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第二天早晨就來奶了,這可算是挺快的。小娃娃終於吃到了母親的奶水,這下不哭也不鬧了,安安靜靜的吃了奶,然後睡覺去了。
月子裏的孩子,真的是一天一個樣兒,把陳氏樂得每天都抱著孩子不撒手。薛氏看到了就勸,“娘,你不能這麽成天的抱著孩子,小孩子養成習慣難改的。慧心一個人伺候孩子,咱們又不能成年的在這。要是孩子習慣了讓人抱著,到時候慧心不是要受累麽?”
陳氏知道兒媳婦說的是對的,可是咋也忍不住,她趕緊把孩子放下,“我心裏也明白,可是就是忍不住。我最後看的孩子,就是文宣,如今文宣也都七歲了。這些年沒看見個小娃娃,這心裏就不知道怎麽喜歡好了。人啊,真的是越老了就越疼孩子,我現在看見著小家夥,就想抱著不撒手才好呢。”
一轉眼,孩子就滿月了。這是慶年的第一個孩子,自然是要隆重的辦一下滿月酒了。慶年在酒樓裏擺了滿月酒,陶家的親戚,許家的親戚都來了,還有仁濟堂的掌櫃和夥計們,都和慶年相處的不錯,來了不少的人。大家在一起好好的熱鬧了一番。
滿月酒吃過了,按理來說是應該搬月子的。這時已經是臘月二十五了,小年已過,馬上就過大年了。文翰他們的學堂也早就放了假,這樣,大家商量了一下,就說幹脆大家一起下山來慶年這裏過年算了。
於是,誌新他們迴去把參場子裏頭安頓好了,就帶著不少的吃食來到了慶年家。都是這個冬天,誌新和誌明閑著沒事上山打的獵物。冬天也不用特別的處理,收拾好了放到外麵就能凍得梆硬。
慶年把西廂房也收拾出來,然後大家全都住了下來。這下陳氏正好一邊忙活著預備過年的吃食,一邊還能看著自己的小外孫,每一天都樂得很。
小娃娃也有了自己的名字了,叫做陶景輝,小家夥現在每天除了吃和睡,也能醒著玩好半天了。當初那種皺巴巴的樣子早就沒了,如今白白胖胖的,胳膊一節一節,就像嫩蓮藕一樣。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小東西,每個人都愛抱他,弄的慧心苦笑不已,這要是大家都走了,自己可怎麽弄得了這個小胖子啊?
發麵、蒸饅頭、烀肉、炸各種果子,臨近過年了,陳氏和薛氏、朱氏三個人,每天都在忙活著這些。孩子們自然是也跟著忙活,誌新前陣子又給拉過來一大車的柴禾,正跟誌明一起,幫著多劈些柴禾呢。要不然慶年總是不在家,慧心又弄個孩子,哪裏能劈得了柴禾?其實也是大家夥閑著難受而已,文翰和文成都能給劈柴,之前也就是這麽過來的。
臘月二十八,誌德帶著幾個人來到了慶年家裏,原來是誌祥派人來給家裏送年禮的。誌祥怕來人找不到山上的參場子,所以就讓人到鎮上去找誌德,讓這德帶著來人把年禮送到。誌祥還寫了封信,讓人交給老爺子。信裏說了他在外麵的情況,誌祥的那位同窗,被派到了一個很富庶的地方做了縣令,誌祥就成了人家的幕僚,幫著處理一些事情。那個地方是一個水陸交匯的便利之地,來來往往的客商都在那裏靠岸交易,所以即便是當官的不貪,這些商戶們孝敬的錢物也都夠多的了。誌祥幫著知縣處理各種事務,人家一看就明白這是知縣大人的左右手,所以也少不了孝敬誌祥一番。
來人把年禮全都給抬進來,然後陳氏讓誌新把幾個紅包給了這幾個人。來人都推說不要,最後拗不過誌新,這才收下。“許老太爺,老太太,小的們這就走了。我們是知縣大人從這邊帶過去的,辦完了差事,正好迴家過年。就不在這打擾老太爺了,小的們告辭。”幾個人行了禮,然後從陶家走了。
許家人看著地上這幾個箱子,都有些愣住了,沒想到這誌祥才出去半年的功夫,竟然就能送迴來這麽些東西迴來。老爺子心裏總是有些打鼓,“文翰啊,你仔細的看看那封信,看看你小叔在那邊有沒有犯下什麽事兒啊?”老人就怕兒子走了歪路上去。
“爺爺,你就放心吧,小叔叔信裏說了,這些都是南麵的一些特產而已,說是在那邊都很便宜的。小叔叔說了,他在那邊很好,讓你們不用操心。”文翰拿著誌祥的信,又給大家念了一遍。
老爺子這才放心,讓誌新打開箱子,挨個看著。裏麵有各種各樣的布料,棉的、麻的、還有不少的錦緞,都是南麵極好的料子。還有一些南方的繡件,上麵繡的花鳥魚蟲,竟然跟真的一樣,活靈活現的。有幾套文房四寶,都是南麵挺出名的東西,自然是給男孩們的了。另外還有一些瓷器、漆器、竹雕、木雕的各種擺件和用具,還有一些小巧的小玩意兒,是留給這些孩子們玩的。此外,還有一個小匣子,裏麵竟然放了好些的絹花、珠花,這些應該是給幾個女孩準備的了。
靜涵一邊看著,一般感歎小叔叔的細心,家裏每個人,都有適合的禮物。
陳氏把這些東西,全都分了出來。她是誌祥的母親,自然是最懂兒子的心了,所有的東西,都分的恰到好處,不會讓人覺得偏心或是什麽的。“老四,這些你帶迴去,這些應該是老五留給你的。”陳氏把誌德的那一份放到了兒子麵前。
“娘,這些我就不要了,你留著吧。”誌德推辭著。
“讓你拿著你就拿著,咱們家什麽時候偏了向了的?這是老五的心意,你就拿著吧。”老爺子發話了。
“哎,爹既然這麽說,那我就拿著。爹,時間不早了,我先迴去,等三十咱們一起迴村子裏。”誌德帶著東西從陶家走了。
大家也各自把分到的東西都放了起來,其實也就是慧心的那份單獨放著就行了,剩下的還得拿迴山上的。
終於到了三十,吃過早飯,老爺子就帶著家裏的男丁迴了村子裏頭,去給祖宗們上墳,而陳氏則領著媳婦們一起弄吃的。誌德兩口子今年就不過來湊熱鬧了,畢竟這裏是陶家,不是許家。而且都在鎮上,離著也不遠,走動啥的方便的很。
自從慶年夫妻從陶家辦了出來,那邊就再也沒跟這邊往來,慶年的心裏也是不舒服。好在今年有嶽父嶽母一家都來過年,好歹的人多了,熱鬧起來,慶年才沒那麽些時間去傷感。
慶年早晨起來,就直接去陶家的祖墳去上墳了。如果去的太晚,恐怕會和老宅那頭遇到,慶年也不知道該怎麽麵對陶家老爺子,所以就隻有避開了。
三十這天,白天吃兩頓飯,晚上再吃一頓餃子,所以這第二頓飯就是年夜飯了。陳氏她們裏裏外外的忙活著,做了不少的好吃的。等到老爺子他們從村裏迴來,再歇一會兒,就開始吃年夜飯了。
屋裏放了兩張桌子,孩子們一桌,大人們一桌。大家圍坐在桌子邊上,看著滿桌子的魚啊肉的。“行了,開始吃吧,今年咱們是在慶年這裏過年,這也是難得的一迴,都可勁兒吃。”老爺子坐在炕上,看著地下那一桌的孩子,臉上堆滿了笑容。“你們這些小的,愛吃啥就吃啥,今年一個個的都沒少出力,多吃點。”說著,自己先夾了一筷子菜。
老爺子先動了筷子,大家也跟著開始吃菜。孩子們看著桌子上的這些菜,一個個的都放開了肚子,使勁的吃。好在許家的孩子家教還都不錯,沒有攪菜盤子的習慣,也從來不爭啊搶的,所以吃相還算是很文明。
炕上那一桌大人,自然是要喝酒的,除了慧心因為要喂奶之外,就連陳氏和薛氏她們,也都每個人麵前倒了一杯酒。老爺子舉起酒杯來,“今年咱家是事情最多的一年,也是變數最大的一年。咱們把房子和地都賣了,上山去看參場子,然後又掙下了錢,把饑荒也都還上了。明年咱們還得像今年這樣,好好幹,盡量明年能在鎮上買棟房子。那樣,文翰他們念書就方便多了。等咱們在山上看完了這幾年,到時候再說另外買房子的事情。好了,我也不廢話了,咱們一起喝了這酒。”說著,老爺子一仰脖,把杯子裏的酒全喝了。
陳氏給老爺子倒了第二杯酒,“今天高興,你要是愛喝,就多喝兩杯。咱們這是在慶年這裏過年呢,也不是外人家,想咋樣咱就咋樣,沒事的。”
老爺子聽了這話,心裏真是無比的熨帖,“好,愛怎麽喝就怎麽喝。慶年啊,爹還得謝謝你,讓咱們在你家過年。這要是不知道的,還不得以為咱們是上門來打秋風的啊?哈哈哈,爹開個玩笑,來,咱們爺幾個喝點。她們娘們酒量不行,再說呆會兒還得包餃子,就不讓她們喝了。”老爺子舉起酒杯,又把這一杯給喝了。
月子裏的孩子,真的是一天一個樣兒,把陳氏樂得每天都抱著孩子不撒手。薛氏看到了就勸,“娘,你不能這麽成天的抱著孩子,小孩子養成習慣難改的。慧心一個人伺候孩子,咱們又不能成年的在這。要是孩子習慣了讓人抱著,到時候慧心不是要受累麽?”
陳氏知道兒媳婦說的是對的,可是咋也忍不住,她趕緊把孩子放下,“我心裏也明白,可是就是忍不住。我最後看的孩子,就是文宣,如今文宣也都七歲了。這些年沒看見個小娃娃,這心裏就不知道怎麽喜歡好了。人啊,真的是越老了就越疼孩子,我現在看見著小家夥,就想抱著不撒手才好呢。”
一轉眼,孩子就滿月了。這是慶年的第一個孩子,自然是要隆重的辦一下滿月酒了。慶年在酒樓裏擺了滿月酒,陶家的親戚,許家的親戚都來了,還有仁濟堂的掌櫃和夥計們,都和慶年相處的不錯,來了不少的人。大家在一起好好的熱鬧了一番。
滿月酒吃過了,按理來說是應該搬月子的。這時已經是臘月二十五了,小年已過,馬上就過大年了。文翰他們的學堂也早就放了假,這樣,大家商量了一下,就說幹脆大家一起下山來慶年這裏過年算了。
於是,誌新他們迴去把參場子裏頭安頓好了,就帶著不少的吃食來到了慶年家。都是這個冬天,誌新和誌明閑著沒事上山打的獵物。冬天也不用特別的處理,收拾好了放到外麵就能凍得梆硬。
慶年把西廂房也收拾出來,然後大家全都住了下來。這下陳氏正好一邊忙活著預備過年的吃食,一邊還能看著自己的小外孫,每一天都樂得很。
小娃娃也有了自己的名字了,叫做陶景輝,小家夥現在每天除了吃和睡,也能醒著玩好半天了。當初那種皺巴巴的樣子早就沒了,如今白白胖胖的,胳膊一節一節,就像嫩蓮藕一樣。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小東西,每個人都愛抱他,弄的慧心苦笑不已,這要是大家都走了,自己可怎麽弄得了這個小胖子啊?
發麵、蒸饅頭、烀肉、炸各種果子,臨近過年了,陳氏和薛氏、朱氏三個人,每天都在忙活著這些。孩子們自然是也跟著忙活,誌新前陣子又給拉過來一大車的柴禾,正跟誌明一起,幫著多劈些柴禾呢。要不然慶年總是不在家,慧心又弄個孩子,哪裏能劈得了柴禾?其實也是大家夥閑著難受而已,文翰和文成都能給劈柴,之前也就是這麽過來的。
臘月二十八,誌德帶著幾個人來到了慶年家裏,原來是誌祥派人來給家裏送年禮的。誌祥怕來人找不到山上的參場子,所以就讓人到鎮上去找誌德,讓這德帶著來人把年禮送到。誌祥還寫了封信,讓人交給老爺子。信裏說了他在外麵的情況,誌祥的那位同窗,被派到了一個很富庶的地方做了縣令,誌祥就成了人家的幕僚,幫著處理一些事情。那個地方是一個水陸交匯的便利之地,來來往往的客商都在那裏靠岸交易,所以即便是當官的不貪,這些商戶們孝敬的錢物也都夠多的了。誌祥幫著知縣處理各種事務,人家一看就明白這是知縣大人的左右手,所以也少不了孝敬誌祥一番。
來人把年禮全都給抬進來,然後陳氏讓誌新把幾個紅包給了這幾個人。來人都推說不要,最後拗不過誌新,這才收下。“許老太爺,老太太,小的們這就走了。我們是知縣大人從這邊帶過去的,辦完了差事,正好迴家過年。就不在這打擾老太爺了,小的們告辭。”幾個人行了禮,然後從陶家走了。
許家人看著地上這幾個箱子,都有些愣住了,沒想到這誌祥才出去半年的功夫,竟然就能送迴來這麽些東西迴來。老爺子心裏總是有些打鼓,“文翰啊,你仔細的看看那封信,看看你小叔在那邊有沒有犯下什麽事兒啊?”老人就怕兒子走了歪路上去。
“爺爺,你就放心吧,小叔叔信裏說了,這些都是南麵的一些特產而已,說是在那邊都很便宜的。小叔叔說了,他在那邊很好,讓你們不用操心。”文翰拿著誌祥的信,又給大家念了一遍。
老爺子這才放心,讓誌新打開箱子,挨個看著。裏麵有各種各樣的布料,棉的、麻的、還有不少的錦緞,都是南麵極好的料子。還有一些南方的繡件,上麵繡的花鳥魚蟲,竟然跟真的一樣,活靈活現的。有幾套文房四寶,都是南麵挺出名的東西,自然是給男孩們的了。另外還有一些瓷器、漆器、竹雕、木雕的各種擺件和用具,還有一些小巧的小玩意兒,是留給這些孩子們玩的。此外,還有一個小匣子,裏麵竟然放了好些的絹花、珠花,這些應該是給幾個女孩準備的了。
靜涵一邊看著,一般感歎小叔叔的細心,家裏每個人,都有適合的禮物。
陳氏把這些東西,全都分了出來。她是誌祥的母親,自然是最懂兒子的心了,所有的東西,都分的恰到好處,不會讓人覺得偏心或是什麽的。“老四,這些你帶迴去,這些應該是老五留給你的。”陳氏把誌德的那一份放到了兒子麵前。
“娘,這些我就不要了,你留著吧。”誌德推辭著。
“讓你拿著你就拿著,咱們家什麽時候偏了向了的?這是老五的心意,你就拿著吧。”老爺子發話了。
“哎,爹既然這麽說,那我就拿著。爹,時間不早了,我先迴去,等三十咱們一起迴村子裏。”誌德帶著東西從陶家走了。
大家也各自把分到的東西都放了起來,其實也就是慧心的那份單獨放著就行了,剩下的還得拿迴山上的。
終於到了三十,吃過早飯,老爺子就帶著家裏的男丁迴了村子裏頭,去給祖宗們上墳,而陳氏則領著媳婦們一起弄吃的。誌德兩口子今年就不過來湊熱鬧了,畢竟這裏是陶家,不是許家。而且都在鎮上,離著也不遠,走動啥的方便的很。
自從慶年夫妻從陶家辦了出來,那邊就再也沒跟這邊往來,慶年的心裏也是不舒服。好在今年有嶽父嶽母一家都來過年,好歹的人多了,熱鬧起來,慶年才沒那麽些時間去傷感。
慶年早晨起來,就直接去陶家的祖墳去上墳了。如果去的太晚,恐怕會和老宅那頭遇到,慶年也不知道該怎麽麵對陶家老爺子,所以就隻有避開了。
三十這天,白天吃兩頓飯,晚上再吃一頓餃子,所以這第二頓飯就是年夜飯了。陳氏她們裏裏外外的忙活著,做了不少的好吃的。等到老爺子他們從村裏迴來,再歇一會兒,就開始吃年夜飯了。
屋裏放了兩張桌子,孩子們一桌,大人們一桌。大家圍坐在桌子邊上,看著滿桌子的魚啊肉的。“行了,開始吃吧,今年咱們是在慶年這裏過年,這也是難得的一迴,都可勁兒吃。”老爺子坐在炕上,看著地下那一桌的孩子,臉上堆滿了笑容。“你們這些小的,愛吃啥就吃啥,今年一個個的都沒少出力,多吃點。”說著,自己先夾了一筷子菜。
老爺子先動了筷子,大家也跟著開始吃菜。孩子們看著桌子上的這些菜,一個個的都放開了肚子,使勁的吃。好在許家的孩子家教還都不錯,沒有攪菜盤子的習慣,也從來不爭啊搶的,所以吃相還算是很文明。
炕上那一桌大人,自然是要喝酒的,除了慧心因為要喂奶之外,就連陳氏和薛氏她們,也都每個人麵前倒了一杯酒。老爺子舉起酒杯來,“今年咱家是事情最多的一年,也是變數最大的一年。咱們把房子和地都賣了,上山去看參場子,然後又掙下了錢,把饑荒也都還上了。明年咱們還得像今年這樣,好好幹,盡量明年能在鎮上買棟房子。那樣,文翰他們念書就方便多了。等咱們在山上看完了這幾年,到時候再說另外買房子的事情。好了,我也不廢話了,咱們一起喝了這酒。”說著,老爺子一仰脖,把杯子裏的酒全喝了。
陳氏給老爺子倒了第二杯酒,“今天高興,你要是愛喝,就多喝兩杯。咱們這是在慶年這裏過年呢,也不是外人家,想咋樣咱就咋樣,沒事的。”
老爺子聽了這話,心裏真是無比的熨帖,“好,愛怎麽喝就怎麽喝。慶年啊,爹還得謝謝你,讓咱們在你家過年。這要是不知道的,還不得以為咱們是上門來打秋風的啊?哈哈哈,爹開個玩笑,來,咱們爺幾個喝點。她們娘們酒量不行,再說呆會兒還得包餃子,就不讓她們喝了。”老爺子舉起酒杯,又把這一杯給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