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臨春腳一軟。
分明是聽慣的聲音,此刻落在耳中,卻陌生得像是第一次聽見。
楊玦還在說,“他死了,剩下的那個隻是傻子,什麽也做不了。”
霍臨春麵無血色,彎腰去扶倒在地上的椅子:“殿下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麽?”
“話從我嘴裏出來,我當然知道。”楊玦吃吃地笑,“難道,我敢說,霍督公卻不敢聽?”
霍臨春扶正椅子,把手搭在椅背上。
他的手指也和臉色一樣,蒼白得不見血色。
他當然不敢聽。
如此秘辛,豈是能告人的事?
楊玦此刻說的話,除了將他拉進泥潭,還有什麽用?
霍臨春看著麵前的人,仿佛又迴到了國破的那一天。他沒有選擇,隻能認命。
“殿下……”霍臨春壓低聲音問道,“這件事,您是何時得知的?”
楊玦聞言,忽然不笑了:“你是問,我殺掉小祝,是不是因為這件事?”
霍臨春頷首應是。
楊玦摸了摸案幾上的刀,從柄摸到刃,直至指尖沁出血珠。
這刀利得狠,輕輕一碰,皮膚便如紙裂開。
他收迴手,拿出帕子,用力拭去指腹上的血:“我殺他,隻是嫌他聒噪煩人罷了。”
霍臨春被他手上那點血色晃暈了眼,一把抓住椅子坐下去。
“皇上素日看著也不像個傻子啊……”他喃喃說著,覺得自己今日不該入宮。
楊玦從來不是個好相與的人。
他和楊玦的交情,也談不上什麽深厚。
上迴見麵,他們更是算得上不歡而散。
楊玦如今非要把小祝的事告訴他,無非兩種可能。
其一,楊玦已經不想留他的命,今日便要送他上路。
其二,楊玦要拉他入夥——
不管哪一種,都夠他喝一壺的。
霍臨春臉上的血色褪下去,就再沒有迴來。
他這副惶惶不安的樣子,好像逗樂了楊玦。
“霍督公可知,我今日為何要將你叫來此處?”
“奴才猜不透。”霍臨春環顧四周,沒看出來這地方有什麽不一樣。
但楊玦一臉感慨地道:“上一迴坐在這裏的兩個人,是國師和靖寧伯。”
霍臨春怔了下。
什麽意思?
楊玦這是把他們兩個人比作國師和祁遠章了?
他勉強擠出一抹淡笑,道:“聽說靖寧伯死前和國師在宮裏下了許久的棋。”
“沒錯,那局棋下了很久。”楊玦迴憶著道,“都說靖寧伯是個了不得的騙子,如今想來,國師也不差。”
霍臨春嘴角的笑意凍住了:“國師一直知情?”
楊玦道:“可不是知情,要不是他,我如今還被蒙在鼓裏呢。”
他說話時的口氣,輕鬆自在,但眼神透著一股戾氣。
霍臨春斟酌著,問道:“那殿下想要怎麽做?”
楊玦垂下眼簾,想了想道:“這天下還不能易主。”
“殿下說的是。”雖然不管楊玦說什麽,霍臨春都會讚同,但這句附和,的確出自真心。
畢竟,信陵王一旦殺進來,他就死定了。
霍臨春動蕩不安的心,被冷風吹啊吹,慢慢吹得定下來。
石頭一樣的心,才能讓他們活下去。
從午後到傍晚,從傍晚到夜深。
霍臨春和楊玦坐在這僻靜的偏殿裏,說了比過去幾年都要多的話。
如果薛懷刃還在,楊玦絕不會來找他。
霍臨春心知肚明,不知該說自己運氣好還是運氣不好。
三更天,他跟著楊玦去見了建陽帝。
掌印候在那,打著瞌睡,看見霍臨春,一下清醒過來。
霍臨春也上下打量了他兩眼。
他們兩個人,原本不熟也該熟悉才對,但掌印這個人,很少出現在霍臨春麵前。
什麽權勢,富貴,他好像也並不是很在意。
加上年歲大了,人也瘦小寡言,霍臨春一直沒拿他當迴事。
可掌印跟了建陽帝那麽多年,怎麽可能是個無用的人。
掌印和他,隻是有用的地方不同而已。
霍臨春知道了真相,看向掌印的眼神便不免多了幾分警惕。
掌印叫他看得頭皮發麻。
楊玦問:“皇上可還鬧騰?”
掌印低著頭道:“鬧倒沒有大鬧,隻是晚間醒過來時,問了奴才好幾迴,三日是不是已經到了。”
楊玦遠遠朝裏頭望了一眼。
果然,傻子連日子也算不清。
從今以後,三日複三日,他向這傻子允諾的三日,永遠不會到來。
楊玦又問了掌印幾句不疼不癢的話。
霍臨春在邊上看著,漸漸明白了楊玦的意思。
建陽帝很快便“病”了。
而且他這一病,別說上朝,就是見人也很難。
諸多瑣事,全交給了六皇子處理。
對於“建陽帝”的這個決定,有大臣不滿,但也有大臣讚同。
楊玦在西北打的仗,多少給他建立了一點威望。
沒幾日,和親的事,再次被提上日程。
但楊玦一口否決,轉日便發話,要送壽春帝姬迴舊都。
滿朝嘩然。
眾人連番上書,要求楊玦改變心意。
可楊玦鐵了心,不管不顧就是要送帝姬走。
偏偏北梁帝君發了瘋,隻要壽春。
於是,使臣死在了北梁。
和親一事,徹底告破。
大昭內憂未平,外亂也難息。
消息傳到洛邑,複國軍等人也覺得楊玦犯蠢。能用和親擺平北梁,多好的事?
但太微和薛懷刃對此卻沒有太過驚訝。
對楊玦而言,就是天下,也不如壽春一人。
他會拒絕和親,是意料中的事。
真正叫他們吃驚的,是小祝的死。
一個侏儒,原本死便死了。
可小祝從來不是尋常的弄臣。
是以,小祝的身影一從宮裏消失,他們留在京城的探子,便立即送了信迴來。
太微坐在燈下,把那張單薄的字條,反複看了好幾遍。
她不知道,上一世的小祝是什麽時候死的。
也許,直到他們都死了,小祝也還活著。
畢竟建陽帝從來沒有“病”過。
不過,小祝一死,建陽帝便大不如前。
楊玦代政,對複國軍而言,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太微這般想,其餘人也如此。
所有人都以為楊玦不會成什麽氣候。
然而,才進三月,複國軍便在楊玦手裏折了戟。
分明是聽慣的聲音,此刻落在耳中,卻陌生得像是第一次聽見。
楊玦還在說,“他死了,剩下的那個隻是傻子,什麽也做不了。”
霍臨春麵無血色,彎腰去扶倒在地上的椅子:“殿下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麽?”
“話從我嘴裏出來,我當然知道。”楊玦吃吃地笑,“難道,我敢說,霍督公卻不敢聽?”
霍臨春扶正椅子,把手搭在椅背上。
他的手指也和臉色一樣,蒼白得不見血色。
他當然不敢聽。
如此秘辛,豈是能告人的事?
楊玦此刻說的話,除了將他拉進泥潭,還有什麽用?
霍臨春看著麵前的人,仿佛又迴到了國破的那一天。他沒有選擇,隻能認命。
“殿下……”霍臨春壓低聲音問道,“這件事,您是何時得知的?”
楊玦聞言,忽然不笑了:“你是問,我殺掉小祝,是不是因為這件事?”
霍臨春頷首應是。
楊玦摸了摸案幾上的刀,從柄摸到刃,直至指尖沁出血珠。
這刀利得狠,輕輕一碰,皮膚便如紙裂開。
他收迴手,拿出帕子,用力拭去指腹上的血:“我殺他,隻是嫌他聒噪煩人罷了。”
霍臨春被他手上那點血色晃暈了眼,一把抓住椅子坐下去。
“皇上素日看著也不像個傻子啊……”他喃喃說著,覺得自己今日不該入宮。
楊玦從來不是個好相與的人。
他和楊玦的交情,也談不上什麽深厚。
上迴見麵,他們更是算得上不歡而散。
楊玦如今非要把小祝的事告訴他,無非兩種可能。
其一,楊玦已經不想留他的命,今日便要送他上路。
其二,楊玦要拉他入夥——
不管哪一種,都夠他喝一壺的。
霍臨春臉上的血色褪下去,就再沒有迴來。
他這副惶惶不安的樣子,好像逗樂了楊玦。
“霍督公可知,我今日為何要將你叫來此處?”
“奴才猜不透。”霍臨春環顧四周,沒看出來這地方有什麽不一樣。
但楊玦一臉感慨地道:“上一迴坐在這裏的兩個人,是國師和靖寧伯。”
霍臨春怔了下。
什麽意思?
楊玦這是把他們兩個人比作國師和祁遠章了?
他勉強擠出一抹淡笑,道:“聽說靖寧伯死前和國師在宮裏下了許久的棋。”
“沒錯,那局棋下了很久。”楊玦迴憶著道,“都說靖寧伯是個了不得的騙子,如今想來,國師也不差。”
霍臨春嘴角的笑意凍住了:“國師一直知情?”
楊玦道:“可不是知情,要不是他,我如今還被蒙在鼓裏呢。”
他說話時的口氣,輕鬆自在,但眼神透著一股戾氣。
霍臨春斟酌著,問道:“那殿下想要怎麽做?”
楊玦垂下眼簾,想了想道:“這天下還不能易主。”
“殿下說的是。”雖然不管楊玦說什麽,霍臨春都會讚同,但這句附和,的確出自真心。
畢竟,信陵王一旦殺進來,他就死定了。
霍臨春動蕩不安的心,被冷風吹啊吹,慢慢吹得定下來。
石頭一樣的心,才能讓他們活下去。
從午後到傍晚,從傍晚到夜深。
霍臨春和楊玦坐在這僻靜的偏殿裏,說了比過去幾年都要多的話。
如果薛懷刃還在,楊玦絕不會來找他。
霍臨春心知肚明,不知該說自己運氣好還是運氣不好。
三更天,他跟著楊玦去見了建陽帝。
掌印候在那,打著瞌睡,看見霍臨春,一下清醒過來。
霍臨春也上下打量了他兩眼。
他們兩個人,原本不熟也該熟悉才對,但掌印這個人,很少出現在霍臨春麵前。
什麽權勢,富貴,他好像也並不是很在意。
加上年歲大了,人也瘦小寡言,霍臨春一直沒拿他當迴事。
可掌印跟了建陽帝那麽多年,怎麽可能是個無用的人。
掌印和他,隻是有用的地方不同而已。
霍臨春知道了真相,看向掌印的眼神便不免多了幾分警惕。
掌印叫他看得頭皮發麻。
楊玦問:“皇上可還鬧騰?”
掌印低著頭道:“鬧倒沒有大鬧,隻是晚間醒過來時,問了奴才好幾迴,三日是不是已經到了。”
楊玦遠遠朝裏頭望了一眼。
果然,傻子連日子也算不清。
從今以後,三日複三日,他向這傻子允諾的三日,永遠不會到來。
楊玦又問了掌印幾句不疼不癢的話。
霍臨春在邊上看著,漸漸明白了楊玦的意思。
建陽帝很快便“病”了。
而且他這一病,別說上朝,就是見人也很難。
諸多瑣事,全交給了六皇子處理。
對於“建陽帝”的這個決定,有大臣不滿,但也有大臣讚同。
楊玦在西北打的仗,多少給他建立了一點威望。
沒幾日,和親的事,再次被提上日程。
但楊玦一口否決,轉日便發話,要送壽春帝姬迴舊都。
滿朝嘩然。
眾人連番上書,要求楊玦改變心意。
可楊玦鐵了心,不管不顧就是要送帝姬走。
偏偏北梁帝君發了瘋,隻要壽春。
於是,使臣死在了北梁。
和親一事,徹底告破。
大昭內憂未平,外亂也難息。
消息傳到洛邑,複國軍等人也覺得楊玦犯蠢。能用和親擺平北梁,多好的事?
但太微和薛懷刃對此卻沒有太過驚訝。
對楊玦而言,就是天下,也不如壽春一人。
他會拒絕和親,是意料中的事。
真正叫他們吃驚的,是小祝的死。
一個侏儒,原本死便死了。
可小祝從來不是尋常的弄臣。
是以,小祝的身影一從宮裏消失,他們留在京城的探子,便立即送了信迴來。
太微坐在燈下,把那張單薄的字條,反複看了好幾遍。
她不知道,上一世的小祝是什麽時候死的。
也許,直到他們都死了,小祝也還活著。
畢竟建陽帝從來沒有“病”過。
不過,小祝一死,建陽帝便大不如前。
楊玦代政,對複國軍而言,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太微這般想,其餘人也如此。
所有人都以為楊玦不會成什麽氣候。
然而,才進三月,複國軍便在楊玦手裏折了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