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為何不一樣?
農門天師:元氣少女來種田 作者:燕七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林沒說,村裏不可能在放地這事上沒有賺頭,公帳上不富也不至於太窮,因此,有了他們的五十兩和各家哪怕隻現一兩,村裏能出的其實就不多了。
之後請先生的束修那是各家自己出又不需要村裏出,村裏提供先生的吃住、四季衣裳鞋子什麽的,也不是大開支。
這些問題他們一群後生在山裏早就談論過了,雖說如今都沒成家,以後可不都要娶妻生子?如今有條件就安置下來,先種樹,以後就可以乘涼啦。
兩人又說了幾句話,雲林聽見外麵的動靜,扭頭看了一眼立刻出去了。
外麵收貨接近尾聲,他們的綠豆皮也該搬出去了。這次沒有別的,隻有綠豆皮,也是很占筐的東西,這一搬就是半庫房的量。
有的馬車都跑第三趟了,看著這麽多筐,胖老板心裏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收到不少貨了,憂的是運往分鋪時需要更多馬車和人手,運輸成本相應提高了。
季青燕沒有再出去,隻在雲林去搬綠豆皮時提醒了一句,桃子肉還有五吊錢沒收,到時一起收了。
但是很快外麵又傳來一陣質疑聲。
“季叔,你們家二房的幹貨和大房的不一樣啊。”有個婦人自以為聰明地試探著季老爺子。
“對呀,為何不一樣?”有人起頭,立刻就有人跟上。嘰嘰喳喳地全是婦人們的聲音,但漢子們沒參與也沒阻止。
王村長本來想喝斥幾句的,但想了想也閉了嘴,剛才季家老太太明著罵季青燕,後來也有人小聲告訴他雲家後娘的事,才有了先前那翻話。
現在村裏人隻是在問,又沒怎樣,他若急著出頭,對季家不是好事。
“一個黃豆做的,一個綠豆做的,當然不一樣啊。”季老爺子表情不變,一邊幫著過稱一邊隨口解釋,似乎漫不經心。
雲林他們都在搬貨這時候剛好沒出來。
“那價錢是不是一樣啊?這價錢要是有高低,隻怕季大娘又要不高興嘍。”那婦人似乎也是和人商量好的,此時說話非常客氣,也很機巧。
“價錢當然一樣的,隻是品種不同罷了。”然而不等季老爺子開腔,胖老板突然起身說道。見他開了口,其他人都望著他便不說話了。
“大家疑惑做的東西不同,生怕自家吃虧,但有件事你們不知道。”胖老板一臉嚴肅地掃了那些個婦人一眼,聲音提高了幾分,似乎要讓更多人聽見。
“當初我本意是想將這些幹貨的手藝都買下來,我自家來做,畢竟這些幹貨不如以前的幹魚那些,運輸上比較麻煩。”
“但燕兒丫頭心善,怕賣光了村裏人家就沒賺頭了,才堅持留下這兩個,而且都是用黃豆來做,成本和製作上也方便一點,以後你們自家種黃豆還能節省成本。”
“就這兩種,你們可以幾年幾年做下去,隻要我在收貨,肯定是不會降價的,不管是十天後、二十天後,都和今天一樣,大家熟成規矩,過稱給錢。”
“這綠豆做出來的東西,我是買下了手藝的,如果季家外傳,我是要跟那丫頭打官司的。你們也別問她了,她不能說。”
“但我橫豎收貨,還是會收她家的貨,價錢一樣三十文沒差。這就是個吃的東西,走的是貨的多少,難不成還賣得起價不成?”
“但這丫頭做出來的幹貨,我肯定會重視,我鋪子靠著她生意還是好了不少的,不然我怎會次次親自過來?”
“這丫頭是個聰明、懂事、重情義的好孩子,我可怕她被別的鋪子挖走了。”胖老板最後“嗬嗬”一笑,稱讚的話卻很直接。
但他的話也說到利益的點子上了,讓大家一聽便了然點頭。
季青燕的勤勞、懂事、處事大方,又為村裏人家帶來這麽多賺頭,大家心裏還是有數的,隻是怕她什麽時候就把自家扔下了,自己發財去了。
收貨老板對季青燕的重視,他們的熟絡,眼瞎的人也能看出幾分了,如果有一天季青燕自己高飛了,可不遺憾?
有幾個婦人甚至在心裏偷偷慶幸一下,幸虧季青燕是戴孝的,不然真走了也說不定。就不知雲林……
正好雲林挑著一擔貨出來了,並不知道外麵在談論什麽,或者胖老板的話是聽見一些的,隻作不知地擱下擔子,扁擔一抽又去庫房繼續挑貨。
各家的貨賣到尾聲反而沒那麽忙了,之前是要不停迴去挑擔,因此這時候都還聚在一起閑聊,忙了這麽久都沒空串門了。
因此剛才胖老板這一翻話,很多人都聽見了,先前詢問季老爺子的幾個婦人自然不再吭聲了。
而胖老板見村婦不再多事,便知自己剛才的話起了作用。
但他這翻話顯然不是隻為解釋貨的問題,而是告訴這些人,他看重季青燕那丫頭,也知道那丫頭不普通,你們最好善待她,留著她,不然哪天人財兩空了。
他用自己做了比喻,相比之下,村裏人家又何嚐不是?
之後氣氛就正常多了。王村長朝胖老板作揖,感謝地道了謝,為何道謝?他們都清楚,還是季家二房勢頭弱了。
原本有季老爺子和雲林,但雲林還沒娶季青燕過門,名份上他們也隻能拚名譽,別人隻是不說他們閑話罷了。
季老爺子可以出頭,但現在鬧事的還是自家人,他也隻能攔著、罵著,若老太太不消停,也是沒辦法的,難不成把老太太趕迴娘家?
一輩子在夫家的人,曾孫都快出生了,你趕人家出門,不如給她一條吊頸繩更快。
因此胖老板此舉隻有先斷了村裏人的小心思,給季青燕多點空間吧。王村長是知情的,有心相幫卻不便說話罷了。
季青燕也拿著西瓜坐在屋巷裏,有弟妹們相陪才比在外麵應對各方心思輕鬆多了。饅頭上了蒸,等下炒兩個小炒再做個清湯就好了。
忙完之後,胖老板和大家作揖,並沒有再和季青燕道別便上了馬車,隨著馬蹄聲遠去,村裏人也跟著散去了。
雲林搬了桌子進來,季老爺子也鬆了一口氣。
吃完飯後,季青燕就把那十三個銀錁子拿了出來。
之後請先生的束修那是各家自己出又不需要村裏出,村裏提供先生的吃住、四季衣裳鞋子什麽的,也不是大開支。
這些問題他們一群後生在山裏早就談論過了,雖說如今都沒成家,以後可不都要娶妻生子?如今有條件就安置下來,先種樹,以後就可以乘涼啦。
兩人又說了幾句話,雲林聽見外麵的動靜,扭頭看了一眼立刻出去了。
外麵收貨接近尾聲,他們的綠豆皮也該搬出去了。這次沒有別的,隻有綠豆皮,也是很占筐的東西,這一搬就是半庫房的量。
有的馬車都跑第三趟了,看著這麽多筐,胖老板心裏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收到不少貨了,憂的是運往分鋪時需要更多馬車和人手,運輸成本相應提高了。
季青燕沒有再出去,隻在雲林去搬綠豆皮時提醒了一句,桃子肉還有五吊錢沒收,到時一起收了。
但是很快外麵又傳來一陣質疑聲。
“季叔,你們家二房的幹貨和大房的不一樣啊。”有個婦人自以為聰明地試探著季老爺子。
“對呀,為何不一樣?”有人起頭,立刻就有人跟上。嘰嘰喳喳地全是婦人們的聲音,但漢子們沒參與也沒阻止。
王村長本來想喝斥幾句的,但想了想也閉了嘴,剛才季家老太太明著罵季青燕,後來也有人小聲告訴他雲家後娘的事,才有了先前那翻話。
現在村裏人隻是在問,又沒怎樣,他若急著出頭,對季家不是好事。
“一個黃豆做的,一個綠豆做的,當然不一樣啊。”季老爺子表情不變,一邊幫著過稱一邊隨口解釋,似乎漫不經心。
雲林他們都在搬貨這時候剛好沒出來。
“那價錢是不是一樣啊?這價錢要是有高低,隻怕季大娘又要不高興嘍。”那婦人似乎也是和人商量好的,此時說話非常客氣,也很機巧。
“價錢當然一樣的,隻是品種不同罷了。”然而不等季老爺子開腔,胖老板突然起身說道。見他開了口,其他人都望著他便不說話了。
“大家疑惑做的東西不同,生怕自家吃虧,但有件事你們不知道。”胖老板一臉嚴肅地掃了那些個婦人一眼,聲音提高了幾分,似乎要讓更多人聽見。
“當初我本意是想將這些幹貨的手藝都買下來,我自家來做,畢竟這些幹貨不如以前的幹魚那些,運輸上比較麻煩。”
“但燕兒丫頭心善,怕賣光了村裏人家就沒賺頭了,才堅持留下這兩個,而且都是用黃豆來做,成本和製作上也方便一點,以後你們自家種黃豆還能節省成本。”
“就這兩種,你們可以幾年幾年做下去,隻要我在收貨,肯定是不會降價的,不管是十天後、二十天後,都和今天一樣,大家熟成規矩,過稱給錢。”
“這綠豆做出來的東西,我是買下了手藝的,如果季家外傳,我是要跟那丫頭打官司的。你們也別問她了,她不能說。”
“但我橫豎收貨,還是會收她家的貨,價錢一樣三十文沒差。這就是個吃的東西,走的是貨的多少,難不成還賣得起價不成?”
“但這丫頭做出來的幹貨,我肯定會重視,我鋪子靠著她生意還是好了不少的,不然我怎會次次親自過來?”
“這丫頭是個聰明、懂事、重情義的好孩子,我可怕她被別的鋪子挖走了。”胖老板最後“嗬嗬”一笑,稱讚的話卻很直接。
但他的話也說到利益的點子上了,讓大家一聽便了然點頭。
季青燕的勤勞、懂事、處事大方,又為村裏人家帶來這麽多賺頭,大家心裏還是有數的,隻是怕她什麽時候就把自家扔下了,自己發財去了。
收貨老板對季青燕的重視,他們的熟絡,眼瞎的人也能看出幾分了,如果有一天季青燕自己高飛了,可不遺憾?
有幾個婦人甚至在心裏偷偷慶幸一下,幸虧季青燕是戴孝的,不然真走了也說不定。就不知雲林……
正好雲林挑著一擔貨出來了,並不知道外麵在談論什麽,或者胖老板的話是聽見一些的,隻作不知地擱下擔子,扁擔一抽又去庫房繼續挑貨。
各家的貨賣到尾聲反而沒那麽忙了,之前是要不停迴去挑擔,因此這時候都還聚在一起閑聊,忙了這麽久都沒空串門了。
因此剛才胖老板這一翻話,很多人都聽見了,先前詢問季老爺子的幾個婦人自然不再吭聲了。
而胖老板見村婦不再多事,便知自己剛才的話起了作用。
但他這翻話顯然不是隻為解釋貨的問題,而是告訴這些人,他看重季青燕那丫頭,也知道那丫頭不普通,你們最好善待她,留著她,不然哪天人財兩空了。
他用自己做了比喻,相比之下,村裏人家又何嚐不是?
之後氣氛就正常多了。王村長朝胖老板作揖,感謝地道了謝,為何道謝?他們都清楚,還是季家二房勢頭弱了。
原本有季老爺子和雲林,但雲林還沒娶季青燕過門,名份上他們也隻能拚名譽,別人隻是不說他們閑話罷了。
季老爺子可以出頭,但現在鬧事的還是自家人,他也隻能攔著、罵著,若老太太不消停,也是沒辦法的,難不成把老太太趕迴娘家?
一輩子在夫家的人,曾孫都快出生了,你趕人家出門,不如給她一條吊頸繩更快。
因此胖老板此舉隻有先斷了村裏人的小心思,給季青燕多點空間吧。王村長是知情的,有心相幫卻不便說話罷了。
季青燕也拿著西瓜坐在屋巷裏,有弟妹們相陪才比在外麵應對各方心思輕鬆多了。饅頭上了蒸,等下炒兩個小炒再做個清湯就好了。
忙完之後,胖老板和大家作揖,並沒有再和季青燕道別便上了馬車,隨著馬蹄聲遠去,村裏人也跟著散去了。
雲林搬了桌子進來,季老爺子也鬆了一口氣。
吃完飯後,季青燕就把那十三個銀錁子拿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