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


    “懸羊擊鼓,餓馬提鈴。”傅宗龍冷冷的說道:“這種小花樣,就把你們這些宿將給瞞過了?”


    “卑職失職,還請大人恕罪。”一行將領齊齊下拜行禮說道。


    李自成撤軍的時候,用的是非常老套的花招,所謂懸羊擊鼓,就是在那個一隻羊倒掛在鼓上,這羊一不舒服就要亂蹬,每一下就蹬在鼓麵之上,出激烈的鼓聲,而餓馬提鈴,就是留下來一些馬匹,脖子上掛著馬鈴。


    這馬肚子餓了,又被拴住了。它就到處跳躍嘶鳴。如此一來,就能遠遠的聽到馬嘶馬鈴之聲。


    鼓聲,馬嘶馬鈴之聲混雜在一起,自然會讓感覺,似乎大軍依舊在營寨之中。


    不過,傅宗龍卻是老行伍了。他麾下的賀人龍,李國奇都是打了好幾年仗的,這種小花樣豈能不明白,隻是兩軍雖然在對峙,但是並沒有逼著太緊,兩軍相距還是有些距離了,有這個疏忽也是情有可原,另外傅宗龍也不知道,到底是他們疏忽了,還是故意的。


    “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賀人龍你部騎兵最多,立即給我追過去,咬死了闖賊的尾巴,不求有功,不過不能讓闖賊脫離視線。”傅宗龍說道。


    “屬下明白。”賀人龍說道:“屬下這就去準備。”


    畢竟不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將領,用起來總覺得隔了一層,傅宗龍的計劃很簡單,撤退並不是一件好辦的事情,特別是後麵有追兵的時候,而張軒麵對陳洪範的三百騎兵,就有一種進退不得的感覺,而賀人龍的大軍如果追在李自成後麵,李自成自然也會有這樣的感覺。而他已經下令讓左良玉急趕來。


    “隻需拖住闖賊,事情尚有可為。”傅宗龍心中暗道。


    不過,他心中卻有隱憂。那就是賀人龍與左良玉真的會如此聽話嗎?


    安6縣。


    “我們需要大敗一場。”李自成說道:“不敗,無法引得傅宗龍上勾。”


    傅宗龍雖然十幾年起起伏伏,但是天啟年間也是打過仗的,威名尚在,不是一般督師。如果雙方擺明車馬作戰,從應城對峙的情況來看,想要一口吞掉傅宗龍,一來耗時良久,二來,義軍也要傷亡慘重。這些都是李自成的本錢,李自成才舍不得的,如此隻能用計。想要算計傅宗龍必須下血本。李自成明知道很多東西帶不走,還硬要帶走,並不是真得要錢不要命了,而是要將這些東西當做誘餌。


    “敗上一場


    ,倒也容易。”羅汝才說道。在李自成與羅汝才眼中,人命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根本不值一提。他們才不會弄什麽假,要弄就弄成真的,反正義軍精銳不多,但是炮灰卻不少,給賀人龍砍些腦袋,又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不過,真得能讓傅宗龍上勾嗎?”羅汝才說道。


    李自成想了想說道:“單憑那些饑民,是決計無法引誘傅宗龍的。故而我準備讓劉芳亮帶人去。”


    劉芳亮是李自成麾下的老人,從陝西就跟著李自成,他部屬並不是太差,也算是精兵,雖然不能說是李自成的老底子,但是也相差不大。


    “不好,看來今天要出血本了。”羅汝才心中暗道。李自成就拿出劉芳亮一部來填飽賀人龍的胃口,他不會僅僅讓自己損失,而讓羅汝才坐享其成的。


    果然不出羅汝才所料。


    “羅兄準備派出誰?”李自成問道。


    羅汝才不如李自成家大業大,他麾下大多都是騎兵,不舍得損失掉,忽然想起了張軒所部,張軒所部是新編的,羅汝才很多時候都沒有將張軒所部當成戰兵。此刻正好拿來當棄子。


    “我讓我那女婿來當一當,當然了也讓玉龍幫幫忙。”羅汝才說道:“雙方交戰一場,將那些輜重當做買路錢,想來賀闖子也不狠追。”


    讓張軒所部去送死,沒有問題。但是他不想讓張軒也死了,且不說張軒的謀略,單單他不想讓他女兒白人送黑人。所以準備了讓羅玉龍接應,別的不說,隻要將張軒救出來就行了。


    雙方安排已定,但是消息卻沒有下傳。


    羅汝才這邊,隻安排了羅玉龍知道。李自成這邊也隻安排了劉芳亮知道。否則知道的人多了,就做不出真實的效果了。容易被傅宗龍懷疑。


    在安排行軍順序的時候,張軒所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被安排在最後麵了,與劉芳亮一起,擔任大軍的斷後任務。


    張軒不知道上麵的算計,不過在得知自己要擔任斷後任務的時候,頓時一陣頭皮麻,不為別的,就是為這些大批的糧草輜重。浩浩蕩蕩近千輛馬車,而且大軍從應山北上,要翻越河南與湖廣交界的山峰,路又難走,糧食又多,簡直是給張軒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張軒立即開始忙碌起來,檢查所有車輛,並檢查所有民夫,許諾這些民夫隻要將這些糧食送到河南,就分他們每人一石糧食。張軒至少許諾出數千石糧食,是所有糧食的十分之一了。但是張軒依舊覺得這是一件劃算的事情。


    不過前提是,這些糧食能運過信陽三關。


    張軒很快現,他想的太遠了。他根本不用去想什麽信陽三關,就在應山之南。就有官軍的騎兵追了上來。


    好在斷後的不僅僅是張軒,羅玉龍,劉芳亮都在。


    雙方的小隊騎兵不住的交鋒。


    這還隻是大戰之前的開胃菜而已。


    “不能這樣下去了。”張軒暗道:“必須留人把守住應山縣。隻有讓把守住入山的道路,才能將官軍擋在這裏,否則在山路之中,被官軍追上來,更是一場悲劇。”


    其實張軒已經猶豫了很久,原因很簡單。誰留守應山。


    大軍北上絕對不會來救的,應山根本就是死地。有一部留守應山,自然能保證這些物資跟上大隊人馬,但是留守應山那一部就死定了。


    而現在斷後的近萬兵馬來說,劉芳亮是李自成的人馬,他是決計不想留下來的,羅玉龍所部都是騎兵,守城並不是他們擅長的,而張軒所部都是步兵,人數不多,看上去損失在應山,對義軍的損失最小,再這是張軒提出的,不是他,是誰?


    但是這個方案對義軍是最合適的,但是並不是對張軒最合適的。張軒還沒有活夠的,又怎麽肯戰死在這裏,不過,他已經準備好與羅玉成,劉芳亮討價還價,畢竟他不管怎麽說,也是羅汝才的女婿,想來羅玉龍也不會將他放棄在這裏。


    不過,張軒一提出來堅守應山立即被否定了。


    一來如張軒上麵所想,沒有人想為大家犧牲,二來,上麵想要的就是一場敗仗。一場大敗。而不是一場艱難的守城戰。


    其實義軍也很少有守城的習慣。


    羅玉龍說道:“應山不必守了,不過在應山以北,還有崎山鎮,崎山鎮以北還有廢城。不一定要在應山死守,我們可以步步為營嗎?”


    張軒簡直要將曹尼瑪脫口而出,帶著這麽多累贅,有幾分想要步步為營的樣子。


    既然上麵說不通,張軒隻能自己想辦法了。


    張軒立即將這些輜重做了調整,反正河南來的民夫全部調到前麵去,將裝了軸承的車輛全部讓河南民夫用,而其他民夫就地征召。也不要隊形了,讓他們能走多快就走多快。如此一來,裝有軸承的車輛,與沒有裝軸承的車輛一下子就拉開了距離。糧車綿延十幾裏,應山縣往北就好像是一條長龍一樣。


    不過,官軍來得很快,快到出張軒的預料之外。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求生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劍山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劍山莊並收藏明末求生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