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張言碩能不能完成任務,杜睿並不擔心,就像當初他將火炮和燧發槍的研製工作交給張言碩一樣,這個學生性格雖然木訥,但隻要是自己交代下來的事情,他都會竭盡全力的去完成,而且從來沒讓杜睿失望過。


    將燧發槍的事交給了張言碩,杜睿則帶著杜平生返迴了長安,頭腦當中又盤算起了即將籌備的西進戰略。


    埃及,大唐是一定要的,占據了埃及,整個非洲就成了大唐的盤中餐,阿拉伯帝國,大唐也是一定要打的,不單單是為了幫助拜占庭帝國,更是為了大唐的未來。


    將問題交給後世來解決,那也要看看是什麽問題,想阿拉伯帝國這麽一盤,帶著尖刺的骨頭,絕對不能留給後世解決。


    現在的大唐精英們,沒有誰擁有杜睿的眼光,他們雖然也能體會到阿拉伯帝國是存在於大唐身側的巨大威脅,卻不知道,這個威脅究竟會有多大。


    為了後世的太平,為了大唐的長治久安,杜睿必須在他的有生之年,將這個巨大的威脅,徹底消除掉。


    拜占庭帝國雖然也曾經輝煌過,但是杜睿很清楚,在教皇權力越來越大,東西歐逐漸脫節的局勢下,拜占庭帝國複興,已經失去了先天條件。


    而阿拉伯帝國則不然,從公元7世紀起,阿拉伯人建立的強大帝國,大舉武力擴張,強烈地震撼了歐、亞和北非。


    曆史上,阿拉伯人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太多的震撼,在阿拉伯帝國誕生之初,東西兩側,有波斯和拜占廷兩大強國。阿拉伯人首先就把兵鋒指向了拜占廷。遠征敘利亞時,在死海南麵的窪地上與拜占廷軍隊發生首次遭遇。


    哈裏發伯克爾派號稱“安拉之劍”的大將哈立德率領一支突擊隊,征伐拜占廷。阿拉伯軍隊出發前,哈立德命令手下人多帶駱駝少帶馬,士兵們不解其意,原來他要率領軍隊穿越沙漠從拜占廷軍隊後方進行突襲。拜占廷軍猝不及防,被打得一敗塗地。阿拉伯人趁勢圍攻大馬士革,圍城6個月,城內糧盡援絕,不得不開城投降。


    當時的拜占廷皇帝希拉克略不甘心敘利亞落到阿拉伯人手裏,他調動了20萬軍隊,由其弟弟率領向大馬士革撲來。兩軍在大馬士革郊外展開了一場大決戰,阿拉伯士兵奮不顧身地向敵陣衝去。而拜占廷軍隊雖然號稱20萬大軍,其實大都是抓來的奴隸,有的還是被鐵鏈鎖在一起驅趕上戰場的,根本不願意打仗,在阿拉伯人的攻擊下一觸即潰。一場激戰,拜占廷軍被消滅7萬人,連皇帝的弟弟也被打死,阿拉伯人占領了整個敘利亞。


    在西線得手之後,阿拉伯人又把矛頭指向東方。此時,他們在東麵的宿敵,波斯的薩珊王朝早已是外強中幹,在士氣高昂的阿拉伯大軍打擊下潰不成軍。公元637年6月,阿拉伯軍隊輕取波斯帝國首府泰西封,繳獲大量戰利品和珍寶,隨後將波斯並入阿拉伯帝國的版圖。


    打敗這兩大強國之後,阿拉伯人成了西亞的霸主。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們在古城尼尼微的廢墟附近建起他們的首都巴格達,把沙漠裏的遊牧人組建成強大的騎兵軍團。


    此後數十年間,阿拉伯大軍首先順利拿下約旦和巴勒斯坦,攻克耶路撒冷。然後從那裏南下北非,攻下富庶的古國埃及,又將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一一控製。為了控製地中海,他們在沿海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並占領了幾個有戰略意義的島嶼。


    雖然幾次進攻君士坦丁堡都遭到失敗,但拜占廷在亞洲的領土大都落入阿拉伯人之手。公元711年春,一支阿拉伯軍隊渡海進入西班牙,占領了比利牛斯半島的大部分地區,第一次在歐洲建立起了阿拉伯人統治的國度。公元712年,另一支阿拉伯軍隊進入印度,將印度河穀並人阿拉伯帝國。


    到公元8世紀初,阿拉伯人已建立了一個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它在東方已接近了當時唐朝的疆域,西歐也處於其威脅之下。


    具體來說,阿拉伯帝國在曆史上的擴張分為兩個階段,其一就是在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後,其繼承者繼續執行其對外軍事擴張的“伊斯蘭遠征”計劃。


    在平定了內部叛亂後,於公元633年秋,組織三支阿拉伯軍隊,每支7500人,從阿拉伯半島出發,經敘利亞沙漠侵入巴勒斯坦和敘利亞。


    此時,拜占庭和波斯帝國因長期戰爭兩敗俱傷,無力抵抗阿拉伯人的進攻。636年,阿拉伯軍隊由哈立德率領又向伊拉克、敘利亞進發,首先攻克加薩尼王朝都會巴士拉,爾後占領外約旦的斐哈勒,並乘勝直趨大馬士革,圍城6個月攻陷該城。


    此時,東羅馬帝國調兵5萬人,解救大馬士革。哈立德被迫放棄大馬士革,撤至約旦河東支流雅穆克河畔,以2.5萬人采取以逸待勞的戰術,打敗了拜占庭軍隊,重新收複大馬士革,占領了整個敘利亞。


    阿拉伯軍隊的接連勝利,迫使被圍困兩年的耶路撒冷於638年自動請降歸順。在進軍敘利亞的同時,阿拉伯軍隊還向伊朗和埃及發動了進攻。


    633年,阿拉伯軍隊占領伊拉克南部的希拉後,開始進軍伊朗,伊朗軍隊用戰象作為突擊力量,大敗阿拉伯軍隊,曾一度使阿拉伯人深感恐懼。


    637年,阿拉伯軍隊在獲得增援後取得卡季西亞會戰勝利,輕取波斯帝國首府泰西豐,繳獲大量戰利品和珍寶。隨後,又攻占摩蘇爾和訥哈範德兩城,將伊朗並入阿拉伯帝國的版圖。


    639年底,阿拉伯軍隊對埃及突襲成功,一舉攻克皮盧希恩,640年,又在開羅大敗拜占庭軍隊。爾後迅速前推,於642年9月占領亞曆山大裏亞,進至昔蘭尼加,從此,拜占庭失去了埃及。


    643年阿拉伯軍隊攻占利比亞,647年又侵入拜占庭在北非的領地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等地。為了進一步控製地中海,阿拉伯征集小亞細亞沿岸居民,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並迅速占領了地中海幾個有戰略意義的島嶼。到7世紀50年代,阿拉伯軍隊向西進占了北非部分省份,向東已逼近印度邊境,向北突進至亞美尼亞以北,控製了拜占庭帝國在近東的大部分領土,形成了一個橫跨歐、亞、非的新帝國。


    659年,由於阿拉伯貴族內訌,阿拉伯軍隊暫時停止了進一步擴張。661年,倭馬亞王朝以敘利亞為基地建立起伊斯蘭教阿拉伯帝國的第一個王朝。在平定內亂後,阿拉伯人又重新組織對拜占庭發起新的進攻。


    其後就是第二階段,阿拉伯軍隊首先以拜占庭沿海城市為進攻目標,派艦隊渡過愛琴海,穿越達達尼爾海峽,進入馬爾馬拉海,在基齊庫斯城建立軍事基地。


    然後在673到677年,阿拉伯艦隊連續在每年夏季進攻君士坦丁堡。由於拜占庭軍隊做好了充分準備,精心布置防衛,並采用一種叫“希臘火”的液體燃燒劑,有效地粉碎了阿拉伯艦隊的進攻,保衛了君士坦丁堡。


    677年6月,阿拉伯艦隊被迫撤離君士坦丁堡,在途經小亞細亞南岸海麵時,遭到風暴襲擊和希臘艦隊阻截,幾乎全軍覆沒,陸軍在小亞細亞也遭到慘敗。


    678年,雙方再度簽訂和約,阿拉伯國家被迫向拜占庭納貢。


    在北非,阿拉伯軍隊卻進展順利。從697到698年,先是奪取迦太基,從而結束了拜占庭對北非的統治。


    709年,阿拉伯軍隊進抵大西洋沿岸。711年春,一支由300名阿拉伯人和7000名信奉伊斯蘭教的柏柏爾人組成的部隊進入比利牛斯半島,趁西哥特王國發生內訌,社會和宗教矛盾重重之,占領了半島大部分地區,建立起阿拉伯人的統治。


    從705到715年,阿拉伯軍隊侵入中亞細亞的費爾幹納、喀布爾地區。為了占領這些地區,阿拉伯軍隊與突厥族遊牧部落及大唐進行了交戰。


    712年,阿拉伯軍隊進入印度,這支軍隊雖不足6000人,但裝備精良,有可拆卸後用駱駝運載的擲石器和攻城器等。阿拉伯軍隊連續擊敗印度人後,將印度河穀並入阿拉伯帝國。


    717年,阿拉伯軍隊分水陸兩路再次對君士坦丁堡發動進攻。陸路以騎兵和駱駝兵為主,號稱12萬人,越過小亞細亞,從阿拜多斯城跨越達達尼爾海峽,進入歐洲大陸,包圍色雷斯。水路1800艘戰艦從敘利亞和埃及港口出發,直驅博斯普魯斯海峽,同時20艘各載100名重裝士兵的大型戰船緊隨其後,準備登陸作戰。


    拜占庭軍隊采用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方針,拆除設在進港海口的防衛鐵鏈,任阿拉伯艦隊駛進港灣。然後,出其不意地發出火箭、火船和火矛,投射“希臘火”。阿拉伯艦隊在突然襲擊下大亂,在熊熊烈火中幾乎全軍覆滅。陸路一支因阿拉伯士兵不耐嚴寒,且供應不足,加之時疫流行,戰鬥力銳減,被拜占庭收買的保加利亞人乘機進攻,重創阿拉伯軍隊。另兩支運送武器、士兵和糧食的阿拉伯艦隊也被擊潰。至此,圍攻君士坦丁堡長達一年零一個月的阿拉伯軍隊,以失敗而告終。


    君士坦丁堡會戰之後,拜占庭開始向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展開全麵進攻,整個戰局發生了根本轉折,拜占庭轉為戰略進攻,阿拉伯轉為戰略防禦。


    746年,在塞浦路斯附近的大海戰中,拜占庭擊潰了擁有1000多艘戰艦的阿拉伯艦隊,奪迴了塞浦路斯。8世紀後半期,拜占庭在小亞細亞屢獲勝利,把阿拉伯人趕到小亞細亞東部,重振了“帝國”的聲威。


    750年,阿拉伯帝國內部矛盾激化,阿拔斯王朝取代了倭馬亞王朝的統治,遷都巴格達。此後,拜占庭與阿拉伯爭奪的重點主要在小亞細亞和上美索不達米亞、黑海沿岸及地中海東部和意大利等地,雖然戰事連綿不斷,但規模不大。


    公元732年,一支阿拉伯軍隊越過比利牛斯山進攻法蘭克,似乎他們就要征服歐洲了。但這一次他們卻遇到了強勁的對手,在732年10月的普瓦提埃一戰中,阿拉伯軍隊被號稱“鐵錘查理”的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打得大敗,被迫退兵。這一戰終於阻擋了阿拉伯人進攻的步伐,使得歐洲各國免受阿拉伯人的威脅。


    雖然阿拉伯人最終未能打下歐洲,但在短短的百餘年間,他們征服了西亞、北非、波斯、印度和西班牙的大部分,在這片廣大的地域統治了數百年。它加速了阿拉伯社會發展的進程,並使阿拉伯的科學文化有了高度的發展,在哲學、文學、數學、藥劑學、天文學、物理學、建築學、音樂、藝術等方麵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它也使伊斯蘭教傳遍各地,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使阿拉伯文化給中東、遠東的曆史和歐洲社會,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阿拉伯人的對外擴張戰爭之所以能取得勝利,首先取決於拜占庭和波斯帝國連年戰爭,國力衰竭,無力抵抗阿拉伯人的進攻。


    阿拉伯是遊牧民族,軍隊以騎兵和駱駝兵為主,主要武器是投槍,擅長沙漠作戰,但不善用弓、劍、長矛和攻城器械,攻城的方法隻是強攻、策反和封鎖。


    因此,在戰術上並不占優勢。但拜占庭已曆經長年戰亂,內部黨爭不已,階級矛盾突出,軍隊成分複雜,又在幾個方向抗擊阿拉伯的進攻,常常顧此失彼,窮於應付,使阿拉伯人得以順利地進行擴張。


    其次,阿拉伯軍隊組織嚴密,騎兵部隊機動快速,從而能達成作戰的突然性。在戰術上為彌補武器裝備的不足,戰鬥隊形借鑒拜占庭和波斯軍隊的長處,沿正麵和縱深分為前衛、中軍、左翼、右翼和後衛幾部分。兩翼用騎兵掩護,並掌握強大的預備隊。當出現勝利希望時,迅速將主力投入交戰,追擊敵人時要求迅猛異常,窮追不舍,以便不斷擴大戰果。


    同人們想象中飄忽來去的輕騎兵不同,早期穆斯林其實是以其優秀的步兵係統作戰的,他們基本沒有騎兵。傳說中的機動力來源於對沙漠地形的掌握以及他們的駱駝。實際戰鬥中他們確實都是步行戰鬥。


    這些阿拉伯步兵的盔甲非常拙劣,普通士兵基本處於無甲狀態。他們用弓箭和標槍戰鬥,近戰則使用長矛和雙刃直劍。比起外部的世界,阿拉伯沙漠的軍事形態很落後,他們的成功源於伊斯蘭教宗教狂熱帶來的無比勇氣,以及幾代天才將領的指揮才能。


    雖然裝備和戰術全麵落後,但是早期阿拉伯步兵仍然憑借計謀,宗教狂熱和幸運戰勝了以鐵騎為主力的,強大的波斯薩珊帝國。


    在利益和宗教狂熱的驅使下,阿拉伯開始了迅速而大範圍的擴張,東征西討戰無不勝。滅掉薩珊波斯後,穆斯林軍隊已經擁有了騎兵係統,他們的騎兵學自拜占庭和波斯。輕騎兵是騎弓手,重騎兵則是兼具騎射和近戰雙重功能的騎兵。盔甲為鎖子甲或鱗甲。阿拉伯騎兵作戰風格機動靈活,能夠有效的配合他們的步兵主力作戰。


    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是一個年代西方世界最強大的國家,軍隊的核心是其步兵係統。由於國力的強盛,鐵製盔甲被大量普及。阿拉伯帝國采用柏柏爾人的步兵陣形,分為三條線:第一條是手持長矛和大圓盾的重步兵;第二條是持標槍的投擲步兵,第三條是持複合弓的射手。


    攻擊輸出主要來自於2,3兩條輕步兵線,第一條重步兵線則是移動緩慢但卻堅固的防線。該陣形預留有讓己方騎兵通過的通道,阿拉伯騎兵進進退退的靈活的戰術就是以這支強大的步兵為根基的。


    阿拉伯帝國的騎兵係統也很強大,後世的人們提起古代阿拉伯軍隊首先想到的是他們的騎兵。阿拉伯的戰馬是人為育種出來的世上最優質的戰馬,遠勝原生態的馬種。他們的輕騎兵速度極快,會使用標槍反複騷擾對手,一旦對方的戰陣在騷擾下出現漏洞,他們的貴族重騎兵就會給對方以強有力的衝擊。


    鼎盛時期的阿拉伯軍隊幾乎征服了整個世界,阿拉伯帝國也擴張成為西起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北非,東至中國邊疆和印度中部的廣大區域,成為史無前例的大帝國。隻有小亞細亞的拜占庭、西歐的法蘭克和東方的中國唐朝暫時的防守性的阻擋住了他們。


    已經高度發達的阿拉伯帝國依然實行其遊牧民族前身的民兵製度,因為阿拉伯人的全民尚武精神使得他們的民兵具有很強的戰鬥力。


    然而隨著富有的生活,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尚武精神正在漸漸淡去,職業常備軍的質量嚴重下降。阿拉伯帝國的軍隊不得不締造了新的組成形式,他們廣泛從突厥各族購買奴隸,從小培養成職業戰士,作為皇帝最忠實可靠近衛軍。他們被稱作“古拉姆”衛隊。突厥部落的遊牧民是天生的戰士,再加上阿拉伯帝國的職業訓練,“古拉姆”衛隊成為了戰鬥力最強的部隊,他們精於騎射,雖然是奴隸出身,而且訓練極度艱苦,但是待遇豐厚。這種做法在世風日下的情況下保障了帝**隊的戰鬥力。


    阿拉伯帝國的軍隊在曆史上始終都能保持著極高的戰鬥力,哪怕是後來,當阿拉伯帝國即將傾頹的那一刻,他們的軍隊在戰場上也不曾被人小看過。


    這樣一支軍隊,杜睿豈能不擔心,豈能不額外的重視,所以從一開始,杜睿就不停的給阿拉伯帝國找麻煩,先是在埃及,他配合著拜占庭的軍隊,大敗阿拉伯,將阿拉伯占據埃及的時間向後整整推遲了十年的時間。


    而後杜睿被迫領兵掛帥西征,將中亞從阿拉伯的勢力當中剝離了出來,哪怕隨後杜睿再度遠離了朝堂,他也從來不曾放鬆過對阿拉伯人的打壓。


    就是因為他擔心阿拉伯帝國再度崛起,為日後的大唐王朝帶來威脅。


    在曆史上,大唐和阿拉伯之間隻有過一次交手,很多人也一直喜歡拿怛羅斯戰役來證明所謂的“唐軍戰鬥力遠超過阿拉伯帝國”,殊不知那隻是一次意外。如果阿拉伯帝**隊真正進攻大唐帝國,那麽戰勝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為戰爭拚的是國家的總體實力,而且當時天寶年間的大唐也遠不是開元年間的唐朝。


    首先,從經濟的角度分析,唐在進入天寶年間後,內部從貞觀之後積累的大量矛盾開始集中爆發。土地兼並開始迅速發展,社會政治迅速腐壞,道德開始崩潰,階級矛盾迅速尖銳起來。而且士族勢力也對自身地位的瓦解不滿,生產力發展速度大為降低。對外的戰爭嚴重消耗了經濟,貧困人口比例迅速拉大。而對外貿易的發達不但沒有給政府帶來什麽收入,反而導致出超,所有僅有的利潤也被大商人占有,人民根本沒有受益,高利貸盛行,公債私放,官員拿公款放債。


    當時農業歉收,錢重物輕,而大量失地農民很多十天半個月吃不到鹽,人民對貪汙無能的政府開始不滿,李隆基也日益驕橫,沉醉在大唐虛假的榮光裏。


    反觀阿拉伯帝國,這時已經基本統一中東,還打下了波斯,穆斯林數量大為增多。波斯的銀礦和鐵礦、興都庫什山區的金礦和錫礦給帝國帶來了巨大收益,伊拉克地區的農業也發展了。海上貿易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帝國的軍隊無論人數還是裝備都大為增強,而且人民上下一心,渴望遵照主的意願前往中國進行聖戰。


    再看看軍事力量。阿軍擁有大約35萬常備陸軍和5萬海軍,而且以部落為單位受訓作為後備部隊,必要時可發動100到150萬軍隊,且有一半是驍勇的騎兵。而阿拉伯帝國還可以以波斯為基地進行補給,當時的國力足夠支持50萬軍隊遠征大唐。


    海軍可以臨時擴編到10萬左右,而且當年阿拉伯商人利用“海上絲綢之路”到中國做生意的很多,海路其實並不艱難,就連普通小商船都有90%以上幾率成功往來,何況正規海軍的上千艘戰艦。


    而唐軍方麵呢?


    在天寶年間,唐軍的府兵製已經基本失效。舊的宿衛軍士由於待遇糟糕,逃散殆盡。660年之後,唐已經開始募兵,而且由於貪汙**,士兵軍餉低下,沒有多少人願意當兵。李隆基招兵12萬作為“長從宿衛”拱衛京師,結果除了官吏,隻有1萬人真正應征,官員大量貪汙糧餉,去的都是流氓無賴找不到工作的社會閑散垃圾人員,從不訓練。而各地方宿衛戍兵理論上有60萬,其實不到半數,大部分還是不務正業,與鎮將一起經營各種產業謀利,完全無戰鬥力。


    為了彌補這些募來的軍隊的戰鬥力空缺,李隆基隻得采取節度使的製度,而節度使的部隊,也是唯一有戰鬥力的軍隊。


    這些節度使共有四十多萬軍隊,是當時理論上僅有的能夠戰鬥的唐軍。可惜範陽、平盧、朔方三鎮是安祿山等人的基地,他們叛變後還控製了河東節度使的部隊。


    而且在安史之亂前,由於鮮於仲通攻打南詔,所以唐軍主力,所以如果在安史之亂開始後阿拉伯帝國按計劃進攻,那麽與阿軍陸軍對抗的隻有西域的不到3萬唐軍,而海軍登陸後將麵臨嶺南五府節度使的軍隊15000餘人,可以說這些唐軍是很容易解決的。


    當然也可以臨時征兵。不過不幸的是,曆史上的中國人的觀念之中,一直是有家無國的,唐代更甚。加上府兵製名存實亡,人們長期不習戰鬥,佛教思想在民間盛行,所以基本招不到可以作戰的部隊。人民在被抓壯丁前就會逃走,所以“三史三別”的描述才會出現。正所謂“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而且中國官吏常常胡亂抓人湊數,所以才有“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反觀達拉博的軍隊,無一不是悍不畏死的壯士勇士,思想上高度武裝,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在為人類謀福利是為了正義而戰,且平時在部落裏受過完整的軍事訓練。這些都不是那些石壕村的老太婆能夠具備的。


    就算是正規軍,這時的心態也是“低頭落淚悔吃糧、步步近刀槍,惆悵無人商量”,毫無鬥誌,也沒用國家觀念。


    唐軍無能,當時的唐將倒是有幾個不錯的。可惜中國人隻知道內耗,高仙芝、封長清的下場足以說明問題了。而皇帝信任的是什麽人?高力士、魚朝恩、邊令誠,就是在這些垃圾太監指揮下,就是天兵天將也要完蛋,何況那些唐軍?


    而且,根本就不能指望大唐百姓起來自發抵抗。安祿山之所以能夠旬日取河北三十七城,百姓們不敢反抗是很重要的原因。何況阿拉伯帝**隊一直善於爭取支持,後來十世紀攻打印度時,成千上萬的賤民、首陀羅蜂擁到街邊歡唿阿軍,印軍都自動放下武器,就說明了這一點。


    隻要阿軍迅速從河西走廊攻下兩京,海軍迅速北上占領毫無防禦的江南,唐軍及唐帝國必定土崩瓦解、全線投降,幾個所謂的“忠臣”的抵抗最多隻有象征意義。


    再說迴怛羅斯之戰,或許是出於盡量淡化的考量,對於這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大會戰,諸家唐史中卻均無發生的確切內情,不過幾則阿拉伯史料都記載。


    在各家唐史中,都諱言了此戰的詳細過程,隻是粗略敘述了幾句戰敗後的情景。《舊唐書》卷132中記載道:“黑衣救至,仙芝大衄,軍士相失”。


    《新唐書》卷166中則載:“圍怛邏斯城。會虜救至,仙芝兵卻,士相失。秀實夜聞副將李嗣業聲,識之,因責曰:‘憚敵而奔,非勇也;免己陷眾,非仁也。’嗣業慚,乃與秀實收散卒,複成軍。”


    《新唐書》卷151中則載:“為大食所敗,殘卒數千,仙芝曰:‘吾方收合餘盡,明日複戰。’嗣業曰:‘事去矣,不可坐須菹醢。’即馳守白石,路既隘,步騎魚貫而前。會拔汗那還兵,輜餉塞道不可騁,嗣業懼追及,手梃鏖擊,人馬斃仆者數十百,虜駭走,仙芝乃得還。”


    雖然各家史料中均未提及交戰時的具體場景,但從“免己陷眾”四字能夠看出,當情勢不利時,副帥李嗣業丟下士卒率先逃竄,而從“憚敵而奔”、“軍士相失”等記載也能依稀看出,唐軍中存在明顯的畏敵、不敢戰等現象,這大概是因為大食的宗教戰士悍不畏死,武器裝備和作戰素養又占據明顯上風所致。


    至於戰敗後的情景,記述得則相對較為清楚,結合幾則史料不難看出,首先是唐軍被擊敗,僅剩數千潰兵,高仙芝將其聚攏,“複成軍”,但此時大勢已去,隻好繼續潰退。逃至白石時,恰逢拔汗那殘部也退至此處,敗兵填阻道路,李嗣業生怕被追及,揮舞大棒斃殺拔汗那友軍士兵“數十百”,表現勇不可擋,硬生生在自家士兵中殺出一條血路,拔汗那士兵被迫讓開道路,讓唐軍先逃,李嗣業這才得以與高仙芝等少量唐軍逃得性命。


    據《資治通鑒》卷216記載:“仙芝大敗,士卒死亡略盡”,而在《通典》卷185中亦載:“於怛邏斯川七萬眾盡沒”,由此可知大唐鎮國的安西精兵在此役中損失慘重,前赴怛邏斯的盡皆覆沒,數萬參戰的城傍健兒也基本無幸。


    不過唐帝國一方的損失卻不止於此,據常理揣測,既然連搶道先逃的李嗣業等唐軍主將都沒能帶迴去多少士卒,那前來助戰的拔汗那屬**就更走脫不了幾人,因此唐朝一方的“10萬餘”參戰兵馬多半全部折損。


    其實此戰的結果如此之慘並不奇怪,阿拉伯戰馬的遠跋之能天下居冠,在大食騎兵的追擊下,潰兵們想逃出生天無疑非常困難,這也是被俘唐軍多達數萬的原因所在。


    怛邏斯會戰是唐帝國與大食間發生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大會戰,戰爭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西域之地的最終歸屬。


    在此之前,兩國之間始終並未發生過直接的大規模衝突,隻是彼此爭奪屬國,或操縱麾下屬國爭鬥而已。在這場兩大帝國爭奪西域的決戰之前,大唐占到了不少的先機。首先唐軍是主動挑起戰事,迫使大食應戰,因此會戰的準備比較充分,且決戰的戰場也是由自己選定,占得了地利;而大食卻是倉促成軍,被動應戰,失去了戰役的主動權,準備也嚴重不足。況且唐軍在兵力上占據優勢,在怛邏斯城下直接做戰的唐軍超過了十萬,還有調到碎葉的大批天威健兒在側翼策應。


    而大食一方則兵力遠遜。更重要的是,此次大唐出動的是帝國中最精銳的安西軍,而大食軍卻是由二流部隊和臨時征召的民兵組建而成,戰鬥力與真正的大食精兵相差甚遠。況且在十萬直接參戰的唐軍中,藩屬軍僅有三萬,並非主體,大食軍中戰鬥力較差的藩屬軍的比例也要高於唐軍。


    盡管在各方麵都占盡便宜,但大唐最終卻仍然大敗虧輸,舉國精銳竟然不敵對方在內亂中倉促拚湊的一支偏師,而且最終還全軍覆沒,輸得慘不忍睹,這種鮮明的落差構成了一種辛辣的諷刺,令一些史官,甚至是後世的很多讀史之人都無法接受。這些人尤其不能相信,戰鬥力一向被吹得天花亂墜的唐軍,在真正的軍事強國麵前竟然如此不堪一擊。為了遮羞掩辱,史官們竭力淡化這場導致唐帝國被基本逐出西域,百年苦戰卻最終前功盡棄的大戰,以致於這樣一場意義深遠的戰事,在諸家唐史中卻筆墨極少,而且記載模糊,語焉不詳。


    後世的一些曆史學家在解析此戰時缺乏公允的態度,對大食軍不過是阿拉伯帝國的二流偏師隻字不提,還將唐軍戰敗的責任全都推給葛邏祿部的陣前倒戈,杜睿對此一向不以為然。


    其實葛邏祿部倒戈一事在新、舊《唐書》這些原始史料中均未提及,隻是司馬光在《資治通鑒》卷216中提到過一句“與大食遇。相持五日,葛邏祿部眾叛,與大食夾攻唐軍,仙芝大敗”,屬於孤證,其敘述也頗多疑點,不足取信。


    按照司馬光的記述,似乎五日間兩軍未交一兵,隻是排成兩隊相向呆立,然後葛邏祿忽叛,唐軍遂潰,這與《舊唐書》中所記載的“黑衣救至,仙芝大衄,軍士相失”大相徑庭,而雙方傻站五天不交兵也顯然不符合常情,更沒有指出為何葛邏祿部會突然反戈一擊。


    事實上,以兩《唐書》的撰者素來對大唐的迴護態度來看,如果真地是因為葛邏祿部倒戈而導致全軍潰敗,肯定會對此大書特書,推諉責任,斷然不會對此事隻字不提。


    況且葛邏祿是新附部落,高仙芝對其應該會有所防範,而且葛邏祿部人數隻占唐軍總兵力的一小部分,其戰鬥力也值得商榷,很難撼動全局。如果唐軍自身真地強於大食軍,那幾千葛邏祿軍就算陣前倒戈,也斷不致於導致勝負易手,更不可能令近十萬唐軍全軍覆沒。


    更何況,如果唐軍自身真地強於大食軍,那葛邏祿部又怎麽可能做叛強投弱的荒誕事兒呢?


    而且蘇定方西征之時也有過直接的證明,在雙方激戰之下,唐軍漸漸不支,葛邏祿部眼見敗局已定,為求自保,這才通敵倒戈,於是本就左支右絀的唐軍立時崩潰,發生了大潰逃。


    曆史上,葛邏祿部的倒戈多半也確實發生過,但卻決非唐軍戰敗的主因,最多隻能算是導致其崩潰的加速劑而已。


    司馬君實並未給自己的那句話標明史料來源,所述又與之前的各家史料不符,很可能是在撰史時動了私心,刻意用隱諱含混的筆法將這五日中的大戰記為“相持”,從而遮掩在葛邏祿部倒戈之前,唐軍就已在決戰中大敗這一事實。


    此外,司馬光還將葛邏祿倒戈一事煞有介事地記在“仙芝大敗”之前,從而誤導人們認為這才是唐軍戰敗的主因,藉此來為中華敗於異族製造借口。


    而這樣做的根源目的,其實就是不願意承認此時中原王朝的軍事實力已遠非阿拉伯帝國的對手這一事實。


    司馬君實聊聊幾字,真相立掩,手法頗為高妙,不愧是史學大家。出於維護自家的初衷,後世眾多論史者多將司馬光的這句話奉為至寶,對其它記載和諸多疑點則選擇性忽視,立場偏頗地去解讀曆史。


    更有甚者,一些人為了吹捧唐朝,甚至毫無根據地編造出唐軍原本勝利在望,隻是葛邏祿部無恥地於勝利前夕叛變,才導致全盤崩潰的謊言。


    在如此巧妙地歪曲之後,雙方的實力高下立時互易,全軍覆沒的唐軍反倒成了強大的一方,不免令人狹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唐朝在怛邏斯之戰後失去了爭奪西域的資格,此事眾所周知,不易顛倒勝負,於是便退而求其次,利用文字遊戲來顛倒雙方的實力強弱,自吹自擂,關起門盡情意淫。


    一些無良的曆史痞子甚至還編造謊言,說什麽“唐與大食間發生過七次有記載的較大戰役,六勝一敗,大食人撞得頭破血流”,意淫得簡直沒了邊兒。


    事實上,怛邏斯之戰是唐與大食間爆發的唯一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衝突,其規模和後續影響也遠非兩個陣營間的其它戰事所能相比。


    在唐朝與大食在西域的百年爭奪中,除了怛羅斯戰事之外,雙方都是操縱藩屬國爭鬥,或者直接出兵攻擊對方旗下的藩屬國,怛邏斯會戰是唯一的一次直接對決。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不提怛邏斯之戰,唐朝在西域也是敗多勝少,除了在大食三次大規模內亂期間能做到暫時穩住陣腳外,其它時間中基本上都是在節節退卻,大片領疆淪失,孰勝孰負可以說是一目了然,真不知道這些人是如何得出“六勝一敗”這種結論地?


    按這些無良痞子的說法,除了怛邏斯之戰外,似乎大食在這百餘年中就從來沒贏過,一直在不斷吃癟,其顛倒黑白之囂張,委實令筆者感到觸目驚心。也就是此戰結果天下知聞,實在無法抵賴,否則被吹噓為大捷也未可知。


    正是因為,在曆史上的無數戰例當中,已經證明了阿拉伯帝國的強大戰鬥力,杜睿這才對阿拉伯格外的上心,開發燧發槍,以及很快就將到來的埃及攻略,隻要能有機會削弱阿拉伯人的實力,杜睿從來都不會手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極品閑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刺刀特種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刺刀特種兵並收藏大唐極品閑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