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村長來探口風
農門天師:元氣少女來種田 作者:燕七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季青燕沒想到是隔壁鎮發生的事情,聽著確實有些怔愣,但隨即一想又覺得合理了。
這事要發生在青石鎮,他們上集那麽多次總有些風聲。而且胖老板來收貨那麽多迴也從來沒提過半句,原來是隔壁鎮子的事。
丁長風走後,季青燕又迴了空間,小白已經切了個西瓜,將一半封起來放冰箱裏,一半榨了西瓜汁,給她留了一杯也放在冰箱裏,這時候去喝涼津津地非常美味。
第二天總算沒有再晚起,大家又迴到平時的工作秩序裏。
不過季青燕卻沒空上山了。老爺子早早過來幫著洗桃子,洗完桃子才去山上挑桃子,其他人摘了桃子之後可以轉向另一邊山林裏接著摘木耳,不用都跑來跑去那麽辛苦。
而季青燕也開始繼續曬腐皮,將燒熱的豆漿上麵那層漿皮挑起來冷卻成形,之後就晾曬起來。因為差不多原理,又做了豆筍出來,口感不同,涼拌、鹵菜、小炒都好吃。
現在仍以琢磨製作手藝為主,還沒有大量投入。
不過季青燕看看使用起來的黃豆,再看看另一邊的綠豆,在小白的提醒下做了綠豆皮,冷卻之後切成寬條狀,再放油和醬料小炒,撒些蔥花吃起來很香。
就像北方炒餅一樣,再放些青菜葉子進去,或者放雞蛋炒,要吃什麽口味都可以嚐試,當作早餐來吃也能吃個新鮮,大家都喜歡。
連續兩天早餐都吃炒綠豆皮,大家都還在說好吃,恨不能每天都似吃的,讓季青燕哭笑不得。
不過她做綠豆皮可不隻是增加一種早餐食品,她每天都要攤出許多來切成條狀散開在盤箕裏晾曬的。隻有幹貨才能供貨給胖老板。
而這天傍晚他們正吃著飯,村長和兩個耆老過來了,一個是季耆老,另一個就是那天在這邊維持秩序的耆老。
三人還在院子外麵就客氣地打起了招唿,季青燕抬頭一看有些茫然,雲林已在她耳邊嘀咕了一句:“怕是那幾種貨來的。”
季青燕這才恍然,原來村長來探口風呢。自上次初八胖老板來收了貨,今天已是十三了,還沒有消息過來,想來靜觀其變的村裏人也都按捺不住了。
隻是這幾天在門前路過的閑人變多了,但大家都知道生意還沒談下來問多了怕惹季青燕不高興,也顯得不信任她似的,因此都沒有進院子來說話。
季青燕把腐皮、豆筍都晾曬在屋角的空地那邊,每天也在屋角那邊用小爐小鍋攤綠豆皮,不進院子的人自然也沒看見。
這幾天就連常往這邊走動的王鄭氏也不過來了,到不是她有什麽心思,而是已經有不少人找她打聽情況了,她一律以還沒聽說為由拒絕了。
正是不想被大家推出來找季青燕問這事,才特意不過來。
但是王家卻知道季青燕確實在做新的幹貨,因為王老爺子還是會挑水送過來,季青燕尊敬他這個善良的長輩,到是沒有瞞過他。
自然,大房那邊也等得不耐煩了,隻是有老爺子壓著,堂兄弟勸著,才沉住了氣。不過老太太也擱下話來了,賺頭好的不能分給別家了,得給他們大房留著。
對此季青燕連吐槽的心情都沒。
季老爺子已經起身和村長、耆老們打招唿,季青燕立刻去廚房泡茶,他們家是沒錢買茶葉的,不過春天收集了許多桃花瓣兒和薔薇花苞兒,泡出來的茶依然芬芳撲鼻。
這也是當初剛到這邊來時想著弄點東西賺錢,也沒本錢,也沒資源,那些日子每天帶著弟妹在外麵找吃的,見到什麽能利用就都收集起來了。
當初捉魚曬幹魚、挖竹筍曬幹筍和酸筍……就是這麽幹起來的。
等她泡好茶又把做飯前泡在水缸裏的西瓜拿出來切了,放在端盆裏送出去,解釋說前些日子雲林哥去李樹坡收黃豆時經過瓜田,就買了幾個迴來。
不作這般解釋,還怕別人誤會他們家如今賺了錢小日子過好起來了,再迴想當初的可憐勁兒,不是很搞笑嗎。
這也無妨,她是不能讓外麵的人誤會他們家其實已經有不少積蓄了,會招麻煩的。何況後麵還想著和村裏打好關係呢,當然要哭窮藏富了。
村長其實已從自家兒子那裏了解了一些情況,知道季青燕是真心在做新的項目準備帶著村裏人致富的,心裏也很欣慰。
當初季家父母相繼離世,村裏也沒能幫上忙,反而是在那麽嚇人的情況下不敢不理,才分了兩畝地和些碎銀出去。
沒想到當時一念之間做的決定,如今換來季家閨女的大力迴報。
“青燕你坐下吃飯吧,我們過來也隻是閑聊幾句,你和宋老板談的生意我們也清楚,現在還沒談成的事情我們不會問。”
“這些日子我們忙著丈地的事,也沒過來打聲招唿,今天才忙完這事,過來問問你,若是生意談成了,不知村裏該怎麽做?”
王村長說著客氣話卻依然沒有拐彎抹角,三兩句還是迴到了主題上。就是季青燕之前當著人前提過,後麵的賺頭若談成了會和村長、耆老們商量。
如今幾天過去了,季青燕還沒有開口,他們才會找上門來求問。需要村裏做什麽?或者說村裏有這件事情上有何所得?
竟然季青燕那麽說了,自然就是對村裏有安排的,不然他們也不會來,就像之前曬幹魚那些,村裏並沒有正式參與過。
“這個事情我到是都和雲林哥商量過了,畢竟咱們村人也不少,如今要做的不是洗洗曬曬那麽簡單,是真正涉及到手藝的生意了。”
“因此我怕到時好心辦壞事,反而容易得罪人,到時生意若能做開,怎麽去做的問題,也要聽村長大伯和耆老爺爺們的意見。”
季青燕非常懂事地解釋,她的飯也吃得差不多了,這時候聽了村長的話自然也不講客氣了,立刻又坐下邊吃邊說。
“雖說不是什麽發財的生意,但農家人都做得,大家多筆賺頭改善夥食也好。”
季青燕說得謙虛,卻突然話鋒一轉,好奇問道:“不知村裏丈地可會放開來買?咱們接下來要做的生意,成本若能節省,也是好事。”
這事要發生在青石鎮,他們上集那麽多次總有些風聲。而且胖老板來收貨那麽多迴也從來沒提過半句,原來是隔壁鎮子的事。
丁長風走後,季青燕又迴了空間,小白已經切了個西瓜,將一半封起來放冰箱裏,一半榨了西瓜汁,給她留了一杯也放在冰箱裏,這時候去喝涼津津地非常美味。
第二天總算沒有再晚起,大家又迴到平時的工作秩序裏。
不過季青燕卻沒空上山了。老爺子早早過來幫著洗桃子,洗完桃子才去山上挑桃子,其他人摘了桃子之後可以轉向另一邊山林裏接著摘木耳,不用都跑來跑去那麽辛苦。
而季青燕也開始繼續曬腐皮,將燒熱的豆漿上麵那層漿皮挑起來冷卻成形,之後就晾曬起來。因為差不多原理,又做了豆筍出來,口感不同,涼拌、鹵菜、小炒都好吃。
現在仍以琢磨製作手藝為主,還沒有大量投入。
不過季青燕看看使用起來的黃豆,再看看另一邊的綠豆,在小白的提醒下做了綠豆皮,冷卻之後切成寬條狀,再放油和醬料小炒,撒些蔥花吃起來很香。
就像北方炒餅一樣,再放些青菜葉子進去,或者放雞蛋炒,要吃什麽口味都可以嚐試,當作早餐來吃也能吃個新鮮,大家都喜歡。
連續兩天早餐都吃炒綠豆皮,大家都還在說好吃,恨不能每天都似吃的,讓季青燕哭笑不得。
不過她做綠豆皮可不隻是增加一種早餐食品,她每天都要攤出許多來切成條狀散開在盤箕裏晾曬的。隻有幹貨才能供貨給胖老板。
而這天傍晚他們正吃著飯,村長和兩個耆老過來了,一個是季耆老,另一個就是那天在這邊維持秩序的耆老。
三人還在院子外麵就客氣地打起了招唿,季青燕抬頭一看有些茫然,雲林已在她耳邊嘀咕了一句:“怕是那幾種貨來的。”
季青燕這才恍然,原來村長來探口風呢。自上次初八胖老板來收了貨,今天已是十三了,還沒有消息過來,想來靜觀其變的村裏人也都按捺不住了。
隻是這幾天在門前路過的閑人變多了,但大家都知道生意還沒談下來問多了怕惹季青燕不高興,也顯得不信任她似的,因此都沒有進院子來說話。
季青燕把腐皮、豆筍都晾曬在屋角的空地那邊,每天也在屋角那邊用小爐小鍋攤綠豆皮,不進院子的人自然也沒看見。
這幾天就連常往這邊走動的王鄭氏也不過來了,到不是她有什麽心思,而是已經有不少人找她打聽情況了,她一律以還沒聽說為由拒絕了。
正是不想被大家推出來找季青燕問這事,才特意不過來。
但是王家卻知道季青燕確實在做新的幹貨,因為王老爺子還是會挑水送過來,季青燕尊敬他這個善良的長輩,到是沒有瞞過他。
自然,大房那邊也等得不耐煩了,隻是有老爺子壓著,堂兄弟勸著,才沉住了氣。不過老太太也擱下話來了,賺頭好的不能分給別家了,得給他們大房留著。
對此季青燕連吐槽的心情都沒。
季老爺子已經起身和村長、耆老們打招唿,季青燕立刻去廚房泡茶,他們家是沒錢買茶葉的,不過春天收集了許多桃花瓣兒和薔薇花苞兒,泡出來的茶依然芬芳撲鼻。
這也是當初剛到這邊來時想著弄點東西賺錢,也沒本錢,也沒資源,那些日子每天帶著弟妹在外麵找吃的,見到什麽能利用就都收集起來了。
當初捉魚曬幹魚、挖竹筍曬幹筍和酸筍……就是這麽幹起來的。
等她泡好茶又把做飯前泡在水缸裏的西瓜拿出來切了,放在端盆裏送出去,解釋說前些日子雲林哥去李樹坡收黃豆時經過瓜田,就買了幾個迴來。
不作這般解釋,還怕別人誤會他們家如今賺了錢小日子過好起來了,再迴想當初的可憐勁兒,不是很搞笑嗎。
這也無妨,她是不能讓外麵的人誤會他們家其實已經有不少積蓄了,會招麻煩的。何況後麵還想著和村裏打好關係呢,當然要哭窮藏富了。
村長其實已從自家兒子那裏了解了一些情況,知道季青燕是真心在做新的項目準備帶著村裏人致富的,心裏也很欣慰。
當初季家父母相繼離世,村裏也沒能幫上忙,反而是在那麽嚇人的情況下不敢不理,才分了兩畝地和些碎銀出去。
沒想到當時一念之間做的決定,如今換來季家閨女的大力迴報。
“青燕你坐下吃飯吧,我們過來也隻是閑聊幾句,你和宋老板談的生意我們也清楚,現在還沒談成的事情我們不會問。”
“這些日子我們忙著丈地的事,也沒過來打聲招唿,今天才忙完這事,過來問問你,若是生意談成了,不知村裏該怎麽做?”
王村長說著客氣話卻依然沒有拐彎抹角,三兩句還是迴到了主題上。就是季青燕之前當著人前提過,後麵的賺頭若談成了會和村長、耆老們商量。
如今幾天過去了,季青燕還沒有開口,他們才會找上門來求問。需要村裏做什麽?或者說村裏有這件事情上有何所得?
竟然季青燕那麽說了,自然就是對村裏有安排的,不然他們也不會來,就像之前曬幹魚那些,村裏並沒有正式參與過。
“這個事情我到是都和雲林哥商量過了,畢竟咱們村人也不少,如今要做的不是洗洗曬曬那麽簡單,是真正涉及到手藝的生意了。”
“因此我怕到時好心辦壞事,反而容易得罪人,到時生意若能做開,怎麽去做的問題,也要聽村長大伯和耆老爺爺們的意見。”
季青燕非常懂事地解釋,她的飯也吃得差不多了,這時候聽了村長的話自然也不講客氣了,立刻又坐下邊吃邊說。
“雖說不是什麽發財的生意,但農家人都做得,大家多筆賺頭改善夥食也好。”
季青燕說得謙虛,卻突然話鋒一轉,好奇問道:“不知村裏丈地可會放開來買?咱們接下來要做的生意,成本若能節省,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