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駕駛室比馬克他們之前所在的那個大上很多,燈塔告訴他們這裏是飛船的主控製室,擁有控製飛船的最高權限,許多主要的功能都必須在這裏才能使用。</p>
駕駛室周圍的巨大圓形牆壁上倒映著冰冷而沉寂的宇宙空間,馬克一開始嚇了一跳,還因為月球地麵已經崩裂了,飛船從岩石殼中衝了出來,如果是這樣的話,居住在月球表麵的兩億人就隻有死路一條了。</p>
很快燈塔就告訴他,他們現在還在月球的地麵之下,現在看到的都是它用釋放出去的基礎單元拍到的影像,馬克這才平靜了下來。</p>
燈塔是失落文明的ai給自己取的名字,它那偉大的創造者早已離去,隻留下它孤單的守望著他們留下的一切,宛如一個守著海邊燈塔的孤單老人,它的壽命很長,但早晚有一天會走到盡頭,那時它也隻能自己麵對這無盡的虛無與空洞,這是它自己做出的解釋。ai也會感覺到恐懼嗎?也會對生命做出詮釋嗎?這一切似乎是生物獨有的,而借助我們之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工智能,它們也從我們這裏。。。。。。繼承和學習了這一切嗎?</p>
關於名字和死亡的問題,馬克和它討論了很多,他的思想沒有孫坦那麽高深,但簡單自然,對於燈塔來說他們的水平都是一樣的粗糙,所以它還更喜歡和馬克交談。</p>
”我們現在是在哪?”馬克看不懂屏幕旁顯示的各種數據,更看不懂外星文字,當然前者要更難一些。</p>
”燈塔,你能轉換這些文字嗎?”孫坦問道。</p>
”翻譯有些不精準,但我盡量。”燈塔的電子音相較之前的,已經讓人舒服了很多,放下隔閡進行過溝通之後雙方獲得了益處,不過比起情感,燈塔對人類的哲學更加感興趣。</p>
和馬克它們剛被拽下來的時候一樣,周圍潔白的牆壁瞬間閃動了兩下,無數來自人類的字符在上麵快速流動起來,不到一秒的時間內文字便消失了,屏幕上的文字轉化為了地球的文字。</p>
有英文,有中文,還有一些其他類別的文字,取決於燈塔認為哪一個用來翻譯更加貼切,馬克差不多每個字都認識,但還是看不懂上麵的東西,對他來說這些跳動的數字和線條可比外星文字難懂多了。</p>
”我們在已經追到太陽係的邊界了,地球第二次跳躍消失的地方,位於日球層頂和柯伊伯帶之間。”孫坦看出了雷達圖上表達的內容,並且十分驚喜的朝屏幕下方的一個小點指去,問道:”燈塔,能幫我們把它放大嗎?”</p>
”當然可以。”話音剛落,那個小點就放大到了遮住整屏幕的大小,那是一個破舊的航天器,從款式和結構來看很明顯是出自人類之手,它有一個雷達一樣的漏鬥型裝置,拖著一條長長的金屬棍,兩對太陽能板收縮在身體的兩側,上麵坑坑窪窪,布滿了太空中微型隕石留下的痕跡,他像一個垂暮的老者,拖著蹣跚的步伐,一往無前的行走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之中。</p>
它很慢,慢得像是已經靜止了,但它確實還在憑借著慣性一點一點地往前移動,它身上背負著人類曾經的期許與想象,凝結著二十世紀末,人類科技的最高結晶,凝結著人類千百年來對浩瀚星空的探索和追求。</p>
旅行者一號。</p>
這顆1977年發射的老衛星已經耗盡了自己的全部電力了,在拍攝完最後一張海王星一號衛星的照片後,它便失去了聯係。</p>
它將在宇宙中靜靜的漂浮下去,戴著那張記載著人類的曆史、文化、理念的黃金碟片。</p>
人們本來預想它會在四萬年後到達下一個恆星係,然而現在人們追上它了,開著一艘來自外文明的超級飛船。它由特殊改造的微粒子組成,飛船表麵沒有任何一處瑕疵,即使放大再多倍也隻能看到絕對平滑的表明,反觀由合金和矽芯片組成的旅行者一號,好似野蠻人用石錘和火爐打造出來的劣質產物。</p>
兩者此時此刻的同框充滿了戲劇性,宛如一副充滿諷刺意義的超現實畫作。</p>
“其實如果沒有這次的事件,我們在五十年後也能夠追上旅行者一號,還記得我們在地質中心得到的新概念飛船嗎?激光動力飛船幾十年後肯定會進入應用領域,從地球出發,激光飛船隻需要半年就可以追上它。”孫坦歎了口氣道。</p>
燈塔對於孫坦說的激光動力十分不屑,這種依然屬於工質推動的方式,在它看來過於低級,化學動力飛船和激光飛船在它眼裏,可能跟劈柴燒熱水進步到電熱燒熱水差不多,始終還是沒有跳出燒熱水的圈子。</p>
“燈塔。”馬克看著這台老舊的航天器,心中感慨萬千,語氣冷靜的道:“能幫我們摧毀它嗎?”</p>
馬克透過旅行者一號看到了人類對於群星的渴望與遐想,也看到了當時的愚昧,當時的人類剛剛跨入外太空,像是一個興奮的孩子,手舞足蹈的在唱著歌,希望遠方的人能夠看到自己。</p>
完全沒有預料到,無盡的虛空中隱藏著的危險,雖然這次劫持地球的事件並不是人類主動暴露位置的所引起的,但馬克也忍受不了人們當初這一幼稚且沒有防備的舉動,他們完全沒有預料到這一舉動會暴露人類文明大量的情報信息,如果有一天它被某個有敵意的文明所捕獲造成的災難將遠遠大於這一次的劫持事件。</p>
“所以說,你們還真是有意思。”燈塔沒有把這句話說出來,不知不覺中對這個物種變得更加感興趣了。</p>
</p>
駕駛室周圍的巨大圓形牆壁上倒映著冰冷而沉寂的宇宙空間,馬克一開始嚇了一跳,還因為月球地麵已經崩裂了,飛船從岩石殼中衝了出來,如果是這樣的話,居住在月球表麵的兩億人就隻有死路一條了。</p>
很快燈塔就告訴他,他們現在還在月球的地麵之下,現在看到的都是它用釋放出去的基礎單元拍到的影像,馬克這才平靜了下來。</p>
燈塔是失落文明的ai給自己取的名字,它那偉大的創造者早已離去,隻留下它孤單的守望著他們留下的一切,宛如一個守著海邊燈塔的孤單老人,它的壽命很長,但早晚有一天會走到盡頭,那時它也隻能自己麵對這無盡的虛無與空洞,這是它自己做出的解釋。ai也會感覺到恐懼嗎?也會對生命做出詮釋嗎?這一切似乎是生物獨有的,而借助我們之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工智能,它們也從我們這裏。。。。。。繼承和學習了這一切嗎?</p>
關於名字和死亡的問題,馬克和它討論了很多,他的思想沒有孫坦那麽高深,但簡單自然,對於燈塔來說他們的水平都是一樣的粗糙,所以它還更喜歡和馬克交談。</p>
”我們現在是在哪?”馬克看不懂屏幕旁顯示的各種數據,更看不懂外星文字,當然前者要更難一些。</p>
”燈塔,你能轉換這些文字嗎?”孫坦問道。</p>
”翻譯有些不精準,但我盡量。”燈塔的電子音相較之前的,已經讓人舒服了很多,放下隔閡進行過溝通之後雙方獲得了益處,不過比起情感,燈塔對人類的哲學更加感興趣。</p>
和馬克它們剛被拽下來的時候一樣,周圍潔白的牆壁瞬間閃動了兩下,無數來自人類的字符在上麵快速流動起來,不到一秒的時間內文字便消失了,屏幕上的文字轉化為了地球的文字。</p>
有英文,有中文,還有一些其他類別的文字,取決於燈塔認為哪一個用來翻譯更加貼切,馬克差不多每個字都認識,但還是看不懂上麵的東西,對他來說這些跳動的數字和線條可比外星文字難懂多了。</p>
”我們在已經追到太陽係的邊界了,地球第二次跳躍消失的地方,位於日球層頂和柯伊伯帶之間。”孫坦看出了雷達圖上表達的內容,並且十分驚喜的朝屏幕下方的一個小點指去,問道:”燈塔,能幫我們把它放大嗎?”</p>
”當然可以。”話音剛落,那個小點就放大到了遮住整屏幕的大小,那是一個破舊的航天器,從款式和結構來看很明顯是出自人類之手,它有一個雷達一樣的漏鬥型裝置,拖著一條長長的金屬棍,兩對太陽能板收縮在身體的兩側,上麵坑坑窪窪,布滿了太空中微型隕石留下的痕跡,他像一個垂暮的老者,拖著蹣跚的步伐,一往無前的行走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之中。</p>
它很慢,慢得像是已經靜止了,但它確實還在憑借著慣性一點一點地往前移動,它身上背負著人類曾經的期許與想象,凝結著二十世紀末,人類科技的最高結晶,凝結著人類千百年來對浩瀚星空的探索和追求。</p>
旅行者一號。</p>
這顆1977年發射的老衛星已經耗盡了自己的全部電力了,在拍攝完最後一張海王星一號衛星的照片後,它便失去了聯係。</p>
它將在宇宙中靜靜的漂浮下去,戴著那張記載著人類的曆史、文化、理念的黃金碟片。</p>
人們本來預想它會在四萬年後到達下一個恆星係,然而現在人們追上它了,開著一艘來自外文明的超級飛船。它由特殊改造的微粒子組成,飛船表麵沒有任何一處瑕疵,即使放大再多倍也隻能看到絕對平滑的表明,反觀由合金和矽芯片組成的旅行者一號,好似野蠻人用石錘和火爐打造出來的劣質產物。</p>
兩者此時此刻的同框充滿了戲劇性,宛如一副充滿諷刺意義的超現實畫作。</p>
“其實如果沒有這次的事件,我們在五十年後也能夠追上旅行者一號,還記得我們在地質中心得到的新概念飛船嗎?激光動力飛船幾十年後肯定會進入應用領域,從地球出發,激光飛船隻需要半年就可以追上它。”孫坦歎了口氣道。</p>
燈塔對於孫坦說的激光動力十分不屑,這種依然屬於工質推動的方式,在它看來過於低級,化學動力飛船和激光飛船在它眼裏,可能跟劈柴燒熱水進步到電熱燒熱水差不多,始終還是沒有跳出燒熱水的圈子。</p>
“燈塔。”馬克看著這台老舊的航天器,心中感慨萬千,語氣冷靜的道:“能幫我們摧毀它嗎?”</p>
馬克透過旅行者一號看到了人類對於群星的渴望與遐想,也看到了當時的愚昧,當時的人類剛剛跨入外太空,像是一個興奮的孩子,手舞足蹈的在唱著歌,希望遠方的人能夠看到自己。</p>
完全沒有預料到,無盡的虛空中隱藏著的危險,雖然這次劫持地球的事件並不是人類主動暴露位置的所引起的,但馬克也忍受不了人們當初這一幼稚且沒有防備的舉動,他們完全沒有預料到這一舉動會暴露人類文明大量的情報信息,如果有一天它被某個有敵意的文明所捕獲造成的災難將遠遠大於這一次的劫持事件。</p>
“所以說,你們還真是有意思。”燈塔沒有把這句話說出來,不知不覺中對這個物種變得更加感興趣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