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陳州城下


    最終李自成也沒有讓張軒與袁時中單獨出戰,而是派出了高一功。


    攻陳州之役,將由袁時中主持,張軒與高一功輔助。


    如果沒有張軒請命,李自成定然讓袁時中為先鋒,一來消耗袁時中的實力,二來讓袁時中表明心跡。但是張軒的請命,打亂來了李自成的計劃。李自成懷疑羅汝才與袁時中之間,有所關連,故而攻陳州之役,就讓他親信大將,高一功與張軒一並協助袁時中。


    但是這協助,隻是字麵之上的。高一功有幾分看不起袁時中,所做的不過是督戰而已。


    “殺。”陳州城下,喊殺之聲驚天動地。


    袁時中麾下士卒一波一波的衝向陳州。


    張軒與高一功就在袁時中左近,看得清清楚楚。


    袁時中的軍隊根本稱不上軍隊,幾乎是土匪,雖然人數不少,但是根本沒有是攻城經驗,首先是攻城器械不全,隻有一些長梯而已,麵對數丈高的城牆,以及城牆上的滾石檑木,根本無法抵擋,不過是徒勞送死而已。


    這僅僅是攻城器械的問題。而袁時中抵擋士卒素質的問題,比攻城器械的問題更加嚴重。


    袁時中能控製的不過是下麵的首領而已,除卻袁時中幾千本部人馬之外,指揮不靈,縱然有豪傑之士,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硬生生攻上城頭,但是前後脫節,好不容易打下一段城牆。後援也上不來,最終淹沒在城頭之上,能活著下來的人少之又少。


    “袁大哥。”王顯祖帶著滿身煙塵,跪在袁時中的馬前,說道:“小弟,攻城不利,特來向大哥請罪,請大哥責罰。”


    袁時中臉色鐵青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好了,手死死的握住馬鞭,微微抖動。


    張軒見狀對袁時中說道:“袁將軍,王將軍已經盡力了,是這陳州城太過堅固了。”張軒這句話,卻不是亂說,他看得分明,王顯祖扯下衣甲,光著膀子,拎著長刀,親自上陣,可謂悍勇之士。


    甚至有一次親自登上城牆,最後後援不濟,硬生生從城頭上跳下來。如果下麵不是有好幾具屍體做緩衝。他早死了。


    的確當得起“盡力”二字。


    張軒也有幾分豔羨,張軒自忖自己手下,能比得過王顯祖的,不過羅岱一人而已,如果曹宗瑜沒有受傷的話,故意有一拚之力,但是卻遠遠不如王顯


    祖了。


    “今日有張將軍為你求情,姑且饒你一命。”袁時中說道:“還不快快退下。”


    其實袁時中何嚐想懲罰王顯祖,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就是說袁時中現在,袁時中在河南地麵隨便一吆喝,就能招收不少兵馬,但是真正能衝鋒陷陣的將才,卻是缺乏的很,一個是袁時中自己,一個就是王顯祖。


    王顯祖是袁時中的左膀右臂。袁時中又怎麽忍心責罰。隻是今日之事,不僅僅是袁時中的事情,曹營與闖營的人都在,他自己不好開口,有張軒這麽一說,他自然就坡下驢。


    “袁將軍。”高一功忽然說道:“今日如果攻城不下,要不,暫且休息。明日闖王大隊人馬到了之後,再攻打也不遲啊。”


    高一功是一個西北漢子,他是李自成妻弟,為人謹慎低調,在闖營之中的地位在劉宗敏之下,但並不是說,高一功的本事在劉宗敏之下。隻是他素來謹慎慣了。不喜歡出風頭而已。


    高一功這話,說來並不難聽,但是在袁時中聽來分外不入耳。


    袁時中暗自咬牙,他不願意將陳州城讓給闖營來攻,無他,這關係到袁時中在義軍之中的地位。


    李自成的意思分明想將袁時中納入部屬之中,但是袁時中未必有居於人下之意。袁時中想得到的是如同羅汝才一樣的獨立一營的地位。


    但是義軍之中,總歸是實力說話。


    袁時中如果獨立攻下陳州,在義軍之中,還有說話的分的,但是如果攻城不克,讓闖營攻下來,到時候,他在義軍之中,是一個什麽樣的地位,可想而知了。


    但是他不答應又怎麽樣?


    王顯祖是部下之中,最能打的了,連他上陣,為受挫在陳州之下。即便他親自上陣,未必有王顯祖勇猛。今日雖然才剛剛過午,看這個架勢,即便再攻半日,也不過是徒徒葬送士卒性命而已。


    “高將軍。”張軒忽然說道:“這一次闖王讓你我來幫助袁將軍攻陳州,如果攻城不下,恐怕在闖王麵前也不是好說話吧,我觀袁將軍攻城,四麵圍攻,已經牽製住陳州城之中大部分兵力,隻是少一支精銳,一錘定音而已。要不,你我兩人出一把力氣,幫助袁將軍攻下此城。”


    “多謝張將軍。”袁時中頓時大喜,一邊說一邊轉過頭,問高一功道:“高兄以為如何?”


    高一功眼睛在張軒身上微微一轉,說道:“也好。”


    袁時中問得相當有技巧,他先肯定了這件事情,然後問高一功。讓高一功隻能選答應不答應。高一功知道自己的使命不過是督戰而已,再加上一個看看張軒與袁時中,不,應該是羅汝才與袁時中之間到底有什麽伎倆。至於親自上陣並不在計劃之內,但是現在卻不好說出一個“不”字。


    不過,張軒在義軍之中打磨之下,也有了幾分城府,高一功又豈是易與之輩,他說道:“隻是我這次帶來,大多都是騎兵,攻不成不利。隻好為張將軍壓陣了,請張將軍放心,一旦城中有出擊之意,我為你擋之。”


    陳州被圍得結結實實的。哪裏有什麽出擊的意圖。騎兵就不能攻城了?簡直是謬論。很多騎兵下馬之後,比步兵還能打。特別是這個時代,漢人騎兵,很少有沒有戰馬就不會打仗了。


    雖然是借口,張軒卻也不能拆穿。因為毫無意義。


    張軒的策略就是交好袁時中,袁時中是豫地流寇的代表人物,而張軒是河南人,掄起鄉情,彼此天然的聯係,鄭州與滑縣相距也不算太遠。而且張軒聯係袁時中不僅僅聯係是袁時中一個人,而是豫地大部分杆子,袁時中在河南名聲很響,有袁時中的幫助,張軒也就容易在這些杆子圈裏打響名聲,他將來如果想脫離羅汝才自立,河南這些大大小小的流寇土匪杆子,就是張軒天然的班底,盟友。


    既然要示好袁時中,不妨大氣一些。


    張軒對袁時中說道:“我觀此城,城長七裏有餘,四門各有甕城,而四角各有城樓,好一座四方城,故而專攻攻城門,事倍功半,不過,因為我軍從西北而來,官軍精壯多在西北,甚至連兵備道關永傑的旗幟,也在西北處,此處厚,彼處自薄。故而,我請袁將軍猛攻如故,我帶麾下將士,潛行到東南方向做雷霆一擊,若天公庇佑,今日下此城,如果不成,也隻有等明日了。”


    明日闖營大隊人馬就要到了。


    袁時中大喜說道:“多謝張將軍,將軍此恩,我定當銘記於心。”


    張軒說道:“事不宜遲,我這就去準備,告辭了。”


    張軒話一說完,一拉韁繩帶著羅岱等人,飛奔而下,向後麵奔馳而去,張軒剛剛說得簡單,但是城中居高臨下,視線很廣,張軒想在城頭不注意的情況之下,將麾下兵馬調到城東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做好多準備,與布置。時間緊迫,輕慢不得。


    袁時中目送張軒離開,眼睛之中閃過一絲疑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求生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劍山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劍山莊並收藏明末求生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