰舉所言,濟源心知肚明,隻是你我身處朝堂,早已身不由己,馬將軍,是否與我共同舉事,當一言以決!”
“府尹大人,既然你我二人各為其主,那就挑明了說吧,我已接太傅密令,控製什伍,絕不輕舉妄動,隻遵循聖旨和兵部調令!虎符我已交給犬子,現下當控製軍士,還望府尹大人三思,不可造次啊!”
“你…”張濟源聽馬騰舉如此強硬,險險就將手中茶盞摔下。
書房外一眾張府死士早就埋伏多時,聽到號令即刻便會衝進來將馬騰舉碎屍萬段。
也不知被馬騰舉的話打動,或是不忍如此對親若手足的弟兄下手殘害,那茶盞終是懸在半空未曾摔落。
其後事情無需細表,隻是直到天明也未能從東平府發出一兵一卒。
***
南沐曆史上或許從未有像今夜那樣,出現殃及全國的軍權爭奪。
整整一夜,南沐各地暗流湧動,處處經曆著生死相搏的權力更迭。
東平府這樣的情形算是最為溫和,除了華城所在的清平府,南沐各處一片混亂,一道道消息傳往華城,皇室、四大世家、暗影青衣紛紛得到情報,均是徹夜不眠。
自古帝王將相事,幾家歡喜幾家愁。
華城段府,段荊南坐在花梨木的長椅上瞑目沉思,堂下一眾心腹嫡係垂手而立,並無一人言語,靜待太傅絕斷。
“終究還是有三支兵馬發出啊!”段荊南歎息一聲,似是對自家掌控力度不滿,話語驟停繼而雙眼寒芒爆射,“葉落,兵部這邊可有所準備?”
“稟太傅,兵部早已做好一切軍備事宜,沿途各府縣,華城四周邊都是重兵布防。叛軍進犯,必使其有來無迴,全軍盡墨!”
聽到兵部尚書齊葉落沉穩自信的迴答,段荊南略略鬆了口氣,“真是些不知死活的東西,平叛之後,從者誅九族,首惡車裂於市!”
南沐六府七十九縣,除國都華城所在清平府之外,尚有寧河、東平、定遠、江林、峻嶽五府。
這次段氏一門沒能掌控住的便是峻嶽府和江林府。
峻嶽府地勢險惡,多為崇山峻嶺、大江險川,居民以當地土著為主。峻嶽府兵發兩路湊足一萬人馬,已是幾乎動用全府軍力。
江林則聚其力於一支,除了少數幾縣拒絕出兵,餘者皆跟從上官命令,匯集三萬大軍,一時間倒是氣勢如虹!
***
中書令田府,田明遠如熱鍋上的螞蟻,繞著書房亂轉。
朝堂之上已是段家天下,政令人事己方全無機會。原指望這次提前部署,能夠調動足夠軍力,打著‘勤王’的名義威脅景和帝罷黜段荊南,進而一舉殲滅段氏一係。
誰曾想兵力最重、己方勢力最大的東平、定遠兩府,本以為十拿九穩的部署被段家扼殺,‘勤王’兵力遠遜預期,中書令大人怎能不心焦似火!
暗影青衣在南沐的首領明公倒似乎不甚在意,當眾人商議完軍情,明公開口道,“勤王出兵一事本就名不正言不順,明裏南沐朝堂穩定,僅因段家勢大就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實屬勉強。”
“老夫以為,明日忽圖聖教總壇聚會一事方是當務之急!諸君在忽圖聖教中的勢力既已雄厚,我等借助聚會之際,鏟除玄羊脅迫靈女,全麵控製聖教勢在必得!”
青衣明公眼裏露出絲絲狠戾,“我斷定段門必將對聖教聚會有所安排,不過,暗影青衣已集中南沐全部精銳對此事護駕保航,我方大有可為。”
見眾人繼續聆聽,明公恨聲道,“明日玄羊必死,而暗影青衣在南沐最大暗樁將發揮爾等無可想象的作用!”
“老夫明日當親自坐鎮,親眼看著知楓俯首就擒,段家屠門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