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著誠意萬分的四皇子,一時也有些不知所措,但皇帝就是皇帝,多年的權利鬥爭已經讓他養成了處變不驚的秉性。他煞有介事的說道:“胡鬧,你身為皇子,又是此案的主審,這像什麽樣子!趕緊給朕起來!”
四皇子聽見皇帝的話,心裏終於安穩了,此刻的一切都已經算是在他的掌握之中,隻要多加一把力,自己的目的自然達成,因此他怎麽可能輕易起來。
隻見四皇子跪在太子身邊,瞥了太子一眼,眸子裏滿是歉意,搞得太子也有些不知所措,就好像剛剛和他分庭抗禮的並非是這位皇子一般。
四皇子無比認真的看著皇帝,十分恭謹的說道:“啟稟父皇,兒臣不能起來,兒臣派人請皇嫂來,是為了維護禮法,可這法是維護了,卻怠慢了禮,給皇室抹黑了。兒臣有負父皇教導,請父皇降罰!”
這是四皇子第一次在皇帝麵前如此謙卑,這位皇子與其他皇子不同,他的母妃當年就是傳奇一般的人物、桀驁非常,而這位皇子出仕以來,屢擔重任,被皇帝用來製衡太子及其他皇子,多年來無論戰功還是政績都無人可出其左右,因此他身上的桀驁比之母妃有過之而無不及,隻是他的桀驁卻是可以被皇帝容忍的。雖然多年來皇帝對於四皇子的秉性很是不滿,可卻也從來沒想過,會有一天,自己的這個兒子會跪在自己的麵前,和自己這個態度說話。
要知道,讓四皇子去死,他連眼皮都不會眨一下,可讓他認錯,特別是沒錯的事情上認錯,那比要他的命還要難,可是今天他卻做了,而且這般誠懇。
皇帝一時間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一邊是並不受寵,卻仍榮耀萬千的太子,另一邊是功績無數,卻得罪不少權貴的四皇子,這個抉擇還真的不好做。
一旁的三皇子雖然知道太子一定會挨罵,可卻萬萬沒想到事態會發展到這個地步,畢竟,作為皇子,他了解自己的這幾個兄弟,可卻不可能知道這些兄弟的所有想法,就好像他想不到四皇子會異軍突起一樣。
雖然有些不知所措,可三皇子卻知道,如果皇帝被這麽逼迫下去,恐怕真的會因為不好抉擇而把此案懸而不決。因此此刻如何解決後續事件成了擺在他麵前的一個難題。
一番思量之後,三皇子決定用一個本辦法解決。隻見這位儒雅瀟灑的皇子忽然間也跪了下去,搞得皇帝十分頭痛,嗬斥道:“你又是什麽意思?”
“啟稟父皇,今天這個局麵,責任在兒臣,若不是兒臣誘勸父皇出宮,若不是兒臣剛剛建議繼續審理,隻怕、隻怕也不會讓太子和四弟如此模樣,因此今日責任在兒臣。然而事有輕重緩急之分,此刻案子還在這裏拖著,如果父皇為了這些一時分辨不清的事耽誤時間,實在容易引起流言,故此,兒臣請父皇先對此案做出決斷。”三皇子十分誠懇,似乎是對這件事真的並不上心,隻是出於公允而已。
皇帝此刻正愁沒有脫身的辦法,擔心被這件事困在兵馬司,始終不是好事,因此當三皇子提出先處理這樁案子的時候,原本不想盡快處理的皇帝卻表現的十分讚成。
“嗯,老三言之有理,你們都起來吧。現在政務為重、冤情為重!”說罷,皇帝還伸手拉了四皇子和太子一把。
相比起太子的小家子氣,四皇子的表現就大氣的很了,當皇帝的手伸過來時,四皇子立即自行起來,轉而去攙扶皇帝,嘴裏說道:“兒臣粗鄙,不敢讓父皇親自提攜,望父皇明察!”
對於四皇子的這種自貶身價的表現,皇帝當然不會多做計較,此刻最重要的早已不是公允判斷,而是逃離這兵馬司,因此皇帝對四皇子的話隻是點了點頭,卻沒多說什麽。
一旁的太子似乎覺得自己的表現受到了輕視,於是趕忙開口,希望爭到一些關注。“父皇,兒臣以為,悠寧怎麽說都是皇室,若是在兵馬司審問,隻怕不和禮法。故兒臣想請父皇允許兒臣暫帶悠寧迴府,四弟若是想詢問什麽,不妨去太子府問。”
皇帝心裏明白太子大的什麽主意,可卻不動聲色,畢竟這樁案子他本來就不想弄大,因此並沒做出一絲迴應。
一旁的四皇子依舊沉默,倒是三皇子先開口了:“父皇,兒臣以為,若是讓皇嫂迴府,隻怕會惹來非議,況且,若是開了這個先例,以後宗室犯了律法,處理起來都將出現這種情況,若主審不是皇室成員,隻怕沒人敢如四弟這般剛直秉公,故還望父皇三思!”
聽見三皇子的話,皇帝心裏也忽然想到了此舉的後患,畢竟,作為帝王,比起親情、顏麵,更重要的是江山。如果真的為了一個太子妃,失德於天下,恐怕真的有些犯不上。
一番思量過後,皇帝忽然把話題丟給了四皇子,“老四,你有什麽看法?”
四皇子當然明白皇帝為何會問自己,因此他不卑不亢的說道:“兒臣以為,此案,皇嫂是關鍵,若讓皇嫂迴府,出了差池,兒臣和皇兄都擔不起;可若讓皇嫂留在兵馬司,也始終說不過去。故此,兒臣提議,將皇嫂的名分暫時去除,而後暫時禁足與感業寺,由禁軍照看。如此可稱得上穩妥。”
皇帝略作思量,似乎覺得如今的確沒有更合適的辦法,於是予以批準,但隨即似乎有想到了其他事情,於是問道:“兵馬司負責捕盜捉賊,此案若是民間案件,當予以何處審理?”
三皇子似乎是覺得自己的存在感有些不足了,於是開口道:“父皇,若是民間案件,當由京兆府審理,提刑司複核勘定,最終定案,由刑部批示。”
“嗯,這的確是正常程序,不過,如果讓太子妃屈尊降貴,去這麽折騰一圈,皇室顏麵何在,不妥不妥!”皇帝聽了三皇子的說法,雖然沒什麽錯,可對於皇室尊嚴的那份顧忌卻再次觸動了他的心靈,因此十分為難的說道。
一旁的四皇子明白,對於皇帝,如果不予以遷就,隻怕這件案子永遠都要停滯不前,因此他采取了變通的辦法,對皇帝說道:“父皇,此案其實不需那麽複雜,普通的流程是怕案子的主審有偏私,因此要層層複核,可是此案事關重大,父皇應該可以相信,沒人會如此大膽,有所偏私。”在說到“偏私”二字的時候,四皇子還故意加重了語氣,然後看了太子一眼,似乎是在暗指太子假公濟私一般。
皇帝點了點頭說道:“話是這麽說,可就近如何審理,卻還是個難題。你可有何建議?”
一旁的太子終於有些忍不住了,剛剛由於皇帝的態度,他一直不敢有太大的反應。但他明白,如果再不開口,隻怕他再無半分勝算,一切都將掌握在四皇子的手裏。特別是此刻唐悠寧被皇帝親自下口諭,暫時降為庶人,如果真的牆倒眾人推,那麽恐怕這一戰會直接推動太子dang的地位。
太子故意提高了語調,對皇帝說道:“父皇,這裏是兵馬司衙門,父皇何不問問這裏的主官大人有何高見。”
這倒不是太子沒了思緒,想拚死一搏,他之所以推薦主官來提出意見,事實上就是知道這位主官始終是個老思想的頑固派,對於儲君的忠誠度決不低於對皇帝的,因此此刻推出他來提出方案,恐怕是目下最好的辦法了。
皇帝沉吟片刻,而後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依你!”
一旁的四皇子明白,在不知道自己派去送信的手下小廝已經被抓的情況下,這位主官多半會把自己當成是十足的太子dang。因此,必須要做出一些行動,才能讓一切不會做出大的變化。
主官剛剛在一旁旁觀了一出好戲,此刻心裏早已是忐忑不安,畢竟這怎麽說都是皇家秘聞,自己這個地位的人,聽到都是禍事,此刻卻是親曆。如今皇帝問詢,這可以算得上是他唯一的機會,因此他戰戰兢兢地來到皇帝麵前跪下,大聲喊著“萬歲”。
皇帝揮了揮手,對於這種禮節,他早已沒了什麽感覺,何況此刻他關心的並非禮節而是意見。皇帝看著主官問道:“此案,你也出力不少,現在,說說你的看法吧!”
皇帝的語氣威嚴而不可侵犯,主官這個級別幾乎多少年也見不到皇帝,除非出了大案要案,否則他連見太子都是難事,此刻被皇帝垂問,他竟一時語塞。
一旁的四皇子抓住機會,對皇帝說道:“父皇,此人處理此案始終是十分公允的,為了不失禮數,還特意派人知會了太子,而且還借給兒臣不少兵馬司的人馬。由此可見此人能力不俗,隻是忽然麵君,一時有些受寵若驚,不知如何應對,還望父皇見諒!”
!!
四皇子聽見皇帝的話,心裏終於安穩了,此刻的一切都已經算是在他的掌握之中,隻要多加一把力,自己的目的自然達成,因此他怎麽可能輕易起來。
隻見四皇子跪在太子身邊,瞥了太子一眼,眸子裏滿是歉意,搞得太子也有些不知所措,就好像剛剛和他分庭抗禮的並非是這位皇子一般。
四皇子無比認真的看著皇帝,十分恭謹的說道:“啟稟父皇,兒臣不能起來,兒臣派人請皇嫂來,是為了維護禮法,可這法是維護了,卻怠慢了禮,給皇室抹黑了。兒臣有負父皇教導,請父皇降罰!”
這是四皇子第一次在皇帝麵前如此謙卑,這位皇子與其他皇子不同,他的母妃當年就是傳奇一般的人物、桀驁非常,而這位皇子出仕以來,屢擔重任,被皇帝用來製衡太子及其他皇子,多年來無論戰功還是政績都無人可出其左右,因此他身上的桀驁比之母妃有過之而無不及,隻是他的桀驁卻是可以被皇帝容忍的。雖然多年來皇帝對於四皇子的秉性很是不滿,可卻也從來沒想過,會有一天,自己的這個兒子會跪在自己的麵前,和自己這個態度說話。
要知道,讓四皇子去死,他連眼皮都不會眨一下,可讓他認錯,特別是沒錯的事情上認錯,那比要他的命還要難,可是今天他卻做了,而且這般誠懇。
皇帝一時間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一邊是並不受寵,卻仍榮耀萬千的太子,另一邊是功績無數,卻得罪不少權貴的四皇子,這個抉擇還真的不好做。
一旁的三皇子雖然知道太子一定會挨罵,可卻萬萬沒想到事態會發展到這個地步,畢竟,作為皇子,他了解自己的這幾個兄弟,可卻不可能知道這些兄弟的所有想法,就好像他想不到四皇子會異軍突起一樣。
雖然有些不知所措,可三皇子卻知道,如果皇帝被這麽逼迫下去,恐怕真的會因為不好抉擇而把此案懸而不決。因此此刻如何解決後續事件成了擺在他麵前的一個難題。
一番思量之後,三皇子決定用一個本辦法解決。隻見這位儒雅瀟灑的皇子忽然間也跪了下去,搞得皇帝十分頭痛,嗬斥道:“你又是什麽意思?”
“啟稟父皇,今天這個局麵,責任在兒臣,若不是兒臣誘勸父皇出宮,若不是兒臣剛剛建議繼續審理,隻怕、隻怕也不會讓太子和四弟如此模樣,因此今日責任在兒臣。然而事有輕重緩急之分,此刻案子還在這裏拖著,如果父皇為了這些一時分辨不清的事耽誤時間,實在容易引起流言,故此,兒臣請父皇先對此案做出決斷。”三皇子十分誠懇,似乎是對這件事真的並不上心,隻是出於公允而已。
皇帝此刻正愁沒有脫身的辦法,擔心被這件事困在兵馬司,始終不是好事,因此當三皇子提出先處理這樁案子的時候,原本不想盡快處理的皇帝卻表現的十分讚成。
“嗯,老三言之有理,你們都起來吧。現在政務為重、冤情為重!”說罷,皇帝還伸手拉了四皇子和太子一把。
相比起太子的小家子氣,四皇子的表現就大氣的很了,當皇帝的手伸過來時,四皇子立即自行起來,轉而去攙扶皇帝,嘴裏說道:“兒臣粗鄙,不敢讓父皇親自提攜,望父皇明察!”
對於四皇子的這種自貶身價的表現,皇帝當然不會多做計較,此刻最重要的早已不是公允判斷,而是逃離這兵馬司,因此皇帝對四皇子的話隻是點了點頭,卻沒多說什麽。
一旁的太子似乎覺得自己的表現受到了輕視,於是趕忙開口,希望爭到一些關注。“父皇,兒臣以為,悠寧怎麽說都是皇室,若是在兵馬司審問,隻怕不和禮法。故兒臣想請父皇允許兒臣暫帶悠寧迴府,四弟若是想詢問什麽,不妨去太子府問。”
皇帝心裏明白太子大的什麽主意,可卻不動聲色,畢竟這樁案子他本來就不想弄大,因此並沒做出一絲迴應。
一旁的四皇子依舊沉默,倒是三皇子先開口了:“父皇,兒臣以為,若是讓皇嫂迴府,隻怕會惹來非議,況且,若是開了這個先例,以後宗室犯了律法,處理起來都將出現這種情況,若主審不是皇室成員,隻怕沒人敢如四弟這般剛直秉公,故還望父皇三思!”
聽見三皇子的話,皇帝心裏也忽然想到了此舉的後患,畢竟,作為帝王,比起親情、顏麵,更重要的是江山。如果真的為了一個太子妃,失德於天下,恐怕真的有些犯不上。
一番思量過後,皇帝忽然把話題丟給了四皇子,“老四,你有什麽看法?”
四皇子當然明白皇帝為何會問自己,因此他不卑不亢的說道:“兒臣以為,此案,皇嫂是關鍵,若讓皇嫂迴府,出了差池,兒臣和皇兄都擔不起;可若讓皇嫂留在兵馬司,也始終說不過去。故此,兒臣提議,將皇嫂的名分暫時去除,而後暫時禁足與感業寺,由禁軍照看。如此可稱得上穩妥。”
皇帝略作思量,似乎覺得如今的確沒有更合適的辦法,於是予以批準,但隨即似乎有想到了其他事情,於是問道:“兵馬司負責捕盜捉賊,此案若是民間案件,當予以何處審理?”
三皇子似乎是覺得自己的存在感有些不足了,於是開口道:“父皇,若是民間案件,當由京兆府審理,提刑司複核勘定,最終定案,由刑部批示。”
“嗯,這的確是正常程序,不過,如果讓太子妃屈尊降貴,去這麽折騰一圈,皇室顏麵何在,不妥不妥!”皇帝聽了三皇子的說法,雖然沒什麽錯,可對於皇室尊嚴的那份顧忌卻再次觸動了他的心靈,因此十分為難的說道。
一旁的四皇子明白,對於皇帝,如果不予以遷就,隻怕這件案子永遠都要停滯不前,因此他采取了變通的辦法,對皇帝說道:“父皇,此案其實不需那麽複雜,普通的流程是怕案子的主審有偏私,因此要層層複核,可是此案事關重大,父皇應該可以相信,沒人會如此大膽,有所偏私。”在說到“偏私”二字的時候,四皇子還故意加重了語氣,然後看了太子一眼,似乎是在暗指太子假公濟私一般。
皇帝點了點頭說道:“話是這麽說,可就近如何審理,卻還是個難題。你可有何建議?”
一旁的太子終於有些忍不住了,剛剛由於皇帝的態度,他一直不敢有太大的反應。但他明白,如果再不開口,隻怕他再無半分勝算,一切都將掌握在四皇子的手裏。特別是此刻唐悠寧被皇帝親自下口諭,暫時降為庶人,如果真的牆倒眾人推,那麽恐怕這一戰會直接推動太子dang的地位。
太子故意提高了語調,對皇帝說道:“父皇,這裏是兵馬司衙門,父皇何不問問這裏的主官大人有何高見。”
這倒不是太子沒了思緒,想拚死一搏,他之所以推薦主官來提出意見,事實上就是知道這位主官始終是個老思想的頑固派,對於儲君的忠誠度決不低於對皇帝的,因此此刻推出他來提出方案,恐怕是目下最好的辦法了。
皇帝沉吟片刻,而後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依你!”
一旁的四皇子明白,在不知道自己派去送信的手下小廝已經被抓的情況下,這位主官多半會把自己當成是十足的太子dang。因此,必須要做出一些行動,才能讓一切不會做出大的變化。
主官剛剛在一旁旁觀了一出好戲,此刻心裏早已是忐忑不安,畢竟這怎麽說都是皇家秘聞,自己這個地位的人,聽到都是禍事,此刻卻是親曆。如今皇帝問詢,這可以算得上是他唯一的機會,因此他戰戰兢兢地來到皇帝麵前跪下,大聲喊著“萬歲”。
皇帝揮了揮手,對於這種禮節,他早已沒了什麽感覺,何況此刻他關心的並非禮節而是意見。皇帝看著主官問道:“此案,你也出力不少,現在,說說你的看法吧!”
皇帝的語氣威嚴而不可侵犯,主官這個級別幾乎多少年也見不到皇帝,除非出了大案要案,否則他連見太子都是難事,此刻被皇帝垂問,他竟一時語塞。
一旁的四皇子抓住機會,對皇帝說道:“父皇,此人處理此案始終是十分公允的,為了不失禮數,還特意派人知會了太子,而且還借給兒臣不少兵馬司的人馬。由此可見此人能力不俗,隻是忽然麵君,一時有些受寵若驚,不知如何應對,還望父皇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