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混沌開陰陽,陰陽幻化衍萬物。萬物寂滅歸陰陽,陰陽兩合生混沌。如此往複,生生不息。在這紛亂繁雜的變化之中,衍生出了主宰天地各方的三界六道。
自上古以來,關於神鬼仙魔的傳奇故事一直在人間廣為流傳。凡人無不心生向往,虔誠朝拜。心誌遠大者更是獨創法門,意圖修道成仙。
凡人在三界之中雖弱小不堪,修為修煉卻是奇快。正所謂百年修為,千年道行。其他各族千年的道行,凡人百年之內必可有成。偶有妖魔跨界而來驚擾凡間,皆有不世高手現身,斬盡妖魔,免去生靈塗炭。
自三界鼎立以來,少有怪力亂神之事可打破平衡。這一切都在平靜祥和中度過。
直到三千年前,三道神光劃破星空,墜入凡間。兩道神光不知去向,一道神光落入九幽大陸,破入九幽第一山――落神山。
落神山共七座主峰,六座主峰成六芒星相,環繞中心的登天峰。峰間雲霧繚繞,宛若縹緲仙境。
神光墜落之日,烏雲密布,雷光閃動;高雲之上,殺聲震天。一幅末日景象席卷整個九幽大陸。
凡間百姓皆驚恐萬分,許多凡人四下逃竄。膽大之人仰望雲層上空,發現滾滾雲層之內泛起點點火光,在雲層內漸漸擴大。
不過片刻功夫,烏雲裏已然布滿火光,宛如滿天星鬥漸漸降臨。頃刻間,滿天神火如隕石般落入大地,犁民百姓哀嚎遍野,景象淒慘駭人。
好在天火墜落不久,大陸各處便有隱世高人紛紛出手,雲霄之上,劍氣縱橫,人人劈斬天火,避免天火落入大地。
半日過後,天火斬盡,萬丈高空,一眾高手難得鬆了口氣,不料瞬息之間,三道神光從雲層深處電射而來,破開烏雲,四下飛散,其速之快,讓人目不能及。
其中一道神光如流星墜落般擊中了登天峰的峰頂,巨大的衝擊將峰頂削去小半,碎裂的巨石滾落山穀。峰頂的神光在落下後,慢慢減弱,最終隱滅不見。
登天峰附近,一位老道人憑空閃現。這道人劍眉星目,銀須銀發,衣白勝雪,身軀若蒼勁古鬆。
他腳踏虛空,刹那間飛至峰頂,長袖一揮,無聲間催動浩瀚掌力,震開峰頂碎石。不料碎石當中,一股能量波動成環狀震蕩開來!竟將這老道人震得倒退數丈。“何等神物竟有如此威力?”
道人定睛望去,隻見登天峰頂正中央,一道一掌寬的裂縫深入山體。裂縫之中,一物光華閃爍,竟是一柄三尺長劍。劍寬三寸,劍刃鋒芒畢露,劍身鐫刻符文,劍柄末端一顆明珠流光溢彩。在劍身的正中央,刻著兩個古字。老道人看了驚歎道:“太古文字,封魔!”
道人緩緩降臨峰頂,靠近長劍,環繞一周,掌心向前一探,一股法力自老道掌心溢出,直取神劍,雄厚的真氣在白袍之中澎湃激蕩。
整座登天峰隨著法力的運轉劇烈顫動。長劍緩緩拔出,即將脫離山體的一刹那,劍身一震,一聲龍吟響徹天際,隨之化作一道流光飛入老道手中。道人右手緊握長劍,舉過頭頂,左手輕撫劍鋒,越是凝望,越是欣賞。
還來不及細觀,老道腳下又是一陣劇烈震動。老道人攜長劍騰空而起,迴頭觀望,原本登天峰上僅一掌寬的裂縫,竟是漸漸擴大。轟隆聲中,整座山峰一分為二,中間懸空寬愈百米。
老道震驚之餘,目光迴到手中長劍,自語道:“天界神兵入凡塵。老夫縱橫江湖數十載,從未見過如此神兵利器。得此封魔神劍,從此世間,隻怕再無敵手!”
老道人環顧四周,又說道:“此地乃神劍所選,神兵落在此處,當真不愧為落神山。這落神山七峰矗立,高聳雲間,隱含陣法,若是在此開宗立派,定能光大門楣,萬世不朽!”
就在那老道人拔劍觀賞之際,遠處天際流光浮動,一道道人影從四麵八方急速飛來。僅一盞茶的功夫,便將登天峰上空的老道人團團圍住。人人盯著老道手中那柄光華流轉的長劍,眼裏閃爍著繁雜的光芒。那老道卻是根本不看周遭之人,毋自把玩長劍,神情泰然自若。
一個身材瘦小,尖嘴猴腮之人排眾而出。此人身形佝僂,麵色慘白,一身黑色素裝,兩手各自穿戴一把三尺利爪。
他踏空至老道人身前三丈之處,說道:“老頭兒,那天降之物可是你手中這柄長劍?”聲音淒厲尖細,讓人聽了渾身發麻。
老道朝他說道:“閣下所言不錯,正是此物。”
“嘿嘿,既然如此,你老兒也把玩多時了,何不讓我等也觀賞一下?”
老道人麵露微笑,緩緩說道:“好啊,寶物就在老夫手中,閣下盡管來取便是。”
話一出口,竟是全然不把那尖嘴猴腮之人放在眼裏,那猴臉人麵露不悅,憤憤說道:“那就休要怪我出手無情了!”
說罷,那猴臉人抬手一爪,便朝那道人襲來。其速之快,如電光火石!
讓人更始料未及的是,利爪快要襲到老道身前時,一股肉眼可見的漣漪在老道身前三尺之處擴散開來。那猴臉之人的利爪竟是再難進入分毫。
猴臉人察覺不對,想要變招再攻,不料伸出去的利爪竟是撤不迴來。他大驚失色,慌忙催動一身修為與之對抗。一道道勁風自兩人之間狂卷而出,卷至下方登天峰,竟將山石卷走,老樹更是連根拔起!
“閣下真氣深厚,練至如此境界實屬不易,隻是厲氣略重,日後若能化解,修為定可一日千裏。”老道人依舊微笑著說道,說話時輕鬆自如,竟然不怕對抗時泄露體內真氣。
那猴臉人並未答話,眾人朝其望去,才發現他已是滿臉冒汗,真氣鼓蕩得說不出話來。
他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海底,那老道的真氣排山倒海般湧來,無窮無盡,不可斷絕,碾壓著自己的身體,整個人完全無法唿吸。猴臉人在這一刻產生了錯覺,眼前的道人恍若變成了巍峨的高山,穿透雲層,可攬日月。
眼見那猴臉人漸漸昏厥,老道人輕揮衣袖,那猴臉人便輕飄飄地飛迴原處,仿佛從未站出來過。
“多謝道長手下留情,適才晚輩多有得罪,還望道長見諒。”說完,猴臉人朝老道深深鞠了一躬。
老道人則輕輕點了點頭,不做言語。
眾人中一位形容枯槁的老和尚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一身道袍,銀須銀發,道行高深,道長可是道號天虛?”
那道人微微一笑,說道:“不錯,正是貧道。”
聽得老道迴答,眾人皆是一震,此人竟然是劍傲九州,名揚四海的天虛道長。
江湖傳言,這天虛道長年輕時是一位護國將軍。直到年過五十,自覺常年征戰,殺伐過重,故而辭官歸隱,走上修道一途。
萬料不到他竟是難得一見的修道奇才。不過二十年便以一介散修之身,擠入頂尖高手之列。如今這世間能與天虛道長一較高下之人屈指可數。這天降之物神俊飛凡,人人都欲占為己有,不曾想卻落入天虛道長手中。
得知這老道人便是天虛道長,剛才還想出手的人都龜縮了迴去。眼下天虛道長手握神劍,隻怕再無人可敵了。
眾人之中,有人不甘心地說道:“即是天虛道長得此神劍,我們豈有不服之理,隻是這神劍甚是難得,道長可否一展身手,讓我等開開眼界?”
天虛道長絲毫不客氣,朗聲大笑,狂傲之氣盡顯,看來他當年征戰沙場的傳聞並非作假,這一身傲氣確實像極了將軍。
他迴道:“即是如此,貧道便試試這神劍之威!”
說罷,天虛道長便持劍衝天而上,在萬丈高空中揮舞這封魔劍。這一揮舞,當真甚是了得,百丈劍芒破空而出!三招兩劍便斬得雲開霧散,激起狂風怒吼,大地飛沙走石。耀眼的劍芒遮天蔽日,讓圍觀眾人心神俱震!
天虛道長攜神劍瀟灑揮舞,身法靈動飄逸。舞到興致高亢處,高聲吟道:
“天降奇物落雄峰,
利刃含光勢如鴻。
登空而上攜劍舞,
三尺青鋒斷長空!”
吟罷,天虛道長倒轉身形,直衝而下,落至低於登天峰前山百丈處,突然揮出一道巨大的劍芒,劍芒從前山的山體穿過。
天虛道長又是隨手一揮,浩瀚如海的掌力朝前山奔襲而去,那百丈高的前山峰頂竟是被掌力推開,緩緩墜入山穀深處,落地時,巨大的音波震動百裏!前山斷口處光滑平整,顯然是被劍芒切開。至此,那一分為二的登天峰,後山比前山高出百丈。
圍觀之人皆震驚倒飛出去數百丈遠,眾人冷汗皆冒,半響無人敢出聲。
登天峰雖以奇高盛名,但這斷口處縱橫仍有三百餘丈。這封魔劍當真威力無窮,但若非天虛道長修為高深,卻是無法將此劍發揮出如此威力。隻是這天虛道長的修為究竟高至何等境界,怕是無人能知曉了。
天虛道長收迴長劍,緩緩說道:“諸位道友何必惦記老夫手中一柄長劍。想那天降神火,各位道友定然已經見過。那火中的寶物隻怕毫不遜色吧?天地眾生,各有其道。既有所獲,何不見好就收,免傷和氣呢?”
許多人竊竊私語,天火中有何寶物,卻是無人提及。蒼天有耳,聆聽眾生,哪怕是修道之人,那些禁忌之言也是不敢說的。
天虛道長接著道:“今日天地異象,我們尚不知緣由,若不查明真相,隻怕日後會有變故。還望各位道友同心協力,以保蒼生為己任才是。”
說到此處,不少圍觀之人皆默默點頭。一些人也從封魔神劍上收迴了目光。
看著眾人不再貪圖封魔神劍,天虛道長拂須一笑,緩緩落至前山斷口平台中央,盤坐當中,長劍平放於胸前,說道:“至今日起,我欲執此神劍,在落神山開宗立派,招攬天下人才,修習道行法術,鏟奸除惡,斬妖除魔,不負這神劍之威!”
眾人皆是恭敬地向天虛道長行禮,“恭祝道長宗門昌盛,永世不朽!”
那一日後,天虛道長果不食言,從此常住落神山,開宗立派,廣招門徒。不到百年,門下弟子已有數千人,依其所學道行法術不同,分布於七座山峰之上。門派取落神山為名,號稱落神門。而天虛道長便成了落神門的開派祖師。
至於那場天地異象,各方修道者皆全力查探,卻少有人能查出其中秘辛,好在其後再無動靜,天下依舊太平。多年之後,人們也漸漸忘卻。
隨著歲月的流逝,落神門逐漸昌盛,已然成為九幽大陸第一大派,而天虛道長卻在某日消失不見,不知去向,或壽終正寢,或雲遊四海,逍遙而去。
封魔神劍則依舊留在落神門,成了該派的鎮派之寶。曆代掌門執此神劍,斬妖除魔,無往不利。九幽大陸各大門派更是以落神門馬首是瞻。如此和平盛世,竟是持續了三千年之久。
自上古以來,關於神鬼仙魔的傳奇故事一直在人間廣為流傳。凡人無不心生向往,虔誠朝拜。心誌遠大者更是獨創法門,意圖修道成仙。
凡人在三界之中雖弱小不堪,修為修煉卻是奇快。正所謂百年修為,千年道行。其他各族千年的道行,凡人百年之內必可有成。偶有妖魔跨界而來驚擾凡間,皆有不世高手現身,斬盡妖魔,免去生靈塗炭。
自三界鼎立以來,少有怪力亂神之事可打破平衡。這一切都在平靜祥和中度過。
直到三千年前,三道神光劃破星空,墜入凡間。兩道神光不知去向,一道神光落入九幽大陸,破入九幽第一山――落神山。
落神山共七座主峰,六座主峰成六芒星相,環繞中心的登天峰。峰間雲霧繚繞,宛若縹緲仙境。
神光墜落之日,烏雲密布,雷光閃動;高雲之上,殺聲震天。一幅末日景象席卷整個九幽大陸。
凡間百姓皆驚恐萬分,許多凡人四下逃竄。膽大之人仰望雲層上空,發現滾滾雲層之內泛起點點火光,在雲層內漸漸擴大。
不過片刻功夫,烏雲裏已然布滿火光,宛如滿天星鬥漸漸降臨。頃刻間,滿天神火如隕石般落入大地,犁民百姓哀嚎遍野,景象淒慘駭人。
好在天火墜落不久,大陸各處便有隱世高人紛紛出手,雲霄之上,劍氣縱橫,人人劈斬天火,避免天火落入大地。
半日過後,天火斬盡,萬丈高空,一眾高手難得鬆了口氣,不料瞬息之間,三道神光從雲層深處電射而來,破開烏雲,四下飛散,其速之快,讓人目不能及。
其中一道神光如流星墜落般擊中了登天峰的峰頂,巨大的衝擊將峰頂削去小半,碎裂的巨石滾落山穀。峰頂的神光在落下後,慢慢減弱,最終隱滅不見。
登天峰附近,一位老道人憑空閃現。這道人劍眉星目,銀須銀發,衣白勝雪,身軀若蒼勁古鬆。
他腳踏虛空,刹那間飛至峰頂,長袖一揮,無聲間催動浩瀚掌力,震開峰頂碎石。不料碎石當中,一股能量波動成環狀震蕩開來!竟將這老道人震得倒退數丈。“何等神物竟有如此威力?”
道人定睛望去,隻見登天峰頂正中央,一道一掌寬的裂縫深入山體。裂縫之中,一物光華閃爍,竟是一柄三尺長劍。劍寬三寸,劍刃鋒芒畢露,劍身鐫刻符文,劍柄末端一顆明珠流光溢彩。在劍身的正中央,刻著兩個古字。老道人看了驚歎道:“太古文字,封魔!”
道人緩緩降臨峰頂,靠近長劍,環繞一周,掌心向前一探,一股法力自老道掌心溢出,直取神劍,雄厚的真氣在白袍之中澎湃激蕩。
整座登天峰隨著法力的運轉劇烈顫動。長劍緩緩拔出,即將脫離山體的一刹那,劍身一震,一聲龍吟響徹天際,隨之化作一道流光飛入老道手中。道人右手緊握長劍,舉過頭頂,左手輕撫劍鋒,越是凝望,越是欣賞。
還來不及細觀,老道腳下又是一陣劇烈震動。老道人攜長劍騰空而起,迴頭觀望,原本登天峰上僅一掌寬的裂縫,竟是漸漸擴大。轟隆聲中,整座山峰一分為二,中間懸空寬愈百米。
老道震驚之餘,目光迴到手中長劍,自語道:“天界神兵入凡塵。老夫縱橫江湖數十載,從未見過如此神兵利器。得此封魔神劍,從此世間,隻怕再無敵手!”
老道人環顧四周,又說道:“此地乃神劍所選,神兵落在此處,當真不愧為落神山。這落神山七峰矗立,高聳雲間,隱含陣法,若是在此開宗立派,定能光大門楣,萬世不朽!”
就在那老道人拔劍觀賞之際,遠處天際流光浮動,一道道人影從四麵八方急速飛來。僅一盞茶的功夫,便將登天峰上空的老道人團團圍住。人人盯著老道手中那柄光華流轉的長劍,眼裏閃爍著繁雜的光芒。那老道卻是根本不看周遭之人,毋自把玩長劍,神情泰然自若。
一個身材瘦小,尖嘴猴腮之人排眾而出。此人身形佝僂,麵色慘白,一身黑色素裝,兩手各自穿戴一把三尺利爪。
他踏空至老道人身前三丈之處,說道:“老頭兒,那天降之物可是你手中這柄長劍?”聲音淒厲尖細,讓人聽了渾身發麻。
老道朝他說道:“閣下所言不錯,正是此物。”
“嘿嘿,既然如此,你老兒也把玩多時了,何不讓我等也觀賞一下?”
老道人麵露微笑,緩緩說道:“好啊,寶物就在老夫手中,閣下盡管來取便是。”
話一出口,竟是全然不把那尖嘴猴腮之人放在眼裏,那猴臉人麵露不悅,憤憤說道:“那就休要怪我出手無情了!”
說罷,那猴臉人抬手一爪,便朝那道人襲來。其速之快,如電光火石!
讓人更始料未及的是,利爪快要襲到老道身前時,一股肉眼可見的漣漪在老道身前三尺之處擴散開來。那猴臉之人的利爪竟是再難進入分毫。
猴臉人察覺不對,想要變招再攻,不料伸出去的利爪竟是撤不迴來。他大驚失色,慌忙催動一身修為與之對抗。一道道勁風自兩人之間狂卷而出,卷至下方登天峰,竟將山石卷走,老樹更是連根拔起!
“閣下真氣深厚,練至如此境界實屬不易,隻是厲氣略重,日後若能化解,修為定可一日千裏。”老道人依舊微笑著說道,說話時輕鬆自如,竟然不怕對抗時泄露體內真氣。
那猴臉人並未答話,眾人朝其望去,才發現他已是滿臉冒汗,真氣鼓蕩得說不出話來。
他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海底,那老道的真氣排山倒海般湧來,無窮無盡,不可斷絕,碾壓著自己的身體,整個人完全無法唿吸。猴臉人在這一刻產生了錯覺,眼前的道人恍若變成了巍峨的高山,穿透雲層,可攬日月。
眼見那猴臉人漸漸昏厥,老道人輕揮衣袖,那猴臉人便輕飄飄地飛迴原處,仿佛從未站出來過。
“多謝道長手下留情,適才晚輩多有得罪,還望道長見諒。”說完,猴臉人朝老道深深鞠了一躬。
老道人則輕輕點了點頭,不做言語。
眾人中一位形容枯槁的老和尚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一身道袍,銀須銀發,道行高深,道長可是道號天虛?”
那道人微微一笑,說道:“不錯,正是貧道。”
聽得老道迴答,眾人皆是一震,此人竟然是劍傲九州,名揚四海的天虛道長。
江湖傳言,這天虛道長年輕時是一位護國將軍。直到年過五十,自覺常年征戰,殺伐過重,故而辭官歸隱,走上修道一途。
萬料不到他竟是難得一見的修道奇才。不過二十年便以一介散修之身,擠入頂尖高手之列。如今這世間能與天虛道長一較高下之人屈指可數。這天降之物神俊飛凡,人人都欲占為己有,不曾想卻落入天虛道長手中。
得知這老道人便是天虛道長,剛才還想出手的人都龜縮了迴去。眼下天虛道長手握神劍,隻怕再無人可敵了。
眾人之中,有人不甘心地說道:“即是天虛道長得此神劍,我們豈有不服之理,隻是這神劍甚是難得,道長可否一展身手,讓我等開開眼界?”
天虛道長絲毫不客氣,朗聲大笑,狂傲之氣盡顯,看來他當年征戰沙場的傳聞並非作假,這一身傲氣確實像極了將軍。
他迴道:“即是如此,貧道便試試這神劍之威!”
說罷,天虛道長便持劍衝天而上,在萬丈高空中揮舞這封魔劍。這一揮舞,當真甚是了得,百丈劍芒破空而出!三招兩劍便斬得雲開霧散,激起狂風怒吼,大地飛沙走石。耀眼的劍芒遮天蔽日,讓圍觀眾人心神俱震!
天虛道長攜神劍瀟灑揮舞,身法靈動飄逸。舞到興致高亢處,高聲吟道:
“天降奇物落雄峰,
利刃含光勢如鴻。
登空而上攜劍舞,
三尺青鋒斷長空!”
吟罷,天虛道長倒轉身形,直衝而下,落至低於登天峰前山百丈處,突然揮出一道巨大的劍芒,劍芒從前山的山體穿過。
天虛道長又是隨手一揮,浩瀚如海的掌力朝前山奔襲而去,那百丈高的前山峰頂竟是被掌力推開,緩緩墜入山穀深處,落地時,巨大的音波震動百裏!前山斷口處光滑平整,顯然是被劍芒切開。至此,那一分為二的登天峰,後山比前山高出百丈。
圍觀之人皆震驚倒飛出去數百丈遠,眾人冷汗皆冒,半響無人敢出聲。
登天峰雖以奇高盛名,但這斷口處縱橫仍有三百餘丈。這封魔劍當真威力無窮,但若非天虛道長修為高深,卻是無法將此劍發揮出如此威力。隻是這天虛道長的修為究竟高至何等境界,怕是無人能知曉了。
天虛道長收迴長劍,緩緩說道:“諸位道友何必惦記老夫手中一柄長劍。想那天降神火,各位道友定然已經見過。那火中的寶物隻怕毫不遜色吧?天地眾生,各有其道。既有所獲,何不見好就收,免傷和氣呢?”
許多人竊竊私語,天火中有何寶物,卻是無人提及。蒼天有耳,聆聽眾生,哪怕是修道之人,那些禁忌之言也是不敢說的。
天虛道長接著道:“今日天地異象,我們尚不知緣由,若不查明真相,隻怕日後會有變故。還望各位道友同心協力,以保蒼生為己任才是。”
說到此處,不少圍觀之人皆默默點頭。一些人也從封魔神劍上收迴了目光。
看著眾人不再貪圖封魔神劍,天虛道長拂須一笑,緩緩落至前山斷口平台中央,盤坐當中,長劍平放於胸前,說道:“至今日起,我欲執此神劍,在落神山開宗立派,招攬天下人才,修習道行法術,鏟奸除惡,斬妖除魔,不負這神劍之威!”
眾人皆是恭敬地向天虛道長行禮,“恭祝道長宗門昌盛,永世不朽!”
那一日後,天虛道長果不食言,從此常住落神山,開宗立派,廣招門徒。不到百年,門下弟子已有數千人,依其所學道行法術不同,分布於七座山峰之上。門派取落神山為名,號稱落神門。而天虛道長便成了落神門的開派祖師。
至於那場天地異象,各方修道者皆全力查探,卻少有人能查出其中秘辛,好在其後再無動靜,天下依舊太平。多年之後,人們也漸漸忘卻。
隨著歲月的流逝,落神門逐漸昌盛,已然成為九幽大陸第一大派,而天虛道長卻在某日消失不見,不知去向,或壽終正寢,或雲遊四海,逍遙而去。
封魔神劍則依舊留在落神門,成了該派的鎮派之寶。曆代掌門執此神劍,斬妖除魔,無往不利。九幽大陸各大門派更是以落神門馬首是瞻。如此和平盛世,竟是持續了三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