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更新時間:2012-08-01
看著杜睿在麵前侃侃而談,大講君子之道,李承乾怔怔瞧著,問道:“那依賢弟所講,於當今朝堂之上,唯君子可用?”
杜睿聞言,笑道:“卻也不盡然!”
李承乾更是迷惑不解,忙問道:“賢弟方才所言,大是推崇君子之道,而今為何又如此說,愚兄魯鈍,請賢弟賜教!”
杜睿道:“君子重義,而小人重義,兄長不見如今朝堂之上,那些煌煌大言仁義之道者,於治國處,可有何建樹?如我大唐君臣皆重義而輕利,又如何北闕突厥,以血渭橋之恥?”
李承乾聞言,更是不解其意,追問道:“那依賢弟之意,朝堂之上豈不是應該重用那些重利的小人了嗎?賢弟莫要再為難愚兄了,快將話講明!”
杜睿見李承乾焦急的樣子,笑道:“一國之中,首推君子,而於朝堂之上,則首推能臣,能臣重義,乃是國家大義,亦重利,乃是國家大利,我大唐朝堂之上,如房相,長孫大人皆可稱之為能臣,此輩方是我大唐柱石之臣,其餘如孔穎達,虞世南,封德彝等輩,教化萬民則可,如若依他們所言治國,非出大亂子不可!”
李承乾思慮片刻道:“賢弟所言,聞所未聞,如封德彝大人乃兩朝重臣,當世大儒,賢弟對他的評價,未免偏頗了吧!”
杜睿見李承乾居然還如此推崇封德彝,不禁心中苦笑,因為在曆史記載當中,正是這個鐵杆兒的蜀王李恪派將李承乾推到了羅藝軍中做人質,而這位老先生一生所追求的也不過是能讓隋帝的血脈登上龍椅,於治國處,唯好大言而已。
想著便說道:“兄長既然說道儒生,可知所謂儒生也分君子小人之別。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而胸中實無一策。且如楊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
李承乾聞言,不禁皺眉,倒不是覺得杜睿所言荒唐,隻是有好些地方不甚明了,看看午時將近,也不在杜府用飯,便起身告辭迴宮去了。
承慶殿內,李承乾迴到宮中,便將杜睿所言一字不差的對著太宗講了。
“那杜睿真的如此說!”太宗聽完了,杜睿對封德彝的評價之後,也是臉色微變。
李承乾見狀,道:“杜睿確實如此說,不過兒臣還請父皇息怒,杜睿畢竟年幼識淺,還請父皇不要怪罪!”
太宗微微一笑,歎道:“哪有什麽好怪罪的,杜睿說的好啊!筆下雖有千言,而胸中實無一策。用在封德彝的身上,倒也貼切,如今朝堂之上,世家豪門子弟林立,而真正有能耐的人呢!朕便是想要封他做個兵部侍郎,那些人也要說三道四,左一個祖製,右一個祖製的,吵得朕耳根都不清淨,那杜睿雖然年幼,卻也看得通透。”
太宗所說的那個人便是以前李承乾還是中山郡王的時候,王府內的長史範興,為人忠義,且頗有智計,隻是出身卑下,不過是個放馬的奴隸,太宗皇帝幾次想要起複,卻都被朝中以封德彝為首的守舊派給擋了迴去,對此太宗也是無奈。
李承乾見太宗不欲責備杜睿,心中也是歡喜,忙道:“父皇!兒臣在杜睿府上還帶迴來了一副字!”
太宗也是個喜好書法的人,聞言笑道:“哦!杜睿此子允文允武,朕且看看他的書法如何!”
李承乾聞言,便將從杜睿府上帶迴來的那篇《愛蓮說》拿了出來,送到了太宗的書案前,兩父子將書卷展開,太宗皇帝一看,不禁大為驚訝,他一生最為喜好的就是王羲之的字和蔡邕所創的飛白體,如今士人的喜好也大多如此,而杜睿這篇字卻大不相同,清逸古雅,風韻獨具,在筆墨的運用上追求先熟後生的效果,拙中帶秀,太宗一見,便大為欣喜。
看過了字,太宗方才去看杜睿所寫的這篇賦,一看之下,心中也是感佩不已,將書卷放下,輕撫李承乾的後背道:“承乾能與此子為友,大是造化,此子品行高潔,胸中又有溝壑,確實為百年難遇的奇才,承乾當好生敬愛,虛心求教,於你當大有裨益!”
李承乾聞言,也是大為讚同,這些日子和杜睿交往下來,他也對杜睿十分敬佩,不但文采飛揚,武藝出眾,而且在治國之道上也頗多建樹,李承乾也感覺獲益良多。
“隻是承明似乎不惜名祿,性子未免淡薄了些!”
太宗點頭道:“朕想他恐怕早就已經猜到了你的身份,隻是一直沒有點破,這個小滑頭確實憊懶了些,如果你們乍一見麵,他便道破了你的身份,朕怎麽樣也要封他個東宮的太子賓客!好吧!如今此子也確實年幼了些,既然他不願點破你的身份,你便與他交往下去吧!”
“是誰讓父皇如此掛心!?”
隨著一陣似百靈鳥般的甜美聲音,一個宮裝少女緩步走了進來,太宗父子一見,全都笑了起來,來的是太宗十四女安康公主,母親是太宗寵妃淑妃,武德九年早逝,被長孫皇後收養,因此安康公主雖然不是太宗的嫡女,卻備受寵愛。
太宗見安康公主來了,頓時喜笑顏開,儼然一副慈父的模樣,在李承乾的攙扶下站起來,迎向了安康公主,笑著說:“安康!快到父皇這裏來!”
安康公主此時不過七歲,笑嘻嘻的撲到了太宗的懷裏,揪著太宗的胡子,笑道:“父皇方才和太子哥哥在說誰,又是品行高潔,又是胸有溝壑的,我方才在外麵都聽到了。”
太宗笑道:“安康什麽時候添了這偷聽的習慣,這可不好!”
雖然嘴上說著不好,但是臉上卻是笑意盎然,顯然太宗對這個小女兒當真是喜歡到了骨子裏。
安康公主看了看太宗,有看了看李承乾,道:“父皇不說,那太子哥哥你告訴我,究竟是誰這麽有趣,讓父皇和太子哥哥都這麽誇獎他?”
李承乾也很喜歡這個天真爛漫的妹妹,便笑著說:“那可是個了不得的人,就連父皇都說他是咱們這大唐第一的少年郎!”
安康公主一聽,頓時更感興趣了,詫異的問道:“大唐第一的少年郎,那豈不是比父皇還要厲害!”
太宗聽著安康公主孩子氣的話,不禁大笑,將安康公主抱了起來,笑道:“要是父皇還是個少年郎,就一定比他還厲害!”
ps:公主一號,我還是想定成安康公主,因為《貞觀之治》裏麵張瀾瀾給我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除了《大唐歌飛》裏沈傲君飾演的高陽公主之外,我覺得張瀾瀾就是所有版本當中大唐公主裏麵最漂亮的一個了。
更新時間:2012-08-01
看著杜睿在麵前侃侃而談,大講君子之道,李承乾怔怔瞧著,問道:“那依賢弟所講,於當今朝堂之上,唯君子可用?”
杜睿聞言,笑道:“卻也不盡然!”
李承乾更是迷惑不解,忙問道:“賢弟方才所言,大是推崇君子之道,而今為何又如此說,愚兄魯鈍,請賢弟賜教!”
杜睿道:“君子重義,而小人重義,兄長不見如今朝堂之上,那些煌煌大言仁義之道者,於治國處,可有何建樹?如我大唐君臣皆重義而輕利,又如何北闕突厥,以血渭橋之恥?”
李承乾聞言,更是不解其意,追問道:“那依賢弟之意,朝堂之上豈不是應該重用那些重利的小人了嗎?賢弟莫要再為難愚兄了,快將話講明!”
杜睿見李承乾焦急的樣子,笑道:“一國之中,首推君子,而於朝堂之上,則首推能臣,能臣重義,乃是國家大義,亦重利,乃是國家大利,我大唐朝堂之上,如房相,長孫大人皆可稱之為能臣,此輩方是我大唐柱石之臣,其餘如孔穎達,虞世南,封德彝等輩,教化萬民則可,如若依他們所言治國,非出大亂子不可!”
李承乾思慮片刻道:“賢弟所言,聞所未聞,如封德彝大人乃兩朝重臣,當世大儒,賢弟對他的評價,未免偏頗了吧!”
杜睿見李承乾居然還如此推崇封德彝,不禁心中苦笑,因為在曆史記載當中,正是這個鐵杆兒的蜀王李恪派將李承乾推到了羅藝軍中做人質,而這位老先生一生所追求的也不過是能讓隋帝的血脈登上龍椅,於治國處,唯好大言而已。
想著便說道:“兄長既然說道儒生,可知所謂儒生也分君子小人之別。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而胸中實無一策。且如楊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
李承乾聞言,不禁皺眉,倒不是覺得杜睿所言荒唐,隻是有好些地方不甚明了,看看午時將近,也不在杜府用飯,便起身告辭迴宮去了。
承慶殿內,李承乾迴到宮中,便將杜睿所言一字不差的對著太宗講了。
“那杜睿真的如此說!”太宗聽完了,杜睿對封德彝的評價之後,也是臉色微變。
李承乾見狀,道:“杜睿確實如此說,不過兒臣還請父皇息怒,杜睿畢竟年幼識淺,還請父皇不要怪罪!”
太宗微微一笑,歎道:“哪有什麽好怪罪的,杜睿說的好啊!筆下雖有千言,而胸中實無一策。用在封德彝的身上,倒也貼切,如今朝堂之上,世家豪門子弟林立,而真正有能耐的人呢!朕便是想要封他做個兵部侍郎,那些人也要說三道四,左一個祖製,右一個祖製的,吵得朕耳根都不清淨,那杜睿雖然年幼,卻也看得通透。”
太宗所說的那個人便是以前李承乾還是中山郡王的時候,王府內的長史範興,為人忠義,且頗有智計,隻是出身卑下,不過是個放馬的奴隸,太宗皇帝幾次想要起複,卻都被朝中以封德彝為首的守舊派給擋了迴去,對此太宗也是無奈。
李承乾見太宗不欲責備杜睿,心中也是歡喜,忙道:“父皇!兒臣在杜睿府上還帶迴來了一副字!”
太宗也是個喜好書法的人,聞言笑道:“哦!杜睿此子允文允武,朕且看看他的書法如何!”
李承乾聞言,便將從杜睿府上帶迴來的那篇《愛蓮說》拿了出來,送到了太宗的書案前,兩父子將書卷展開,太宗皇帝一看,不禁大為驚訝,他一生最為喜好的就是王羲之的字和蔡邕所創的飛白體,如今士人的喜好也大多如此,而杜睿這篇字卻大不相同,清逸古雅,風韻獨具,在筆墨的運用上追求先熟後生的效果,拙中帶秀,太宗一見,便大為欣喜。
看過了字,太宗方才去看杜睿所寫的這篇賦,一看之下,心中也是感佩不已,將書卷放下,輕撫李承乾的後背道:“承乾能與此子為友,大是造化,此子品行高潔,胸中又有溝壑,確實為百年難遇的奇才,承乾當好生敬愛,虛心求教,於你當大有裨益!”
李承乾聞言,也是大為讚同,這些日子和杜睿交往下來,他也對杜睿十分敬佩,不但文采飛揚,武藝出眾,而且在治國之道上也頗多建樹,李承乾也感覺獲益良多。
“隻是承明似乎不惜名祿,性子未免淡薄了些!”
太宗點頭道:“朕想他恐怕早就已經猜到了你的身份,隻是一直沒有點破,這個小滑頭確實憊懶了些,如果你們乍一見麵,他便道破了你的身份,朕怎麽樣也要封他個東宮的太子賓客!好吧!如今此子也確實年幼了些,既然他不願點破你的身份,你便與他交往下去吧!”
“是誰讓父皇如此掛心!?”
隨著一陣似百靈鳥般的甜美聲音,一個宮裝少女緩步走了進來,太宗父子一見,全都笑了起來,來的是太宗十四女安康公主,母親是太宗寵妃淑妃,武德九年早逝,被長孫皇後收養,因此安康公主雖然不是太宗的嫡女,卻備受寵愛。
太宗見安康公主來了,頓時喜笑顏開,儼然一副慈父的模樣,在李承乾的攙扶下站起來,迎向了安康公主,笑著說:“安康!快到父皇這裏來!”
安康公主此時不過七歲,笑嘻嘻的撲到了太宗的懷裏,揪著太宗的胡子,笑道:“父皇方才和太子哥哥在說誰,又是品行高潔,又是胸有溝壑的,我方才在外麵都聽到了。”
太宗笑道:“安康什麽時候添了這偷聽的習慣,這可不好!”
雖然嘴上說著不好,但是臉上卻是笑意盎然,顯然太宗對這個小女兒當真是喜歡到了骨子裏。
安康公主看了看太宗,有看了看李承乾,道:“父皇不說,那太子哥哥你告訴我,究竟是誰這麽有趣,讓父皇和太子哥哥都這麽誇獎他?”
李承乾也很喜歡這個天真爛漫的妹妹,便笑著說:“那可是個了不得的人,就連父皇都說他是咱們這大唐第一的少年郎!”
安康公主一聽,頓時更感興趣了,詫異的問道:“大唐第一的少年郎,那豈不是比父皇還要厲害!”
太宗聽著安康公主孩子氣的話,不禁大笑,將安康公主抱了起來,笑道:“要是父皇還是個少年郎,就一定比他還厲害!”
ps:公主一號,我還是想定成安康公主,因為《貞觀之治》裏麵張瀾瀾給我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除了《大唐歌飛》裏沈傲君飾演的高陽公主之外,我覺得張瀾瀾就是所有版本當中大唐公主裏麵最漂亮的一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