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這一番言語,雖說是實話,但未免有對如來、燃燈等佛祖大不敬的嫌疑。可玉林佛、黃眉老佛等,卻全都沒有絲毫的異色。


    仙古一帝,乃是古往今來整個仙道之修,都需要敬仰的存在。如來等繼承的仙古佛道,都隻是其所開創的仙道分支,如何能與這一位仙道鼻祖相提並論?


    當然,這話若是由其他佛陀來說,哪怕是黃眉老佛自己來說,或許都稍顯不夠格。也唯有靈山狠人與觀世音菩薩,才有一些資格。


    尤其是觀世音菩薩這裏,儼然是被看成一位準佛祖。如是,就連幾位佛祖,都將之視作道友,談經論道的時候,也都會捎帶上這一位。


    議論佛祖?


    她還真是有資格的!


    “願聞其詳,請菩薩明示。”


    “還望菩薩不吝賜教!”一位位佛陀,都向觀世音菩薩請教。


    就連黃眉老佛等地位頗高的佛陀,也都毫不例外。


    能對度過入魔滅道有幫助的訊息,誰不想知曉?


    是以,即便是這些佛帝,在各自的佛國中,都是高高在上,可事關自身大道,一個個也都是急不可耐。這一點,實屬人之常情。


    道境之上,說白了,也隻是更加強大一些的生靈罷了。


    “嗬嗬,諸位道友言重了。這件事,本就是要告知各位的。即便是貧尼不說,到了佛祖開壇說法的時候,多半也會喻下。”觀世音菩薩一笑,並不奇怪眾佛的這種心態,當下,也並不賣關子,直接便說了下去。


    “入魔滅道,顧名思義,便是走火入魔,大道崩解,要毀滅自身。而事實上,也是如此。諸位佛祖憐惜佛徒修行不易,是以,行走仙古之墟,查詢諸多線索,最終發現,無論是周天紀元,還是仙古紀元,但凡是入魔滅道的修士,大致分為兩類修士。


    第一類,便是道行長久不得精進的。


    第二類,便是修行速度過快過激的。


    雖說並非都是如此,但是,卻幾乎涵蓋了入魔滅道之修的九成以上。於是,諸位佛祖,便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什麽猜測?”眾佛陀不約而同的脫口而出。


    觀世音菩薩淡然一笑,一字一頓的道:“自身大道出了問題。”


    “自身大道出了問題?”眾佛陀皺眉,有些費解。


    這是必然啊!


    何須佛祖猜測?


    自身修行沒出問題,那又怎麽會走火入魔呢?


    不過,眾佛陀心中雖有疑問,但卻並未講出,而是內心思忖,品味著這句話的真意。身為佛祖,豈會無的放矢?


    何況,還不是一位,而是多位佛祖?


    顯然,這句話並非是表麵意思那麽簡單。


    一時間,眾佛都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嘶……”黃眉老佛陡然倒抽一口涼氣,似乎領會到了什麽。


    登時,眾佛全都看向了黃眉老佛。


    “黃眉佛陀,可是猜出了佛祖的真意?”一位佛陀好奇的道。


    黃眉老佛未答,卻是看向了觀世音菩薩,有些不確定的道:“菩薩,幾位佛祖的意思,莫不是說是因為自身悟道出了偏差,所以,才有了入魔滅道?這入魔滅道,根本就是自己的道不知不覺的偏離,南轅北轍,甚至是彼此衝突,才誕生了入魔滅道?


    倘若自身悟道如常,那麽,這入魔滅道,便有極大的可能避免,甚至根本不會出現?”


    “嗬嗬,黃眉佛友不愧是東來彌勒佛祖麾下的第一高手,最有可能晉升佛祖之位的佛陀,此言的確是道出了幾位佛祖的真意。”觀世音菩薩淡笑。


    “什麽……是這樣?”眾佛訝然。


    黃眉老佛這幾句話,雖說的也是有些含糊,並非大白話,尋常佛徒可能聽的莫名其妙,可在場的都是佛陀,智慧不俗,經黃眉老佛這麽一說,卻是全都有些醒悟。


    一個個,如夢初醒。


    “入魔滅道之修,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乃是道行桎梏不前很多歲月。這種情況下,除非是隻享受榮華富貴,貪圖享樂。不然的話,都會是苦苦求索己道。這個時候,很可能便偏離了原來的正確方向,走到岔路上去。


    這個時候,便極易引發走火入魔,也就是入魔滅道。


    而第二類,便是大道太過激進之修。這大道太過激進,便容易出漏子,這同樣是很有可能會引發入魔滅道。


    因為自身大道問題嚴重,自身都沒有意識到。直到入魔滅道來臨,方才醒悟,卻為時已晚。因心慌忌憚等,隻會令入魔滅道來的更猛烈一些。幾乎九成九的入魔滅道之修,都是因此而亡。”觀世音菩薩詳細解說了一下。


    略一頓,觀世音菩薩繼續道:“所以,佛祖有言,修道之修,第一點,便是要認清自身,便是要守住自己的心。


    心,便是道。道出現了紕漏,便有了心魔,有了走火入魔,有了所謂的入魔滅道。佛祖在仙古之墟挖掘到了一些有關成功渡過入魔滅道之劫的天驕生平,最終發現,這少數的幸存天驕,大都是心性堅韌之輩。


    心性堅韌之輩,臨危不懼,堅守己道,對自身有著強大的自信。可是,身為天驕,哪個不是對自己有著強大的自信?可那些家夥,全都隕滅。所以,心性堅韌隻是其中一個方麵,但卻並不是最重要的一方麵。”


    “真正最關鍵的一點,是正確的認知自己,有自知之明,而不是盲目的自信。在入魔滅道麵前,盲目自信,與自尋死路無異。”觀世音菩薩繼續道:“修道者,當如履薄冰,至虔至誠,但也不可妄自菲薄。


    唯有如此,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入魔滅道的發生。而即便是發生,倘若能及時意識到不足,撥亂反正,便有可能自死中得活!”


    “至虔至誠,如履薄冰?撥亂反正?”一位位佛陀呢喃自語,似乎有了一些明悟,受益匪淺。


    “菩薩,既然這入魔滅道是由心由道而生,那麽,這無麵靈族的老家夥,所精通的入魔滅道之力,豈不是心性足夠堅韌,便可以去對抗了?”一位佛陀試探性的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奧術仙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燈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燈魚並收藏奧術仙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