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美國對外資進入影視製作產業十分審慎,正是因為傳奇恰逢業績低迷,才讓來自z國財團獲得了買入的機會,成為了傳奇的新主人。
按照大老王的習慣,買下傳奇,他肯定不僅僅是希望進行資本運作,而是與並購盈方、鐵人公司等體育公司一樣,希望將ip拿到z國市場賺錢。
尤其是傳奇影業旗下的怪獸矩陣,在這個提倡大ip的大片時代,是具有積極作用的,如果沒有這點資本,大老王也不會看上虧到姥姥都不認識的傳奇影業。
而且z國票房市場依然在增長,往往拉動製作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上揚,將ip轉變為收益,也是資本市場喜聞樂見的方式,這也是大老王敢砸下上百億軟妹幣的代價,拿下傳奇的底氣所在。
不僅如此,傳奇影業這個公司也對得起它的名字,這家公司,它的曆史並不如環球、福克斯、派拉蒙那麽悠久,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很熟悉它,但它在好萊塢是非常特殊的一家片廠,尤其是它的運作模式。
首先必須要知道,好萊塢拍電影的那麽多錢,都從哪裏來?
這其實也是好萊塢發展的幾個重要轉折點。
最早是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自有資金投資這不必說,電影公司從票房賺了錢,然後投入到電影的再生產。
而從銀行借款這種方式自好萊塢開天辟地以來就存在了,從愛迪生和格裏菲斯時代起,好萊塢已經開始向華爾街的銀行家借錢。
貸了款拿去拍片,把賺的錢還上本金和利息,這同樣非常好理解。
但每年開啟的項目太多了,光靠銀行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除了銀行之外,好萊塢還會尋找其他外部資本,這種做法的曆史也很悠久。
著名的外部投資人案例包括:報業大王赫斯特家族、著名的肯尼迪家族、包括現實版鋼鐵俠霍華德休斯,以及後來的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等等,他們都投資過好萊塢,但直到七十年代之前,外部資本對好萊塢來說都隻是很小的補充。
七十年代《大白鯊》和《星球大戰》開啟了好萊塢的超級大片時代,影片投資成本飛速上漲,電影產業的經營風險急劇增加,對融資的需求也大大提高。
完全依賴自有資金和銀行資本顯得捉襟見肘,畢竟當時還有個時代背景是幾大傳統電影公司紛紛被綜合性傳媒集團收購,而集團總公司不重視電影業務,因而壓縮了自有資金的投入,而且,商業銀行的低風險傾向已經無法滿足好萊塢資本市場的要求。
恰好在這時,聯邦zf出台了針對電影投資的折稅政策,大大鼓勵了國內乃至歐洲的私人投資者大舉進入電影資本市場。
可是呢,稅收優惠政策不能一輩子當飯吃,於是80年代中期,裏根zf的稅製大改革取消了關於投資電影的優惠政策,再加上個人投資者在資金籌集規模、風險抵抗能力上的先天不足,機構投資者迅速取代了這些有錢的私人,成為好萊塢的外部投資主體,在機構投資者的帶動下,大量的保險基金和退休基金也紛紛進入電影投資領域。
於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好萊塢,出現了一個專有名詞——拚盤投資。
當然,在此之前要明確一個概念,好萊塢的公司,尤其是六大巨頭,他們真的缺錢嗎?真的有必要吸引外部資金嗎?
其實答案在兩可之間,但相比起來,用別人的錢賺錢才是投資的精髓所在。
理論上電影公司當然可以完全依賴自有資金來拍攝電影,而且九十年代以來,次級迴收渠道的豐厚利潤足以支撐電影公司拍攝億元規模的超級大片,但無一例外,所有電影公司仍然向外尋求投資。
原因有很多,比如分攤風險,提高開工數量,哭窮以讓明星和經紀人降低片酬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電影公司和外部投資者的合作,是完完全全的不平等條約,即使雙方投入相等的資金,比如說50/50,但電影公司最後分得的利潤卻比外部投資者多很多。
這是因為,一部電影的票房迴款,發行方總要先從裏麵扣掉占總票房10-15%的發行費以及其他營銷支出,再和外部投資者平分,這當然看起來是公平的,隻不過對電影公司來說,坐收發行費把一件有風險的事變成相對旱澇保收,再加上各種會計策略,總而言之,引入外部投資者,對於好萊塢電影公司來說,是一件可以賺更多錢且降低風險的美事。
憑什麽不做?
既然電影公司希望尋找外部資本,外部資本也在尋找投資機會,雙方自然一拍即合。
但是,對衝基金的經理基本不具備電影產業的專業知識,也不太可能一部一部去評估每個電影項目的盈利前景,合作起來豈不是效率很低?
這時,派拉蒙率先找到了一個非常巧妙的辦法。
既然一部一部評估太費事,為什麽不一起打個包呢?
於是派拉蒙向證券公司遊說,是這麽說的:我們派拉蒙公司曆年的內部迴報率都穩定在15%以上,你看你們對衝基金,內部迴報率差不多是12-18%,那我們的迴報率水平差不多,可以一起合作呀。
對衝基金比如名氣較大的美林證券一聽真是這麽迴事,那就幹啊,於是和派拉蒙簽下合同,決定透過中間商,投資派拉蒙公司2004-2005年即將開拍的26部影片,其中包括大熱項目《世界之戰》和《碟中諜3》,投資額占18%,並相應分享18%的利潤。
這個協議保障派拉蒙在和美林投資集團結算之前,要提取北美總票房的10%作為發行費,這其實就是派拉蒙內部迴報率高的秘密,所以實際上美林到手的分成肯定沒有那麽多,美林出麵的這支基金募集到2.31億美元,最後占總股本的20%,比原計劃的18%還高2個百分點。
這就是所謂的拚盤投資,打包了你一整年或者一段時期內的所有項目,直接算總收益,既方便好萊塢公司做賬,也方便金融公司用更低的風險收迴本金,收割利潤。
按照大老王的習慣,買下傳奇,他肯定不僅僅是希望進行資本運作,而是與並購盈方、鐵人公司等體育公司一樣,希望將ip拿到z國市場賺錢。
尤其是傳奇影業旗下的怪獸矩陣,在這個提倡大ip的大片時代,是具有積極作用的,如果沒有這點資本,大老王也不會看上虧到姥姥都不認識的傳奇影業。
而且z國票房市場依然在增長,往往拉動製作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上揚,將ip轉變為收益,也是資本市場喜聞樂見的方式,這也是大老王敢砸下上百億軟妹幣的代價,拿下傳奇的底氣所在。
不僅如此,傳奇影業這個公司也對得起它的名字,這家公司,它的曆史並不如環球、福克斯、派拉蒙那麽悠久,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很熟悉它,但它在好萊塢是非常特殊的一家片廠,尤其是它的運作模式。
首先必須要知道,好萊塢拍電影的那麽多錢,都從哪裏來?
這其實也是好萊塢發展的幾個重要轉折點。
最早是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自有資金投資這不必說,電影公司從票房賺了錢,然後投入到電影的再生產。
而從銀行借款這種方式自好萊塢開天辟地以來就存在了,從愛迪生和格裏菲斯時代起,好萊塢已經開始向華爾街的銀行家借錢。
貸了款拿去拍片,把賺的錢還上本金和利息,這同樣非常好理解。
但每年開啟的項目太多了,光靠銀行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除了銀行之外,好萊塢還會尋找其他外部資本,這種做法的曆史也很悠久。
著名的外部投資人案例包括:報業大王赫斯特家族、著名的肯尼迪家族、包括現實版鋼鐵俠霍華德休斯,以及後來的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等等,他們都投資過好萊塢,但直到七十年代之前,外部資本對好萊塢來說都隻是很小的補充。
七十年代《大白鯊》和《星球大戰》開啟了好萊塢的超級大片時代,影片投資成本飛速上漲,電影產業的經營風險急劇增加,對融資的需求也大大提高。
完全依賴自有資金和銀行資本顯得捉襟見肘,畢竟當時還有個時代背景是幾大傳統電影公司紛紛被綜合性傳媒集團收購,而集團總公司不重視電影業務,因而壓縮了自有資金的投入,而且,商業銀行的低風險傾向已經無法滿足好萊塢資本市場的要求。
恰好在這時,聯邦zf出台了針對電影投資的折稅政策,大大鼓勵了國內乃至歐洲的私人投資者大舉進入電影資本市場。
可是呢,稅收優惠政策不能一輩子當飯吃,於是80年代中期,裏根zf的稅製大改革取消了關於投資電影的優惠政策,再加上個人投資者在資金籌集規模、風險抵抗能力上的先天不足,機構投資者迅速取代了這些有錢的私人,成為好萊塢的外部投資主體,在機構投資者的帶動下,大量的保險基金和退休基金也紛紛進入電影投資領域。
於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好萊塢,出現了一個專有名詞——拚盤投資。
當然,在此之前要明確一個概念,好萊塢的公司,尤其是六大巨頭,他們真的缺錢嗎?真的有必要吸引外部資金嗎?
其實答案在兩可之間,但相比起來,用別人的錢賺錢才是投資的精髓所在。
理論上電影公司當然可以完全依賴自有資金來拍攝電影,而且九十年代以來,次級迴收渠道的豐厚利潤足以支撐電影公司拍攝億元規模的超級大片,但無一例外,所有電影公司仍然向外尋求投資。
原因有很多,比如分攤風險,提高開工數量,哭窮以讓明星和經紀人降低片酬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電影公司和外部投資者的合作,是完完全全的不平等條約,即使雙方投入相等的資金,比如說50/50,但電影公司最後分得的利潤卻比外部投資者多很多。
這是因為,一部電影的票房迴款,發行方總要先從裏麵扣掉占總票房10-15%的發行費以及其他營銷支出,再和外部投資者平分,這當然看起來是公平的,隻不過對電影公司來說,坐收發行費把一件有風險的事變成相對旱澇保收,再加上各種會計策略,總而言之,引入外部投資者,對於好萊塢電影公司來說,是一件可以賺更多錢且降低風險的美事。
憑什麽不做?
既然電影公司希望尋找外部資本,外部資本也在尋找投資機會,雙方自然一拍即合。
但是,對衝基金的經理基本不具備電影產業的專業知識,也不太可能一部一部去評估每個電影項目的盈利前景,合作起來豈不是效率很低?
這時,派拉蒙率先找到了一個非常巧妙的辦法。
既然一部一部評估太費事,為什麽不一起打個包呢?
於是派拉蒙向證券公司遊說,是這麽說的:我們派拉蒙公司曆年的內部迴報率都穩定在15%以上,你看你們對衝基金,內部迴報率差不多是12-18%,那我們的迴報率水平差不多,可以一起合作呀。
對衝基金比如名氣較大的美林證券一聽真是這麽迴事,那就幹啊,於是和派拉蒙簽下合同,決定透過中間商,投資派拉蒙公司2004-2005年即將開拍的26部影片,其中包括大熱項目《世界之戰》和《碟中諜3》,投資額占18%,並相應分享18%的利潤。
這個協議保障派拉蒙在和美林投資集團結算之前,要提取北美總票房的10%作為發行費,這其實就是派拉蒙內部迴報率高的秘密,所以實際上美林到手的分成肯定沒有那麽多,美林出麵的這支基金募集到2.31億美元,最後占總股本的20%,比原計劃的18%還高2個百分點。
這就是所謂的拚盤投資,打包了你一整年或者一段時期內的所有項目,直接算總收益,既方便好萊塢公司做賬,也方便金融公司用更低的風險收迴本金,收割利潤。