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柳樹下,一方小院幹淨整潔。院子裏竟然種了棵鬆樹,冬天裏依舊是一片墨綠,與白雪夾雜在一起,倒比別的花草都耐看。
王珞瑤拉著兒子道:“鞍兒!快叫大師伯!”
傅青竹這才注意到,那方才紮馬的男童,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細細打量眼前男孩——眉目清秀,一雙大眼透著機靈,眉眼間盡是陶遠的影子。
男童馬上跪在地上,磕了個頭道:“侄兒,玉鞍拜見師伯。”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傅青竹望著眼前孩童,“師傅從前最喜歡這一句,不曾想,讓師弟用在了這裏。”傅青竹從地上拉起陶玉鞍,道:“好名字!”
陶玉鞍也不懂大師伯在說什麽,隻是見對方麵露喜色,也不怕生說:“為什麽要叫大師伯?我就叫您大伯好嗎?”
“好好好,當然好。”傅青竹把他抱在懷裏,幾日來因大戰在即而生出的緊張煙消雲散。
“爹!”陶玉鞍突然大喊一聲,引得傅青竹也轉身順著他所指看去。
門口站著一個手提大刀,身穿軍服的男子。他身上的衣服雖然與守城兵士想象,但卻很不合身。五年之後,從前那個初出茅廬的陶遠,已經沒有了青澀,蓄起了胡須,眼裏更多了幾分滄桑。
雖如此,傅青竹還是一眼就認出自己看著長大的師弟。
“這就是你的選擇?”傅青竹語氣中除了相見的欣喜更多的是無奈,與天下相比,陶遠的選擇簡直是荒唐至極。
“這天下有多好,那位置又有多好?”陶遠脫下外袍,露出淺灰中衣,穿上妻子遞到麵前的便服。
王珞瑤拉走了兒子,留下陶遠師兄二人。
傅青竹仿佛沒聽見陶遠的質問:“我已經重新召集一劍天門人,那二十餘高手也來了寧遠。陶襄雲這些年一直招兵買馬,可是他卻沒有得到一劍天的任何一兵一卒,這一次我來關外,是為了借機重振一劍天的聲威。”
陶遠一直再未開口,過了一會兒才道:“師兄已經替我做了決定?”
“對!”傅青竹冷聲道,“我自幼拜在一劍天門下,從那一天開始我就知道,我是為了什麽而活,為了幫助朱氏正統奪迴江山。”
“正統?”陶遠嗤笑一聲,又道:“又有誰在乎?明廷氣數將盡,你我就算成事,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我躲在這寧遠城裏,不過是想看看最後的結果,與妻兒一道太平度日。快活時練練劍,窮困時也能相依為命……”
傅青竹無奈道:“你自小就是逍遙快活的人,對這些名利也不在乎。師傅曾說,如果你今後選擇放棄,我也不能逼你,隻要護你一生周全也就算是完成了師命。不過,我希望寧遠一戰後,你能改變這些想法。”
“師傅他老人家還好?”陶遠知道一時改變不了師兄的想法,也就不想在多說。
“他老人家從你走後就常住少林,再不問世事了。”傅青竹想起那日與陶遠在街上一戰,轉而說:“師弟武功進益不少。”
陶遠表情又飛揚起來,仿佛又迴到從前:“當年,王前輩確實把雪典給了我。”
“還記得這個嗎?”陶遠從妻子手裏結果一枚如雪一般剔透的玉石梅花,兩手輕輕一捏,梅花立刻分成上下兩片,“在杭州臨別時,你把這朵玉梅交給我,後來我無意間發現了這裏麵藏著一張紙,上麵寫著雪珠的用法,從字跡看,寫字的人應該是師傅。”他又從懷裏拿出一枚通體透明的珠子,就是當年墜在那柄黑骨折扇上的珠子,“這粒珠子就是天山派的內功典籍,裏麵還有一套劍法。”
此時已經是夕陽西下,屋裏一片昏黃,陶遠手裏的雪珠卻驟然亮起,白亮的光線形成光幕,字跡在上麵清晰的呈現。
傅青竹被眼前景象鎮住,呆愣的看著光幕上的字句,說不出話。
正月二十二日,城中一片寂靜,城頭上肆虐的風似乎都凝結在這樣的寂靜中,厲兵秣馬之餘,軍士將領們均養息以待。寧遠仿佛是懸掛在山海關外的一副畫,畫中的一切都將停留在劍拔弩張前的這一刻,而探子的一個又一個迴報隻是更加擰緊了所有人的心。
子時正刻剛過,漆黑的天幕上就開始墜落片片白雪,風也幾乎在落雪的同時停滯下來,蒼茫天地間隻剩下一片寧靜。
大戰在即,袁崇煥幾乎夜不能寐,他每晚都在城牆下一間供士兵輪值休息的小屋裏坐等天明。
“大人!”
“進來。”
進來的是一名麵目清秀的少年,穿著不太合身的軍服,大約十三、四歲的樣子,他單膝跪地道:“探子迴報,有百餘人策馬而來,還有兩裏就到城下了,總兵大人等您示下。”
袁崇煥深深的看了少年一眼道:“玥兒,你怎麽又跑出來了。”
“爹,我才不要呆在府裏,那些女人隻會坐在屋裏哭。”袁玥起身,撒歡似的跑到父親跟前,“我要上城頭上去看看,他們都不許。”
“去看可以,不過隻能看看,立刻迴去。”沒來得及換戰袍,袁崇煥就匆忙登上城牆,眼中的疲憊早被甩的沒了蹤影,雖隻是穿著家常的棉袍,當他走出屋子時已經恢複了平日的威嚴,步步生風的向城頭而去,扮成男子的袁玥緊跟在後。傅青竹照例巡城,子時末才迴了住處。
“大師兄,你總算迴來了。”蔣棟,他的另一位師弟,也是從小一起在薛峰跟前長大,和陶遠亦是親如兄弟。
“傅施主。”一道清朗的嗓音傳來,傅青竹尋聲看去,“無果!”
飛雪中,屋簷下,無果仍是穿著半舊的僧袍,頭上戴著一頂氈帽,臉上掛著難掩的笑意道:“聽袁大人說你在,就過來看看。”
“大戰將至,你怎麽跑到這兵荒馬亂的地方來了?”傅青竹一邊和無果說話,一邊接過蔣棟送來的熱水倒給無果,自己就著茶壺喝了起來。
寧遠城裏從糧草到柴米都已經上繳,然後按量分配,即便是總兵屋裏也沒有多少煤炭可以取暖。一劍天一眾人都住在一間大屋裏,是城裏一家富戶的祠堂,隻在地當中用柴草點了篝火,無果和傅青竹坐在最靠近篝火的地方。
無果當日與傅青竹在河南一別,在開封盤亙數日後就去了京城,恰逢陶襄雲戴著各派高手在京城雲集。在得知是要去關外助戰後,無果就跟著一路到了寧遠。
“少林來了十名武僧,我師兄無嗔也在其中。”無果一臉恬淡,繼續道:“傅施主看寧遠守得住嗎?”
“如今的形勢也不需要我多說,你一路上也該聽說了不少。”傅青竹隨手添了些柴草,火光驟然一亮又黯淡下去平添了暖意。
“是聽說了不少,”無果說完又黯然道:“似乎失守隻是時間問題。”言罷,無果緩緩閉上雙眼。他口中飄出的難以分辨的經文與忽明忽暗的光線融合在一起,傅青竹有半晌的失神,他想起陶襄雲,雖然對他並沒有太多的了解,唯一的記憶隻停留在當年在少林寺他與王長年那一戰,隻是現在他知道陶遠也在寧遠,心裏多了幾份擔憂。
自那天深談之後,傅青竹再未見過陶遠,而如今不少江湖人士都到了寧遠,心裏不禁忐忑難安,直到雪停才漸漸睡著。
正月二十三日,金軍穿過城外五裏首山與螺峰山之間隘口,兵抵寧遠城郊,兩軍就這樣隔著一片白地遙遙相望,炊煙可見,鼻息可聞。
“有人!”
隨著一聲驚唿,不待細想城牆上就一片金鳴,刀劍均已出鞘;弓箭手立刻搭箭,弦已拉滿,隻等一聲令下。
“且慢!”
說話的是陶襄雲,此時他隻穿了件暗紅棉褂,持劍上前向城下看去,眾人也跟著朝下看去。
原來城下隻有數名男女,身上的衣服均已破爛不堪,男的頭發被剃掉了多半邊,光禿的部分尤其顯眼。
“來者何人?”城上箭矢一瞬間都對準來人。
“別,別,別!”走在最前麵的男子嚇的想往迴跑,但是沒有幾步又停下來,又朝城牆跑來,“我是漢人!在錦州被金狗抓了!”
傅青竹此時也從南門趕來,靠上前去,仔細聽這人說話。
“他們逼我剃頭,我還有一家老小啊!我不能不剃啊!”說完,這人竟然坐在地上哭了起來。
另外一個年紀稍大的老者喊道:“大好河山,竟然這麽輕易就讓金人給占去了,垂暮之年還要看著國破家亡嗎?”
風中,老者披散著灰白的發,淚痕滿麵。
袁崇煥緩緩道:“開城門,讓他們進來。”
“不可!”傅青竹和陶襄雲同時開口阻攔。
“城下有十餘人,但是難保其中沒有敵方的細作。”傅青竹走到袁崇煥身畔低聲勸說,陶襄雲原就在一旁,也說:“即便這十餘人中沒有,倘若一會兒再來一撥,也難保其中沒有。”
“難道就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自生自滅?”袁崇煥一手扶在城牆上,迴望傅、陶二人,傅青竹道:“對,忍得一時,才能求取寧遠一城百姓的性命,寧遠是我大明最後的屏障,不容有失!”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記載:放捉獲漢人,入寧遠往告:“吾以二十萬兵攻此城,破之必矣!爾眾官若降,即封以高爵。”寧遠道袁崇煥答曰:“汗何故遽加兵耶?寧、錦二城,乃汗所棄之地,吾恢複之,義當死守,豈有降理!乃謂來兵二十萬,虛也,吾已知十三萬,豈其以爾為寡乎!”
城牆上火炮齊發,直擊城北金兵統帥大營。隆隆聲響震天,聽的人腦中嗡嗡作響。搬運火藥的士兵卻仍舊行動有序,執炮軍士頗為鎮定,填充火藥、點火,一氣嗬成,絲毫不亂。
傅青竹等人向城外觀望,目力所及之處塵土飛揚,一片焦黑,草木皆燃。被炮擊中處,遍布斷肢,血肉模糊。
“報!”
“講!”
袁崇煥與眾將一同在城牆上觀戰,炮火停後,前去打探的士兵便來迴報。
“金兵營帳已遷至城西。”
“好!再探!”
翌日,從清晨開始,後金兵推楯車、運鉤梯,如潮水一般湧至城下,集兵力於城西南,弓箭手分作數批,依次輪流向城上放箭。
一劍天門下弟子再加上那些江湖人士,由滿桂分到城中相對難守的地點,於是明軍隻固守城中,隱身盾甲之後,稍有不慎即被如雨一般的箭矢射中。
金軍好像失了心一般,明知血肉之軀不敵炮火,仍是一批又一批的衝上前,被火炮、銃擊中倒地,後來者從屍體上踩過,未到城下就已倒下。有的身上中箭,仍堅持衝至城下,架梯向城頭攀去,卻又被火銃擊中。羽劍如雨放下,火銃齊發,又有火球、石雷紛紛砸落。城下屍堆如山,有的被火球擊中,燒成焦炭,惡臭撲鼻,令人作嘔。堯是如此,仍有半數以上金兵攀上城頭。
城牆上,一部分士兵持劍護在火炮四周,其餘眾人砍殺金兵。傅青竹等人仍是背負一柄長劍,手中所持卻是剛剛領來的普通鐵劍。他帶著蔣棟和幾名師弟一起隻負責護住火炮,另外的人負責對付登上城的金兵。傅青竹立於城頭,手中長劍隨著他迅捷的身法,一道青光閃過後,便有數名金兵落下城頭,一劍斃命,絲毫不差。
傅青竹帶來的均是一劍天裏的頂尖高手,劍法超群,竟然斬殺大半金兵,青色的長衫上血跡斑斑,已經凍結成冰。
袁崇煥身為寧前道,此時竟是持劍衝在最前。一名金兵登上城牆,便朝正與他人纏鬥的袁崇煥砍去,躲閃不及,他用左臂隔擋,分神間右肩被砍中。突然,一抹青色身影飄過,身後金兵立刻倒地。袁崇煥揮劍擊退麵前敵人,那抹青色身影卻已經迴到火炮旁,又斬殺了一名剛挨近的金兵。袁崇煥立刻撕下衣襟裹住肩上傷口,提劍再殺。
過不得半刻,城上金兵已被斬殺殆盡,卻又有數十人登上城來,待到再次擊退,已近午時。
“袁大人!敵軍分在城門角兩台間以及東北、東南用楯車撞擊城牆。”
袁崇煥仍是神色鎮定,傅青竹用衣角擦拭手中鐵劍沉默不語。
“準備棉被!”
一聲令下,馬上有五十左右的健壯兵士分赴各處,陶襄雲跟在袁崇煥身後趕至一處。城下金兵分作兩批向城頭射箭,腳下城牆又傳來鑿牆聲音,十名士兵抱著用棉被裝裹好的火藥,腰間繩索已經係好,準備下到城牆外,但是隻要一探出頭就有箭矢飛來,可謂險象環生。
“袁大人,等下弓箭一停,就動手!”說完,一個負責放繩索的士兵就已經飛身而出,直直的向下墜去,手中長劍舞的密不透風,擋開流星一樣的箭矢。
城下金兵見有人落下,立時萬箭齊發,那士兵手中鐵劍舞的綿密,竟似滴水不漏,將箭統統擋下。在離地麵還有仗許之時,他身形一頓,非常突然的右足發力一登牆麵,向遠處射箭金兵飛躍而去。
負責射箭掩護的金兵,怎麽也沒想到會有人能一下子衝過來,頓時亂了陣腳,飛射的羽箭微微停滯。
其實,這個率先躍下的士兵就是陶遠。隻是陶襄雲一直以來都沒有真正與他見過麵,再加上時隔多年,他一時也不能認出來。就這一瞬停滯,陶遠就已經飛到近前,射箭之人便再無優勢可言,隻得與陶遠短兵相接。陶遠一把劍舞的並不快,隻是劍劍淩厲,寒冬之中仍覺冰寒逼人。中劍之人傷口一片霜白,寒氣入骨,霎時便動彈不得。
陶襄雲見箭矢已停,知道機不可失,他立刻翻身從城頭躍下,使了個千斤墜貼著城牆向地麵落去,他翻了個身卸去下墜之力,落在城下正用大斧鑿牆的金兵中,不待對方反應,陶襄雲就一劍揮出,立時三人斃命。
此時,箭矢已停,城牆上眾人立刻順著繩索滑下,陶襄雲趁此時機朝陶遠方才掠去方向迎去,身後眾人已經把手中棉被點燃拋下,城下立刻化作一片火海。火焰過處,金兵哀號不斷,焦糊之氣彌漫四周。
陶遠連刺幾劍,逼退身前金兵,向迴飛奔。
城牆上,袁崇煥已經招來弓箭手,向追趕陶遠的金兵放箭,並且放繩索下來到離地麵仗餘處,供城下二人攀爬。
陶襄雲迎上陶遠,兩人立刻向城牆方向跑來,無奈城下已是一片火海,火借風勢越燒越旺,單憑輕功已經難以躍過。
城外戰火喧天,城內則是另外一場戰火。寧遠城裏家家戶戶,除了病弱的老人和孩童,連婦女都被征調照顧傷者,王珞瑤雖然臨盆在即,卻仍在其中。她剛剛替一名士兵止了血,突然腹中劇痛,以為忍忍就過去了,沒多一會兒卻又疼了起來。
“洪飛家的,你是不是要生了?”一個跟在王珞瑤身旁的婦人看她一臉蒼白,突然大喊出聲。
“這孩子來的還真不是時候。”說完,王珞瑤已經滑下椅子,半躺在地上。
“快點兒去找產婆子,你可要挺住,不能把孩子生在這寒地裏啊!”
周圍稍有力氣的幾個婦人找了輛運糧的推車,把王珞瑤扶了上去,送到了做飯的棚子裏,多少算是有些遮擋。
王珞瑤拉著兒子道:“鞍兒!快叫大師伯!”
傅青竹這才注意到,那方才紮馬的男童,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細細打量眼前男孩——眉目清秀,一雙大眼透著機靈,眉眼間盡是陶遠的影子。
男童馬上跪在地上,磕了個頭道:“侄兒,玉鞍拜見師伯。”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傅青竹望著眼前孩童,“師傅從前最喜歡這一句,不曾想,讓師弟用在了這裏。”傅青竹從地上拉起陶玉鞍,道:“好名字!”
陶玉鞍也不懂大師伯在說什麽,隻是見對方麵露喜色,也不怕生說:“為什麽要叫大師伯?我就叫您大伯好嗎?”
“好好好,當然好。”傅青竹把他抱在懷裏,幾日來因大戰在即而生出的緊張煙消雲散。
“爹!”陶玉鞍突然大喊一聲,引得傅青竹也轉身順著他所指看去。
門口站著一個手提大刀,身穿軍服的男子。他身上的衣服雖然與守城兵士想象,但卻很不合身。五年之後,從前那個初出茅廬的陶遠,已經沒有了青澀,蓄起了胡須,眼裏更多了幾分滄桑。
雖如此,傅青竹還是一眼就認出自己看著長大的師弟。
“這就是你的選擇?”傅青竹語氣中除了相見的欣喜更多的是無奈,與天下相比,陶遠的選擇簡直是荒唐至極。
“這天下有多好,那位置又有多好?”陶遠脫下外袍,露出淺灰中衣,穿上妻子遞到麵前的便服。
王珞瑤拉走了兒子,留下陶遠師兄二人。
傅青竹仿佛沒聽見陶遠的質問:“我已經重新召集一劍天門人,那二十餘高手也來了寧遠。陶襄雲這些年一直招兵買馬,可是他卻沒有得到一劍天的任何一兵一卒,這一次我來關外,是為了借機重振一劍天的聲威。”
陶遠一直再未開口,過了一會兒才道:“師兄已經替我做了決定?”
“對!”傅青竹冷聲道,“我自幼拜在一劍天門下,從那一天開始我就知道,我是為了什麽而活,為了幫助朱氏正統奪迴江山。”
“正統?”陶遠嗤笑一聲,又道:“又有誰在乎?明廷氣數將盡,你我就算成事,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我躲在這寧遠城裏,不過是想看看最後的結果,與妻兒一道太平度日。快活時練練劍,窮困時也能相依為命……”
傅青竹無奈道:“你自小就是逍遙快活的人,對這些名利也不在乎。師傅曾說,如果你今後選擇放棄,我也不能逼你,隻要護你一生周全也就算是完成了師命。不過,我希望寧遠一戰後,你能改變這些想法。”
“師傅他老人家還好?”陶遠知道一時改變不了師兄的想法,也就不想在多說。
“他老人家從你走後就常住少林,再不問世事了。”傅青竹想起那日與陶遠在街上一戰,轉而說:“師弟武功進益不少。”
陶遠表情又飛揚起來,仿佛又迴到從前:“當年,王前輩確實把雪典給了我。”
“還記得這個嗎?”陶遠從妻子手裏結果一枚如雪一般剔透的玉石梅花,兩手輕輕一捏,梅花立刻分成上下兩片,“在杭州臨別時,你把這朵玉梅交給我,後來我無意間發現了這裏麵藏著一張紙,上麵寫著雪珠的用法,從字跡看,寫字的人應該是師傅。”他又從懷裏拿出一枚通體透明的珠子,就是當年墜在那柄黑骨折扇上的珠子,“這粒珠子就是天山派的內功典籍,裏麵還有一套劍法。”
此時已經是夕陽西下,屋裏一片昏黃,陶遠手裏的雪珠卻驟然亮起,白亮的光線形成光幕,字跡在上麵清晰的呈現。
傅青竹被眼前景象鎮住,呆愣的看著光幕上的字句,說不出話。
正月二十二日,城中一片寂靜,城頭上肆虐的風似乎都凝結在這樣的寂靜中,厲兵秣馬之餘,軍士將領們均養息以待。寧遠仿佛是懸掛在山海關外的一副畫,畫中的一切都將停留在劍拔弩張前的這一刻,而探子的一個又一個迴報隻是更加擰緊了所有人的心。
子時正刻剛過,漆黑的天幕上就開始墜落片片白雪,風也幾乎在落雪的同時停滯下來,蒼茫天地間隻剩下一片寧靜。
大戰在即,袁崇煥幾乎夜不能寐,他每晚都在城牆下一間供士兵輪值休息的小屋裏坐等天明。
“大人!”
“進來。”
進來的是一名麵目清秀的少年,穿著不太合身的軍服,大約十三、四歲的樣子,他單膝跪地道:“探子迴報,有百餘人策馬而來,還有兩裏就到城下了,總兵大人等您示下。”
袁崇煥深深的看了少年一眼道:“玥兒,你怎麽又跑出來了。”
“爹,我才不要呆在府裏,那些女人隻會坐在屋裏哭。”袁玥起身,撒歡似的跑到父親跟前,“我要上城頭上去看看,他們都不許。”
“去看可以,不過隻能看看,立刻迴去。”沒來得及換戰袍,袁崇煥就匆忙登上城牆,眼中的疲憊早被甩的沒了蹤影,雖隻是穿著家常的棉袍,當他走出屋子時已經恢複了平日的威嚴,步步生風的向城頭而去,扮成男子的袁玥緊跟在後。傅青竹照例巡城,子時末才迴了住處。
“大師兄,你總算迴來了。”蔣棟,他的另一位師弟,也是從小一起在薛峰跟前長大,和陶遠亦是親如兄弟。
“傅施主。”一道清朗的嗓音傳來,傅青竹尋聲看去,“無果!”
飛雪中,屋簷下,無果仍是穿著半舊的僧袍,頭上戴著一頂氈帽,臉上掛著難掩的笑意道:“聽袁大人說你在,就過來看看。”
“大戰將至,你怎麽跑到這兵荒馬亂的地方來了?”傅青竹一邊和無果說話,一邊接過蔣棟送來的熱水倒給無果,自己就著茶壺喝了起來。
寧遠城裏從糧草到柴米都已經上繳,然後按量分配,即便是總兵屋裏也沒有多少煤炭可以取暖。一劍天一眾人都住在一間大屋裏,是城裏一家富戶的祠堂,隻在地當中用柴草點了篝火,無果和傅青竹坐在最靠近篝火的地方。
無果當日與傅青竹在河南一別,在開封盤亙數日後就去了京城,恰逢陶襄雲戴著各派高手在京城雲集。在得知是要去關外助戰後,無果就跟著一路到了寧遠。
“少林來了十名武僧,我師兄無嗔也在其中。”無果一臉恬淡,繼續道:“傅施主看寧遠守得住嗎?”
“如今的形勢也不需要我多說,你一路上也該聽說了不少。”傅青竹隨手添了些柴草,火光驟然一亮又黯淡下去平添了暖意。
“是聽說了不少,”無果說完又黯然道:“似乎失守隻是時間問題。”言罷,無果緩緩閉上雙眼。他口中飄出的難以分辨的經文與忽明忽暗的光線融合在一起,傅青竹有半晌的失神,他想起陶襄雲,雖然對他並沒有太多的了解,唯一的記憶隻停留在當年在少林寺他與王長年那一戰,隻是現在他知道陶遠也在寧遠,心裏多了幾份擔憂。
自那天深談之後,傅青竹再未見過陶遠,而如今不少江湖人士都到了寧遠,心裏不禁忐忑難安,直到雪停才漸漸睡著。
正月二十三日,金軍穿過城外五裏首山與螺峰山之間隘口,兵抵寧遠城郊,兩軍就這樣隔著一片白地遙遙相望,炊煙可見,鼻息可聞。
“有人!”
隨著一聲驚唿,不待細想城牆上就一片金鳴,刀劍均已出鞘;弓箭手立刻搭箭,弦已拉滿,隻等一聲令下。
“且慢!”
說話的是陶襄雲,此時他隻穿了件暗紅棉褂,持劍上前向城下看去,眾人也跟著朝下看去。
原來城下隻有數名男女,身上的衣服均已破爛不堪,男的頭發被剃掉了多半邊,光禿的部分尤其顯眼。
“來者何人?”城上箭矢一瞬間都對準來人。
“別,別,別!”走在最前麵的男子嚇的想往迴跑,但是沒有幾步又停下來,又朝城牆跑來,“我是漢人!在錦州被金狗抓了!”
傅青竹此時也從南門趕來,靠上前去,仔細聽這人說話。
“他們逼我剃頭,我還有一家老小啊!我不能不剃啊!”說完,這人竟然坐在地上哭了起來。
另外一個年紀稍大的老者喊道:“大好河山,竟然這麽輕易就讓金人給占去了,垂暮之年還要看著國破家亡嗎?”
風中,老者披散著灰白的發,淚痕滿麵。
袁崇煥緩緩道:“開城門,讓他們進來。”
“不可!”傅青竹和陶襄雲同時開口阻攔。
“城下有十餘人,但是難保其中沒有敵方的細作。”傅青竹走到袁崇煥身畔低聲勸說,陶襄雲原就在一旁,也說:“即便這十餘人中沒有,倘若一會兒再來一撥,也難保其中沒有。”
“難道就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自生自滅?”袁崇煥一手扶在城牆上,迴望傅、陶二人,傅青竹道:“對,忍得一時,才能求取寧遠一城百姓的性命,寧遠是我大明最後的屏障,不容有失!”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記載:放捉獲漢人,入寧遠往告:“吾以二十萬兵攻此城,破之必矣!爾眾官若降,即封以高爵。”寧遠道袁崇煥答曰:“汗何故遽加兵耶?寧、錦二城,乃汗所棄之地,吾恢複之,義當死守,豈有降理!乃謂來兵二十萬,虛也,吾已知十三萬,豈其以爾為寡乎!”
城牆上火炮齊發,直擊城北金兵統帥大營。隆隆聲響震天,聽的人腦中嗡嗡作響。搬運火藥的士兵卻仍舊行動有序,執炮軍士頗為鎮定,填充火藥、點火,一氣嗬成,絲毫不亂。
傅青竹等人向城外觀望,目力所及之處塵土飛揚,一片焦黑,草木皆燃。被炮擊中處,遍布斷肢,血肉模糊。
“報!”
“講!”
袁崇煥與眾將一同在城牆上觀戰,炮火停後,前去打探的士兵便來迴報。
“金兵營帳已遷至城西。”
“好!再探!”
翌日,從清晨開始,後金兵推楯車、運鉤梯,如潮水一般湧至城下,集兵力於城西南,弓箭手分作數批,依次輪流向城上放箭。
一劍天門下弟子再加上那些江湖人士,由滿桂分到城中相對難守的地點,於是明軍隻固守城中,隱身盾甲之後,稍有不慎即被如雨一般的箭矢射中。
金軍好像失了心一般,明知血肉之軀不敵炮火,仍是一批又一批的衝上前,被火炮、銃擊中倒地,後來者從屍體上踩過,未到城下就已倒下。有的身上中箭,仍堅持衝至城下,架梯向城頭攀去,卻又被火銃擊中。羽劍如雨放下,火銃齊發,又有火球、石雷紛紛砸落。城下屍堆如山,有的被火球擊中,燒成焦炭,惡臭撲鼻,令人作嘔。堯是如此,仍有半數以上金兵攀上城頭。
城牆上,一部分士兵持劍護在火炮四周,其餘眾人砍殺金兵。傅青竹等人仍是背負一柄長劍,手中所持卻是剛剛領來的普通鐵劍。他帶著蔣棟和幾名師弟一起隻負責護住火炮,另外的人負責對付登上城的金兵。傅青竹立於城頭,手中長劍隨著他迅捷的身法,一道青光閃過後,便有數名金兵落下城頭,一劍斃命,絲毫不差。
傅青竹帶來的均是一劍天裏的頂尖高手,劍法超群,竟然斬殺大半金兵,青色的長衫上血跡斑斑,已經凍結成冰。
袁崇煥身為寧前道,此時竟是持劍衝在最前。一名金兵登上城牆,便朝正與他人纏鬥的袁崇煥砍去,躲閃不及,他用左臂隔擋,分神間右肩被砍中。突然,一抹青色身影飄過,身後金兵立刻倒地。袁崇煥揮劍擊退麵前敵人,那抹青色身影卻已經迴到火炮旁,又斬殺了一名剛挨近的金兵。袁崇煥立刻撕下衣襟裹住肩上傷口,提劍再殺。
過不得半刻,城上金兵已被斬殺殆盡,卻又有數十人登上城來,待到再次擊退,已近午時。
“袁大人!敵軍分在城門角兩台間以及東北、東南用楯車撞擊城牆。”
袁崇煥仍是神色鎮定,傅青竹用衣角擦拭手中鐵劍沉默不語。
“準備棉被!”
一聲令下,馬上有五十左右的健壯兵士分赴各處,陶襄雲跟在袁崇煥身後趕至一處。城下金兵分作兩批向城頭射箭,腳下城牆又傳來鑿牆聲音,十名士兵抱著用棉被裝裹好的火藥,腰間繩索已經係好,準備下到城牆外,但是隻要一探出頭就有箭矢飛來,可謂險象環生。
“袁大人,等下弓箭一停,就動手!”說完,一個負責放繩索的士兵就已經飛身而出,直直的向下墜去,手中長劍舞的密不透風,擋開流星一樣的箭矢。
城下金兵見有人落下,立時萬箭齊發,那士兵手中鐵劍舞的綿密,竟似滴水不漏,將箭統統擋下。在離地麵還有仗許之時,他身形一頓,非常突然的右足發力一登牆麵,向遠處射箭金兵飛躍而去。
負責射箭掩護的金兵,怎麽也沒想到會有人能一下子衝過來,頓時亂了陣腳,飛射的羽箭微微停滯。
其實,這個率先躍下的士兵就是陶遠。隻是陶襄雲一直以來都沒有真正與他見過麵,再加上時隔多年,他一時也不能認出來。就這一瞬停滯,陶遠就已經飛到近前,射箭之人便再無優勢可言,隻得與陶遠短兵相接。陶遠一把劍舞的並不快,隻是劍劍淩厲,寒冬之中仍覺冰寒逼人。中劍之人傷口一片霜白,寒氣入骨,霎時便動彈不得。
陶襄雲見箭矢已停,知道機不可失,他立刻翻身從城頭躍下,使了個千斤墜貼著城牆向地麵落去,他翻了個身卸去下墜之力,落在城下正用大斧鑿牆的金兵中,不待對方反應,陶襄雲就一劍揮出,立時三人斃命。
此時,箭矢已停,城牆上眾人立刻順著繩索滑下,陶襄雲趁此時機朝陶遠方才掠去方向迎去,身後眾人已經把手中棉被點燃拋下,城下立刻化作一片火海。火焰過處,金兵哀號不斷,焦糊之氣彌漫四周。
陶遠連刺幾劍,逼退身前金兵,向迴飛奔。
城牆上,袁崇煥已經招來弓箭手,向追趕陶遠的金兵放箭,並且放繩索下來到離地麵仗餘處,供城下二人攀爬。
陶襄雲迎上陶遠,兩人立刻向城牆方向跑來,無奈城下已是一片火海,火借風勢越燒越旺,單憑輕功已經難以躍過。
城外戰火喧天,城內則是另外一場戰火。寧遠城裏家家戶戶,除了病弱的老人和孩童,連婦女都被征調照顧傷者,王珞瑤雖然臨盆在即,卻仍在其中。她剛剛替一名士兵止了血,突然腹中劇痛,以為忍忍就過去了,沒多一會兒卻又疼了起來。
“洪飛家的,你是不是要生了?”一個跟在王珞瑤身旁的婦人看她一臉蒼白,突然大喊出聲。
“這孩子來的還真不是時候。”說完,王珞瑤已經滑下椅子,半躺在地上。
“快點兒去找產婆子,你可要挺住,不能把孩子生在這寒地裏啊!”
周圍稍有力氣的幾個婦人找了輛運糧的推車,把王珞瑤扶了上去,送到了做飯的棚子裏,多少算是有些遮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