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並不認識那個老和尚,也從來沒有見過那個老和尚。
我之所以一見到他就心裏麵很是震驚,因為我發現那個老和尚的頭上居然有九個戒疤!
雖然對佛教沙門了解得不是太多,但我也明白佛門弟子頭上的香疤戒點兒可不是亂點亂燒的。
據說一般寺廟裏的住持方丈級別的老和尚。頭上最多也不過是擁有五六個戒疤而已。
就連作為禪宗祖庭的少林寺,以前的住持方丈頭頂上最多也隻是擁有八到九個戒疤。
更何況由於八十年代佛教界就已經廢除了受戒時燒香疤的做法,所以造成現在頭頂上有戒疤的和尚已經不多了。
而燕采寧她們幫我請來的這個老和尚頭頂上竟然有九個戒疤,這足以說明老和尚絕非一般的佛家弟子。而必然是德高望重、修為深厚的沙門大師!
而且這個頭頂九個戒疤的老和尚完全不是電影電視裏麵肥頭大耳的那種,畢竟長年累月地吃素很難養得肥肥胖胖的。
這個老和尚雖然所披的袈裟有些半新不舊,但一眼看上去清清瘦瘦精神矍鑠,目光特別清亮有神並且流露出一種十分淡然平和的仁慈之色。
“阿彌陀佛......”那位擁有九個戒疤的清瘦老和尚來到我的軟榻跟前以後雙手合什宣了聲佛號。聲音雖然不大卻是極為低沉渾厚、磅礴大氣猶如龍吟一般令人心神一震。
我心裏麵很是激動,燕采寧說服同門為我請來了這等高僧大師,一定是殊非易事。
能夠請得來這等修為深厚的高僧大師出手相助,我胡彥青終於可以災消難解了。
我甚至突發奇想,等到這位高僧大師幫我治好了怪病、讓我能夠說話能夠活動以後,我必須找個時間幹脆向燕采寧求婚算了。
那樣的話,以後在前往黃河鬼門時萬一身遭不測的時候我們兩個就比較名正言順了一些......
清清瘦瘦的老和尚緩緩伸出右掌在我頭頂、胸前和手腕兒處各輕按片刻,長長的壽眉稍稍一皺,目光裏麵隨即略略顯得有些凝重了。
“阿彌陀佛,且待老衲入定瞧瞧。”
九個戒疤清清瘦瘦的老和尚這樣一說,就站在旁邊的燕采寧很快就點上了檀香一炷。
我心裏麵慢慢有些下沉,開始有些不妙之感:在此之前,醫院醫生與巫門長者都是對我的怪病不能確診不敢用藥,如果這個德高望重、修為深厚的老
和尚再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話,我胡彥青可真是無人可救了。
過了大約半炷香的功夫,那個老和尚終於睜開了眼睛。
但是,聲如龍吟、低沉渾厚的老和尚睜開眼睛以後輕輕搖了搖頭,再次宣了一聲佛號,然後表示一啄一飲、皆有定數,因果難違難逆啊。
老和尚的話讓燕采寧她們麵麵相覷,一臉的驚愕不信之色。
而我則是心裏麵一下子就涼透了--
醫院根本檢查確診不了我得的究竟是什麽病,自然也就談不上對症治療、能夠治好;
古巫一門多少高人也都是束手無策,那個滿頭銀發神采奕奕、麵色像嬰兒那樣紅潤有光澤的老太太更是直言不諱地當著我的麵兒對燕采寧說,這個人沒救了!
而現在,就連這位頭上擁有九個戒疤的老和尚都說我因果難違難逆、也就是無法救治,看來我胡彥青這輩子要麽隻求速死,要麽隻能像個植物人那樣苟延殘喘一段時間再赴陰曹地府。
我心裏麵一陣哀痛,除了掛念遠方的爸媽奶奶還有那個生死不知、下落不明的爺爺之外,我更是深感對不住燕采寧。
以前以為燕采寧不過是白皙俏麗、美眸明淨而又蠻腰細細、芳臀翹挺的漂亮姑娘一個,與我胡彥青並沒有什麽關係。
而現在的情況卻不一樣了,我們兩個雖然沒有明確捅破那層窗戶紙,但兩個人都是心知肚明,等待我們兩個的隻不過是隨著時間原推移而水到渠成、花好月圓。
偏偏就在這種時候是卻蒼天無情,讓我胡彥青中了鎮河宗的什麽“無相卸骨”之術,變成了個口不能言、動彈不得的廢人一個......
哀莫大於心死,被醫院、巫師和高僧相繼表示無治無望以後,我心裏麵已經涼透了,覺得與其這樣拖累燕采寧,還不如速死為快。
可惜的是,燕采寧端來一小碗似紅發黑的湯藥,一小勺一小勺地慢慢喂我。
我一心隻求速死,根本不想喝那種氣味複雜的湯藥。
燕采寧一邊喂我一邊耐心地小聲說道,這是我用老山參與鐵皮石斛等藥材煎熬的,彥青你放心,我是不會放棄你的......
我以前曾經在《道藏》上看過,好像說鐵皮石斛位列中華九大仙草之首,具有吊命續命之奇效。
燕采寧居然用這等名貴之藥煎熬喂我,很顯然是確實沒有放棄我的意思。
不過連現有醫
學、巫門大師和佛門高僧都不約而同地表示我這怪病無解無救,燕采寧她幫我續命又有什麽用呢?
除了讓我心裏麵更愧疚更難受以外,有的也隻是更加拖累她、讓她更加辛苦而已.....
燕采寧的不離不棄堅持不懈終於還是又帶來了一線然望。
那個滿頭銀發神采奕奕、麵色像嬰兒那樣紅潤有光澤的老太太見燕采寧果然是極為固執,突然好像想起了什麽似的,最終長歎一聲對燕采寧說,要不,帶這年輕人去羊台觀試試運氣吧。
燕采寧眨了眨有些泛紅的美眸問那老太太是怎麽迴事,我們古巫一門與道家雖說有些曆史淵源但一向並無來往呀。
“唉,隻能說是去碰碰運氣吧,我也不知道那個年輕的道人有沒有那個法力、願不願意出手相助,畢竟我們與人家羊台道觀平常根本沒有什麽來往,不過那個道人確實有些與眾不同......”
滿頭銀發神采奕奕、麵色像嬰兒那樣紅潤有光澤的老太太告訴燕采寧說,離這兒向東二百六七十裏地左右有座始建於大唐武德年間的羊台道觀;
羊台觀裏麵有位年輕的道長,道號好像叫法銳還是法什麽的,記不太清了,但是那道長真的很不一般;
雖然不了解那個道長究竟修為如何,不過在剛剛開始改革開放的那一年,好像是七八年前後吧,老太太曾經見過那個道長,當時那個道長也就二十七八歲的樣子;
而今年春天老太太路過羊台道觀的時候,碰巧發現那個道長竟然容顏一點兒都沒有啥變化,仍舊還是二十七八歲的模樣;
老太太很是驚歎那個道長的養生駐顏之術竟然如此厲害,於是就去羊台道觀進去想要拜訪一下。
可惜當時那個道長不在羊台道觀裏,所以老太太幹脆向羊台觀周圍的百姓先打聽確認一下情況;
羊台道觀附近的幾個百姓告訴老太太說,那個道長道號法銳,是皖蘇口音,具體不知道是哪裏的人,也沒人知道他究竟是什麽時候來的這羊台道觀,不過那個法銳道長確確實實一直就是現在的那個模樣;
前些年有好多官員富豪還有影星歌星啥的一個個攜帶重禮登門拜訪求見,想要請那個法銳道長指點給他們一些養生駐顏的秘方;
那兩年這附近熱鬧得很,各種豪華車把羊台觀周圍排得好像停車場一樣,好多人帶還著保鏢警衛啥的;
那個時候附近的百姓們都以為這下子羊台道
觀終於要出名了,以後的香火肯定會旺得厲害;
畢竟換作任何佛道之人,絕對都會抓住這個名利雙收的大好機會;
如果趁著這個機會攀上高官富豪、名人明星啥的,以後就可以上上電視、辦個講座,或者是出本書、辦個養生輔導班甚至是辦個公司,然後再收幾個影星歌星的徒弟,那絕對是名利雙收啊;
當然,那樣的話也好讓這羊台道觀趁著機會變得香火鼎盛起來;
可惜的是那個法銳道長不識時務,剛開始是借故婉拒不見,到後來幹脆一聲不吭地外出雲遊去了,根本不給人家麵兒見;
當時有人說他傻,有人說他不識時務,也有人說他可能是閑雲野鶴慣了,反正無論咋說都是覺得那個法銳道長錯過了大揚其名的寶貴機會;
後來那些官員富豪、影星歌星啥的幾次前來拜訪求見卻老是尋他不著,人家慢慢地也就不再來了;
不過,附近的老百姓卻很多次看到那個法銳道長居然與市井小民品茶閑聊、談笑風生,絲毫沒有半點兒架子,反而好像聊得很是愉快;
甚至有人見過法銳道長與幾個乞丐叫花子稱兄道弟的,絲毫沒有嫌棄人家又貧又髒;
最離譜的一次是,那個法銳道長正與兩個流浪漢在路邊閑聊的時候,羊台觀的小道士匆匆忙忙地找到他,說是有個中國什麽商會的會長在本地官員的陪同下帶著幾個人前來求見、請法銳道長務必盡快迴觀接待;
那個法銳道長居然一本正經地表示,他正與兄弟聊天兒根本無瑕迴觀,讓小道士幫他推辭婉拒那個什麽商會的會長......
我之所以一見到他就心裏麵很是震驚,因為我發現那個老和尚的頭上居然有九個戒疤!
雖然對佛教沙門了解得不是太多,但我也明白佛門弟子頭上的香疤戒點兒可不是亂點亂燒的。
據說一般寺廟裏的住持方丈級別的老和尚。頭上最多也不過是擁有五六個戒疤而已。
就連作為禪宗祖庭的少林寺,以前的住持方丈頭頂上最多也隻是擁有八到九個戒疤。
更何況由於八十年代佛教界就已經廢除了受戒時燒香疤的做法,所以造成現在頭頂上有戒疤的和尚已經不多了。
而燕采寧她們幫我請來的這個老和尚頭頂上竟然有九個戒疤,這足以說明老和尚絕非一般的佛家弟子。而必然是德高望重、修為深厚的沙門大師!
而且這個頭頂九個戒疤的老和尚完全不是電影電視裏麵肥頭大耳的那種,畢竟長年累月地吃素很難養得肥肥胖胖的。
這個老和尚雖然所披的袈裟有些半新不舊,但一眼看上去清清瘦瘦精神矍鑠,目光特別清亮有神並且流露出一種十分淡然平和的仁慈之色。
“阿彌陀佛......”那位擁有九個戒疤的清瘦老和尚來到我的軟榻跟前以後雙手合什宣了聲佛號。聲音雖然不大卻是極為低沉渾厚、磅礴大氣猶如龍吟一般令人心神一震。
我心裏麵很是激動,燕采寧說服同門為我請來了這等高僧大師,一定是殊非易事。
能夠請得來這等修為深厚的高僧大師出手相助,我胡彥青終於可以災消難解了。
我甚至突發奇想,等到這位高僧大師幫我治好了怪病、讓我能夠說話能夠活動以後,我必須找個時間幹脆向燕采寧求婚算了。
那樣的話,以後在前往黃河鬼門時萬一身遭不測的時候我們兩個就比較名正言順了一些......
清清瘦瘦的老和尚緩緩伸出右掌在我頭頂、胸前和手腕兒處各輕按片刻,長長的壽眉稍稍一皺,目光裏麵隨即略略顯得有些凝重了。
“阿彌陀佛,且待老衲入定瞧瞧。”
九個戒疤清清瘦瘦的老和尚這樣一說,就站在旁邊的燕采寧很快就點上了檀香一炷。
我心裏麵慢慢有些下沉,開始有些不妙之感:在此之前,醫院醫生與巫門長者都是對我的怪病不能確診不敢用藥,如果這個德高望重、修為深厚的老
和尚再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話,我胡彥青可真是無人可救了。
過了大約半炷香的功夫,那個老和尚終於睜開了眼睛。
但是,聲如龍吟、低沉渾厚的老和尚睜開眼睛以後輕輕搖了搖頭,再次宣了一聲佛號,然後表示一啄一飲、皆有定數,因果難違難逆啊。
老和尚的話讓燕采寧她們麵麵相覷,一臉的驚愕不信之色。
而我則是心裏麵一下子就涼透了--
醫院根本檢查確診不了我得的究竟是什麽病,自然也就談不上對症治療、能夠治好;
古巫一門多少高人也都是束手無策,那個滿頭銀發神采奕奕、麵色像嬰兒那樣紅潤有光澤的老太太更是直言不諱地當著我的麵兒對燕采寧說,這個人沒救了!
而現在,就連這位頭上擁有九個戒疤的老和尚都說我因果難違難逆、也就是無法救治,看來我胡彥青這輩子要麽隻求速死,要麽隻能像個植物人那樣苟延殘喘一段時間再赴陰曹地府。
我心裏麵一陣哀痛,除了掛念遠方的爸媽奶奶還有那個生死不知、下落不明的爺爺之外,我更是深感對不住燕采寧。
以前以為燕采寧不過是白皙俏麗、美眸明淨而又蠻腰細細、芳臀翹挺的漂亮姑娘一個,與我胡彥青並沒有什麽關係。
而現在的情況卻不一樣了,我們兩個雖然沒有明確捅破那層窗戶紙,但兩個人都是心知肚明,等待我們兩個的隻不過是隨著時間原推移而水到渠成、花好月圓。
偏偏就在這種時候是卻蒼天無情,讓我胡彥青中了鎮河宗的什麽“無相卸骨”之術,變成了個口不能言、動彈不得的廢人一個......
哀莫大於心死,被醫院、巫師和高僧相繼表示無治無望以後,我心裏麵已經涼透了,覺得與其這樣拖累燕采寧,還不如速死為快。
可惜的是,燕采寧端來一小碗似紅發黑的湯藥,一小勺一小勺地慢慢喂我。
我一心隻求速死,根本不想喝那種氣味複雜的湯藥。
燕采寧一邊喂我一邊耐心地小聲說道,這是我用老山參與鐵皮石斛等藥材煎熬的,彥青你放心,我是不會放棄你的......
我以前曾經在《道藏》上看過,好像說鐵皮石斛位列中華九大仙草之首,具有吊命續命之奇效。
燕采寧居然用這等名貴之藥煎熬喂我,很顯然是確實沒有放棄我的意思。
不過連現有醫
學、巫門大師和佛門高僧都不約而同地表示我這怪病無解無救,燕采寧她幫我續命又有什麽用呢?
除了讓我心裏麵更愧疚更難受以外,有的也隻是更加拖累她、讓她更加辛苦而已.....
燕采寧的不離不棄堅持不懈終於還是又帶來了一線然望。
那個滿頭銀發神采奕奕、麵色像嬰兒那樣紅潤有光澤的老太太見燕采寧果然是極為固執,突然好像想起了什麽似的,最終長歎一聲對燕采寧說,要不,帶這年輕人去羊台觀試試運氣吧。
燕采寧眨了眨有些泛紅的美眸問那老太太是怎麽迴事,我們古巫一門與道家雖說有些曆史淵源但一向並無來往呀。
“唉,隻能說是去碰碰運氣吧,我也不知道那個年輕的道人有沒有那個法力、願不願意出手相助,畢竟我們與人家羊台道觀平常根本沒有什麽來往,不過那個道人確實有些與眾不同......”
滿頭銀發神采奕奕、麵色像嬰兒那樣紅潤有光澤的老太太告訴燕采寧說,離這兒向東二百六七十裏地左右有座始建於大唐武德年間的羊台道觀;
羊台觀裏麵有位年輕的道長,道號好像叫法銳還是法什麽的,記不太清了,但是那道長真的很不一般;
雖然不了解那個道長究竟修為如何,不過在剛剛開始改革開放的那一年,好像是七八年前後吧,老太太曾經見過那個道長,當時那個道長也就二十七八歲的樣子;
而今年春天老太太路過羊台道觀的時候,碰巧發現那個道長竟然容顏一點兒都沒有啥變化,仍舊還是二十七八歲的模樣;
老太太很是驚歎那個道長的養生駐顏之術竟然如此厲害,於是就去羊台道觀進去想要拜訪一下。
可惜當時那個道長不在羊台道觀裏,所以老太太幹脆向羊台觀周圍的百姓先打聽確認一下情況;
羊台道觀附近的幾個百姓告訴老太太說,那個道長道號法銳,是皖蘇口音,具體不知道是哪裏的人,也沒人知道他究竟是什麽時候來的這羊台道觀,不過那個法銳道長確確實實一直就是現在的那個模樣;
前些年有好多官員富豪還有影星歌星啥的一個個攜帶重禮登門拜訪求見,想要請那個法銳道長指點給他們一些養生駐顏的秘方;
那兩年這附近熱鬧得很,各種豪華車把羊台觀周圍排得好像停車場一樣,好多人帶還著保鏢警衛啥的;
那個時候附近的百姓們都以為這下子羊台道
觀終於要出名了,以後的香火肯定會旺得厲害;
畢竟換作任何佛道之人,絕對都會抓住這個名利雙收的大好機會;
如果趁著這個機會攀上高官富豪、名人明星啥的,以後就可以上上電視、辦個講座,或者是出本書、辦個養生輔導班甚至是辦個公司,然後再收幾個影星歌星的徒弟,那絕對是名利雙收啊;
當然,那樣的話也好讓這羊台道觀趁著機會變得香火鼎盛起來;
可惜的是那個法銳道長不識時務,剛開始是借故婉拒不見,到後來幹脆一聲不吭地外出雲遊去了,根本不給人家麵兒見;
當時有人說他傻,有人說他不識時務,也有人說他可能是閑雲野鶴慣了,反正無論咋說都是覺得那個法銳道長錯過了大揚其名的寶貴機會;
後來那些官員富豪、影星歌星啥的幾次前來拜訪求見卻老是尋他不著,人家慢慢地也就不再來了;
不過,附近的老百姓卻很多次看到那個法銳道長居然與市井小民品茶閑聊、談笑風生,絲毫沒有半點兒架子,反而好像聊得很是愉快;
甚至有人見過法銳道長與幾個乞丐叫花子稱兄道弟的,絲毫沒有嫌棄人家又貧又髒;
最離譜的一次是,那個法銳道長正與兩個流浪漢在路邊閑聊的時候,羊台觀的小道士匆匆忙忙地找到他,說是有個中國什麽商會的會長在本地官員的陪同下帶著幾個人前來求見、請法銳道長務必盡快迴觀接待;
那個法銳道長居然一本正經地表示,他正與兄弟聊天兒根本無瑕迴觀,讓小道士幫他推辭婉拒那個什麽商會的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