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高句麗人正在飛快的潰散而逃,整個戰場上,幾乎隻剩下了興奮的大隋朝武士們勝利的歡唿與怒吼。

    但是顧及已方已經連經兩戰,將士疲憊,來護兒嚴令禁止追擊,退迴了營寨。

    經曆了兩場大戰,一萬五千大隋虎賁可真是打嗨皮了,不過也累的遭不住。

    即便來護兒下令追擊,怕是大夥也多是有心無力。

    不少的將士更是已經脫力,靠著同伴的攙扶,這才蹣跚地迴去了營寨之內。

    高句麗死傷的將士們,被扔在了原地,重傷者奄奄一息地等待著死亡的降臨。輕傷者則踉蹌地朝著來路遁去。

    來護兒迴到營寨灌了幾大口水,又用水抹掉了手上和臉上的血點子,這才痛快地吐了口氣。

    就看到了楊謙快步而來,跳下了座騎,朝著楊謙頷首讚道。

    “今日,楊監軍殺敵的驍勇英姿,實在是令老夫佩服,果然有昔日韓公的幾分虎威。”

    “大將軍謬讚了,下官也不過隻是盡了自己的本份。

    我大隋朝眾將士此戰無不奮勇爭先,麵對強敵,毫無懼色,方有此勝績。”

    “哈哈,好了,楊監軍不必如此過謙,此戰右翼敵騎倍於我方,又有主將坐鎮。

    而楊監軍與秦長史卻毫不畏懼,英勇擊敵,先潰其右翼,拖住敵軍主將。”

    “這才使得本帥從容調度,一舉勝之,故爾,此戰,秦長史與楊監軍當為首功,諸將可有異議?”

    “大帥,末將沒有異議。”來整,這位名字頗有喜感的來大將軍親兒子第一個跳了出來。

    很快,定功第一,楊謙倒也不客氣,承了來大將軍的這份人情。

    #####

    拿下了這座營寨之後,來護兒最終沒有繼續突前,而隻是讓偵騎探哨前往平壤城偵察。

    等來了輜重和物料,留下了費青奴和五千人馬,大軍撤迴了碼頭大營修整。

    而羅士信與李世民聽得這些參與了大戰的同伴們帶迴來的消息之後。

    沒有再吵著要上戰場,不過他們每日練習刀棒與箭術越發地勤奮起來。

    至於像侯君集這樣的懶散貨色,現如今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高句麗人並沒有讓來護兒如願,大隋的偵騎探馬,都完全被高句麗人攔阻在了距離高句麗城沿有三十裏範圍附近。

    在摸不清對方深淺的情況下,來護兒最終打消了休息數日就進軍的念想。

    一直等到了第三拔後續大軍也在此登岸,碼頭大營的兵力已然足有七萬之眾。

    來護兒這才決定等新到大軍休整兩日後再次出兵,留兩萬人馬守備大營,親率五萬主力出征。

    隻是這一出,周法尚極力要求同往,來護兒雖然是主帥,卻也不能一言否了副總管。

    既然此番的目標是高句麗王城,楊謙自然也要領著萬鈞霹靂車跟著。

    來護兒隻能另選一位老沉持重的將領坐鎮大營,以防備高句麗魚死網破,斷掉自己的後路。

    又嚴令水師嚴加巡視,不得懈怠,雖然已經將高句麗水師剿滅大半,可終究對方還有戰船避於上遊,總之小心駛得萬年船。

    看到來護兒這般布置,楊謙也是暗鬆了口氣。至少後路不用擔憂。

    而唯一擔憂的就是,到達那平壤城前,還會不會有什麽妖蛾子。

    “楊監軍,你說,此番還會不會遇上高句麗兵馬攔阻。”

    顯得有些憂心忡忡的周法尚步出中軍大帳後,朝楊謙問道。

    早就與李靖等一幹人等反複推演算計過的楊謙苦澀一笑。

    “怕是十有八九,還是會有,說不定,會比上一次輸得還要慘烈。

    不如此,怕是難以讓大將軍心生輕敵之意。”

    “而且這一次,說不定會扔出一條大魚來。”

    周法尚瞳孔一縮。“的確有這個可能,說不定會是高句麗的某個顯要重臣,或者是國王的弟兄子嗣。”

    站在楊謙身後邊的長孫無忌淡淡地道。

    “某以為,對方若是夠狠,那就幹脆讓大將軍在進軍途中,遇上高句麗國王高元率軍……”

    在場一幹人都不由得下意識地側臉看向這位肥唿唿的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滿臉無辜地攤開了雙手。

    “我隻是說有這種可能,畢竟平壤城若真為我大隋所奪,對於高句麗的士氣會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甚至會動搖國本,所以,從最壞的方麵去考慮。”

    “楊監軍,你覺得會不會?”周法尚定了定神朝楊謙問道。

    楊謙思量半天,卻也不敢肯定那高句麗國王高元會不會有這麽大的膽量。

    “說不好,如果那高元真是一位心思果決之輩,怕還真是會兵行險著。”

    周法尚也隻能搖頭歎息道。

    “罷罷罷,到時候,隻能見機行事,希望大帥不要因小利而馬失前蹄。”

    看著告辭而去的周法尚,楊謙也頗有些無奈,徑直迴營而去。

    #####

    同一時刻,遼東遼河,此刻,大隋數萬將士們和工匠們正如密如蟲蟻一般的遍布在遼河西岸。

    忙碌穿梭,已經將足足五架兩丈寬的浮橋修造得距離遼水對岸不足十丈。

    而此刻,東岸的密林裏邊,潛藏著無數的高句麗鐵甲精銳,還有數不清的靺鞨射手。

    都將身形掩藏在那些參天的古木之下,一雙雙冷冽的陰眸,死死地盯著那五座越來越接近東岸的浮橋。

    從隋人確定在這遼河狹窄處開始修造浮橋開始,高句麗主帥大對盧(宰相)乙支文德第一時間前來偵察過敵情。

    派出了五千高句麗精銳和三千最優秀的靺鞨射手埋伏在此,務必要給那些傲慢的隋人迎頭狠狠一擊。

    而此刻,這隻伏兵的統帥乙支正光亦藏身在樹後,讓傳令兵遊走各處,警告諸將士不要妄動。

    再放近一些,近到他們完全地失去了警惕性,才能夠造成最致命的傷害。

    乙支正光舔了舔發幹的嘴唇,目光掃過那五座浮橋之後,投向河對岸。

    那邊,此刻已然豎起了近三十座高聳而又巍峨得猶如呂公車的木質器械。

    隻是,乙支正光實在想不明白,隋軍把那玩意聳立在相距達數十丈的河對岸是什麽意思?

    而此刻,河岸對麵的宇文述撫著花白的濃須,眯著那狡詐的鷹目,審視著河對岸那密布的叢林……

    (以下字數免費)二更奉上,拜求票票,拜求訂閱。月底了喲,喜歡的親們記得多砸些票哈,這個月晴了一直都了努力更新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君子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晴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晴了並收藏隋唐君子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