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安暴斃,彭順潛逃,京城頓時群龍無首!這意外來得突然,誰也不知道跟了楚安十來年的彭順為什麽要毒殺楚安,但楚安已經死得不能再死了,這消息被彭順傳播出去,掩也掩不住,太師燕留堂與新上任的三軍統帥魏承安聯手壓製下京中噪動,卻在挑選繼位人時意見相佐,魏承安主張扶楚安新出生的幼子登基為帝,燕留堂則以幼子尚未滿百日為由拒絕,提出在先帝的幾個皇子中挑選繼位者。
燕留堂放棄燕清芳成為太後聽政的機會反而要支持成年皇子繼位,這大大地打消了眾人對燕留堂的懷疑,反而稱讚他不以公謀私,而魏承安則受到許多抨擊,說他圖謀不軌,一個新出生的孩子模樣都還沒有長成,隔個十天半月不見,被魏承安換了小皇帝都未必可知。
當然,朝中還有不少迎楚淮迴京的聲音,但隨著魏承安辣手處置了幾個提議的官員後,再無人敢提出這樣的提議。
燕留堂與魏承安的意見遲遲不能統一,可戰場是不等人的,這消息傳至滄州楚淮便再次向台州出兵,二十萬大兵傾巢而出,台州僅餘的幾萬兵力根本沒有一再之力,逃出的兩萬人馬退迴京中,楚淮的大軍壓至京城與台州的交界之處,京城的最後一道屏障終於被關北軍的鐵騎踏平!而桂南王陳越亦出兵牽製駐紮汾春的十萬慶軍,使得慶軍沒有迴助京城之力,慶軍接連敗退,燕留堂與魏承安也顧不得繼續爭執,燕留堂最終同意了魏承安的建議擁幼子上位,他們僅僅用了半日的時間籌備登基大典,伴隨著關北軍兵臨城下的戰報,燕清芳抱著幼帝登上了大慶皇帝的寶座。
這個孩子注定成為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不過五日時間,魏承安力戰而死,在關北軍的巨型火炮轟擊之下,京城的大門終於不堪重負地向關北軍敞開了!
深夜,楚淮站在大營中帳向南眺望,日間的一切都已寂靜下來,可他的耳邊卻依然迴蕩著隆隆的炮火聲,他迴來了!用了八年的時間,他終於又站在了這裏,前方是他為之拚殺為之瘋狂的一切夢想,可他卻沒有在破城的第一時間進入京城。
聽到身後腳步聲響,楚淮側過頭去,見到李成名身穿布衣站在他身側不遠處,手中捧著的,是他征戰沙場時的戰袍與號令三軍的大印。
“將軍?”楚淮微詫。
李成名道:“天下大定之日,就沒我和老彭什麽事了,不然留在這裏等著被那些酸腐文人彈劾死麽?老彭就是看不開,非得再進京去看看,等他迴來,我們再與那個墨離見一見,就走了。”
楚淮笑了笑,他當真有些意外,李成名和彭連宇,一生打過無數的勝仗,也受到了太多的口誅筆伐,他們安定了天下,卻在天下大定之後,人人都要他們死。他們有什麽不對?戰場上就是以命搏命的地方,上了戰場,人命就不再是人命,隻是一個數字,一切為了勝利!沒有勝利,控製再少的傷亡又有什麽意義?所以他敢用他們,也不得不用他們,否則天下人罵的就不是李成名和彭連宇,而是他楚淮。
“難為兩位將軍想得通透。”楚淮沒有惺惺作態地挽留,現在是非常時期,他們自然可用,軍中也沒有人不服他們,可一旦他們入了京城,過上了舒服的日子,就會有人看他們不順眼,翻出那十萬條人命來,要了他們的性命。而在眾誌所趨之下,就算是皇帝,能做的也十分有限。
李成名冷哼一聲,“又不是沒經曆過,這樣的事情有過一次就夠了!我們老哥倆這輩子沒別的愛好,就愛打仗,本來以為沒機會再上戰場了,不想王爺又給了我們機會,值了,此生無憾了。”
楚淮點點頭,鄭重地上前接過李成名手中的戰袍,“兩位將軍可前往關北……不要急著拒絕,等墨離來了,或許他會讓你們改變主意。”
送走了李成名,楚淮繼續極目遠眺,就這麽站了一夜,直到天邊泛了白,近衛將袁振從京城傳出的戰報遞送到他手上。
袁振與彭連宇攻入京城後分頭行動,彭連宇負責收編餘散慶軍,降者不殺,袁振則直攻皇宮,在金鑾殿上擒獲了身著太後朝服的燕清芳與繈褓之內的小皇帝,燕留堂則不見蹤影。袁振當即派人翻遍京城,卻沒有找到燕留堂和其家人,與之一同消失的,是楚淮特別交待他要留意的先皇五子,慎王楚晉。
沈明旭表麵上受楚安趨使,可身後真正的人竟是楚晉,楚淮訝異之後便是深一層的防備,楚晉當年被他圈禁起來,多年來沉寂無聲,早已淡出世人視線之外,若非劉舒同帶來這個意外的消息,恐怕楚淮也不會對其有過多的防備。而楚晉與燕留堂一齊失蹤,也似乎證明了一些不被人所知的東西。
看著袁振戰報上最後一句“燕太後芳華依舊,期盼王爺入京相聚”,楚淮失笑,叫來越無桑,“你親自率領暗潛營和後勤組的人去接王妃,告訴他,我在這等著她跟我一起入京。”
越無桑領命而去,楚淮隨手將那戰報丟在地上,抬起頭,深深地吸了口氣。
天際的青白漸漸染上了層層的金芒,一輪紅日猛然躍了出來,柔和的光芒照射在楚淮的身上,映亮了他帶笑的眼睛和英俊的臉龐。
楚淮走迴中帳,從一直帶在身側的楠木匣中取出兩塊布巾,仔細比對後,拿起筆來,在其中一塊布巾上細細描繪。
這麽多年、這麽多事,楚淮看起來仍是意氣風發,可骨子裏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為了野心可放棄一切的年青人了,現在的他有太多舍棄不掉的東西,這些東西看起來可笑而多餘,可也正是這些東西改變了他,讓他心有所依,讓他知道自己真正的終點在哪裏。rs
燕留堂放棄燕清芳成為太後聽政的機會反而要支持成年皇子繼位,這大大地打消了眾人對燕留堂的懷疑,反而稱讚他不以公謀私,而魏承安則受到許多抨擊,說他圖謀不軌,一個新出生的孩子模樣都還沒有長成,隔個十天半月不見,被魏承安換了小皇帝都未必可知。
當然,朝中還有不少迎楚淮迴京的聲音,但隨著魏承安辣手處置了幾個提議的官員後,再無人敢提出這樣的提議。
燕留堂與魏承安的意見遲遲不能統一,可戰場是不等人的,這消息傳至滄州楚淮便再次向台州出兵,二十萬大兵傾巢而出,台州僅餘的幾萬兵力根本沒有一再之力,逃出的兩萬人馬退迴京中,楚淮的大軍壓至京城與台州的交界之處,京城的最後一道屏障終於被關北軍的鐵騎踏平!而桂南王陳越亦出兵牽製駐紮汾春的十萬慶軍,使得慶軍沒有迴助京城之力,慶軍接連敗退,燕留堂與魏承安也顧不得繼續爭執,燕留堂最終同意了魏承安的建議擁幼子上位,他們僅僅用了半日的時間籌備登基大典,伴隨著關北軍兵臨城下的戰報,燕清芳抱著幼帝登上了大慶皇帝的寶座。
這個孩子注定成為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不過五日時間,魏承安力戰而死,在關北軍的巨型火炮轟擊之下,京城的大門終於不堪重負地向關北軍敞開了!
深夜,楚淮站在大營中帳向南眺望,日間的一切都已寂靜下來,可他的耳邊卻依然迴蕩著隆隆的炮火聲,他迴來了!用了八年的時間,他終於又站在了這裏,前方是他為之拚殺為之瘋狂的一切夢想,可他卻沒有在破城的第一時間進入京城。
聽到身後腳步聲響,楚淮側過頭去,見到李成名身穿布衣站在他身側不遠處,手中捧著的,是他征戰沙場時的戰袍與號令三軍的大印。
“將軍?”楚淮微詫。
李成名道:“天下大定之日,就沒我和老彭什麽事了,不然留在這裏等著被那些酸腐文人彈劾死麽?老彭就是看不開,非得再進京去看看,等他迴來,我們再與那個墨離見一見,就走了。”
楚淮笑了笑,他當真有些意外,李成名和彭連宇,一生打過無數的勝仗,也受到了太多的口誅筆伐,他們安定了天下,卻在天下大定之後,人人都要他們死。他們有什麽不對?戰場上就是以命搏命的地方,上了戰場,人命就不再是人命,隻是一個數字,一切為了勝利!沒有勝利,控製再少的傷亡又有什麽意義?所以他敢用他們,也不得不用他們,否則天下人罵的就不是李成名和彭連宇,而是他楚淮。
“難為兩位將軍想得通透。”楚淮沒有惺惺作態地挽留,現在是非常時期,他們自然可用,軍中也沒有人不服他們,可一旦他們入了京城,過上了舒服的日子,就會有人看他們不順眼,翻出那十萬條人命來,要了他們的性命。而在眾誌所趨之下,就算是皇帝,能做的也十分有限。
李成名冷哼一聲,“又不是沒經曆過,這樣的事情有過一次就夠了!我們老哥倆這輩子沒別的愛好,就愛打仗,本來以為沒機會再上戰場了,不想王爺又給了我們機會,值了,此生無憾了。”
楚淮點點頭,鄭重地上前接過李成名手中的戰袍,“兩位將軍可前往關北……不要急著拒絕,等墨離來了,或許他會讓你們改變主意。”
送走了李成名,楚淮繼續極目遠眺,就這麽站了一夜,直到天邊泛了白,近衛將袁振從京城傳出的戰報遞送到他手上。
袁振與彭連宇攻入京城後分頭行動,彭連宇負責收編餘散慶軍,降者不殺,袁振則直攻皇宮,在金鑾殿上擒獲了身著太後朝服的燕清芳與繈褓之內的小皇帝,燕留堂則不見蹤影。袁振當即派人翻遍京城,卻沒有找到燕留堂和其家人,與之一同消失的,是楚淮特別交待他要留意的先皇五子,慎王楚晉。
沈明旭表麵上受楚安趨使,可身後真正的人竟是楚晉,楚淮訝異之後便是深一層的防備,楚晉當年被他圈禁起來,多年來沉寂無聲,早已淡出世人視線之外,若非劉舒同帶來這個意外的消息,恐怕楚淮也不會對其有過多的防備。而楚晉與燕留堂一齊失蹤,也似乎證明了一些不被人所知的東西。
看著袁振戰報上最後一句“燕太後芳華依舊,期盼王爺入京相聚”,楚淮失笑,叫來越無桑,“你親自率領暗潛營和後勤組的人去接王妃,告訴他,我在這等著她跟我一起入京。”
越無桑領命而去,楚淮隨手將那戰報丟在地上,抬起頭,深深地吸了口氣。
天際的青白漸漸染上了層層的金芒,一輪紅日猛然躍了出來,柔和的光芒照射在楚淮的身上,映亮了他帶笑的眼睛和英俊的臉龐。
楚淮走迴中帳,從一直帶在身側的楠木匣中取出兩塊布巾,仔細比對後,拿起筆來,在其中一塊布巾上細細描繪。
這麽多年、這麽多事,楚淮看起來仍是意氣風發,可骨子裏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為了野心可放棄一切的年青人了,現在的他有太多舍棄不掉的東西,這些東西看起來可笑而多餘,可也正是這些東西改變了他,讓他心有所依,讓他知道自己真正的終點在哪裏。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