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附近有村莊或者城鎮麽?”千歲往反方向一指,“他們是從那裏逃來的。”
“有個小寮,就叫浯洲。從前隻是臨水而住的小村落,後來發展成四、五百人規模。”石從翼帶來的向導踩了踩腳下,“你們現在站的地方叫作‘水頭’,夏天是打漁的好地方,但是現在連野獸都不來。”
燕三郎站在砂地上遠眺:“對岸是什麽地方?”
“就是一片野林。”向導答道,“往前再走三十裏就是河上遊,有個屯。”
“這種小地方,有陌生人來應該很顯眼罷?”千歲問石從翼,“能查到他們的住處麽?”
“已經查到了。寮裏沒有客棧,他們借宿一戶居民家中。”石從翼也剛剛接到消息,“跟我來罷。”他另派一隊,去往河對岸搜索了。
穿過落羽杉林再迴走四裏,就是浯洲寮,它選在避風的山腳下,三麵都是良田沃野。
石從翼帶來的官軍,已經將這裏搜了個底朝天。
千歲說得無錯,這種小地方一旦出事,轉眼就能把外來戶查得清楚明白。他們才走進寮裏,石從翼的手下來報:
這幾名外客自稱是皮貨商,進寮裏收取皮料來的。
浯洲多鼠,也就盛產銀狐,冬天的狐皮細軟蓬密,是為上品。皮料商進村進寮收皮子很是普遍,但快到年關還不返程,顯然就有些不尋常了。
料子收迴去,至少得四五十日才能做好,再送去店裏買賣,已經是開春以後的事了。那時天氣轉暖,不再苦寒,裘氅的生意可沒有秋冬好。
“幾名?”現在燕三郎就站在他們的住處,來迴走動察看。
“三人。”
“也就是說,還有一人下落不明?”屋裏砌的是土炕,看不出幾人入住。
這是很常見的農家土屋,門窗縫隙很大,平時還得用布條堵上,免得噝噝漏風。但是這一間的門已經碎了,看得出有物闖入。
窗也大開,屋裏物什東倒西歪,牆上還有幾道爪痕。
看得出,這裏發生過搏鬥,地麵和牆上都有血跡。
“兇手破門而入。”石從翼指了指地板,木頭碎片都在門內,“住在這裏的人,從窗戶逃走。唔兇手為什麽要正大光明走門?”
“或許因為它個頭太大,窗子太小。”燕三郎看了看木門,農家的窗子普遍小,采光差。他要是沒記錯,三焦鎮的農婦說,她在浯洲水頭看見的怪物恐怕有一丈(三米)高,那是鑽不進這樣的小窗子。
房東也被帶到。房主是個皮膚黝黑的本地人,此時一家四口都站在門外縮頭縮腦,眼裏有些驚恐。
小地方,消息走得快,他們已經知道住家的客人死在幾裏之外。這好端端讓人借宿,還能借出人命來?
石從翼召他們進來問話:“這幾人說過他們來自哪裏?”
“他們自稱是杏城來的,但口音不像,我、我也沒多管。”房東小心道,“每年過來收皮料的商人很多。隻要給錢,沒人細問哪。”
“昨晚,你聽見什麽異響?”
“我們就住隔壁,先聽見木頭破裂的聲音,大概是門碎了,然後東西翻倒,那幾名客人也在大叫……”
石從翼打斷他:“他們叫了什麽?”
“呃。”房東努力迴憶,“我聽見他們喊,‘這什麽東西’?然後不知道是誰在慘叫,好像受了傷。”
“還有呢?”
“有人大叫:‘拿好……快走’!”房東咽了下口水,“當時屋裏兵裏乒啷亂響,我也聽不真切。”
“好麽,漏了關鍵詞。”千歲不滿,“他們住了幾天?”
房東想了想:“臘月初一來的,前後算起來得有二十來天了。同時期來的皮貨商都走了,隻有他們一直留到現在……呃,昨天。”多年秋,寮裏經常有商人借宿,夏秋天糧商和藥商,秋冬天皮料商,這都是家常便飯。
石從翼眉頭一動。二十多天?公主隊伍失蹤在十天前,這二者之間會有關聯麽?
否則平淡無奇的山區裏麵,為何突然發生這麽多事情?
“收了很多皮料麽?”
“不多。他們眼光很高,一整張上好的狼皮,隻在腿部多開了個眼兒,他們都不要。”房東搓了搓手,“按他們這種收法,整個冬天都收不到幾張。”
千歲突然插口:“整個浯洲寮都知道他們挑剔了吧?”
“是的,不是好料子都不拿給他們看了,免得被挑三揀四。”
“看來這幾人不想被打擾。”千歲笑了,“那就不是誠心收皮草的。”倘若真是來這裏做生意的,那可巴不得全寮的居民都找他們送料子。
“這位姑娘說得很對。”房東看著她結結巴巴,“寮裏人都這麽說。這幾人鬼祟,不知道來浯洲幹什麽,又死得那麽慘,大概是被尋仇了。”
炕上半舊的棉衾凍得又冷又硬,燕三郎伸手捏了捏,很薄。“他們經常呆在屋裏,還是外出走動?”
“那就不清楚了。冬天門窗關閉,也不知道裏麵有沒有人。不過到了晚上,屋裏的燈都亮著。”
燈亮著也不一定說明裏麵有人,或許隻是掩人耳目之用。
燕三郎挪開歪倒在窗前的矮木桌,從地上揀起幾塊青瓷片,仔細端詳。石從翼問話,他沒有吱聲,這時卻開了口:“他們的行囊呢?”
“被兵爺們拿走了。”房東不安地捏著手,“我看過了,裏麵隻有幾件皮料,幾件衣物。”
石從翼吩咐幾句,很快就有手下把房客的行囊拿了過來。
兩個普通包袱。
打開來,裏麵的確是幾張上好的皮草,又有幾套換洗的衣物。燕三郎拿起來看了看,料子不錯。
但也就是不錯罷了。
此外,再無長物。
“還有呢?”少年伸出掌心,衝著房東撥了撥手指,“拿來。”
“還有……什麽?”房東吃驚,“房客的東西都在這裏了。”
話音剛落,他就看見燕三郎掌心不知怎地變出那幾塊青瓷碎片,在燈光下反射微暈的光。
“有個小寮,就叫浯洲。從前隻是臨水而住的小村落,後來發展成四、五百人規模。”石從翼帶來的向導踩了踩腳下,“你們現在站的地方叫作‘水頭’,夏天是打漁的好地方,但是現在連野獸都不來。”
燕三郎站在砂地上遠眺:“對岸是什麽地方?”
“就是一片野林。”向導答道,“往前再走三十裏就是河上遊,有個屯。”
“這種小地方,有陌生人來應該很顯眼罷?”千歲問石從翼,“能查到他們的住處麽?”
“已經查到了。寮裏沒有客棧,他們借宿一戶居民家中。”石從翼也剛剛接到消息,“跟我來罷。”他另派一隊,去往河對岸搜索了。
穿過落羽杉林再迴走四裏,就是浯洲寮,它選在避風的山腳下,三麵都是良田沃野。
石從翼帶來的官軍,已經將這裏搜了個底朝天。
千歲說得無錯,這種小地方一旦出事,轉眼就能把外來戶查得清楚明白。他們才走進寮裏,石從翼的手下來報:
這幾名外客自稱是皮貨商,進寮裏收取皮料來的。
浯洲多鼠,也就盛產銀狐,冬天的狐皮細軟蓬密,是為上品。皮料商進村進寮收皮子很是普遍,但快到年關還不返程,顯然就有些不尋常了。
料子收迴去,至少得四五十日才能做好,再送去店裏買賣,已經是開春以後的事了。那時天氣轉暖,不再苦寒,裘氅的生意可沒有秋冬好。
“幾名?”現在燕三郎就站在他們的住處,來迴走動察看。
“三人。”
“也就是說,還有一人下落不明?”屋裏砌的是土炕,看不出幾人入住。
這是很常見的農家土屋,門窗縫隙很大,平時還得用布條堵上,免得噝噝漏風。但是這一間的門已經碎了,看得出有物闖入。
窗也大開,屋裏物什東倒西歪,牆上還有幾道爪痕。
看得出,這裏發生過搏鬥,地麵和牆上都有血跡。
“兇手破門而入。”石從翼指了指地板,木頭碎片都在門內,“住在這裏的人,從窗戶逃走。唔兇手為什麽要正大光明走門?”
“或許因為它個頭太大,窗子太小。”燕三郎看了看木門,農家的窗子普遍小,采光差。他要是沒記錯,三焦鎮的農婦說,她在浯洲水頭看見的怪物恐怕有一丈(三米)高,那是鑽不進這樣的小窗子。
房東也被帶到。房主是個皮膚黝黑的本地人,此時一家四口都站在門外縮頭縮腦,眼裏有些驚恐。
小地方,消息走得快,他們已經知道住家的客人死在幾裏之外。這好端端讓人借宿,還能借出人命來?
石從翼召他們進來問話:“這幾人說過他們來自哪裏?”
“他們自稱是杏城來的,但口音不像,我、我也沒多管。”房東小心道,“每年過來收皮料的商人很多。隻要給錢,沒人細問哪。”
“昨晚,你聽見什麽異響?”
“我們就住隔壁,先聽見木頭破裂的聲音,大概是門碎了,然後東西翻倒,那幾名客人也在大叫……”
石從翼打斷他:“他們叫了什麽?”
“呃。”房東努力迴憶,“我聽見他們喊,‘這什麽東西’?然後不知道是誰在慘叫,好像受了傷。”
“還有呢?”
“有人大叫:‘拿好……快走’!”房東咽了下口水,“當時屋裏兵裏乒啷亂響,我也聽不真切。”
“好麽,漏了關鍵詞。”千歲不滿,“他們住了幾天?”
房東想了想:“臘月初一來的,前後算起來得有二十來天了。同時期來的皮貨商都走了,隻有他們一直留到現在……呃,昨天。”多年秋,寮裏經常有商人借宿,夏秋天糧商和藥商,秋冬天皮料商,這都是家常便飯。
石從翼眉頭一動。二十多天?公主隊伍失蹤在十天前,這二者之間會有關聯麽?
否則平淡無奇的山區裏麵,為何突然發生這麽多事情?
“收了很多皮料麽?”
“不多。他們眼光很高,一整張上好的狼皮,隻在腿部多開了個眼兒,他們都不要。”房東搓了搓手,“按他們這種收法,整個冬天都收不到幾張。”
千歲突然插口:“整個浯洲寮都知道他們挑剔了吧?”
“是的,不是好料子都不拿給他們看了,免得被挑三揀四。”
“看來這幾人不想被打擾。”千歲笑了,“那就不是誠心收皮草的。”倘若真是來這裏做生意的,那可巴不得全寮的居民都找他們送料子。
“這位姑娘說得很對。”房東看著她結結巴巴,“寮裏人都這麽說。這幾人鬼祟,不知道來浯洲幹什麽,又死得那麽慘,大概是被尋仇了。”
炕上半舊的棉衾凍得又冷又硬,燕三郎伸手捏了捏,很薄。“他們經常呆在屋裏,還是外出走動?”
“那就不清楚了。冬天門窗關閉,也不知道裏麵有沒有人。不過到了晚上,屋裏的燈都亮著。”
燈亮著也不一定說明裏麵有人,或許隻是掩人耳目之用。
燕三郎挪開歪倒在窗前的矮木桌,從地上揀起幾塊青瓷片,仔細端詳。石從翼問話,他沒有吱聲,這時卻開了口:“他們的行囊呢?”
“被兵爺們拿走了。”房東不安地捏著手,“我看過了,裏麵隻有幾件皮料,幾件衣物。”
石從翼吩咐幾句,很快就有手下把房客的行囊拿了過來。
兩個普通包袱。
打開來,裏麵的確是幾張上好的皮草,又有幾套換洗的衣物。燕三郎拿起來看了看,料子不錯。
但也就是不錯罷了。
此外,再無長物。
“還有呢?”少年伸出掌心,衝著房東撥了撥手指,“拿來。”
“還有……什麽?”房東吃驚,“房客的東西都在這裏了。”
話音剛落,他就看見燕三郎掌心不知怎地變出那幾塊青瓷碎片,在燈光下反射微暈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