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迎親
農門天師:元氣少女來種田 作者:燕七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你墾完地了來做這件事吧。”季青燕卻笑吟吟地偎靠著雲林,已經不糾結這件事了。
以前糾結是因為雲林不知道她的秘密,如今知道了,當然是把難題都丟給他啦。
這天夜裏他們進空間早,兩個時辰後也到了下半夜了,季青燕和雲林出來打開隔壁屋門,朝外麵瞄了瞄,這才鬼鬼崇崇地送雲林出院子。
今天將隱匿符讓雲林拿在手中,到家之後用解符法把符紙燒掉,若是吞進肚子,符力不除可就一直讓人看不見的。
上次是為了方便而且時間也長,這次隻有迴家的路程也不遠,以後這樣的現象還很多,自然要想一個長遠的解決辦法。
好在那次奪了玄機子的法袋,符紙質量雖然不怎麽樣,勝在數量也不少,夠用許久了。
連用了三個晚上割稻,雲林在親眼見識之後也不憂心這邊的問題了,反而和季青燕一起去山上摘了不少山楂做山楂醬。
蘋果和桂花是打算移幾棵到清涼山深山裏去的,因此暫時不摘,棗子等紅了曬幹棗存起來。還有梨子也打算移些出去。
季青燕如今並不打算賣水果,除了能改良賺錢的留下,剩下的都打算移栽些出去,造福其他人,數量不多,摘些吃新鮮還是可以的。
稻子割完,就開始張羅著曬穀子,轉眼也到了月底,八月二十八。
頭天吃完晚飯,季青燕就拿了十二個一兩銀錁子,托請王鄭氏用紅紙包成兩封,再用紮了紅綢帶的小籃子裝了,交給小弟送去大房。
不管兩房關係如何,這份禮是一定要送的,隻是送輕送重,取決於家境現狀。
因為季老爺子隻有兩個兒子,季大伯隻有一個兄弟。如今季青燕掌家,自然是代自家爹完成這件屬於二房的隨禮。
十二兩銀子自然是厚重大禮,若是以前沒錢的日子,也會用紅繩串十二枚銅錢,討個吉祥如意的彩頭。
交給王鄭氏來包紅紙,一個是季家還在戴孝不方便也沒有紅紙;二個王家不久也將嫁女,是有喜氣的人家也圖個吉利。
季家大房正在為第二天迎親擺酒的事忙著,也請了人幫忙,雲林他們一夥後生就在幫忙的隊伍裏,正在借桌椅板凳。
季青磊過去直接找了爺爺,爺爺喊來季大伯。季大伯當時就愣住了,隨即說他們還小,包一封足夠了。
但是季青磊得了大姐吩咐,自然是不會往迴拿的,直接將小籃子往大伯手上一塞,轉身就去找小兄弟玩耍雲了。
季大伯這才收下紅包交給季周氏,季周氏喊大媳婦泡了紅糖豆子茶給季青磊喝,還把第二天待客的桔子拿了一個給他吃。
等季青磊看了會兒熱鬧準備迴家時,季澤陽得了娘的交代拿了一竹籃桔子出來,就同季青磊迴來,向季青燕道了謝意。
“我娘說,雖然明天二房不便過去吃席,但是不用開夥,到時我和澤安會送飯菜過來的,還有喜糖。”季澤陽說明來意。
“好。”季青燕笑著答應,對現在的兩房關係表示很滿意。
季澤陽完成了任務,就和小弟迴家去了,今天到是沒有空玩耍,幫著家裏幹點輕細活兒再跑跑腿什麽的,他們也很忙。
“唉。”看著兩個小堂哥一路跑迴去,季青磊突然歎了口氣,露出惆悵的表情。
“怎麽?”季青燕拿了個桔子剝開,遞給小妹之後又拿一個開始剝,卻奇怪地看向小弟。
“若是爹娘還在,我明天也能同三堂哥和四堂哥一起去迎親了。”季青磊撇了下嘴小聲解釋,又張嘴接過大姐遞來的一瓣桔子吃起來。
“二堂哥的親事趕不上,還有三堂哥和四堂哥呢,你最小,迎親還有機會。”季青燕好笑地安撫著他。
想到剛才季澤安說明天要起早,也穿著新衣服同二哥一起雲迎親的事情,難怪小弟會羨慕了。
他們明天頂多就是在村道上看看熱鬧,而且不能湊近,畢竟大房辦的是喜事,婚姻之事是人生大事,這時候的人看得很重,自然也會忌諱。
所以她對大房的態度表示滿意,因為大伯娘說了送飯菜過來,這應該是最大的誠意了。
姐弟站在院子裏說話,夜風起了,一陣涼意襲來,季青燕立刻搭著小弟的肩膀將他帶迴屋裏去。
盡管外麵星月依舊,到底已是深秋時節,風吹落葉憑添幾分蕭瑟之意,白天幹活辛苦,夜裏就想早點窩在炕上。
如今家裏點得起油燈,就算呆屋裏也不怕黑暗。季青燕提來熱水給小弟洗了澡,就拿著衣裳去洗。
她今天已經洗過澡了,因為小弟沒來,也不好就拿去空間用洗衣機,這會兒季青花卻湊了過來說要幫忙,說不得隻好就在外麵手洗了。
夜裏雲林沒有過來,他還在那邊幫忙,第二天也要早起同大家一起陪季澤原雲迎親。季青燕迴空間繼續做了些山楂醬裝在玻璃壇子裏,就出來睡覺了。
八月二十八清早天氣還不錯,輕風吹起雖有絲絲涼意,卻依然不敵桃花坳裏一大早就熱鬧起來的鑼鼓。
如今桃花坳的家底都比十裏八村厚實得多,季家這場喜事自然也辦得風風光光的。
季澤原在灰藍新衫外麵罩了一件大紅喜袍,頭上用紅布帶紮著發髻,一身新意喜氣洋洋,時間到就在鞭炮聲裏帶著迎新隊伍出發了。
他們是抬著大紅花轎去迎親,有幾裏地遠自然要早些出發,不然怕路上耽擱。
季青磊牽了小妹也一大早就在村道上遠遠等著看迎親隊伍出發的熱鬧。季青燕叮囑他可以遠遠地看但不許近前也不許跑過去說話,免得大伯和大伯娘心裏硌應。
季青磊很懂事地答應著,就牽了小妹站在一處菜地裏,離得遠遠的,目送著大家出村。
季青花是後來才雲看了一眼,迴來和季青燕說起迎親隊伍有二十多人,有的敲著鑼、有的敲著小鼓、有的吹著笛子、有的用竹竿掛著鞭炮在前麵走。
抬轎的就有四個人。
對於普通農家人娶妻能擺出四人抬花轎已經是很體麵的了,也顯示出男家人對女家的重視。若是連頂轎子都沒有,如果不是窮得很,就是不在意。
以前糾結是因為雲林不知道她的秘密,如今知道了,當然是把難題都丟給他啦。
這天夜裏他們進空間早,兩個時辰後也到了下半夜了,季青燕和雲林出來打開隔壁屋門,朝外麵瞄了瞄,這才鬼鬼崇崇地送雲林出院子。
今天將隱匿符讓雲林拿在手中,到家之後用解符法把符紙燒掉,若是吞進肚子,符力不除可就一直讓人看不見的。
上次是為了方便而且時間也長,這次隻有迴家的路程也不遠,以後這樣的現象還很多,自然要想一個長遠的解決辦法。
好在那次奪了玄機子的法袋,符紙質量雖然不怎麽樣,勝在數量也不少,夠用許久了。
連用了三個晚上割稻,雲林在親眼見識之後也不憂心這邊的問題了,反而和季青燕一起去山上摘了不少山楂做山楂醬。
蘋果和桂花是打算移幾棵到清涼山深山裏去的,因此暫時不摘,棗子等紅了曬幹棗存起來。還有梨子也打算移些出去。
季青燕如今並不打算賣水果,除了能改良賺錢的留下,剩下的都打算移栽些出去,造福其他人,數量不多,摘些吃新鮮還是可以的。
稻子割完,就開始張羅著曬穀子,轉眼也到了月底,八月二十八。
頭天吃完晚飯,季青燕就拿了十二個一兩銀錁子,托請王鄭氏用紅紙包成兩封,再用紮了紅綢帶的小籃子裝了,交給小弟送去大房。
不管兩房關係如何,這份禮是一定要送的,隻是送輕送重,取決於家境現狀。
因為季老爺子隻有兩個兒子,季大伯隻有一個兄弟。如今季青燕掌家,自然是代自家爹完成這件屬於二房的隨禮。
十二兩銀子自然是厚重大禮,若是以前沒錢的日子,也會用紅繩串十二枚銅錢,討個吉祥如意的彩頭。
交給王鄭氏來包紅紙,一個是季家還在戴孝不方便也沒有紅紙;二個王家不久也將嫁女,是有喜氣的人家也圖個吉利。
季家大房正在為第二天迎親擺酒的事忙著,也請了人幫忙,雲林他們一夥後生就在幫忙的隊伍裏,正在借桌椅板凳。
季青磊過去直接找了爺爺,爺爺喊來季大伯。季大伯當時就愣住了,隨即說他們還小,包一封足夠了。
但是季青磊得了大姐吩咐,自然是不會往迴拿的,直接將小籃子往大伯手上一塞,轉身就去找小兄弟玩耍雲了。
季大伯這才收下紅包交給季周氏,季周氏喊大媳婦泡了紅糖豆子茶給季青磊喝,還把第二天待客的桔子拿了一個給他吃。
等季青磊看了會兒熱鬧準備迴家時,季澤陽得了娘的交代拿了一竹籃桔子出來,就同季青磊迴來,向季青燕道了謝意。
“我娘說,雖然明天二房不便過去吃席,但是不用開夥,到時我和澤安會送飯菜過來的,還有喜糖。”季澤陽說明來意。
“好。”季青燕笑著答應,對現在的兩房關係表示很滿意。
季澤陽完成了任務,就和小弟迴家去了,今天到是沒有空玩耍,幫著家裏幹點輕細活兒再跑跑腿什麽的,他們也很忙。
“唉。”看著兩個小堂哥一路跑迴去,季青磊突然歎了口氣,露出惆悵的表情。
“怎麽?”季青燕拿了個桔子剝開,遞給小妹之後又拿一個開始剝,卻奇怪地看向小弟。
“若是爹娘還在,我明天也能同三堂哥和四堂哥一起去迎親了。”季青磊撇了下嘴小聲解釋,又張嘴接過大姐遞來的一瓣桔子吃起來。
“二堂哥的親事趕不上,還有三堂哥和四堂哥呢,你最小,迎親還有機會。”季青燕好笑地安撫著他。
想到剛才季澤安說明天要起早,也穿著新衣服同二哥一起雲迎親的事情,難怪小弟會羨慕了。
他們明天頂多就是在村道上看看熱鬧,而且不能湊近,畢竟大房辦的是喜事,婚姻之事是人生大事,這時候的人看得很重,自然也會忌諱。
所以她對大房的態度表示滿意,因為大伯娘說了送飯菜過來,這應該是最大的誠意了。
姐弟站在院子裏說話,夜風起了,一陣涼意襲來,季青燕立刻搭著小弟的肩膀將他帶迴屋裏去。
盡管外麵星月依舊,到底已是深秋時節,風吹落葉憑添幾分蕭瑟之意,白天幹活辛苦,夜裏就想早點窩在炕上。
如今家裏點得起油燈,就算呆屋裏也不怕黑暗。季青燕提來熱水給小弟洗了澡,就拿著衣裳去洗。
她今天已經洗過澡了,因為小弟沒來,也不好就拿去空間用洗衣機,這會兒季青花卻湊了過來說要幫忙,說不得隻好就在外麵手洗了。
夜裏雲林沒有過來,他還在那邊幫忙,第二天也要早起同大家一起陪季澤原雲迎親。季青燕迴空間繼續做了些山楂醬裝在玻璃壇子裏,就出來睡覺了。
八月二十八清早天氣還不錯,輕風吹起雖有絲絲涼意,卻依然不敵桃花坳裏一大早就熱鬧起來的鑼鼓。
如今桃花坳的家底都比十裏八村厚實得多,季家這場喜事自然也辦得風風光光的。
季澤原在灰藍新衫外麵罩了一件大紅喜袍,頭上用紅布帶紮著發髻,一身新意喜氣洋洋,時間到就在鞭炮聲裏帶著迎新隊伍出發了。
他們是抬著大紅花轎去迎親,有幾裏地遠自然要早些出發,不然怕路上耽擱。
季青磊牽了小妹也一大早就在村道上遠遠等著看迎親隊伍出發的熱鬧。季青燕叮囑他可以遠遠地看但不許近前也不許跑過去說話,免得大伯和大伯娘心裏硌應。
季青磊很懂事地答應著,就牽了小妹站在一處菜地裏,離得遠遠的,目送著大家出村。
季青花是後來才雲看了一眼,迴來和季青燕說起迎親隊伍有二十多人,有的敲著鑼、有的敲著小鼓、有的吹著笛子、有的用竹竿掛著鞭炮在前麵走。
抬轎的就有四個人。
對於普通農家人娶妻能擺出四人抬花轎已經是很體麵的了,也顯示出男家人對女家的重視。若是連頂轎子都沒有,如果不是窮得很,就是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