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羅那伯國被並入阿拉貢王國的300多年後,卡斯蒂利亞的女王儲,兼具美貌和智慧的公主伊莎貝爾,不願遵從其王兄的意誌嫁給葡萄牙的國王,堅持要與自己心儀的阿拉貢的王儲斐迪南成親。
於是,1469年,伊莎貝爾衝破重重阻力與斐迪南完成婚事,幾年後兩人分別繼承了各自的王國。
然後,伊比利亞半島上勢力最強大的兩個基督教國家,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在形式上合並了,伊莎貝爾和斐迪南被稱為“天主教雙王”。
然而,這種“合並”是非常鬆散的,兩個國家並未建“統一的中央聯合zf”,相反,兩個國家的行政管理仍然獨立運行,互不幹涉,典型的麵和心不和。
阿拉貢的財富不屬於卡斯蒂利亞,後來卡斯蒂利亞發現的新大陸也與阿拉貢無關。
此時的卡斯蒂利亞-阿拉貢尚處於“共主邦聯時期”,尤其阿拉貢,相比與集權的卡斯蒂利亞,其國家的組織形式更為鬆散。
在成為阿拉貢王國的一部分之後,隨著這次婚姻,此時已是自治zf的加泰羅尼亞,被並入了更大的國家組織中,名義上又成為了“天主教雙王”以及“雙王”後代的領土。
而納瓦拉呢?這個一直不成氣候的小國依然掙紮在半島北部的比利牛斯山山麓,國土麵積還是那麽大,就是個沒人在意的十八線跑龍套的,誰在乎他們死不死。
但通過聯姻,16世紀中葉,一個法國家族入主了納瓦拉王室,納瓦拉的命運就此發生了翻轉。
這個家族就是大名鼎鼎的波旁家族,後來法國的皇帝,以及當今西班牙王國的國王,就是出自於這個龐大的家族。
1492年,在“天主教雙王”的軍事打擊下,伊比利亞半島最後的一個***zheng權格拉納達舉手投降。
持續近800年的“收複失地運動”終於有了結果,而伊比利亞半島除了北部的納瓦拉和西南部葡萄牙王國所占據的土地,形式上都在“天主教雙王”的控製之下,形成了當代西班牙王國的版圖。
和之前一樣的局麵,雖然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兩個王國合並了,但合並僅僅是形式上的,在體製、文化等方方麵麵,不僅兩個王國是割裂的,處於兩個王國統治之下的各個城市,彼此間也是割裂的。
就連“西班牙王國”這個名稱,在官方和民間都是鮮有使用的。
然而“天主教雙王”及其繼任者們似乎不怎麽關心王國內部社會和文化的整合。
幾乎與“完成“收複失地運動”同時,遠航的哥倫布傳來了消息,在遼闊海洋的另一頭,新大陸被發現了。
很快,喜新厭舊是人的秉性,“天主教雙王”及其繼任者的目光便被引向遙遠的大洋彼岸。
另一方麵,宗教改革運動也在這時興起了,出於對羅馬教廷的感激和對天主教信仰的忠誠,卡斯蒂利亞-阿拉貢積極活動,維護天主教的權威。
掠奪、戰爭、外交,國家的開銷日益增加,要維持這樣的“事業”需要擴大財源。
於是,處於高度自治狀態的加泰羅尼亞成了“天主教雙王”繼任者眼裏的大肥肉,畢竟此時的加泰羅尼亞,經濟發展水平遠高於王國的其他地區。
在利益的驅使下,中央對地方的采取的措施顯得強硬刻板而忽略任何文化和心理的因素。
17世紀中葉,國王菲利普四世強令泰羅尼亞等原阿拉貢王國統治的地區仿照卡斯蒂利亞進行稅製改革。
此舉引發加泰羅尼亞強烈不滿,進而發起了暴動,雖然暴動最後被鎮壓,但不和諧的種子就此被種下,這一幕和幾年前又是何其相似?
1700年,卡斯蒂利亞-阿拉貢的國王卡洛斯二世無嗣而終,死前遺囑令法國波旁王朝的皇帝路易十四的孫子,即自己的侄孫安茹公爵菲力繼承王位。
然而,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的國王利奧波德一世宣稱其子查理大公才是王位的合法繼承人,沒什麽說的,王位之爭,除了打一架沒什麽更好的辦法,於是戰爭隨即爆發。
戰爭中,以安茹公爵菲力為國王的卡斯蒂利亞-阿拉貢與法國並肩作戰,但加泰羅尼亞卻站在哈布斯堡王朝一邊,之前被壓榨的太狠,逼得加泰根本不想跟你並肩戰鬥。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大戰中,卡斯蒂利亞-阿拉貢與加泰羅尼亞徹底地對立了。
戰爭的結果是,卡斯蒂利亞-阿拉貢幾乎失去所有伊比利亞半島之外的飛地,但卻擊敗了加泰羅尼亞。
為了加強對加泰羅尼亞的控製,也表示懲罰,加泰羅尼亞的自治權和憲法均被廢止。
對加泰羅尼亞而言,兩次戰爭的失敗非但沒有讓他們放棄獨立訴求,戰爭的創痛,以及對王國政策的不滿反而進一步加深了與中央的隔閡,離心力日漸增長。
此後,在中央zf運行平穩,王國整體經濟狀況較好的時候,加泰羅尼亞就安靜一些。而當整個王國的發展陷入不利境地時,加泰羅尼亞就要跳出來搞事情了。
自波旁家族繼承卡斯蒂利亞-阿拉貢的王位以來,王國的zheng策開始扭轉。
王國不再一味以維護天主教的權威為己任,轉而關注國家建設。
新任的國王菲力五世希望模仿法國也在他的國度建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這與之前相比的確是個進步,但是照搬外國的模式,忽視本國的國情,致使實際效果發生了偏離。
19世紀,民族主義的風潮席卷整個歐洲,每一個國家都在向民族國家轉型,建立新的身份認同,而今天人們看到的曆史,都是在這種思潮影響下構建起來的。
可以試著想象一下,假如當年伊莎貝爾沒有跟斐迪南成親,而是選擇了葡萄牙國王,那麽現在伊比利亞半島上會不會沒有“西班牙”這個國家,而是出現“葡萄牙”與“阿拉貢”的並立呢?
1837年君主立憲法案通過,卡斯蒂利亞-阿拉貢終於結束了300年的共主邦聯時代,建立單一製的近現代國家。
當時的女王,來自波旁家族的伊莎貝拉二世這才決定使用“西班牙王國”這個新頭銜。
而她之前的頭銜是:“尊貴的伊莎貝拉二世,蒙受上帝恩典,是卡斯蒂利亞,萊昂,阿拉貢,兩西西裏,耶路撒冷,納瓦拉,格拉納達,托萊多,巴倫西亞,加利西亞,馬略卡,塞維利亞,薩丁島,科爾多瓦,科西嘉,穆爾西亞,門諾卡,哈恩……的領主”
——隻是一個將所有領地羅列在一起的頭銜。
至此,“西班牙王國”才真正誕生,在官方層麵,曆史開始以“西班牙王國”為核心開始構建;“西班牙民族”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官方的宣傳中。
而此時的加泰羅尼亞,在過去衝突中建立的記憶一直隱隱作痛,同樣伴隨著民族主義的風潮,加泰羅尼亞的民族性也覺醒了。
加泰羅尼亞語成為當地媒體、劇院的工作語言;加泰羅尼亞的民族史被當地的史學家構建。
而西班牙王國中央zf的每一個旨在加強“西班牙民族認同”的決議,在加泰羅尼亞卻反過來強化了當地人對“加泰羅尼亞民族”的認同。
進入20世紀以來,加泰羅尼亞又先後爆發過幾次獨立運動,尤其以西班牙內戰時期的影響最大。
然而隨著佛朗哥獨裁zf的建立,加泰羅尼亞的自由再一次被禁錮在籠子裏,直到1979年才再次成為自治區,不過,自治區的地位是不能讓加泰羅尼亞滿足的。
政客們有自己的野心,民眾有民眾的訴求,加泰羅尼亞已然不願再用自己的經濟成果為西班牙落後地區買單。
加泰羅尼亞從古至今的獨立欲望,看似唐突,撇開曆史上的種種矛盾不談,其實在地緣上就能找到明確的原因。
加泰羅尼亞所在的位置,對應的地理單元是埃布羅河下遊平原。
埃布羅河是西班牙東北部的母親河,在它的中遊,就是加泰羅尼亞曾經投奔過的阿拉貢地區,同處一條大河的上下遊,讓加泰羅尼亞和阿拉貢產生了很高的親緣性,才能在聯姻中和平地統一在一起。
但這兩個地區和西班牙其他地區確實就不怎麽熟悉了。
從埃布羅河流域向西看,有一座伊比利亞山脈,平均海拔隻在1000多米,但已經足以形成地理上的屏障。
翻過這座山脈,才能到達西班牙中部的中央高原,兩者在古代的交流相當有限,這才讓加泰羅尼亞語為代表的本土文化有了長期紮根的空間。
中央高原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地理板塊,占到了其國土麵積的60%。
盡管這裏因為身處內陸,遠離海洋,因此氣候幹燥,農業欠發達,但它畢竟是伊比利亞半島的中心,且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所以半島的統一隻能由馬德裏主導,但這種統一也依賴於強大的中央zf。
於是,1469年,伊莎貝爾衝破重重阻力與斐迪南完成婚事,幾年後兩人分別繼承了各自的王國。
然後,伊比利亞半島上勢力最強大的兩個基督教國家,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在形式上合並了,伊莎貝爾和斐迪南被稱為“天主教雙王”。
然而,這種“合並”是非常鬆散的,兩個國家並未建“統一的中央聯合zf”,相反,兩個國家的行政管理仍然獨立運行,互不幹涉,典型的麵和心不和。
阿拉貢的財富不屬於卡斯蒂利亞,後來卡斯蒂利亞發現的新大陸也與阿拉貢無關。
此時的卡斯蒂利亞-阿拉貢尚處於“共主邦聯時期”,尤其阿拉貢,相比與集權的卡斯蒂利亞,其國家的組織形式更為鬆散。
在成為阿拉貢王國的一部分之後,隨著這次婚姻,此時已是自治zf的加泰羅尼亞,被並入了更大的國家組織中,名義上又成為了“天主教雙王”以及“雙王”後代的領土。
而納瓦拉呢?這個一直不成氣候的小國依然掙紮在半島北部的比利牛斯山山麓,國土麵積還是那麽大,就是個沒人在意的十八線跑龍套的,誰在乎他們死不死。
但通過聯姻,16世紀中葉,一個法國家族入主了納瓦拉王室,納瓦拉的命運就此發生了翻轉。
這個家族就是大名鼎鼎的波旁家族,後來法國的皇帝,以及當今西班牙王國的國王,就是出自於這個龐大的家族。
1492年,在“天主教雙王”的軍事打擊下,伊比利亞半島最後的一個***zheng權格拉納達舉手投降。
持續近800年的“收複失地運動”終於有了結果,而伊比利亞半島除了北部的納瓦拉和西南部葡萄牙王國所占據的土地,形式上都在“天主教雙王”的控製之下,形成了當代西班牙王國的版圖。
和之前一樣的局麵,雖然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兩個王國合並了,但合並僅僅是形式上的,在體製、文化等方方麵麵,不僅兩個王國是割裂的,處於兩個王國統治之下的各個城市,彼此間也是割裂的。
就連“西班牙王國”這個名稱,在官方和民間都是鮮有使用的。
然而“天主教雙王”及其繼任者們似乎不怎麽關心王國內部社會和文化的整合。
幾乎與“完成“收複失地運動”同時,遠航的哥倫布傳來了消息,在遼闊海洋的另一頭,新大陸被發現了。
很快,喜新厭舊是人的秉性,“天主教雙王”及其繼任者的目光便被引向遙遠的大洋彼岸。
另一方麵,宗教改革運動也在這時興起了,出於對羅馬教廷的感激和對天主教信仰的忠誠,卡斯蒂利亞-阿拉貢積極活動,維護天主教的權威。
掠奪、戰爭、外交,國家的開銷日益增加,要維持這樣的“事業”需要擴大財源。
於是,處於高度自治狀態的加泰羅尼亞成了“天主教雙王”繼任者眼裏的大肥肉,畢竟此時的加泰羅尼亞,經濟發展水平遠高於王國的其他地區。
在利益的驅使下,中央對地方的采取的措施顯得強硬刻板而忽略任何文化和心理的因素。
17世紀中葉,國王菲利普四世強令泰羅尼亞等原阿拉貢王國統治的地區仿照卡斯蒂利亞進行稅製改革。
此舉引發加泰羅尼亞強烈不滿,進而發起了暴動,雖然暴動最後被鎮壓,但不和諧的種子就此被種下,這一幕和幾年前又是何其相似?
1700年,卡斯蒂利亞-阿拉貢的國王卡洛斯二世無嗣而終,死前遺囑令法國波旁王朝的皇帝路易十四的孫子,即自己的侄孫安茹公爵菲力繼承王位。
然而,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的國王利奧波德一世宣稱其子查理大公才是王位的合法繼承人,沒什麽說的,王位之爭,除了打一架沒什麽更好的辦法,於是戰爭隨即爆發。
戰爭中,以安茹公爵菲力為國王的卡斯蒂利亞-阿拉貢與法國並肩作戰,但加泰羅尼亞卻站在哈布斯堡王朝一邊,之前被壓榨的太狠,逼得加泰根本不想跟你並肩戰鬥。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大戰中,卡斯蒂利亞-阿拉貢與加泰羅尼亞徹底地對立了。
戰爭的結果是,卡斯蒂利亞-阿拉貢幾乎失去所有伊比利亞半島之外的飛地,但卻擊敗了加泰羅尼亞。
為了加強對加泰羅尼亞的控製,也表示懲罰,加泰羅尼亞的自治權和憲法均被廢止。
對加泰羅尼亞而言,兩次戰爭的失敗非但沒有讓他們放棄獨立訴求,戰爭的創痛,以及對王國政策的不滿反而進一步加深了與中央的隔閡,離心力日漸增長。
此後,在中央zf運行平穩,王國整體經濟狀況較好的時候,加泰羅尼亞就安靜一些。而當整個王國的發展陷入不利境地時,加泰羅尼亞就要跳出來搞事情了。
自波旁家族繼承卡斯蒂利亞-阿拉貢的王位以來,王國的zheng策開始扭轉。
王國不再一味以維護天主教的權威為己任,轉而關注國家建設。
新任的國王菲力五世希望模仿法國也在他的國度建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這與之前相比的確是個進步,但是照搬外國的模式,忽視本國的國情,致使實際效果發生了偏離。
19世紀,民族主義的風潮席卷整個歐洲,每一個國家都在向民族國家轉型,建立新的身份認同,而今天人們看到的曆史,都是在這種思潮影響下構建起來的。
可以試著想象一下,假如當年伊莎貝爾沒有跟斐迪南成親,而是選擇了葡萄牙國王,那麽現在伊比利亞半島上會不會沒有“西班牙”這個國家,而是出現“葡萄牙”與“阿拉貢”的並立呢?
1837年君主立憲法案通過,卡斯蒂利亞-阿拉貢終於結束了300年的共主邦聯時代,建立單一製的近現代國家。
當時的女王,來自波旁家族的伊莎貝拉二世這才決定使用“西班牙王國”這個新頭銜。
而她之前的頭銜是:“尊貴的伊莎貝拉二世,蒙受上帝恩典,是卡斯蒂利亞,萊昂,阿拉貢,兩西西裏,耶路撒冷,納瓦拉,格拉納達,托萊多,巴倫西亞,加利西亞,馬略卡,塞維利亞,薩丁島,科爾多瓦,科西嘉,穆爾西亞,門諾卡,哈恩……的領主”
——隻是一個將所有領地羅列在一起的頭銜。
至此,“西班牙王國”才真正誕生,在官方層麵,曆史開始以“西班牙王國”為核心開始構建;“西班牙民族”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官方的宣傳中。
而此時的加泰羅尼亞,在過去衝突中建立的記憶一直隱隱作痛,同樣伴隨著民族主義的風潮,加泰羅尼亞的民族性也覺醒了。
加泰羅尼亞語成為當地媒體、劇院的工作語言;加泰羅尼亞的民族史被當地的史學家構建。
而西班牙王國中央zf的每一個旨在加強“西班牙民族認同”的決議,在加泰羅尼亞卻反過來強化了當地人對“加泰羅尼亞民族”的認同。
進入20世紀以來,加泰羅尼亞又先後爆發過幾次獨立運動,尤其以西班牙內戰時期的影響最大。
然而隨著佛朗哥獨裁zf的建立,加泰羅尼亞的自由再一次被禁錮在籠子裏,直到1979年才再次成為自治區,不過,自治區的地位是不能讓加泰羅尼亞滿足的。
政客們有自己的野心,民眾有民眾的訴求,加泰羅尼亞已然不願再用自己的經濟成果為西班牙落後地區買單。
加泰羅尼亞從古至今的獨立欲望,看似唐突,撇開曆史上的種種矛盾不談,其實在地緣上就能找到明確的原因。
加泰羅尼亞所在的位置,對應的地理單元是埃布羅河下遊平原。
埃布羅河是西班牙東北部的母親河,在它的中遊,就是加泰羅尼亞曾經投奔過的阿拉貢地區,同處一條大河的上下遊,讓加泰羅尼亞和阿拉貢產生了很高的親緣性,才能在聯姻中和平地統一在一起。
但這兩個地區和西班牙其他地區確實就不怎麽熟悉了。
從埃布羅河流域向西看,有一座伊比利亞山脈,平均海拔隻在1000多米,但已經足以形成地理上的屏障。
翻過這座山脈,才能到達西班牙中部的中央高原,兩者在古代的交流相當有限,這才讓加泰羅尼亞語為代表的本土文化有了長期紮根的空間。
中央高原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地理板塊,占到了其國土麵積的60%。
盡管這裏因為身處內陸,遠離海洋,因此氣候幹燥,農業欠發達,但它畢竟是伊比利亞半島的中心,且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所以半島的統一隻能由馬德裏主導,但這種統一也依賴於強大的中央z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