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輕咳一聲:“文先生飯否?”
文庚更喜歡別人喚他文先生,而非副山長,燕三郎這些天與他混熟了才知。
“哦哦。”文庚立刻迴過神來,“吃飯不著急,對麵方才派人過來遞口訊,顏慶與我們談判。”
燕三郎毫不意外:“他開什麽條件?”
“他願意開城納入,但要我們既往不咎。”文庚輕聲道,“他還要那個城主的位子,千渡城每年收入劃撥六成給青雲宗。”他頓了頓,補充一句,“原本是三成。”
千歲噗哧一聲笑了:“這廝沒睡醒呢?”還想占著城主寶座,底氣何在?
燕三郎就含蓄多了:“這位顏城主真會說笑。”
文庚卻笑不出來:“他最大的憑仗,就是滿城百姓!”
千渡城的居民也都是青雲宗人。顏慶將他們控製在手,拒不投降,平民早晚身處水火之中。燕三郎熟讀經史,知道打仗時沒有人情可講,從前有些城池被圍困數月,藥盡糧絕,守城的軍隊最後不得不殺老弱充饑。
顏慶就是篤定文庚絕不願千渡城也出現這樣的人間慘劇,才挾城談判。
燕三郎不吱聲。
文庚問他:“依燕伯爺之見?”
“不可。”燕三郎搖頭,“現在耗不起的是他們。顏慶沒資格隨心所欲。”
“我也是這樣想的。”文庚點頭,“那就還是維持原先要求。”
千歲揚了揚手:“迴信呢?來,我親自送它上城頭。”
燕三郎笑了:“顏慶偷偷派人來的?”
“是啊,並且隻是口訊,正式的文書都沒一封。”文庚同樣一眼看穿,“他不想聲張。”
“做人要光明磊落。”千歲笑吟吟地,“我幫他一把好了。”
一刻鍾後,她立在前線挽弓搭箭。
燕三郎眼力好,這會兒雖然夜色已深,他仍能看見那支羽箭不偏不倚射在了城門樓的木牌上,當時就有幾個士兵循聲抬頭。
“行了。”燕三郎挽著佳人往迴走。
千歲笑道:“這可是我打過最舒服的仗了。”
從前在修羅道,哪一次征戰不是刀光劍影?這些人類真溫和呀。
“文庚帳裏的供桌,你看見了麽?”她想起這事,“他在祭奠誰?”
“還記得鐵太傅說過,文庚的女兒和孫女兩年前都沒了麽?”燕三郎記性很好。
千歲唿出一口氣,瞅著燕三郎道:“顏慶提什麽條件,你會接受呢?”
“不接受。”周圍無人,少年毫不猶豫,“顏慶必須死,但鐵太傅要想辦法救出來。”
鐵太傅失蹤多日,九成九落在顏慶手裏。但燕三郎料想他暫時沒有性命之危,
“那就好。”千歲大悅,“我就怕你和文庚一樣心軟。唔,他有妥協的意向呢。”
“文副山長舍不得百姓受苦。”相處多日,燕三郎也看出了文庚的特質,“顏慶就打算衝著這一點發力。”
阿修羅嗤之以鼻:“弱點。”
“心懷民生,不能說是弱點。”燕三郎輕歎一聲,“隻是顏慶對他太了解,善加利用。”
“那麽顏慶是料錯了當下的局勢。”千歲黛眉一挑,“你就是最大的變數。”如果顏慶的對手隻有一個文庚或者青雲宗,這伎倆或許能成。
但他沒料到,燕三郎這麽快就能參與進來,作戰方略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這不滿二十歲的少年貢獻的。
燕三郎點了點頭:“我估計,顏慶後頭會慢慢降低要求,文副山長也會越想妥協。”
他頓了一頓:“畢竟,他與顏慶之間沒有苦大仇深。”
……
千歲射出的迴信並沒有加封。
顏慶派人夜出千渡城,隻傳口訊;青雲宗這裏也不客氣,文庚隨意取白紙一張,書寫若幹,就讓千歲射箭上門,這樣拿到信的人一低頭就能看見內容。
當然,官兵裏不識字的居多。
但這不妨礙顏慶拿到迴信之後麵色鐵青。
青雲宗不同意他的條件,這早就在他意料之中。談判談判,本來就是一個雙方互相磋磨的過程,時間短一點都不好意思叫談判。
到了這個份兒上,他也基本放棄幻想,但在次日會議上依舊要給部下鼓勁。
副將崔景浩實是忍不住了,出聲道:“城主大人,鐸人到底還來不來?”
顏慶冷冷望他一眼:“我何曾說過他們不來?”
這廝的長官前幾日夜襲時身殞,沒了上司壓製,是不是太活跳了?
崔景浩看出他眼神中的警告,仍執意道:“可有個期限?千渡城現在的境況……不好。”
他知道在座的至少有三分之一是顏慶親信,有權有勢,不必體會平民的苦楚,才能在這裏安然聚議。可他妻子的娘家已經過來求援兩次了,都因家中餘糧所剩無幾。
顏慶低歎一聲:“千渡城境況,我全都掌握。百姓擔憂,我也知曉。但鐸人不會放棄平澤關,你們須有信心。”
“蜈河水已經很狂暴,汛期馬上到來,不能走船了。”
“現在已是六月上旬。”顏慶早料到旁人有此提問,“最多堅持至八月,蜈河汛期結束就恢複通航。”
”可是……“
顏慶抬手打斷他的發言:“還有四十五天,千渡城物資豐厚,毫無懸念可以挺過去。不過官民都要節衣縮食,共度難關!”
他頓了一頓,語重心長:“青雲宗說得好聽,其實他們一旦入主千渡城,在座所有人包括我在內都難逃刑獄,切勿僥幸。”
說罷,安排了未來七日各營各隊的物資安排計劃。
會畢,崔景浩悶聲往外走,才出營房就見到別部司馬龐淵。
兩人平時聊得來,崔景浩大步上前抓著他胳膊:“來,陪我喝一杯去!”
“戰時不可飲酒。”龐淵搖頭,“我可不想受軍法處置。”
“我說喝酒了麽?”崔景浩瞪眼,“現在全城禁酒,你我以茶代之!”
“我還要趕迴家裏,父親病了。”龐淵歎口氣,終是勸他,“你不要再頂撞城主大人了。”
“我也不想。”崔景浩摸摸鼻子,“實在是,這日子看不到亮!”
文庚更喜歡別人喚他文先生,而非副山長,燕三郎這些天與他混熟了才知。
“哦哦。”文庚立刻迴過神來,“吃飯不著急,對麵方才派人過來遞口訊,顏慶與我們談判。”
燕三郎毫不意外:“他開什麽條件?”
“他願意開城納入,但要我們既往不咎。”文庚輕聲道,“他還要那個城主的位子,千渡城每年收入劃撥六成給青雲宗。”他頓了頓,補充一句,“原本是三成。”
千歲噗哧一聲笑了:“這廝沒睡醒呢?”還想占著城主寶座,底氣何在?
燕三郎就含蓄多了:“這位顏城主真會說笑。”
文庚卻笑不出來:“他最大的憑仗,就是滿城百姓!”
千渡城的居民也都是青雲宗人。顏慶將他們控製在手,拒不投降,平民早晚身處水火之中。燕三郎熟讀經史,知道打仗時沒有人情可講,從前有些城池被圍困數月,藥盡糧絕,守城的軍隊最後不得不殺老弱充饑。
顏慶就是篤定文庚絕不願千渡城也出現這樣的人間慘劇,才挾城談判。
燕三郎不吱聲。
文庚問他:“依燕伯爺之見?”
“不可。”燕三郎搖頭,“現在耗不起的是他們。顏慶沒資格隨心所欲。”
“我也是這樣想的。”文庚點頭,“那就還是維持原先要求。”
千歲揚了揚手:“迴信呢?來,我親自送它上城頭。”
燕三郎笑了:“顏慶偷偷派人來的?”
“是啊,並且隻是口訊,正式的文書都沒一封。”文庚同樣一眼看穿,“他不想聲張。”
“做人要光明磊落。”千歲笑吟吟地,“我幫他一把好了。”
一刻鍾後,她立在前線挽弓搭箭。
燕三郎眼力好,這會兒雖然夜色已深,他仍能看見那支羽箭不偏不倚射在了城門樓的木牌上,當時就有幾個士兵循聲抬頭。
“行了。”燕三郎挽著佳人往迴走。
千歲笑道:“這可是我打過最舒服的仗了。”
從前在修羅道,哪一次征戰不是刀光劍影?這些人類真溫和呀。
“文庚帳裏的供桌,你看見了麽?”她想起這事,“他在祭奠誰?”
“還記得鐵太傅說過,文庚的女兒和孫女兩年前都沒了麽?”燕三郎記性很好。
千歲唿出一口氣,瞅著燕三郎道:“顏慶提什麽條件,你會接受呢?”
“不接受。”周圍無人,少年毫不猶豫,“顏慶必須死,但鐵太傅要想辦法救出來。”
鐵太傅失蹤多日,九成九落在顏慶手裏。但燕三郎料想他暫時沒有性命之危,
“那就好。”千歲大悅,“我就怕你和文庚一樣心軟。唔,他有妥協的意向呢。”
“文副山長舍不得百姓受苦。”相處多日,燕三郎也看出了文庚的特質,“顏慶就打算衝著這一點發力。”
阿修羅嗤之以鼻:“弱點。”
“心懷民生,不能說是弱點。”燕三郎輕歎一聲,“隻是顏慶對他太了解,善加利用。”
“那麽顏慶是料錯了當下的局勢。”千歲黛眉一挑,“你就是最大的變數。”如果顏慶的對手隻有一個文庚或者青雲宗,這伎倆或許能成。
但他沒料到,燕三郎這麽快就能參與進來,作戰方略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這不滿二十歲的少年貢獻的。
燕三郎點了點頭:“我估計,顏慶後頭會慢慢降低要求,文副山長也會越想妥協。”
他頓了一頓:“畢竟,他與顏慶之間沒有苦大仇深。”
……
千歲射出的迴信並沒有加封。
顏慶派人夜出千渡城,隻傳口訊;青雲宗這裏也不客氣,文庚隨意取白紙一張,書寫若幹,就讓千歲射箭上門,這樣拿到信的人一低頭就能看見內容。
當然,官兵裏不識字的居多。
但這不妨礙顏慶拿到迴信之後麵色鐵青。
青雲宗不同意他的條件,這早就在他意料之中。談判談判,本來就是一個雙方互相磋磨的過程,時間短一點都不好意思叫談判。
到了這個份兒上,他也基本放棄幻想,但在次日會議上依舊要給部下鼓勁。
副將崔景浩實是忍不住了,出聲道:“城主大人,鐸人到底還來不來?”
顏慶冷冷望他一眼:“我何曾說過他們不來?”
這廝的長官前幾日夜襲時身殞,沒了上司壓製,是不是太活跳了?
崔景浩看出他眼神中的警告,仍執意道:“可有個期限?千渡城現在的境況……不好。”
他知道在座的至少有三分之一是顏慶親信,有權有勢,不必體會平民的苦楚,才能在這裏安然聚議。可他妻子的娘家已經過來求援兩次了,都因家中餘糧所剩無幾。
顏慶低歎一聲:“千渡城境況,我全都掌握。百姓擔憂,我也知曉。但鐸人不會放棄平澤關,你們須有信心。”
“蜈河水已經很狂暴,汛期馬上到來,不能走船了。”
“現在已是六月上旬。”顏慶早料到旁人有此提問,“最多堅持至八月,蜈河汛期結束就恢複通航。”
”可是……“
顏慶抬手打斷他的發言:“還有四十五天,千渡城物資豐厚,毫無懸念可以挺過去。不過官民都要節衣縮食,共度難關!”
他頓了一頓,語重心長:“青雲宗說得好聽,其實他們一旦入主千渡城,在座所有人包括我在內都難逃刑獄,切勿僥幸。”
說罷,安排了未來七日各營各隊的物資安排計劃。
會畢,崔景浩悶聲往外走,才出營房就見到別部司馬龐淵。
兩人平時聊得來,崔景浩大步上前抓著他胳膊:“來,陪我喝一杯去!”
“戰時不可飲酒。”龐淵搖頭,“我可不想受軍法處置。”
“我說喝酒了麽?”崔景浩瞪眼,“現在全城禁酒,你我以茶代之!”
“我還要趕迴家裏,父親病了。”龐淵歎口氣,終是勸他,“你不要再頂撞城主大人了。”
“我也不想。”崔景浩摸摸鼻子,“實在是,這日子看不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