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氣的秦王宮之中,秦王將目光轉向一側的呂不韋,笑道:


    “不韋怎麽看?”


    呂不韋聞言沉吟了片刻,然後看著公子政躬了躬身道:


    “臣想問公子政一個問題。”


    然後呂不韋再次將目光轉向秦王子楚,道:


    “然後才能迴答王上的問題。”


    “什麽問題?”


    秦王子楚背手於身後,皺著眉道。


    什麽事情是他迴答不了,而公子政可以迴答的。


    隻有關於那位仙人的事。


    有時候,已然身為秦王的子楚都有些嫉妒自己的兒子,他就像是受到了上天的眷顧一般。


    無論是什麽好事,都會向著他靠近。


    或許就是因為如此,昔年仙人才斷言道其為大秦興旺之托。


    呂不韋拱手而拜,看著公子政慎重道:


    “敢問公子,仙人可願中原起戰火?”


    這是他一直想問的,秦國現在的兵勢,若不是上一任秦王剛薨,諸國現在怕已然是秦國之土。


    諸侯敗亡,已然是無力迴天之局。


    若是諸侯不服,戰便是了。


    秦國完全可以打到眾人服為止,但是秦國現在朝局在秦王子楚與公子政的默許之下,卻更傾向於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是不合理。


    那些文官如此也罷了,統禦秦軍的將領竟然也如此,簡直是難以理解。


    秦以軍功論上位,軍功是武將的命根,沒有戰事他們憑什麽封妻蔭子,封侯拜相。


    這時候他們竟然在戰損很小的情況下,放棄了這驚世的戰功,這就好比老虎不吃肉一般不可思議。


    這其中若是沒有公子政與秦王的暗示,絕對是不可能的。


    此外,陰世封神此事更是蹊蹺至極,諸侯全部趨之若鶩,可秦王卻一點反應都沒有,似乎那陰世封神之秘對於他一點吸引力都沒有。


    呂不韋覺得這其中定然有什麽是他所不知的。


    甚至有數件事是他所不知的。


    呂不韋慎重看著公子政似乎想從他的身上,得到一個想要的答案。


    公子政看著呂不韋笑了笑,道:


    “不願。”


    “其實這並不是什麽秘密,如果丞相多去招搖宮和太陰學宮的課堂之上,自然便知。”


    呂不韋在子楚還是公子的時候,便已經開始在上一任秦王的默許之下,執掌秦國的丞相權柄,這也使得他職務繁忙,隻是偶爾去太陰學宮借書閱讀,很少在招搖宮之中逗留。


    以至於這公開之事,他都不知。


    呂不韋躬身拜了拜。


    “不韋懂了。”


    這下便全部解釋清楚了。


    為什麽武將不想戰,秦王也不想戰。


    太陰學宮的那位,哪怕是不出宮門一步,世間怕是也沒有人敢違逆他的意誌。


    “臣還有一問,不知可否解答?”


    呂不韋再次問道。


    “丞相盡管說便是了。”


    “敢問陰世封神可是有內情於其中?”


    “這………”


    秦王看向了自己的兒子。


    公子政立馬意會道:


    “丞相,這其中隱秘,卻是難以告知。”


    “不過有幾點可以告知丞相。”


    “請公子言明。”


    “一、陰世封神是真的,神位也是真的;二、這封神卻有內情。”


    “不韋明白了。”


    呂不韋躬了躬身後,再也不談陰世封神之事,反是直接談起了對於諸國的對策。


    “王上,於諸侯若戰不可,便談。”


    “如何談?”


    “開天子會諸侯之禮,堂堂正正的談。”


    “就如信中所言,崤山以東,諸侯之兵攜大勝之勢,此時已然昏庸,若談不攏呢?”


    秦王子楚皺著眉道。


    “臣在琅嬛宮之中曾聞一策,挾天子以令諸侯。”


    呂不韋露出深深的笑容道:


    “臣想再加一句。”


    “加什麽?”


    秦王來了興趣。


    “挾諸侯以令不臣,挾上卿以令下臣。”


    呂不韋擲地有聲道。


    “何解?”


    秦王再問。


    呂不韋揮手在虛空之中畫了一個圓,道:


    “將戰爭化簡,秦國之敵,在於諸國貴族勳貴,應柔以布衣,厲以諸侯。”


    呂不韋繼續道:“所謂談便是與諸侯談,談不攏便與諸侯戰。”


    他在虛空之中隨手畫了一道線道:


    “此乃崤山,崤山以東,諸國勳貴有多少人?”


    “便是全部屠盡,也不過萬人,且大秦不需要全部殺死,隻需要拉一批、打一批、殺一批,如此死傷怕是不過萬人,此不算是什麽戰事。”


    秦王雙眼一亮道:


    “丞相詳細說說。”


    “談是昭顯秦國之誠意,談不談得攏都不重要,若談不攏,便戰。”


    “若以戰,三日之內,挾諸侯於股掌,控上卿於反手,戰上不戰下,殺勳貴,而不殺布衣。”


    “大秦還要厚待布衣,若諸侯亡,則重分諸侯之土於布衣。”


    “至此,民心可用,大勢成潮。”


    呂不韋似乎在抬手之間,決勝千裏之外,指點江山。


    公子政聞言點了點頭道:


    “丞相之意,為斬首之術,不過改為挾持。”


    “化敵為鼓掌傀儡,似乎更加巧妙。”


    他話語之中滿是讚賞之意,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計策。


    “這能行?”


    秦王子楚有些猶豫道。


    趕赴千裏之外,控諸侯於鼓掌,這怕是不是什麽易事。


    公子政聞言躬身朝著秦王子楚拜道:


    “秦銳士六千人便足以。”


    他聲音之中滿是篤定。


    而一旁的呂不韋先是瞥了一眼公子政,然後也笑著抬起頭道:


    “王上應該很久沒有看到秦銳士了吧!”


    “秦銳士在武安君手下,早已非往日模樣。”


    “銳士之下,諸國兵甲,不堪一戰。”


    呂不韋之所以看公子政,是因為公子政對於秦國太了解。


    多少人可以做多少事情,他都如同握在鼓掌之上。


    呂不韋曾經記得眼前的秦王也隻有三年陽壽了。


    三年之後,他能坐在現在的位置嗎?


    要知道,三年之後便是第一批太陰學宮學子畢業之時,不知道多少龍鳳之姿將現身於世。


    “如此嗎?”


    秦王愣了愣,他卻是很久沒有見到秦銳士了,自從他父親病危不可下床之後,他便已然沒有見過秦銳士了。


    至此,怕是已經有數月了。


    不想數月之中,竟有如此之大的變動。


    “父王,既然今日之中說到了秦銳士,不如出城一觀。”


    “也好!”


    秦王子楚思忖了片刻,然後應了下來。


    若是不看看秦國銳士,他總覺得自己的心中似乎是沒有底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浩瀚仙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未名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未名北並收藏浩瀚仙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