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吧,我這你也不是第一次來~”
拋開正式商務見麵那套繁瑣的流程,兩人直接在辦公室相對而坐,楊橙顯得很隨意,好像在招唿老友。
而小紮更隨便,一身萬年不變的純色t恤配牛仔褲,剛剛跟他一起的女秘書打扮的都比他正經。
“你的辦公室是我的三倍大~”小紮接過楊橙遞來水晶酒杯。
剛剛楊橙按慣例問客人想喝什麽,結果小紮上來就說威士忌,這可是上午!
楊橙沒辦法,自己也倒了一杯奉陪。
“這不重要,你要想,隨時可以大我十倍,還是說說你來的目的吧,在外界看來,我們現在應該是死對頭~”楊橙毫不客氣的說道。
小紮翹著二郎腿,把玩著酒杯,也不喝,怔怔的看了幾秒鍾,忽然開口問道,“你有沒有想過賣掉公司?”
楊橙一愣,“你是來跟我開玩笑的?”
“我認真的~準確的說,賣掉頭條app,安心做臉書的大股東。”
“我還是認為你在開玩笑,你知道頭條app的價值,一旦上市,體量不次於臉書。”
言外之意,雖然你不差錢,但仍然買不起。
小紮倒是不覺得意外,反之,如果楊橙一口答應了才叫意外。
不過他心裏早有答案,剛剛就是隨口一問,“好吧,我知道不可能,當我沒說過。
那麽,說說我來的目的吧,臉書要轉型了。”
楊橙詫異道,“我雖然有臉書的股票,但。。。”他想說的是,你臉書轉不轉型告訴我幹嘛?
小紮擺了擺手打斷,“聽我說完,這次轉型是戰略調整,不容有失,所以我希望我們兩家可以暫時放下成見~”
楊橙眯著眼睛,他好像明白了,小紮的意思是,不希望自己在他轉型的關鍵時刻搗亂,理是這麽個理,可憑什麽?
當然,他沒有直接這麽說,但表情已經很明顯了,老子憑什麽聽你指揮,而且你先前給我搗亂的時候,可沒提前打招唿。
而是試探道,“怎麽轉型?”
小紮含糊的說了一句楊橙也沒聽清,不過他多少猜到了一些。
在如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臉書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社交霸主”,頭條在社交屬性上幾乎等同於無,也就是ms短視頻打開了一些渠道,但距離臉書還有很遠的距離。
這一點楊橙看的很清楚,沒有盲目自信。
臉書旗下擁有facebook、messenger、whatsapp、instagram四款應用程序。
除“母艦”臉書外,“三駕馬車”各自坐擁超過10億用戶,四款應用就像數字世界的“城市廣場”,幫助人們相互聯係。
這樣的矩陣,是剛成立不到4年的頭條難以比擬的。
然而臉書這些年接連暴露的問題,比如泄露數千萬用戶隱私數據;牽涉“外國勢力幹預美國選ju”;縱容“煽動暴力”言論;收集用戶數據並精準投放廣告的盈利模式招致質疑等等,都令臉書聲譽日益惡化,股價隨之受挫。
四麵楚歌之下,小紮光禿禿的道歉已經不管用了,必須要做些什麽逆轉頹勢,否則臉書離末路不遠了。
但臉書已經形成了規模,隨隨便便的一個改變,都有可能牽扯全局,這個時候,小紮其實能做的不多。
在楊橙看來,也許臉書要效仿wechat了,注重隱私的社交和跨平台社交,是如今比較流行的兩個要素。
現在更多用戶傾向於在“客廳”裏進行一對一或小圈子交流,所以像wechat這種注重隱私的平台,將臉書那種開放平台更加重要。
不過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決“母艦”和“三駕馬車”的互通性,這意味著數十億用戶或可通過一款“端到端”的“超級app”實現跨平台互動,頗有分久必合的意味。
此舉的好處不用多說,將為用戶提供更便利、更具吸引力的體驗,或有更多用戶再次被激活。
不過弊端是,每個端口都有自己特有的舒適圈,一旦打通,不說軟件融合的問題,單單是用戶能否適應這款‘超級app’,就足夠小紮殺死幾百億腦細胞了,畢竟社交體驗的舒適感,才是贏得全局的關鍵因素。
當然,這個設想是好的,想想wechat在z國的壟斷地位,就知道一旦臉書完成了整合和轉型,西方版的wechat,會帶來多麽強大的影響力。
想象一下:在街上突然想喝飲料,拿出手機立馬就能買一杯;和朋友aa埋單無需跑去取錢,不會顯得笨手笨腳;在線買票,趕火車不用排隊……一款應用程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此無處不在、不可或缺,這對如今還在分開用各個不同app的老外來說,有多麽強大的吸引力。
方向有了,但能不能成功?
楊橙也說不準,因為兩種商業模式完全不同,包括臉書在內,許多矽穀科技巨頭都極其依賴在線廣告實現發展,但每月活躍用戶達11億的微信表明其他模式,尤其是那些基於支付和商務的模式,可以支持大規模數字業務。
一個基於廣告、一個基於客戶,兩種截然不同的消費模式,西方的用戶能否適應並習慣?
而且wechat最大的吸引力在於支付,企鵝已經進入了零售、教育和醫療保健等市場,支付是他們進入這些領域的敲門磚,當你把數字支付嵌入係統之後,你就可以擴展並提供其他服務。
所以臉書如果想效仿wechat,首先要做的就是打通支付係統,當然他們已經在做了,旗下messenger已經開始嚐試提供支付功能,但他們起步太晚,恐怕很難追的上。
要知道wechat的支付係統是基於z國一個國家,而臉書如果想形成微信的規模,所要麵多的可不僅僅是美國一個國家的銀行、金融體係,還有其它各國。
否則,在wechat可以實現打車、購物、訂餐等於一體的服務,臉書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
為了做到這一點,臉書可能不得不在許多國家申請支付業務許可,所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臉書能不能等得起?
就別說其它國家了,但是華爾街和聯儲,就夠小紮喝一壺了。
等等,楊橙突然想起,這家夥不會盯上遠山銀行了吧?
拋開正式商務見麵那套繁瑣的流程,兩人直接在辦公室相對而坐,楊橙顯得很隨意,好像在招唿老友。
而小紮更隨便,一身萬年不變的純色t恤配牛仔褲,剛剛跟他一起的女秘書打扮的都比他正經。
“你的辦公室是我的三倍大~”小紮接過楊橙遞來水晶酒杯。
剛剛楊橙按慣例問客人想喝什麽,結果小紮上來就說威士忌,這可是上午!
楊橙沒辦法,自己也倒了一杯奉陪。
“這不重要,你要想,隨時可以大我十倍,還是說說你來的目的吧,在外界看來,我們現在應該是死對頭~”楊橙毫不客氣的說道。
小紮翹著二郎腿,把玩著酒杯,也不喝,怔怔的看了幾秒鍾,忽然開口問道,“你有沒有想過賣掉公司?”
楊橙一愣,“你是來跟我開玩笑的?”
“我認真的~準確的說,賣掉頭條app,安心做臉書的大股東。”
“我還是認為你在開玩笑,你知道頭條app的價值,一旦上市,體量不次於臉書。”
言外之意,雖然你不差錢,但仍然買不起。
小紮倒是不覺得意外,反之,如果楊橙一口答應了才叫意外。
不過他心裏早有答案,剛剛就是隨口一問,“好吧,我知道不可能,當我沒說過。
那麽,說說我來的目的吧,臉書要轉型了。”
楊橙詫異道,“我雖然有臉書的股票,但。。。”他想說的是,你臉書轉不轉型告訴我幹嘛?
小紮擺了擺手打斷,“聽我說完,這次轉型是戰略調整,不容有失,所以我希望我們兩家可以暫時放下成見~”
楊橙眯著眼睛,他好像明白了,小紮的意思是,不希望自己在他轉型的關鍵時刻搗亂,理是這麽個理,可憑什麽?
當然,他沒有直接這麽說,但表情已經很明顯了,老子憑什麽聽你指揮,而且你先前給我搗亂的時候,可沒提前打招唿。
而是試探道,“怎麽轉型?”
小紮含糊的說了一句楊橙也沒聽清,不過他多少猜到了一些。
在如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臉書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社交霸主”,頭條在社交屬性上幾乎等同於無,也就是ms短視頻打開了一些渠道,但距離臉書還有很遠的距離。
這一點楊橙看的很清楚,沒有盲目自信。
臉書旗下擁有facebook、messenger、whatsapp、instagram四款應用程序。
除“母艦”臉書外,“三駕馬車”各自坐擁超過10億用戶,四款應用就像數字世界的“城市廣場”,幫助人們相互聯係。
這樣的矩陣,是剛成立不到4年的頭條難以比擬的。
然而臉書這些年接連暴露的問題,比如泄露數千萬用戶隱私數據;牽涉“外國勢力幹預美國選ju”;縱容“煽動暴力”言論;收集用戶數據並精準投放廣告的盈利模式招致質疑等等,都令臉書聲譽日益惡化,股價隨之受挫。
四麵楚歌之下,小紮光禿禿的道歉已經不管用了,必須要做些什麽逆轉頹勢,否則臉書離末路不遠了。
但臉書已經形成了規模,隨隨便便的一個改變,都有可能牽扯全局,這個時候,小紮其實能做的不多。
在楊橙看來,也許臉書要效仿wechat了,注重隱私的社交和跨平台社交,是如今比較流行的兩個要素。
現在更多用戶傾向於在“客廳”裏進行一對一或小圈子交流,所以像wechat這種注重隱私的平台,將臉書那種開放平台更加重要。
不過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決“母艦”和“三駕馬車”的互通性,這意味著數十億用戶或可通過一款“端到端”的“超級app”實現跨平台互動,頗有分久必合的意味。
此舉的好處不用多說,將為用戶提供更便利、更具吸引力的體驗,或有更多用戶再次被激活。
不過弊端是,每個端口都有自己特有的舒適圈,一旦打通,不說軟件融合的問題,單單是用戶能否適應這款‘超級app’,就足夠小紮殺死幾百億腦細胞了,畢竟社交體驗的舒適感,才是贏得全局的關鍵因素。
當然,這個設想是好的,想想wechat在z國的壟斷地位,就知道一旦臉書完成了整合和轉型,西方版的wechat,會帶來多麽強大的影響力。
想象一下:在街上突然想喝飲料,拿出手機立馬就能買一杯;和朋友aa埋單無需跑去取錢,不會顯得笨手笨腳;在線買票,趕火車不用排隊……一款應用程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此無處不在、不可或缺,這對如今還在分開用各個不同app的老外來說,有多麽強大的吸引力。
方向有了,但能不能成功?
楊橙也說不準,因為兩種商業模式完全不同,包括臉書在內,許多矽穀科技巨頭都極其依賴在線廣告實現發展,但每月活躍用戶達11億的微信表明其他模式,尤其是那些基於支付和商務的模式,可以支持大規模數字業務。
一個基於廣告、一個基於客戶,兩種截然不同的消費模式,西方的用戶能否適應並習慣?
而且wechat最大的吸引力在於支付,企鵝已經進入了零售、教育和醫療保健等市場,支付是他們進入這些領域的敲門磚,當你把數字支付嵌入係統之後,你就可以擴展並提供其他服務。
所以臉書如果想效仿wechat,首先要做的就是打通支付係統,當然他們已經在做了,旗下messenger已經開始嚐試提供支付功能,但他們起步太晚,恐怕很難追的上。
要知道wechat的支付係統是基於z國一個國家,而臉書如果想形成微信的規模,所要麵多的可不僅僅是美國一個國家的銀行、金融體係,還有其它各國。
否則,在wechat可以實現打車、購物、訂餐等於一體的服務,臉書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
為了做到這一點,臉書可能不得不在許多國家申請支付業務許可,所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臉書能不能等得起?
就別說其它國家了,但是華爾街和聯儲,就夠小紮喝一壺了。
等等,楊橙突然想起,這家夥不會盯上遠山銀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