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為難
農門天師:元氣少女來種田 作者:燕七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雲林沒有過來,頭晚說好的今天輪到他去巡山,而他會利用這個機會去砍些樹枝迴來,做推車也好、做木盆也好,都用得到。
因為雨停了,這次上山巡視的人多了許多,都想上去看看有木耳摘沒,安不安全什麽的。雖然幹魚價錢更高,但大家也明白分散賺錢的道理。
於是山上一時人影熱鬧,有人看見雲林砍樹就問幹啥。雲林自然不會多說什麽,隻說木盆不夠用。
然而大家一聽頓時目光一亮,這是燕兒丫頭又要做什麽了嗎?
他們可不相信雲林這句話代表的是雲家。如今人人都知道雲林和季青燕的關係,不過是在等三年後那天到來罷了。
上山來的都是漢子,見雲林不說自然不會多問,他們可不是那些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婦人,不過都在心裏轉開了心思罷了。
而季青燕照例帶著弟弟去捉魚,挑魚就變成了雲揚和季老爺子。如今還沒上山,雲婉也不過來了,要在家幫著大嫂一起剖魚。
第三個集日還沒到來,提前了兩天就跑來村裏的胖老板一進村就聽說大家已經曬了一批幹魚了,頓時喜出望外。
想也知道木耳沒那麽方便,但有魚也行啊。依然是把馬車停在了季家門口,很快就有人利索地挑了一擔幹魚過來了。
然而季青燕卻看著兩輛空馬車露出了為難的表情。
見她這樣,胖老板立刻心裏一個咯噔,連忙下了馬車笑道:“這天晴沒幾天,燕兒姑娘可是怕貨太少不夠我裝?”
“這也晴了好幾天了,自然是夠裝的,就是……”季青燕露出糾結的表情,最後還是為難地道,“還請大叔以後帶筐過來吧。”
“實在是,咱們村的竹子不多了,而且一直以來家裏都需要專門一個人從早編到晚,才勉強趕上收貨,前些天又一直下雨……”
“這筐都給你了,家裏挑秧苗都不夠用了,而且馬上要插秧了,也沒人得空編新筐。要知道我們捉魚都是少年在捉,家裏婦人負責曬魚。”
“正勞力是不幹這事的,沒有空,畢竟這錢賺得再多,種田種莊稼才是我們農家人的本份,所以,真是抱歉了……”
“要是大叔覺得這樣不方便,那下次我們自己上集時用牛車給大叔送去吧……”季青燕說得十分為難而在情在理,就連旁邊的村鄰都覺得她好會說話。
以前的季青燕可沒這麽伶牙俐齒,如今這是要撐起一個家而不得不改變自己吧……
“好,既然你都這麽說了,我也理解你們現在的情況,下次我帶筐過來。”胖老板似乎也很為難地想了想,然後理解地應諾。
“那就多謝大叔體諒了。”季青燕微微一笑道了謝,心裏卻想,這幹貨很好賣吧?想來賺不少了吧?最好別得罪我這個送財仙女喲。
這次隻有幹魚和幹魚片,雖然都是拿籮筐裝著的,稱起來也方便,加上大家操作程序也熟悉起來了,進度就快很多,都趕在中飯前就完成了。
但是重量卻是不可小覷的,幹魚可比幹木耳重得多了,還好趕了兩輛馬車過來,看著堆了起來的籮筐,胖老板不由感慨,下次應該再加兩輛馬車才是。
這要是把他的馬車在路上壓壞了,可就叫天不應了。季青燕卻在心裏想,要是大卡車就好了……
當然這些貨可不是天晴之後到現在六天的貨,這頂多就是三到四天的,還有不少在曬著呢,還沒成幹貨自然是不好賣的。
有些人家的還沒幹到位被胖老板退迴了,開玩笑,若混了一些沒幹透的在筐裏,不是壞事嘛。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重量問題,其實他收貨迴去後也是要再倒出來全部檢查一遍,沒到位的還要接著曬的。
胖老板隻是將手在筐裏抄了幾下就能發現問題,旁人自是不敢心存僥幸心理了。而季青燕在旁看見,卻是暗自點讚。
不管如何,這老板做幹貨生意可是經驗老到的。
這次胖老板也很識趣,帶的都是銅錢,一邊算好帳就能付錢。
之後又有幾戶人家拿出了幾筐木耳,卻是天晴後在山坡附近摘的,胖老板看了看,給了五文錢一斤。
理由是這些木耳本身就沒有高處的好,再加上經過大雨洗刷浸泡了十來天,有些水脹,再曬幹的脆度和色澤都是差了些,容易碎掉。
給五文,是看在那十文木耳的麵子。他是生意人,這話笑著說出來,大家雖然尷尬,但也表示理解,隻是暗自無奈,這人工可是一樣多啊。
對於這種情況,季青燕自然不會多說什麽,她看了會兒熱鬧就迴去繼續給四小塊菜畦拔草去了,間距太近不好下鋤頭,雨後卻長了不少草出來,隻能一點一點拔掉。
“村長,隻要不下雨我就小端午之後再來,若要下雨,我盡快趕來,還請在插秧之前多攢些貨啊。”籬笆外的村道上,交易很快完成了,就是數錢有點耗時間。
就算是一吊一百文,接收的人也是要數一遍的,萬一隻被人串了九十九文呢?一文錢可是能買兩個雞蛋的呢。
在等待的時候,胖老板就和王村長叮囑起來。雖然這種交易跟王村長並沒有利益,但他是村長,收購這種事就必須站出來。
王村長自然是好說,也知道在農忙前再賺一筆的重要性,過兩天就要出秧了,這一忙就得到端午節前後。
胖老板離開之後,大家又閑聊了一會兒賺錢心得,便笑哈哈地迴去了。來看熱鬧的少年們也迴去河邊繼續捉魚。
季青燕這幾天到是沒有去河邊,前兩天月事來了身子不爽利,今天才舒坦點,沒想到今天胖老板就來收貨了。
不過不拖到集日那天也好,這樣各家才有空上集采辦物品呀,上次是下雨沒有辦法,這次可一定要去買些東西了。
孩子們饞了許久的糖葫蘆、綠豆糕、新衣裳,都要買點的,當然還有紅燒肉……
這次各家都賺了十兩左右,多的有十二、三兩。季家大房就賺了近十二兩,可把來看熱鬧的老太太樂得嘴都合不攏邊了,逢人就說早該曬幹魚的。
因為雨停了,這次上山巡視的人多了許多,都想上去看看有木耳摘沒,安不安全什麽的。雖然幹魚價錢更高,但大家也明白分散賺錢的道理。
於是山上一時人影熱鬧,有人看見雲林砍樹就問幹啥。雲林自然不會多說什麽,隻說木盆不夠用。
然而大家一聽頓時目光一亮,這是燕兒丫頭又要做什麽了嗎?
他們可不相信雲林這句話代表的是雲家。如今人人都知道雲林和季青燕的關係,不過是在等三年後那天到來罷了。
上山來的都是漢子,見雲林不說自然不會多問,他們可不是那些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婦人,不過都在心裏轉開了心思罷了。
而季青燕照例帶著弟弟去捉魚,挑魚就變成了雲揚和季老爺子。如今還沒上山,雲婉也不過來了,要在家幫著大嫂一起剖魚。
第三個集日還沒到來,提前了兩天就跑來村裏的胖老板一進村就聽說大家已經曬了一批幹魚了,頓時喜出望外。
想也知道木耳沒那麽方便,但有魚也行啊。依然是把馬車停在了季家門口,很快就有人利索地挑了一擔幹魚過來了。
然而季青燕卻看著兩輛空馬車露出了為難的表情。
見她這樣,胖老板立刻心裏一個咯噔,連忙下了馬車笑道:“這天晴沒幾天,燕兒姑娘可是怕貨太少不夠我裝?”
“這也晴了好幾天了,自然是夠裝的,就是……”季青燕露出糾結的表情,最後還是為難地道,“還請大叔以後帶筐過來吧。”
“實在是,咱們村的竹子不多了,而且一直以來家裏都需要專門一個人從早編到晚,才勉強趕上收貨,前些天又一直下雨……”
“這筐都給你了,家裏挑秧苗都不夠用了,而且馬上要插秧了,也沒人得空編新筐。要知道我們捉魚都是少年在捉,家裏婦人負責曬魚。”
“正勞力是不幹這事的,沒有空,畢竟這錢賺得再多,種田種莊稼才是我們農家人的本份,所以,真是抱歉了……”
“要是大叔覺得這樣不方便,那下次我們自己上集時用牛車給大叔送去吧……”季青燕說得十分為難而在情在理,就連旁邊的村鄰都覺得她好會說話。
以前的季青燕可沒這麽伶牙俐齒,如今這是要撐起一個家而不得不改變自己吧……
“好,既然你都這麽說了,我也理解你們現在的情況,下次我帶筐過來。”胖老板似乎也很為難地想了想,然後理解地應諾。
“那就多謝大叔體諒了。”季青燕微微一笑道了謝,心裏卻想,這幹貨很好賣吧?想來賺不少了吧?最好別得罪我這個送財仙女喲。
這次隻有幹魚和幹魚片,雖然都是拿籮筐裝著的,稱起來也方便,加上大家操作程序也熟悉起來了,進度就快很多,都趕在中飯前就完成了。
但是重量卻是不可小覷的,幹魚可比幹木耳重得多了,還好趕了兩輛馬車過來,看著堆了起來的籮筐,胖老板不由感慨,下次應該再加兩輛馬車才是。
這要是把他的馬車在路上壓壞了,可就叫天不應了。季青燕卻在心裏想,要是大卡車就好了……
當然這些貨可不是天晴之後到現在六天的貨,這頂多就是三到四天的,還有不少在曬著呢,還沒成幹貨自然是不好賣的。
有些人家的還沒幹到位被胖老板退迴了,開玩笑,若混了一些沒幹透的在筐裏,不是壞事嘛。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重量問題,其實他收貨迴去後也是要再倒出來全部檢查一遍,沒到位的還要接著曬的。
胖老板隻是將手在筐裏抄了幾下就能發現問題,旁人自是不敢心存僥幸心理了。而季青燕在旁看見,卻是暗自點讚。
不管如何,這老板做幹貨生意可是經驗老到的。
這次胖老板也很識趣,帶的都是銅錢,一邊算好帳就能付錢。
之後又有幾戶人家拿出了幾筐木耳,卻是天晴後在山坡附近摘的,胖老板看了看,給了五文錢一斤。
理由是這些木耳本身就沒有高處的好,再加上經過大雨洗刷浸泡了十來天,有些水脹,再曬幹的脆度和色澤都是差了些,容易碎掉。
給五文,是看在那十文木耳的麵子。他是生意人,這話笑著說出來,大家雖然尷尬,但也表示理解,隻是暗自無奈,這人工可是一樣多啊。
對於這種情況,季青燕自然不會多說什麽,她看了會兒熱鬧就迴去繼續給四小塊菜畦拔草去了,間距太近不好下鋤頭,雨後卻長了不少草出來,隻能一點一點拔掉。
“村長,隻要不下雨我就小端午之後再來,若要下雨,我盡快趕來,還請在插秧之前多攢些貨啊。”籬笆外的村道上,交易很快完成了,就是數錢有點耗時間。
就算是一吊一百文,接收的人也是要數一遍的,萬一隻被人串了九十九文呢?一文錢可是能買兩個雞蛋的呢。
在等待的時候,胖老板就和王村長叮囑起來。雖然這種交易跟王村長並沒有利益,但他是村長,收購這種事就必須站出來。
王村長自然是好說,也知道在農忙前再賺一筆的重要性,過兩天就要出秧了,這一忙就得到端午節前後。
胖老板離開之後,大家又閑聊了一會兒賺錢心得,便笑哈哈地迴去了。來看熱鬧的少年們也迴去河邊繼續捉魚。
季青燕這幾天到是沒有去河邊,前兩天月事來了身子不爽利,今天才舒坦點,沒想到今天胖老板就來收貨了。
不過不拖到集日那天也好,這樣各家才有空上集采辦物品呀,上次是下雨沒有辦法,這次可一定要去買些東西了。
孩子們饞了許久的糖葫蘆、綠豆糕、新衣裳,都要買點的,當然還有紅燒肉……
這次各家都賺了十兩左右,多的有十二、三兩。季家大房就賺了近十二兩,可把來看熱鬧的老太太樂得嘴都合不攏邊了,逢人就說早該曬幹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