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二姑娘、辛三姑娘?”計侯爺一愣,隨後心中甚喜,笑道:“這兩位姑娘都是端莊得體的大家閨秀,清兒今兒初次進宮便能交到這樣的朋友實屬難得!嗬嗬,既是如此,改天得閑了你便上門拜訪拜訪,同兩位姑娘好好相處!”
計侯爺說起來一臉的讚許,計子清聽了越發得意,清脆的應了聲“好的,爹!”
計夫人身子卻是大震,滿腦子裏都被甄府、甄二姑娘幾個字填充著了。計夫人不覺抬眼向計子茜征詢的望了過去,計子茜抿了抿唇沒有說話,示意計子清沒有撒謊。
計夫人的心猛的收緊,眼前一陣微微的眩暈。
“夫人?”突然聽到丈夫在叫自己,計夫人慌忙迴神,笑道:“老爺方才說什麽?一時沒注意聽清。”
計侯爺倒不疑他想,笑道:“也沒什麽,就是往後你出門做客赴宴,把清兒也都帶去吧!清兒年紀也不小了!”
計侯爺說的意味深長。計子清雖然因為小時候吃了太多苦頭個子長得嬌小,但畢竟也十七歲了,該找個好人家嫁了。
計夫人頓了頓,點頭笑道:“侯爺放心便是!既是侯爺吩咐了,今後我會看著辦的。”計子清是半途迴府,選秀什麽的並無此先例,料想內務府是不收的。
計夫人想了想,又向丈夫笑道:“這麽著吧,正好明兒有空,我便帶著清兒和敏兒一道上街裁兩身好衣裳首飾吧!”計夫人說著又向計子清笑道:“咱們就去玉霞記,這些日子也忘了告訴你了,你還不知道呢,玉霞記有一位繡娘跟你娘可是故交呢,你小時候應該也是見過的!手藝好的不得了!”
計子清神色未變,笑得甚甜,說道:“是麽?我娘從前結識的姐妹也不少,不知母親說的是哪一位?”
這麽一句沒頭沒尾的話就想套她?做夢!
計夫人有些狐疑。卻是聲色未動含笑道:“似是叫做柳三娘,不知清兒你有沒有印象?”
計子清含笑點頭:“原來是她啊!娘倒是跟我說過,柳三娘曾經救過我們母女的命,不過清兒倒是沒什麽印象了。哦對了。清兒記得,她應該是京城本地人,臉上有傷,總蒙著麵紗,不愛見人。”
計夫人笑了笑,便沒再說什麽。這一次的交鋒,計夫人完敗。
計子清暗自冷笑。關於這個柳三娘,當初前去尋找鄭寶兒的人也曾經提過,她如何不知?橫豎當年鄭寶兒還小,又是這麽多年不見了,她不信柳三娘能夠認得出她是冒牌的,就算她認出了又怎樣,自己如今已經是忠勇侯府的大姑娘,她便是認出了。也隻能夠裝作沒認出,不然,就是自己找死!哼。也不知這賈氏特特提出來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說好了明兒上街的時間,再閑話幾句,計侯爺迴了書房辦事,幾個人便各自迴去休息。
躺在卷雲荷huā紋的紫檀千工拔步床上,望著棗紅刻絲吉祥八卉的縐紗帳頂,計夫人有些心煩意亂。這一切從一開始就跟玉霞記有關,也就是說跟戶部尚書府有關,偏偏如今計子清那賤人一進宮就跟甄家的姑娘搭上了,這其中,是否有什麽關聯?邵心萍的死隻是一件小事。即使鬧出來她也有手腕平複辯解,可是邵心萍非死不可的原因卻是大事,若是有人順著這條線想得細一些、查得深一些,那麽——
計夫人有些煩躁的翻了翻身,斟酌再三,決定仍是不動聲色且看看再作決定。至於這個計子清。暫時還是別打她的主意了,留著沒準還能發現什麽蛛絲馬跡,她不是跟甄府搭上了關係嗎?那麽好呀,就讓她們多多的聯絡吧!
第二天,計夫人果然帶著計子清和計子茜去了玉霞記,計子清沒有半點的緊張和異樣,隻是雙眼放光的挑選著各種上乘的衣料,什麽金線紗、暈文錦、寶huā羅、輕容紗,入了眼便再也挪不動,計夫人冷眼旁觀,心底冷笑不已。她就納了悶,生的出這種女兒的女人有什麽好,她的丈夫真正是鬼迷了心竅了!當然了,如果這個女兒是個冒牌貨,那就另當別論了。
有了計夫人暗中的吩咐,計子清的日子好過了許多,跟甄鈺、萱娘的友誼也迅速進展。萱娘是個極玲瓏剔透的,見甄鈺跟計子清交好雖然不讚同,但甄鈺堅持她便也笑納接受,不再勸說她,隻暗暗留心計子清的一舉一動。上京貴女們見甄鈺和萱娘不排斥她,漸漸的也都接納了她,雖然還沒有當她是多親密的朋友,但是偶爾見麵已經會跟她說上三兩句話。
計子清明白這一切的變化都是甄鈺帶來的,對甄鈺益發可著勁的巴結,對甄鈺幾乎是言聽計從。計子茜見了越發的惱恨上她和甄鈺,在計夫人的嚴厲警告下,恨得牙根癢癢卻也不敢亂動計子清,而她的冷言酸語人家計子清迴以雲淡風輕,壓根兒不當一迴事!
轉眼到了蟹肥菊黃的九月金秋,各地州府上報,今年糧食產量果然比往年大有提高,上京周邊縣市的情況亦十分樂觀,皇帝龍顏大悅,頒旨褒獎甄老爺及戶部眾官員,大加賞賜。而禦史台左監禦史歐陽枚又適時的上了一本,說是右相郭彥已經告老多年,該職位空缺太久不太妥當,皇帝覽奏深以為然,著內閣並同六部議處,盡快將右相的人選斟酌著擬出來。
百官接旨,相視各自一笑。若是連這點子眼力勁也沒有,那麽這個官也不要做了!
當年郭右相告老辭歸,不知多少雙眼睛盯著他這個空出來的位置可著勁的在皇帝麵前表現,暗底下的爭奪更是如火如荼。可是皇帝冷眼瞅了大半年,輕輕一句“暫不忍動”硬是將此事放下,這一放就是好幾年。偏偏在這當口歐陽禦史上本,隻要不是個瞎子,誰都看得出來皇帝是什麽意思。
於是許多人的心情就變得沉重起來,包括左宰辛大人,包括太子,包括宮裏的皇後,也包括甄老爺。
沒過幾天,甄老爺亦上密奏一本,誰也不知他說了什麽,隻是皇帝隨之下旨,封甄老爺為欽差,著其前往大夏國人才重地東南三省巡察各地州府縣學,以表朝廷重視人才之意,同時向各地學政們提個醒,敲打敲打,來年科舉取士時要上點心!
這件差事本應是吏部和翰林院所管,但甄老爺是探huā出身,學識淵博,為人正直,又是皇帝信任的重臣近臣,因此也無人敢生非議。甄老爺領了聖旨,於九月十五帶著欽差依仗和羽林侍衛浩浩蕩蕩的出京去了,上京中甄選右相一時又漸漸的平緩了下來。可是人人都知道,平緩隻是表麵上的平緩,背地裏的暗潮越發的洶湧了。
甄老爺的離開,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個絕好的喘息機會,隻要有充足的時間加以布置爭取,什麽事情不可能峰迴路轉、最終扭轉乾坤。
這一迴,甄夫人安安靜靜的為丈夫送行,卻是半個抱怨的字也沒有說,隻是多囑咐了幾句路上保重之類的話,又笑著提起在福建任總督的二老爺甄格遠,說是大侄子明年鄉試,若是高中,後年就要上京參加會試了!甄老爺聽妻子提起兄弟侄子,眼中不覺露出溫暖的笑意,也跟著感慨了幾句。
雖然隻少了一個人,甄府一下子又覺冷清了許多,加之如今甄克善、甄克守兄弟倆抓緊時間埋頭苦讀、做文章、寫策論,偌大的府邸愈加顯得清淨了。
次日白姨娘至正院給甄夫人請安,甄夫人留她說了一會子話。白姨娘便忍不住歎氣道:“老爺也不知怎麽想的,怎麽好好的這個時候出京呢!明年二公子和三公子就要上場了,老爺這一去起碼得一兩個月,可惜又要耽擱好些時日了!若是有老爺在府上指點,兩位公子定能精進不少、明年上場也該多幾分把握呢!”
甄夫人聽了便瞅著她道:“老爺身為朝廷命官,自當以忠君愛國、報效朝廷為先,怎麽能光顧小家不顧大家呢?再說了,克善和克守都是聰明好學的孩子,老爺不在,他們不也都在書房學著了?你這話說出去也不怕人恥笑!”
白姨娘聽了有些訕訕,忙陪笑道:“夫人說的是,婢妾也是關心兩位公子,關心則亂,關心則亂嘛!”
甄鈺忍不住也笑道:“白姨娘你就放心吧,兩位哥哥必定都會高中的。”考狀元探huā甄鈺不敢說,但考個舉人,兩位哥哥應該都會很穩當的。
白姨娘不由得眉開眼笑,細眉彎彎,眼睛眯成了兩條縫,趕著笑道:“二姑娘吉言,二姑娘的話必定不錯的,兩位公子一定能高中!”
甄夫人暗歎搖頭,看來迴老家住了一年多,這脾氣仍是一點兒都不曾改!以前有沈姨娘在,白姨娘尚有點兒事情做,至少有個人可供她琢磨,如今沈姨娘已經徹底翻身無望了,倒把個白姨娘落了單,讓她一顆心不知道該放在哪裏好了!
甄夫人正欲說話,忽見小丫鬟進來稟報:劉姨娘有事要迴。(未完待續
計侯爺說起來一臉的讚許,計子清聽了越發得意,清脆的應了聲“好的,爹!”
計夫人身子卻是大震,滿腦子裏都被甄府、甄二姑娘幾個字填充著了。計夫人不覺抬眼向計子茜征詢的望了過去,計子茜抿了抿唇沒有說話,示意計子清沒有撒謊。
計夫人的心猛的收緊,眼前一陣微微的眩暈。
“夫人?”突然聽到丈夫在叫自己,計夫人慌忙迴神,笑道:“老爺方才說什麽?一時沒注意聽清。”
計侯爺倒不疑他想,笑道:“也沒什麽,就是往後你出門做客赴宴,把清兒也都帶去吧!清兒年紀也不小了!”
計侯爺說的意味深長。計子清雖然因為小時候吃了太多苦頭個子長得嬌小,但畢竟也十七歲了,該找個好人家嫁了。
計夫人頓了頓,點頭笑道:“侯爺放心便是!既是侯爺吩咐了,今後我會看著辦的。”計子清是半途迴府,選秀什麽的並無此先例,料想內務府是不收的。
計夫人想了想,又向丈夫笑道:“這麽著吧,正好明兒有空,我便帶著清兒和敏兒一道上街裁兩身好衣裳首飾吧!”計夫人說著又向計子清笑道:“咱們就去玉霞記,這些日子也忘了告訴你了,你還不知道呢,玉霞記有一位繡娘跟你娘可是故交呢,你小時候應該也是見過的!手藝好的不得了!”
計子清神色未變,笑得甚甜,說道:“是麽?我娘從前結識的姐妹也不少,不知母親說的是哪一位?”
這麽一句沒頭沒尾的話就想套她?做夢!
計夫人有些狐疑。卻是聲色未動含笑道:“似是叫做柳三娘,不知清兒你有沒有印象?”
計子清含笑點頭:“原來是她啊!娘倒是跟我說過,柳三娘曾經救過我們母女的命,不過清兒倒是沒什麽印象了。哦對了。清兒記得,她應該是京城本地人,臉上有傷,總蒙著麵紗,不愛見人。”
計夫人笑了笑,便沒再說什麽。這一次的交鋒,計夫人完敗。
計子清暗自冷笑。關於這個柳三娘,當初前去尋找鄭寶兒的人也曾經提過,她如何不知?橫豎當年鄭寶兒還小,又是這麽多年不見了,她不信柳三娘能夠認得出她是冒牌的,就算她認出了又怎樣,自己如今已經是忠勇侯府的大姑娘,她便是認出了。也隻能夠裝作沒認出,不然,就是自己找死!哼。也不知這賈氏特特提出來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說好了明兒上街的時間,再閑話幾句,計侯爺迴了書房辦事,幾個人便各自迴去休息。
躺在卷雲荷huā紋的紫檀千工拔步床上,望著棗紅刻絲吉祥八卉的縐紗帳頂,計夫人有些心煩意亂。這一切從一開始就跟玉霞記有關,也就是說跟戶部尚書府有關,偏偏如今計子清那賤人一進宮就跟甄家的姑娘搭上了,這其中,是否有什麽關聯?邵心萍的死隻是一件小事。即使鬧出來她也有手腕平複辯解,可是邵心萍非死不可的原因卻是大事,若是有人順著這條線想得細一些、查得深一些,那麽——
計夫人有些煩躁的翻了翻身,斟酌再三,決定仍是不動聲色且看看再作決定。至於這個計子清。暫時還是別打她的主意了,留著沒準還能發現什麽蛛絲馬跡,她不是跟甄府搭上了關係嗎?那麽好呀,就讓她們多多的聯絡吧!
第二天,計夫人果然帶著計子清和計子茜去了玉霞記,計子清沒有半點的緊張和異樣,隻是雙眼放光的挑選著各種上乘的衣料,什麽金線紗、暈文錦、寶huā羅、輕容紗,入了眼便再也挪不動,計夫人冷眼旁觀,心底冷笑不已。她就納了悶,生的出這種女兒的女人有什麽好,她的丈夫真正是鬼迷了心竅了!當然了,如果這個女兒是個冒牌貨,那就另當別論了。
有了計夫人暗中的吩咐,計子清的日子好過了許多,跟甄鈺、萱娘的友誼也迅速進展。萱娘是個極玲瓏剔透的,見甄鈺跟計子清交好雖然不讚同,但甄鈺堅持她便也笑納接受,不再勸說她,隻暗暗留心計子清的一舉一動。上京貴女們見甄鈺和萱娘不排斥她,漸漸的也都接納了她,雖然還沒有當她是多親密的朋友,但是偶爾見麵已經會跟她說上三兩句話。
計子清明白這一切的變化都是甄鈺帶來的,對甄鈺益發可著勁的巴結,對甄鈺幾乎是言聽計從。計子茜見了越發的惱恨上她和甄鈺,在計夫人的嚴厲警告下,恨得牙根癢癢卻也不敢亂動計子清,而她的冷言酸語人家計子清迴以雲淡風輕,壓根兒不當一迴事!
轉眼到了蟹肥菊黃的九月金秋,各地州府上報,今年糧食產量果然比往年大有提高,上京周邊縣市的情況亦十分樂觀,皇帝龍顏大悅,頒旨褒獎甄老爺及戶部眾官員,大加賞賜。而禦史台左監禦史歐陽枚又適時的上了一本,說是右相郭彥已經告老多年,該職位空缺太久不太妥當,皇帝覽奏深以為然,著內閣並同六部議處,盡快將右相的人選斟酌著擬出來。
百官接旨,相視各自一笑。若是連這點子眼力勁也沒有,那麽這個官也不要做了!
當年郭右相告老辭歸,不知多少雙眼睛盯著他這個空出來的位置可著勁的在皇帝麵前表現,暗底下的爭奪更是如火如荼。可是皇帝冷眼瞅了大半年,輕輕一句“暫不忍動”硬是將此事放下,這一放就是好幾年。偏偏在這當口歐陽禦史上本,隻要不是個瞎子,誰都看得出來皇帝是什麽意思。
於是許多人的心情就變得沉重起來,包括左宰辛大人,包括太子,包括宮裏的皇後,也包括甄老爺。
沒過幾天,甄老爺亦上密奏一本,誰也不知他說了什麽,隻是皇帝隨之下旨,封甄老爺為欽差,著其前往大夏國人才重地東南三省巡察各地州府縣學,以表朝廷重視人才之意,同時向各地學政們提個醒,敲打敲打,來年科舉取士時要上點心!
這件差事本應是吏部和翰林院所管,但甄老爺是探huā出身,學識淵博,為人正直,又是皇帝信任的重臣近臣,因此也無人敢生非議。甄老爺領了聖旨,於九月十五帶著欽差依仗和羽林侍衛浩浩蕩蕩的出京去了,上京中甄選右相一時又漸漸的平緩了下來。可是人人都知道,平緩隻是表麵上的平緩,背地裏的暗潮越發的洶湧了。
甄老爺的離開,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個絕好的喘息機會,隻要有充足的時間加以布置爭取,什麽事情不可能峰迴路轉、最終扭轉乾坤。
這一迴,甄夫人安安靜靜的為丈夫送行,卻是半個抱怨的字也沒有說,隻是多囑咐了幾句路上保重之類的話,又笑著提起在福建任總督的二老爺甄格遠,說是大侄子明年鄉試,若是高中,後年就要上京參加會試了!甄老爺聽妻子提起兄弟侄子,眼中不覺露出溫暖的笑意,也跟著感慨了幾句。
雖然隻少了一個人,甄府一下子又覺冷清了許多,加之如今甄克善、甄克守兄弟倆抓緊時間埋頭苦讀、做文章、寫策論,偌大的府邸愈加顯得清淨了。
次日白姨娘至正院給甄夫人請安,甄夫人留她說了一會子話。白姨娘便忍不住歎氣道:“老爺也不知怎麽想的,怎麽好好的這個時候出京呢!明年二公子和三公子就要上場了,老爺這一去起碼得一兩個月,可惜又要耽擱好些時日了!若是有老爺在府上指點,兩位公子定能精進不少、明年上場也該多幾分把握呢!”
甄夫人聽了便瞅著她道:“老爺身為朝廷命官,自當以忠君愛國、報效朝廷為先,怎麽能光顧小家不顧大家呢?再說了,克善和克守都是聰明好學的孩子,老爺不在,他們不也都在書房學著了?你這話說出去也不怕人恥笑!”
白姨娘聽了有些訕訕,忙陪笑道:“夫人說的是,婢妾也是關心兩位公子,關心則亂,關心則亂嘛!”
甄鈺忍不住也笑道:“白姨娘你就放心吧,兩位哥哥必定都會高中的。”考狀元探huā甄鈺不敢說,但考個舉人,兩位哥哥應該都會很穩當的。
白姨娘不由得眉開眼笑,細眉彎彎,眼睛眯成了兩條縫,趕著笑道:“二姑娘吉言,二姑娘的話必定不錯的,兩位公子一定能高中!”
甄夫人暗歎搖頭,看來迴老家住了一年多,這脾氣仍是一點兒都不曾改!以前有沈姨娘在,白姨娘尚有點兒事情做,至少有個人可供她琢磨,如今沈姨娘已經徹底翻身無望了,倒把個白姨娘落了單,讓她一顆心不知道該放在哪裏好了!
甄夫人正欲說話,忽見小丫鬟進來稟報:劉姨娘有事要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