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誌、綠萼保護著李天麟在淩鴛穀暫避一宿,次日清晨,三人正睡的香,劉承誌睡夢中忽聽得遙遠處“得得得得……”作響,似有數十匹健馬逕朝穀外趕來,他猛然睜大雙目,伏地細聽,果然是有數十匹馬來了。他即刻喚醒綠萼、天麟,將聽到馬蹄聲之事說了一遍。綠萼忙從綠衫上撕下一塊布來,蒙在臉上,在腦後打了個結,沉掌一運氣,將寶劍吸飛在手。劉承誌迅速將天麟綁在自己背上,把包袱掛在頸部,帶上刀劍,與綠萼同時躍上馬背,二人催馬向穀外奔去。
正在這個當兒,穀外的騎兵早已將穀口圍堵的水泄不通。劉承誌將到穀口,心說:“我等若冒然殺出,敵人勢必以多取勝。何不等敵人進穀後勢力薄弱之際,再行殺出呢?”想到此間,他對綠萼說:“綠姑娘,敵人人多勢眾,我們冒然出擊極難突圍。不如我們藏身在樹梢之上,將空馬原路趕迴,等敵人追進山穀,我們再設法逃脫,不知你意下如何?”
綠萼說:“公子此計甚妙。”說著她圈轉馬頭,飛身躍上樹梢,投石將馬原路趕迴,隱蔽了起來。
劉承誌也學著綠萼圈轉馬頭,背負天麟躍上樹梢,投石趕迴坐騎,隱藏了起來。
倏見穀中閃進二十鐵騎,馬上之人個個身高體闊,身罩盔甲,手提馬刀,均是二十餘歲的壯漢。卻見帶頭的那人打扮和別人一樣,隻是他手使大刀,別人都使馬刀。這帶頭的查看了下地下的馬蹄印,說:“看來這兩個小賊剛準備逃走,卻被咱們堵迴去了,量他們今日插翅難逃。弟兄們。追!”說著他率眾向穀裏追去。
樹梢上二人一聽鐵騎首領語音,果然是張文虎,一看他們走遠了。他二人身子一縱,翩然落地。展開輕功,飛步向穀外衝去。待到穀口,隻見前方攔有十數匹鐵騎,馬上端坐十數名頂盔亮甲的漢子,個個手提馬刀,隻有領頭者手使長槍,腰配彎刀,卻是張成龍。
原來張成龍刺殺李懷珠失敗後。決定來助弟弟追殺李天麟。到了內鄉境內,與弟弟巧遇,弟兄二人合計了下,讓所有騎兵都棄了大刀長槍,隻使馬刀,如此重騎改輕騎,就更利於追敵了。由於劉承誌和綠萼奪取來的馬匹都是張成龍訓出的良駒,馬掌上都有特殊記號,他們很快便尋找到了蹤跡,不過因夜路難行。耽擱了不少時間,當順蹤跟至淩鴛穀之時天已亮了。
劉綠二人驀地裏拔出刀劍,“噔噔噔”飛步奔鐵騎兵衝殺去。隻聽得耳邊風聲“唿唿”作響。而堵在穀口的眾騎兵也衝將過來。雙方瞬間殺在一處,兵器碰的“叮呤當啷”直響。張成龍挺槍照劉承誌麵門一刺,劉承誌斜身一側,避過槍鋒,縱身擺刀照張成龍額頭疾攻三下,張成龍擺槍擋開兩刀,向後一仰,避開了第三刀。劉承誌一看對方露出了破綻,心下大喜。倏地將刀鋒向下一按,不偏不倚。剛好割在對方胸口之上,豈知張成龍的金甲異常堅固。硬是沒能割入,緊接著見他鋒利放光的槍尖照準自己的咽喉處風馳電掣般疾掃而來,明顯是一招“橫掃千軍”,勢不可擋,劉承誌心下大駭,更是嚇得魂飛天外,隻能閉目待死。
原來張成龍杖著自己金甲堅硬,故意賣了個破綻,引劉承誌進招,好俟機用這招“橫掃千軍”殺他個措手不及。
綠萼與眾騎兵鬥了數招,發現眾騎兵刀法異常淩厲,驀地亂刀向她疾劈而來,她翻身向後一躍,點足一縱,橫飛起來,旋轉的好似陀螺,又似離弦之箭,疾射出去,劍上激出兩朵劍花,“唰唰唰唰”之聲不絕於耳,勁風逼人,明顯是一招“狂風卷浪”,倏然向眾騎兵攻去。眾騎兵一怔,極力擺刀格擋,不料對方劍法萬分淩厲,他們手腕俱被劍花帶傷,劇痛下不由得馬刀脫手,“嗆啷啷”掉落在地。綠萼一看劉公子中了對手誘敵之計,即刻便要命喪那人槍下,她對眾騎兵連拍數掌,將他們震落在地,雙足點地,騰空躍起,閃電般疾使一招“海底探月”照張成龍麵門刺去。張成龍見麵部寒氣逼來,迅速改攻為守,收槍去擋半空來劍。這正是綠萼的圍魏救趙。
如此一緩,劉承誌雙足點地,飛身掠過眾人頭頂,輕輕落地,迴頭橫刀一揮,送出一道刀氣,逕逼眾騎兵。眾騎兵縱身避開刀氣,挺身又欲去攻劉承誌。綠萼寶劍被張成龍一擋,她借力再次躍起,落下來與對方連拆數招,翻身落地,縱身向東飛去。劉承誌一看綠萼飛走,他也沒有再與眾騎兵糾纏,足底輕輕一躍,也向東掠去。
中計入穀的張文虎剛然掉頭迴到穀口,與哥哥相會,卻見劉承誌與那綠衣女子都逃走了,他一聲令下:“追!”遂與哥哥率領騎兵催馬向東繼續追去。
劉綠二人輕功十分了得,雖無坐騎,但奔跑速度比馬更快,四個時辰後便進了南陽城。
刺史府外,卻見一座富麗堂皇的官府呈現眼前,著實氣派,門楣上方橫掛“刺史府”三字,大門兩旁台階下蹲坐兩頭石獅子,台階上四名衙役頭戴方棱官帽,身著官服,腳踩官靴,手持紅櫻槍,腰掛彎刀,分兩邊站定放哨警戒,好似四個雕塑石像,表情極其嚴肅。
綠萼摘下麵罩,長舒了一口氣。
劉承誌上前幾步,抱拳說:“幾位官爺,我等自長安而來,我叫劉承誌,特來刺史府投親,煩勞各位向刺史大人稟告一聲。”
四名衙役看這二人風塵仆仆,似有要事,其中一人把長槍交給另一人,說了句:“慢等!”轉身便向內府奔去。時間不大,從內府中出來個二十幾歲的漢子,看上去身高體闊,眉清目秀,臉白如玉,一身刺史打扮,走路落落大方,甚是瀟灑,正是刺史大人上官寶慶。他出了大門,來到台階下,笑盈盈地說:“這不是劉兄弟嗎?哎呀,好久不見了,哥哥好生想你呀!”說著與劉承誌深深擁抱了一下,見他背上背個孩子,說:“哎,這孩子好生眼熟啊!”
劉承誌遊目四下環視了下,說:“此處非談話之地,咱們迴府去說。”(未完待續。)
正在這個當兒,穀外的騎兵早已將穀口圍堵的水泄不通。劉承誌將到穀口,心說:“我等若冒然殺出,敵人勢必以多取勝。何不等敵人進穀後勢力薄弱之際,再行殺出呢?”想到此間,他對綠萼說:“綠姑娘,敵人人多勢眾,我們冒然出擊極難突圍。不如我們藏身在樹梢之上,將空馬原路趕迴,等敵人追進山穀,我們再設法逃脫,不知你意下如何?”
綠萼說:“公子此計甚妙。”說著她圈轉馬頭,飛身躍上樹梢,投石將馬原路趕迴,隱蔽了起來。
劉承誌也學著綠萼圈轉馬頭,背負天麟躍上樹梢,投石趕迴坐騎,隱藏了起來。
倏見穀中閃進二十鐵騎,馬上之人個個身高體闊,身罩盔甲,手提馬刀,均是二十餘歲的壯漢。卻見帶頭的那人打扮和別人一樣,隻是他手使大刀,別人都使馬刀。這帶頭的查看了下地下的馬蹄印,說:“看來這兩個小賊剛準備逃走,卻被咱們堵迴去了,量他們今日插翅難逃。弟兄們。追!”說著他率眾向穀裏追去。
樹梢上二人一聽鐵騎首領語音,果然是張文虎,一看他們走遠了。他二人身子一縱,翩然落地。展開輕功,飛步向穀外衝去。待到穀口,隻見前方攔有十數匹鐵騎,馬上端坐十數名頂盔亮甲的漢子,個個手提馬刀,隻有領頭者手使長槍,腰配彎刀,卻是張成龍。
原來張成龍刺殺李懷珠失敗後。決定來助弟弟追殺李天麟。到了內鄉境內,與弟弟巧遇,弟兄二人合計了下,讓所有騎兵都棄了大刀長槍,隻使馬刀,如此重騎改輕騎,就更利於追敵了。由於劉承誌和綠萼奪取來的馬匹都是張成龍訓出的良駒,馬掌上都有特殊記號,他們很快便尋找到了蹤跡,不過因夜路難行。耽擱了不少時間,當順蹤跟至淩鴛穀之時天已亮了。
劉綠二人驀地裏拔出刀劍,“噔噔噔”飛步奔鐵騎兵衝殺去。隻聽得耳邊風聲“唿唿”作響。而堵在穀口的眾騎兵也衝將過來。雙方瞬間殺在一處,兵器碰的“叮呤當啷”直響。張成龍挺槍照劉承誌麵門一刺,劉承誌斜身一側,避過槍鋒,縱身擺刀照張成龍額頭疾攻三下,張成龍擺槍擋開兩刀,向後一仰,避開了第三刀。劉承誌一看對方露出了破綻,心下大喜。倏地將刀鋒向下一按,不偏不倚。剛好割在對方胸口之上,豈知張成龍的金甲異常堅固。硬是沒能割入,緊接著見他鋒利放光的槍尖照準自己的咽喉處風馳電掣般疾掃而來,明顯是一招“橫掃千軍”,勢不可擋,劉承誌心下大駭,更是嚇得魂飛天外,隻能閉目待死。
原來張成龍杖著自己金甲堅硬,故意賣了個破綻,引劉承誌進招,好俟機用這招“橫掃千軍”殺他個措手不及。
綠萼與眾騎兵鬥了數招,發現眾騎兵刀法異常淩厲,驀地亂刀向她疾劈而來,她翻身向後一躍,點足一縱,橫飛起來,旋轉的好似陀螺,又似離弦之箭,疾射出去,劍上激出兩朵劍花,“唰唰唰唰”之聲不絕於耳,勁風逼人,明顯是一招“狂風卷浪”,倏然向眾騎兵攻去。眾騎兵一怔,極力擺刀格擋,不料對方劍法萬分淩厲,他們手腕俱被劍花帶傷,劇痛下不由得馬刀脫手,“嗆啷啷”掉落在地。綠萼一看劉公子中了對手誘敵之計,即刻便要命喪那人槍下,她對眾騎兵連拍數掌,將他們震落在地,雙足點地,騰空躍起,閃電般疾使一招“海底探月”照張成龍麵門刺去。張成龍見麵部寒氣逼來,迅速改攻為守,收槍去擋半空來劍。這正是綠萼的圍魏救趙。
如此一緩,劉承誌雙足點地,飛身掠過眾人頭頂,輕輕落地,迴頭橫刀一揮,送出一道刀氣,逕逼眾騎兵。眾騎兵縱身避開刀氣,挺身又欲去攻劉承誌。綠萼寶劍被張成龍一擋,她借力再次躍起,落下來與對方連拆數招,翻身落地,縱身向東飛去。劉承誌一看綠萼飛走,他也沒有再與眾騎兵糾纏,足底輕輕一躍,也向東掠去。
中計入穀的張文虎剛然掉頭迴到穀口,與哥哥相會,卻見劉承誌與那綠衣女子都逃走了,他一聲令下:“追!”遂與哥哥率領騎兵催馬向東繼續追去。
劉綠二人輕功十分了得,雖無坐騎,但奔跑速度比馬更快,四個時辰後便進了南陽城。
刺史府外,卻見一座富麗堂皇的官府呈現眼前,著實氣派,門楣上方橫掛“刺史府”三字,大門兩旁台階下蹲坐兩頭石獅子,台階上四名衙役頭戴方棱官帽,身著官服,腳踩官靴,手持紅櫻槍,腰掛彎刀,分兩邊站定放哨警戒,好似四個雕塑石像,表情極其嚴肅。
綠萼摘下麵罩,長舒了一口氣。
劉承誌上前幾步,抱拳說:“幾位官爺,我等自長安而來,我叫劉承誌,特來刺史府投親,煩勞各位向刺史大人稟告一聲。”
四名衙役看這二人風塵仆仆,似有要事,其中一人把長槍交給另一人,說了句:“慢等!”轉身便向內府奔去。時間不大,從內府中出來個二十幾歲的漢子,看上去身高體闊,眉清目秀,臉白如玉,一身刺史打扮,走路落落大方,甚是瀟灑,正是刺史大人上官寶慶。他出了大門,來到台階下,笑盈盈地說:“這不是劉兄弟嗎?哎呀,好久不見了,哥哥好生想你呀!”說著與劉承誌深深擁抱了一下,見他背上背個孩子,說:“哎,這孩子好生眼熟啊!”
劉承誌遊目四下環視了下,說:“此處非談話之地,咱們迴府去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