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陸縝為天子所設想的那樣,當這次廷議上所發生的一切傳出去後,官員也好,百姓也罷,對他的這一決斷都是交口稱讚,直言陛下果然是個賢德而有擔當的君王,真正做到了公私分明。
本來,在許多人心裏都是對蒙人的此番勒索很不以為然的,畢竟我大明自太祖以來就從未跟外敵卑躬屈膝過,更別提要將國庫中的民脂民膏送與外敵了。隻是太上皇的身份和遭遇擺在那兒,作為臣民,他們也不好反對罷了。
但現在,問題卻已迎刃而解,陛下的反應做到了公是公,私是私。在公,他身為天子為了大明尊嚴自然不可能把銀子交與蒙人;而在私,他又顧念兄弟之情,居然提出自己出私庫裏的銀子來換迴兄長,這便足以讓無數人為之動容讚歎了。
在官府方麵有意宣揚的情況下,滿京百姓是全都知道了有這麽迴事兒,在對蒙人的觀感越發惡劣的同時,他們對天子,對朝廷是更加仰慕。一時間,京城人心比前番被圍城更加齊整,紛紛聲討起這些卑鄙而貪婪的蒙人使者來。
尤有甚者,就連鴻臚寺為他們安排的館驛之外,也不時有百姓前來叫罵。對此,其中官員也是睜隻眼閉隻眼,權當看不到了,這讓身在其中的古裏察等人是好生的憋悶。
而後不久,本著做戲做全套的精神,朱祁鈺又派人真個送來了從內庫裏提取的八萬兩銀子,並再次言明這是大明天子以一個弟弟的身份拿出來搭救自己兄長的,希望蒙人在收下這筆贖金之後把朱祁鎮給放迴來。
與他們同來的,還有幾名宮中的宦官,這些人也帶來了不少的財物,那都是原先的皇後錢氏,以及其他幾名前妃嬪,還有孫太後從自己宮裏拿出來的東西。這些財物既有尋常金銀錠,但更多的卻是一些首飾等物,那都是以往皇帝在位時賞賜她們的,如今也成了她們營救自己丈夫和兒子的籌碼了。
隻是,這些東西加在一起,其價值也不可能達到蒙人定下的八十萬兩之數哪。這時候又沒有什麽拍賣行,不然隻要把皇後嬪妃們用過的首飾這麽一拍,自然會有某些富商出於某種目的出高價買下。可在幾百年前的大明朝,這些首飾就隻能作價幾百兩算了,與朱祁鈺送來的八萬兩銀子加在一起,也隻有不到二十萬兩,離著蒙人的底線差得實在太遠。
蒙人這邊還沒做出什麽反應呢,得到消息的京中百姓是徹底炸了。
當真是豈有此理,當真是欺人太甚!你們這些化外蠻人是真當我大明如此好欺麽?不但擄走了我們的太上皇,還要大搖大擺地派人前來勒索,竟又害得我們的皇帝陛下和太上皇的嬪妃們如此委曲求全?如此事情,如何還能忍得?
與是很快地,這邊館驛之中就連續發生了多次衝撞和衝突,甚至有幾人還真衝進了其中,差點和這幾名蒙人使者動起手來。
在接連發生了幾起相似的衝突之後,鴻臚寺方麵的官員終於是忍不住了,當即找到了古裏察詢問其心意為何。要是肯接受朝廷提出的條件,那自然是好的,大明這就將他們禮送出境,並派人跟隨著前往草原迎迴自家太上皇。
而要是他們不肯接受這一提議,那麽為了京城的安定,也隻好請他們離開了。當然,如此一來,不但這些財物他們別想帶走半分,一切後果也得由他們自己負責了。
麵對這一強硬態度和難題,古裏察他們也是頗感為難。在來大明之時,他可是跟太師誇下海口,說自己一定能迫使對方就範,花百萬銀兩換迴朱祁鎮的。可結果,現在隻有這麽點銀子,要是真答應了,他迴去也不好交代哪。
想著這一點的他當即就表示無法接受,非有之前談妥的八十萬兩銀子是不會放人的。
在徹底談崩了的情況下,朝廷終於不再拖延,當即就派人把他們轟出了館驛,同時也趕出了京城。隨後,又派出一隊人馬,押著他們往北而去,送他們離開大明的國境。
古裏察等人是真沒想到大明朝廷會做得如此決絕而不留餘地,居然都不管還在草原的朱祁鎮的安危了。他們可不知道,今時早不同於往日,在如今的輿論導向麵前,無論天子還是朝臣,對此都已經沒有了太多的顧慮,反正他們已立於了不敗之地。
甚至於,對包括朱祁鈺在內的絕大多數人心裏,他們是並不希望朱祁鎮能迴來的。在他們看來,這個太上皇早成了一個多餘之人,來了隻會給漸漸好轉的天下和朝廷局勢帶來不可估算的影響,所以還不如讓他就這麽一直被蒙人控製著呢。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這麽個心思,至少有些人是希望他能平安迴來的,這其中的表表者,當然就是前皇後錢氏了。
她所以有此想法,可不是因為希圖讓朱祁鎮重新做迴皇帝,從而自己也好跟著再度母儀天下。而是純粹從一個妻子擔心和思念丈夫的角度出發。其實自大婚之後,她和朱祁鎮的關係都一向很是融洽,可算是琴瑟和諧。現在丈夫被敵人捉去快一年了,她這個做妻子的又怎能不心焦呢?
所以前番當聽說蒙人勒索的要求後,她是真把自己身邊能拿出的所有值錢的東西都給送去了。可結果……卻再度讓她失望了。
雖然那些錢財都被人送了迴來,可她的心卻是徹底的空了。接下來的日子裏,錢氏唯一能做的,除了跟皇帝那兒懇求之外,就是在佛前許願,希望佛祖能保佑自己的丈夫能平平安安的,能盡快從北邊被放迴來。
每日的擔心,讓錢氏幾乎是日夜流淚,最終連一隻眼睛都因此而瞎。
或許,朱祁鎮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因為他之前所做的種種都給大明天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至少他還是一個好丈夫,更有一個一心為他念他的好妻子!
當然,前皇後在宮裏所遭遇的事情外頭的人是無法得知,即便得知也是愛莫能助的。因為此時大家都覺著,如今的皇帝陛下要比太上皇靠譜得多了,在他的英明統領下,咱們大明江山自能蒸蒸日上,造一個太平盛世。
@@@@@
陸縝對這樣的結果也算滿意,雖然自己並未在此事上有什麽表現,但隻要陛下知道就足夠了。甚至這等可能帶來隱患的事情,還是不讓外人知道為好。
隻是他這一想法,卻終究未能如願。或許他陸善思可以瞞過絕大部分的朝臣百姓,但有個人他是絕對瞞不了的,那就是在朝中浮沉多年,早已修煉成精的胡濙胡部堂。
自去年土木堡一敗的消息傳來後,胡濙便一病而倒,此後就沒怎麽露麵了。畢竟他年事已高,身子骨實在是支撐不住了。
可即便如此,他連續的幾次乞骸骨請辭也都被朱祁鈺給駁了迴來,依然讓他占著吏部尚書的位置。
究其原因,是因為他是朝中僅有的才德兼備的元老級高官,如今朝中局勢尚不安穩明朗,新近為君的朱祁鈺實在需要有這麽個定海神針似的人物幫他壓著群臣。哪怕如今的胡濙早已對朝事有心無力,難有貢獻,但隻要他在一日,群臣中的絕大多數依然得尊其為首。
當然,身體羸弱的他是不可能再去衙門,也不可能再去朝會露麵了,所以此時的胡濙更多隻是個象征而已。
而隨著他數月不曾露麵,往日裏前來拜望走動的官員也漸漸來得少了,畢竟朝中之人最重的還是實際好處。哪怕有著師生關係,疏離起來也是相當快的。
唯一的例外,或許隻有陸縝了。
這幾個月裏,隻要他有空閑,每過上幾天,總會帶些禮品什麽的前來看望胡濙,跟他說說話,寬慰早已沒有了當年風采的老人幾句。
別人或許有些奇怪,不明白已經是朝中紅人的陸侍郎怎麽就會有這等閑情呢?隻能道一句陸大人果然是個有情義,值得深交之君子哪。隻有他自己知道,事實上,他是把胡濙看作了自己的父親了。
要不是胡濙,或許他早被王振害死了。也正是胡濙的多次提點相救,才能讓他不斷成熟進步,以至有今日的身份地位。對一個在這個時代無親無故的穿越者來說,這麽個總是幫助自己,為自己著想的老人,自然讓他生出了某種感情,從而將胡濙看作自己的父親了。
所以哪怕再忙,他每過幾天都會來看望一番,這幾乎都成了習慣了。
而在隨著蒙人之事解決,陸縝也總算又可以鬆口氣了,便找了一日,再度前來拜望自己的先生。
看著陸縝在管家的陪同下進得屋來,胡濙那張已經皮包骨頭的瘦臉上又露出了欣然的笑意來:“善思來了。”
“先生最近身子可還好麽?”陸縝在見禮之後,忙上前問候道。
“好好……”胡濙笑了一下,待管家走後,又似笑非笑地看著麵前的年輕人:“倒是你,最近又為陛下立下了大功勞哪,當真是可喜可賀。”
本來,在許多人心裏都是對蒙人的此番勒索很不以為然的,畢竟我大明自太祖以來就從未跟外敵卑躬屈膝過,更別提要將國庫中的民脂民膏送與外敵了。隻是太上皇的身份和遭遇擺在那兒,作為臣民,他們也不好反對罷了。
但現在,問題卻已迎刃而解,陛下的反應做到了公是公,私是私。在公,他身為天子為了大明尊嚴自然不可能把銀子交與蒙人;而在私,他又顧念兄弟之情,居然提出自己出私庫裏的銀子來換迴兄長,這便足以讓無數人為之動容讚歎了。
在官府方麵有意宣揚的情況下,滿京百姓是全都知道了有這麽迴事兒,在對蒙人的觀感越發惡劣的同時,他們對天子,對朝廷是更加仰慕。一時間,京城人心比前番被圍城更加齊整,紛紛聲討起這些卑鄙而貪婪的蒙人使者來。
尤有甚者,就連鴻臚寺為他們安排的館驛之外,也不時有百姓前來叫罵。對此,其中官員也是睜隻眼閉隻眼,權當看不到了,這讓身在其中的古裏察等人是好生的憋悶。
而後不久,本著做戲做全套的精神,朱祁鈺又派人真個送來了從內庫裏提取的八萬兩銀子,並再次言明這是大明天子以一個弟弟的身份拿出來搭救自己兄長的,希望蒙人在收下這筆贖金之後把朱祁鎮給放迴來。
與他們同來的,還有幾名宮中的宦官,這些人也帶來了不少的財物,那都是原先的皇後錢氏,以及其他幾名前妃嬪,還有孫太後從自己宮裏拿出來的東西。這些財物既有尋常金銀錠,但更多的卻是一些首飾等物,那都是以往皇帝在位時賞賜她們的,如今也成了她們營救自己丈夫和兒子的籌碼了。
隻是,這些東西加在一起,其價值也不可能達到蒙人定下的八十萬兩之數哪。這時候又沒有什麽拍賣行,不然隻要把皇後嬪妃們用過的首飾這麽一拍,自然會有某些富商出於某種目的出高價買下。可在幾百年前的大明朝,這些首飾就隻能作價幾百兩算了,與朱祁鈺送來的八萬兩銀子加在一起,也隻有不到二十萬兩,離著蒙人的底線差得實在太遠。
蒙人這邊還沒做出什麽反應呢,得到消息的京中百姓是徹底炸了。
當真是豈有此理,當真是欺人太甚!你們這些化外蠻人是真當我大明如此好欺麽?不但擄走了我們的太上皇,還要大搖大擺地派人前來勒索,竟又害得我們的皇帝陛下和太上皇的嬪妃們如此委曲求全?如此事情,如何還能忍得?
與是很快地,這邊館驛之中就連續發生了多次衝撞和衝突,甚至有幾人還真衝進了其中,差點和這幾名蒙人使者動起手來。
在接連發生了幾起相似的衝突之後,鴻臚寺方麵的官員終於是忍不住了,當即找到了古裏察詢問其心意為何。要是肯接受朝廷提出的條件,那自然是好的,大明這就將他們禮送出境,並派人跟隨著前往草原迎迴自家太上皇。
而要是他們不肯接受這一提議,那麽為了京城的安定,也隻好請他們離開了。當然,如此一來,不但這些財物他們別想帶走半分,一切後果也得由他們自己負責了。
麵對這一強硬態度和難題,古裏察他們也是頗感為難。在來大明之時,他可是跟太師誇下海口,說自己一定能迫使對方就範,花百萬銀兩換迴朱祁鎮的。可結果,現在隻有這麽點銀子,要是真答應了,他迴去也不好交代哪。
想著這一點的他當即就表示無法接受,非有之前談妥的八十萬兩銀子是不會放人的。
在徹底談崩了的情況下,朝廷終於不再拖延,當即就派人把他們轟出了館驛,同時也趕出了京城。隨後,又派出一隊人馬,押著他們往北而去,送他們離開大明的國境。
古裏察等人是真沒想到大明朝廷會做得如此決絕而不留餘地,居然都不管還在草原的朱祁鎮的安危了。他們可不知道,今時早不同於往日,在如今的輿論導向麵前,無論天子還是朝臣,對此都已經沒有了太多的顧慮,反正他們已立於了不敗之地。
甚至於,對包括朱祁鈺在內的絕大多數人心裏,他們是並不希望朱祁鎮能迴來的。在他們看來,這個太上皇早成了一個多餘之人,來了隻會給漸漸好轉的天下和朝廷局勢帶來不可估算的影響,所以還不如讓他就這麽一直被蒙人控製著呢。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這麽個心思,至少有些人是希望他能平安迴來的,這其中的表表者,當然就是前皇後錢氏了。
她所以有此想法,可不是因為希圖讓朱祁鎮重新做迴皇帝,從而自己也好跟著再度母儀天下。而是純粹從一個妻子擔心和思念丈夫的角度出發。其實自大婚之後,她和朱祁鎮的關係都一向很是融洽,可算是琴瑟和諧。現在丈夫被敵人捉去快一年了,她這個做妻子的又怎能不心焦呢?
所以前番當聽說蒙人勒索的要求後,她是真把自己身邊能拿出的所有值錢的東西都給送去了。可結果……卻再度讓她失望了。
雖然那些錢財都被人送了迴來,可她的心卻是徹底的空了。接下來的日子裏,錢氏唯一能做的,除了跟皇帝那兒懇求之外,就是在佛前許願,希望佛祖能保佑自己的丈夫能平平安安的,能盡快從北邊被放迴來。
每日的擔心,讓錢氏幾乎是日夜流淚,最終連一隻眼睛都因此而瞎。
或許,朱祁鎮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因為他之前所做的種種都給大明天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至少他還是一個好丈夫,更有一個一心為他念他的好妻子!
當然,前皇後在宮裏所遭遇的事情外頭的人是無法得知,即便得知也是愛莫能助的。因為此時大家都覺著,如今的皇帝陛下要比太上皇靠譜得多了,在他的英明統領下,咱們大明江山自能蒸蒸日上,造一個太平盛世。
@@@@@
陸縝對這樣的結果也算滿意,雖然自己並未在此事上有什麽表現,但隻要陛下知道就足夠了。甚至這等可能帶來隱患的事情,還是不讓外人知道為好。
隻是他這一想法,卻終究未能如願。或許他陸善思可以瞞過絕大部分的朝臣百姓,但有個人他是絕對瞞不了的,那就是在朝中浮沉多年,早已修煉成精的胡濙胡部堂。
自去年土木堡一敗的消息傳來後,胡濙便一病而倒,此後就沒怎麽露麵了。畢竟他年事已高,身子骨實在是支撐不住了。
可即便如此,他連續的幾次乞骸骨請辭也都被朱祁鈺給駁了迴來,依然讓他占著吏部尚書的位置。
究其原因,是因為他是朝中僅有的才德兼備的元老級高官,如今朝中局勢尚不安穩明朗,新近為君的朱祁鈺實在需要有這麽個定海神針似的人物幫他壓著群臣。哪怕如今的胡濙早已對朝事有心無力,難有貢獻,但隻要他在一日,群臣中的絕大多數依然得尊其為首。
當然,身體羸弱的他是不可能再去衙門,也不可能再去朝會露麵了,所以此時的胡濙更多隻是個象征而已。
而隨著他數月不曾露麵,往日裏前來拜望走動的官員也漸漸來得少了,畢竟朝中之人最重的還是實際好處。哪怕有著師生關係,疏離起來也是相當快的。
唯一的例外,或許隻有陸縝了。
這幾個月裏,隻要他有空閑,每過上幾天,總會帶些禮品什麽的前來看望胡濙,跟他說說話,寬慰早已沒有了當年風采的老人幾句。
別人或許有些奇怪,不明白已經是朝中紅人的陸侍郎怎麽就會有這等閑情呢?隻能道一句陸大人果然是個有情義,值得深交之君子哪。隻有他自己知道,事實上,他是把胡濙看作了自己的父親了。
要不是胡濙,或許他早被王振害死了。也正是胡濙的多次提點相救,才能讓他不斷成熟進步,以至有今日的身份地位。對一個在這個時代無親無故的穿越者來說,這麽個總是幫助自己,為自己著想的老人,自然讓他生出了某種感情,從而將胡濙看作自己的父親了。
所以哪怕再忙,他每過幾天都會來看望一番,這幾乎都成了習慣了。
而在隨著蒙人之事解決,陸縝也總算又可以鬆口氣了,便找了一日,再度前來拜望自己的先生。
看著陸縝在管家的陪同下進得屋來,胡濙那張已經皮包骨頭的瘦臉上又露出了欣然的笑意來:“善思來了。”
“先生最近身子可還好麽?”陸縝在見禮之後,忙上前問候道。
“好好……”胡濙笑了一下,待管家走後,又似笑非笑地看著麵前的年輕人:“倒是你,最近又為陛下立下了大功勞哪,當真是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