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是正常。
仙古世界浩瀚無邊,玄奇無度。
各種的天材地寶都會誕生,其中,居然還有一些,是對聖境修行,都有極大功用的。譬如,在仙古時代,有一種燈籠道玄果,以悟道而聞名。
這種燈籠道玄果,形如燈籠,成熟之時,也不過是嬰兒拳頭大小。這燈籠道玄果,雖是應當屬木,可是,因其這裏造化玄奇,本身的屬性已是超脫了五行。
金木水火土光暗!
這燈籠道玄果,赫然是可以分為七大係列。每一個係列,對應天地之間修行的一個力量屬性分類。
五行,與光暗。
當然,除卻金木水火土五行與光暗之外,這天地之間,還有風雷冰霜等等屬性之力,但是,這些偏門的屬性之力,其實也都隻是五行的變種罷了。
如風,根本就是木之一行演化。
而雷,則根本便是火之一行演化。
諸多的偏門屬性之力,皆是脫胎五行之上。
甚至,便是時間、空間等屬性,據傳實則也隻是在這金木水火土五行與光暗七大係列之中,以極其玄妙的變化,衍生而出的一種特殊混合屬性。
當然,此語究竟是妄語,還是確有其事,卻不是等閑聖境,所能窺知的了。
能隱隱確定這一語正確與否的,隻怕……至少,也都是可望蓋世仙人項背的恐怖存在了。
在仙古時代,仙道與神道修煉體係的巔峰,最為強大的,毋庸置疑便是仙古一帝、帝師葬生與八大散仙這等的蓋世仙人了。
雖說在普遍的認知中,仙古一帝與帝師葬生,應當是還要超出八大散仙一些。否則,八大散仙也不會貴為蓋世仙人,雖非仙古一帝之臣,但卻在某些姿態上,表露出臣服之意了。然則,在仙古之後的境界劃分之中,諸多帝聖依舊是將這仙古一帝、帝師葬生與八大散仙歸入第一梯隊。
八大散仙,皆有蓋世仙人之稱。
可是,這八大散仙,也有強弱之別。雖說八大散仙高高在上,俯瞰仙道、神道諸多生靈,但在仙道、神道之中,依舊是有一些強悍存在,是具備了近乎這八大散仙之力的。雖說終究還是有所不如,但是,彼此卻也並非是天壤之別。
此一類的存在,多是仙古世界中,都可稱王的一些無上大族之老祖。仙古時代,諸多的境界,雖是沒有後世這般的諸多敬稱。但是,等級也是森嚴。
如這種族的階層劃分。
便可依次分為——無上大族、大族、望族、小族、弱族這麽五個層次。
其中,便是以每一代強者出產數量與品質,來衡量諸多的種族究竟是哪一類,而非是以人口稱之。
在仙古時代,有一些極其弱小的種族,連聖境高手,都極少誕生,往往青黃不接。很可能,在一位聖境高手隕落許多代之後,才會誕生第二位聖境高手,這一類的弱小種族,便是被稱之為弱族,連自稱小族的資格,也都沒有。
而小族,則是那種雖是弱小,但每一代,都可誕生聖境高手的種族。這一類種族,雖是不如大族,但是,比之弱族卻是強大了太多太多。
而至於大族,自然就無需多說了。
隨意一個大族,每一代所能誕生的大聖之數,都是數十上百去計的。而且,在大族之中,幾乎每一代都會誕生一些一域聖王級別的高手。
一域聖王!
這在整個仙古,都已是可以稱之為高手的存在,是真正的被認可的仙道高手,不是那麽輕易便會在時光中隕落。
這一類存在,乃是大族的根本所在,也是大族的靈魂所在。
仙古時代的每一個大族,幾乎都會有至少三五位聖王級別的高手存在。這等高手,即便是本族與其他大族開啟了族戰,可隻要沒有危及到本族存亡的根基,也都不會輕易出動。
無他,這些聖王,已然是大族底蘊,輕易不可顯露根底。
如是,大族才可長存。
否則,一旦被其他勢力知曉了根底,即便是底蘊強大,也都會多出許多的危險。因一旦實力暴露,那麽,其他勢力要針對其下手,必然是設計的滴水不漏,萬無一失。那時,將有滅族之禍。
而即便是聖王,在那等大戰中,也都難以善了,十之八九是要喋血滅道。
有多位聖王坐鎮,聖境不絕湧現,這便是大族的風采。
而小族與大族之間的望族,其實便是介乎兩者之間了。
這一類的望族,十之八九都是曾經極度輝煌過,誕生過一些聖王,甚至誕生過斬殺聖王級別的仙道高手,也都不是沒有可能。隻是因為一些原因,望族之中的高手隕落,這才實力衰落,有些弱小起來。
很多的望族,本便是大族跌落而成。
而有一些望族,甚至在大族中,都曾極強。這些望族,因實力衰退,比之大族,弱小了一些,可是,比之小族,卻是強大了太多太多。
可以說,輕而易舉,便可將一個小族覆滅。便是一些小族聯盟,在這一類的望族麵前,也都隻是土雞瓦狗,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因望族之中,雖是高手隕落,但是,或許依舊會有那麽一兩位大高手碩果僅存,因此,也不容小覷。且這一類的望族,即便是沒有了頂尖高手坐鎮,可族中因曾輝煌過,可能遺存的各種器物、殺手鐧,依舊是一種極大的威懾。
因此,即便是大族,輕易也都不會去招惹望族。畢竟,實力雖是勝過,可想要將之覆滅,可也不比隨手捏死一個小族那般。想要將之滅殺,根本就是不能。要滅殺一個望族,隻怕便是大族,也是要付出血的代價的。
這樣的代價,大族也都承擔不起。
如是,在仙古,望族地位反倒是穩固。
在仙古,對望族,還有一個稱謂——準大族!
這是對望族的一種極大認可。
因這三個字,本就是道明了望族的實力——唯有巔峰戰力欠缺一些,其餘的階層戰力,全都是大族水準。
隻要望族在某一代,能夠誕生出那麽幾位巔峰高手,便可一躍而至大族的行列。
對於望族,如無大仇,諸多大族皆是一向示好居多的,甚至,長輩出麵,為各自族中的天驕、明珠牽線搭橋的聯姻,也是有很大的可能。
而且,這種聯姻,多半不是一代、兩代那麽簡單,很可能,便是十幾乃至數十代的持續下去。
彼此之間,多代聯姻之下,關係便是牢不可破,互為盟友。
彼此,在其中都可受益。
甚至,在大族、望族之間的一些最高層麵上,還會有關於道的各種深度交流,這種交流,對聖境之士修行,都是大有裨益的,絕非是尋常爛大街的言論。
更有甚者,一些大族,。甚至會盡可能的幫扶與自己聯姻的望族,增強其之實力,使之盡快能夠跨入大族的行列。
望族,多為大族隕落而成的準大族。
而無上大族,也是在大族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可以稱之為超級大族。這些無上大族,與大族的底蘊,相差不多,唯有最巔峰的高手,已然不是一域聖王那麽簡單,而是在道上,跨入了一個更為精深的層次之中。
這些無上大族的最巔峰高手,在境界上,也依舊隻是聖境罷了。畢竟,仙古之中,便是八大散仙,也都有一些,依舊是在聖境,而非是更高層麵的洞天境。
由此,可見洞天之難了。
可是,即便如此,這些無上大族的最巔峰高手,也依舊是強大無比。他們與一域聖王最大的區別,便是……
可以輕易滅殺聖王!
這裏的滅殺,可不是依仗什麽法寶、符篆之流的外物,而是徒手滅殺,純粹的以道術、聖術之能,去屠滅聖王。
哪怕是聖王,有各種的保命之物,如法寶、符篆等,也都多半無用,想要逃出生天都是極難,更不用說妄圖翻盤了。
這一切,無不說明了一點,那便是這一批最巔峰者,在大道領域之上,已是踏入了一個全新的境地,雖還是聖境,但是,卻比本應是這一境界最強戰力的大聖,還要強橫了許多。
這一點,很是不可思議。
畢竟,聖王這一級數,本應就是聖境之中,最為巔峰的一批戰力了。雖說聖王之間,許也是有強弱之分,但這種區分,應當不至於太過明顯,便如……
相差了一個大境界那般!
事實上,一些最巔峰者的表現,極為驚豔,若非是踏入洞天之境太過駭人,且也太過艱難,隻怕許多聖王,都要認為其是踏入了十大境界之最的洞天之境了!
因為曾有最巔峰者,直接便是以自身之力,徒手斃殺了十幾位全力出手下的聖王,生生以一己之力,毀掉了三個大族的根基。
這一壯舉,直接便是令周邊百座仙域,也都震驚。
而不獨如此。
甚至,還有一些最巔峰者,雖是不如這一位這樣的戰績卓越,可是,卻也當真是恐怖至極,一招便將聖王秒殺。
而還有一些,隻是冷哼一聲,便毀去了聖王的道基。
這一切,都是太過恐怖。
直令諸多的聖王,全都駭然色變!
對這些最巔峰者,仙道諸多強者皆是忌憚無比,即便是一些可以橫掃十幾座仙域無敵手的強大聖王,一旦與這些最巔峰者對上,也都是心悸無比。
畢竟,這可是最巔峰者,是能滅殺聖王如屠狗的。
甚至,對一些最巔峰者而言,滅殺聖王,比之吃飯喝水,都還要輕鬆一些。
最巔峰者!
這四個字,對聖王而言,簡直就是噩夢,因這四個字,簡直便是“殺聖王專業戶”的代名詞,可怖且神秘。
因最巔峰者,明明在境界上,有一些的表現,也隻是合道巔峰大圓滿,並未有窺知下一境界玄秘的征兆,可是,這一類強者,卻是強過了同等境界的仙道之修太多太多,很是令人難以理解。
在仙古時代,對最巔峰者的存在,素來是有很多的猜測。
有一些說是這些最巔峰者,是窺到了一絲洞天之境的奧秘,雖是未能突破,可是,卻正因這洞天之境具備無上神奇,是以,盡管隻是一絲奧秘,也都能令參悟者的境界,大幅度提升,宛如異變。
最巔峰者,或許就是因悟道,而異變了的……聖王!
之所以強橫,皆是因為異變帶來了不可捉摸的異數。
這個異數,蘊含無盡的可能,具備種種不可思議的能為,可令悟道聖王這裏,對尋常聖王,去絕對製裁。
還有一些,則是說在仙古世界之中,雖說是合道聖境能去晉升洞天境的,近乎於無。但是,在無盡的仙古歲月之中,卻也有那麽一些仙士,是窺到了一絲此境玄奧的,隻是,一個個在做出了種種的嚐試之後,卻盡數失敗了。
這些仙士失敗之後,大道不可逆轉的崩解,最終,徹底歸虛。可是,自身對洞天境的那一絲領悟與傳承,卻是有緣留下。
最巔峰者,便是得到了這些強橫的幾乎可以稱之為“半步洞天”的兇橫仙士傳承,是以,超然於聖王之外。
至於這最巔峰者,為何彼此之間,也都是存在了一些區別,應當便是因為這些仙士傳承之故了。
這一言論,將仙士傳承分為了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乃是知用,也即是得到了仙士傳承,了解並可以初步的去動用這種傳承之力,使自身聖王之力,發生一些異變,大幅度的提升。
第二個步驟,則是融合。這個步驟之下,聖王便是開始對傳承,真正的有了一些領悟,如是,對傳承之力的運轉,更是得心應手,甚至於比之知用一境,更強大出很多很多。
至於第三個步驟,則是如意。這個步驟,意味著聖王將仙士傳承,徹底的融合。與此,也意味著,聖王對仙士傳承的理解,也不獨隻是知用,而是自身徹底明悟,達到了與仙士隕落之前一樣的境地。
也即是……
半步洞天!
目前已知的最巔峰者,應當都隻是第一步知用與第二步融合階段。能達成第三步的,現今,似乎還是沒有。
仙古世界浩瀚無邊,玄奇無度。
各種的天材地寶都會誕生,其中,居然還有一些,是對聖境修行,都有極大功用的。譬如,在仙古時代,有一種燈籠道玄果,以悟道而聞名。
這種燈籠道玄果,形如燈籠,成熟之時,也不過是嬰兒拳頭大小。這燈籠道玄果,雖是應當屬木,可是,因其這裏造化玄奇,本身的屬性已是超脫了五行。
金木水火土光暗!
這燈籠道玄果,赫然是可以分為七大係列。每一個係列,對應天地之間修行的一個力量屬性分類。
五行,與光暗。
當然,除卻金木水火土五行與光暗之外,這天地之間,還有風雷冰霜等等屬性之力,但是,這些偏門的屬性之力,其實也都隻是五行的變種罷了。
如風,根本就是木之一行演化。
而雷,則根本便是火之一行演化。
諸多的偏門屬性之力,皆是脫胎五行之上。
甚至,便是時間、空間等屬性,據傳實則也隻是在這金木水火土五行與光暗七大係列之中,以極其玄妙的變化,衍生而出的一種特殊混合屬性。
當然,此語究竟是妄語,還是確有其事,卻不是等閑聖境,所能窺知的了。
能隱隱確定這一語正確與否的,隻怕……至少,也都是可望蓋世仙人項背的恐怖存在了。
在仙古時代,仙道與神道修煉體係的巔峰,最為強大的,毋庸置疑便是仙古一帝、帝師葬生與八大散仙這等的蓋世仙人了。
雖說在普遍的認知中,仙古一帝與帝師葬生,應當是還要超出八大散仙一些。否則,八大散仙也不會貴為蓋世仙人,雖非仙古一帝之臣,但卻在某些姿態上,表露出臣服之意了。然則,在仙古之後的境界劃分之中,諸多帝聖依舊是將這仙古一帝、帝師葬生與八大散仙歸入第一梯隊。
八大散仙,皆有蓋世仙人之稱。
可是,這八大散仙,也有強弱之別。雖說八大散仙高高在上,俯瞰仙道、神道諸多生靈,但在仙道、神道之中,依舊是有一些強悍存在,是具備了近乎這八大散仙之力的。雖說終究還是有所不如,但是,彼此卻也並非是天壤之別。
此一類的存在,多是仙古世界中,都可稱王的一些無上大族之老祖。仙古時代,諸多的境界,雖是沒有後世這般的諸多敬稱。但是,等級也是森嚴。
如這種族的階層劃分。
便可依次分為——無上大族、大族、望族、小族、弱族這麽五個層次。
其中,便是以每一代強者出產數量與品質,來衡量諸多的種族究竟是哪一類,而非是以人口稱之。
在仙古時代,有一些極其弱小的種族,連聖境高手,都極少誕生,往往青黃不接。很可能,在一位聖境高手隕落許多代之後,才會誕生第二位聖境高手,這一類的弱小種族,便是被稱之為弱族,連自稱小族的資格,也都沒有。
而小族,則是那種雖是弱小,但每一代,都可誕生聖境高手的種族。這一類種族,雖是不如大族,但是,比之弱族卻是強大了太多太多。
而至於大族,自然就無需多說了。
隨意一個大族,每一代所能誕生的大聖之數,都是數十上百去計的。而且,在大族之中,幾乎每一代都會誕生一些一域聖王級別的高手。
一域聖王!
這在整個仙古,都已是可以稱之為高手的存在,是真正的被認可的仙道高手,不是那麽輕易便會在時光中隕落。
這一類存在,乃是大族的根本所在,也是大族的靈魂所在。
仙古時代的每一個大族,幾乎都會有至少三五位聖王級別的高手存在。這等高手,即便是本族與其他大族開啟了族戰,可隻要沒有危及到本族存亡的根基,也都不會輕易出動。
無他,這些聖王,已然是大族底蘊,輕易不可顯露根底。
如是,大族才可長存。
否則,一旦被其他勢力知曉了根底,即便是底蘊強大,也都會多出許多的危險。因一旦實力暴露,那麽,其他勢力要針對其下手,必然是設計的滴水不漏,萬無一失。那時,將有滅族之禍。
而即便是聖王,在那等大戰中,也都難以善了,十之八九是要喋血滅道。
有多位聖王坐鎮,聖境不絕湧現,這便是大族的風采。
而小族與大族之間的望族,其實便是介乎兩者之間了。
這一類的望族,十之八九都是曾經極度輝煌過,誕生過一些聖王,甚至誕生過斬殺聖王級別的仙道高手,也都不是沒有可能。隻是因為一些原因,望族之中的高手隕落,這才實力衰落,有些弱小起來。
很多的望族,本便是大族跌落而成。
而有一些望族,甚至在大族中,都曾極強。這些望族,因實力衰退,比之大族,弱小了一些,可是,比之小族,卻是強大了太多太多。
可以說,輕而易舉,便可將一個小族覆滅。便是一些小族聯盟,在這一類的望族麵前,也都隻是土雞瓦狗,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因望族之中,雖是高手隕落,但是,或許依舊會有那麽一兩位大高手碩果僅存,因此,也不容小覷。且這一類的望族,即便是沒有了頂尖高手坐鎮,可族中因曾輝煌過,可能遺存的各種器物、殺手鐧,依舊是一種極大的威懾。
因此,即便是大族,輕易也都不會去招惹望族。畢竟,實力雖是勝過,可想要將之覆滅,可也不比隨手捏死一個小族那般。想要將之滅殺,根本就是不能。要滅殺一個望族,隻怕便是大族,也是要付出血的代價的。
這樣的代價,大族也都承擔不起。
如是,在仙古,望族地位反倒是穩固。
在仙古,對望族,還有一個稱謂——準大族!
這是對望族的一種極大認可。
因這三個字,本就是道明了望族的實力——唯有巔峰戰力欠缺一些,其餘的階層戰力,全都是大族水準。
隻要望族在某一代,能夠誕生出那麽幾位巔峰高手,便可一躍而至大族的行列。
對於望族,如無大仇,諸多大族皆是一向示好居多的,甚至,長輩出麵,為各自族中的天驕、明珠牽線搭橋的聯姻,也是有很大的可能。
而且,這種聯姻,多半不是一代、兩代那麽簡單,很可能,便是十幾乃至數十代的持續下去。
彼此之間,多代聯姻之下,關係便是牢不可破,互為盟友。
彼此,在其中都可受益。
甚至,在大族、望族之間的一些最高層麵上,還會有關於道的各種深度交流,這種交流,對聖境之士修行,都是大有裨益的,絕非是尋常爛大街的言論。
更有甚者,一些大族,。甚至會盡可能的幫扶與自己聯姻的望族,增強其之實力,使之盡快能夠跨入大族的行列。
望族,多為大族隕落而成的準大族。
而無上大族,也是在大族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可以稱之為超級大族。這些無上大族,與大族的底蘊,相差不多,唯有最巔峰的高手,已然不是一域聖王那麽簡單,而是在道上,跨入了一個更為精深的層次之中。
這些無上大族的最巔峰高手,在境界上,也依舊隻是聖境罷了。畢竟,仙古之中,便是八大散仙,也都有一些,依舊是在聖境,而非是更高層麵的洞天境。
由此,可見洞天之難了。
可是,即便如此,這些無上大族的最巔峰高手,也依舊是強大無比。他們與一域聖王最大的區別,便是……
可以輕易滅殺聖王!
這裏的滅殺,可不是依仗什麽法寶、符篆之流的外物,而是徒手滅殺,純粹的以道術、聖術之能,去屠滅聖王。
哪怕是聖王,有各種的保命之物,如法寶、符篆等,也都多半無用,想要逃出生天都是極難,更不用說妄圖翻盤了。
這一切,無不說明了一點,那便是這一批最巔峰者,在大道領域之上,已是踏入了一個全新的境地,雖還是聖境,但是,卻比本應是這一境界最強戰力的大聖,還要強橫了許多。
這一點,很是不可思議。
畢竟,聖王這一級數,本應就是聖境之中,最為巔峰的一批戰力了。雖說聖王之間,許也是有強弱之分,但這種區分,應當不至於太過明顯,便如……
相差了一個大境界那般!
事實上,一些最巔峰者的表現,極為驚豔,若非是踏入洞天之境太過駭人,且也太過艱難,隻怕許多聖王,都要認為其是踏入了十大境界之最的洞天之境了!
因為曾有最巔峰者,直接便是以自身之力,徒手斃殺了十幾位全力出手下的聖王,生生以一己之力,毀掉了三個大族的根基。
這一壯舉,直接便是令周邊百座仙域,也都震驚。
而不獨如此。
甚至,還有一些最巔峰者,雖是不如這一位這樣的戰績卓越,可是,卻也當真是恐怖至極,一招便將聖王秒殺。
而還有一些,隻是冷哼一聲,便毀去了聖王的道基。
這一切,都是太過恐怖。
直令諸多的聖王,全都駭然色變!
對這些最巔峰者,仙道諸多強者皆是忌憚無比,即便是一些可以橫掃十幾座仙域無敵手的強大聖王,一旦與這些最巔峰者對上,也都是心悸無比。
畢竟,這可是最巔峰者,是能滅殺聖王如屠狗的。
甚至,對一些最巔峰者而言,滅殺聖王,比之吃飯喝水,都還要輕鬆一些。
最巔峰者!
這四個字,對聖王而言,簡直就是噩夢,因這四個字,簡直便是“殺聖王專業戶”的代名詞,可怖且神秘。
因最巔峰者,明明在境界上,有一些的表現,也隻是合道巔峰大圓滿,並未有窺知下一境界玄秘的征兆,可是,這一類強者,卻是強過了同等境界的仙道之修太多太多,很是令人難以理解。
在仙古時代,對最巔峰者的存在,素來是有很多的猜測。
有一些說是這些最巔峰者,是窺到了一絲洞天之境的奧秘,雖是未能突破,可是,卻正因這洞天之境具備無上神奇,是以,盡管隻是一絲奧秘,也都能令參悟者的境界,大幅度提升,宛如異變。
最巔峰者,或許就是因悟道,而異變了的……聖王!
之所以強橫,皆是因為異變帶來了不可捉摸的異數。
這個異數,蘊含無盡的可能,具備種種不可思議的能為,可令悟道聖王這裏,對尋常聖王,去絕對製裁。
還有一些,則是說在仙古世界之中,雖說是合道聖境能去晉升洞天境的,近乎於無。但是,在無盡的仙古歲月之中,卻也有那麽一些仙士,是窺到了一絲此境玄奧的,隻是,一個個在做出了種種的嚐試之後,卻盡數失敗了。
這些仙士失敗之後,大道不可逆轉的崩解,最終,徹底歸虛。可是,自身對洞天境的那一絲領悟與傳承,卻是有緣留下。
最巔峰者,便是得到了這些強橫的幾乎可以稱之為“半步洞天”的兇橫仙士傳承,是以,超然於聖王之外。
至於這最巔峰者,為何彼此之間,也都是存在了一些區別,應當便是因為這些仙士傳承之故了。
這一言論,將仙士傳承分為了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乃是知用,也即是得到了仙士傳承,了解並可以初步的去動用這種傳承之力,使自身聖王之力,發生一些異變,大幅度的提升。
第二個步驟,則是融合。這個步驟之下,聖王便是開始對傳承,真正的有了一些領悟,如是,對傳承之力的運轉,更是得心應手,甚至於比之知用一境,更強大出很多很多。
至於第三個步驟,則是如意。這個步驟,意味著聖王將仙士傳承,徹底的融合。與此,也意味著,聖王對仙士傳承的理解,也不獨隻是知用,而是自身徹底明悟,達到了與仙士隕落之前一樣的境地。
也即是……
半步洞天!
目前已知的最巔峰者,應當都隻是第一步知用與第二步融合階段。能達成第三步的,現今,似乎還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