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楊浩趕緊接過,看到跟前笑眯眯的宇文智及,仰起了脖子一飲而盡。

    顧不上品嚐酒味,趕緊咽下,露出了笑容。“好酒。”

    宇文智及長歎了一口氣,指了指那些菜肴道。

    “陛下果然知味,快吃吧,陛下這些日子也是受了苦了……”

    肉排炙得火候不夠,但好歹有滋有味,那肉羹倒是頗為不錯。

    楊浩挾了幾塊菜吃下,得見那宇文智及就這麽呆呆地打量著自己,不禁有些不適地摸了摸肚子。

    “宇文愛卿,要不與朕一起用膳?”

    宇文智及吸了一口氣,頗為感慨地道。

    “不必了,今日,臣特地過來,是為了親自送陛下一程,以全我們近三十年的交情。”

    楊浩的臉色一白,手中的筷子直接掉落到地上。

    宇文智及抬起了手,朝身後邊揮了押揮,一幹隨從全都退出了屋子。

    “陛下,哦不,應該叫殿下,你還是比較適合當殿下,說來,我也沒有想到,會到今天這個地步。”

    “你可知曉,當日,我的本意,是要誅盡你們楊氏血脈,可惜啊,我有個親弟弟,卻娶了你們楊氏的女兒……”

    “其實一開始,我已經派了家僮桃樹,準備讓他先殺了士及。如此,才能斬斷跟你們楊氏的聯係……”

    “可惜,他不敢動手,還把我那三弟縛到了我跟前,說要由我來處置。”

    跟前,楊浩陡然兩眼圓睜,大手捂在了肚子上,另外一隻手伸向脖子,變得十分痛苦。

    而宇文智及仍舊用一副很感慨,甚至懷念地的表情打量著他,繼續溫言細語地道。

    “那可是我親弟弟,若是看不到,殺了也就殺了,畢竟我跟他的關係,沒有跟大哥好。”

    “可惜,他就那麽被捆著,倒在我跟前,流著淚……唉,我這個人,心很軟。”

    “於是就想,既然我不能殺了我弟弟,也不能殺了他的兒子,那就先別全殺了吧,所以,我決定看在我們關係不錯的份上,留你一命。”

    “你看,你可是要比你的親戚們多活了好幾個月,記得要好好的感謝感謝我。”

    “可惜,你太沒用,當了陛下,連連下旨,居然沒有一個大隋的臣子願意站出來附合。”

    “不論是下邳郡,還是彭城郡,都視你如虎狼,害得我們隻能一路殺過來。”

    “這說明,你沒什麽用處,那你這個皇帝,又有什麽意義?”

    說到了這,宇文智及站起了身來,理了理自己的衣襟,看著已經失去了掙紮的力氣,出氣多,進氣少的楊浩,失笑道。

    “當皇帝有什麽意思,我不想當,也不願意當,可我兄長喜歡。既然如此,那你就快點去死吧。”

    “好歹,我也幫我大哥,圓一圓他的天子夢想。”

    #####

    楊浩的眼睛呆滯地看著屋外,已經失去了神采,宇文智及大袖一拂,笑眯眯地俯低身子。

    “沒關係,你走了,我們弟兄很快也會來見你,不過到時候,我兄長也是陛下,真期待你們相遇之時,如何自稱。”

    宇文智及放聲大笑著邁開大步,朝著屋外行去。

    “此宦官與叛逆司馬德戡暗中勾結,意圖謀逆陛下,鴆殺天子,意圖亂我大局……”

    “今,大丞相代陛下署理軍政要務多時,而今,陛下血脈斷絕,然天下不可一日無君……”

    所有文武,將整個郯縣大堂,擠得滿滿當當,看著那宇文智及立身於堂上,侃侃而言。

    陛下楊浩的屍體,就被擺在堂中,隻是在臉上覆蓋了一塊白綢。

    而宇文化及此刻仍舊立身於大殿之中的最上首,天子禦案旁,由著自己這位足智多謀能言善辯的二弟繼續嘰嘰歪歪。

    他的目光,則已經落在了禦案上,那個位置,居然也有屬於自己的一天。

    下方,那過百文武官員,都呆呆地看著上方,看著站在陛下遺體跟前,從容自若的宇文智及。

    對這位麵色如常,經常談笑之間翻臉殺人的宇文智及畏懼到極點。

    若是宇文化及身邊沒有這位,那他焉能有今日?

    隻可惜,這位宇文智及雖然智計超絕,卻隻懂得用陰私手段,令人又厭又懼。

    嘴皮子上下翻動,現如今陛下被毒殺,實在是令人痛心,可是現如今,陛下子嗣皆無,宗室血脈斷絕。

    在此,為了保證大家夥繼續能夠有凝聚力與向心力,所以,請大家夥來商議一二,看看應該怎麽辦?

    說到了這,宇文智及目光開始緩緩地掃過一幹呆若木雞的臣工。

    此時,許弘仁第一個站了出來,朗聲而言。

    “右仆射,下官以為,值此非常之時,危機時刻,應該擇賢以奉君位。”

    “大丞相天縱之資,陛下在時,就對大丞相讚喻有加,認可大丞相軍政之才……”

    #####

    郯城建置,始於商王武丁封其子於炎地(今山東郯城)建立侯國,稱炎國。

    周滅商後,周武王將其封給商王帝乙長子、商紂王的長兄微子啟,歸附於宋國所轄製。

    並允許享爵位,子爵。微子啟派其裔孫子鷙管理炎地,成為宋國的附屬國,後為楚所滅。

    直至秦統一六國,郯國之名不複存在。

    而今,宇文化及在此登基為帝,大封百官,不過他宇文化及,代隋而立國,思來想去,最終以郯國為其國名。

    然後,一場簡隔之中又極顯奢華的立國登基大典,就在郯縣那人口不過數萬的小縣城中盛大召開。

    至於縣衙,則成為了皇宮,而前朝太後蕭氏,則與幾位老宮娥與宦官一起,被關押到了縣衙一旁的一座小宅院之中。

    宇文化及在宅院外,布下了重兵看守,以防止蕭氏這張重要的牌出現意外。

    而同一時刻,特地押送軍需輜重,順便過來報喜訊的老丈人李淵樂嗬嗬地看著楊謙問道。

    “我那外孫女的名字如何?”

    那封家信就擺在案幾之上,楊謙的長女已然降生,姓楊名珞,寓意為一種堅硬的美玉。

    “不妥吧?小婿才是父親,這起名之事,該由我來。”楊謙不樂意了。

    自己這個當爹的出門在外,辛苦奔波勞碌,自己妻子生產之時都不能陪伴在身邊。

    現如今更過份,居然連親爹給兒女取名的資格都沒有了。

    啥意思,不樂意的楊謙憤憤地道。

    “更何況經過了我長期謹慎的研究與思考,已經有了眉目,我閨女,應該叫楊洋。”

    (以下字數免費)感謝書友楓葉(丁丁)的打賞,還有諸位大佬們的訂閱與投票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君子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晴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晴了並收藏隋唐君子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